APP下载

慢慢走,欣赏啊

2017-06-19施素香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7年6期
关键词:语文味文本解读

施素香

[摘 要]文本解读时,应引导学生在文本的重点、难点、空白处等放慢脚步,细细体会,不轻易放过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式乃至一个空白点等散发着语文味的基本着力点。抓住这些着力点,品文字之美、赏句式之妙、领迁移之力、感空白之点,在反复的推敲、咀嚼、运用过程中,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升,使课堂散发出语文味。

[关键词]文本解读;语文味;品文字;赏句式;感空白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6-0016-03

新课改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不再是“千树万树”都只开“梨花”。但是,在异彩纷呈的背后,我们却看到了语文教学的浮躁与迷失——往往是学生书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地读一遍,文章的内容还没来得及理解,教师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师生丢开书本,一问一答,热闹非凡。然而,热闹过后,在这样步履匆忙的文本解读过程中,语文的工具性丢失了,语文味儿变淡了。那怎样解读文本,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慢慢走,欣赏啊!”是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所说的一句话。放在语文课堂上,特别是在文本解读上,同样耐人寻味。这和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里所说的“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文本解读时,特别是在文本的重点、难点、空白点等处要放慢脚步,慢慢体会,要抱有那种黛玉进贾府式的敏感和警觉,不轻易地放过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乃至一个标点符号等散发着语文味的基本着力点。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的语文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是 “为什么用这个词” “为什么这样表达”以及“这样表达体现的是什么”等这样的问题。对这样的问题要反复推敲、斟酌,咬进文字的深层,嚼出文字的真味,才能真正理解文本。在这样的基础上,挖掘文本的空白处,找准学生有所触动的语言训练点,从而实现对文本形式与内容有机统一的拷问,展开的语言实践也不会与文本脱节,令语文课堂更添一些语文味,令教学远离高耗低效的尴尬。

一、品文字之美

最早提出“语文味”概念的程少堂老师认为,所谓的“语文味”,必有的要素之一是“品味语言文字之美。语文课本上的语言文字之美主要是一种文学之美,是一种感性之美。而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学习语言,主要是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品味语言包含理解,但理解只是基础,品味语言的最高目标是审美,即领略语言文字之美”。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怀念母亲》一文有这样一个句子:“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一个简简单单的“糊”字就很值得推敲和品味。《新华字典》对“糊”的解释之一是“涂抹或粘合使封闭起来”。这是字典语义,是准确、规范、具有工具性质的。但是,汉字往往除却字典语义之外,更多会含有作者情感寄托的言外之意,它带有浓浓的作者的个人感情色彩。例如,这篇文章中的“糊”字,它既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涂抹或者粘合,也不是讲使季羡林的心封闭起来,而是指季羡林先生的心中,因为已经装满了对祖国母亲和亲生母亲的思念而容不下一丝别的思绪。一个“糊”字用得多妙啊,将季羡林先生心中、脑中对两位母亲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又如,季羡林谈到自己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句中“孤寂”用来形容哥廷根,多么有意思。哥廷根有着千年的历史,是德国的学术、科学、文化的中心,经济虽不是特别发达,但也绝对不是一个人烟稀少之地。所以,“孤寂”肯定是不可能的。其实,这是人“孤寂”,季羡林内心因为背井离乡、漂泊异国而产生深深的孤寂。这犹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月是故乡明”一般,因为思念故土,以至于春只绿江南,不绿江北,别处的月也不及故乡的月明。

教学中,只有这样去反复地推敲、细细地咀嚼,用朱自清的话说,就是“体会那微妙的咬嚼的味儿”,才能品出文字之美,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赏句式之妙

著名学者孙紹振先生曾在《名作细读》中说:“(语文)难在学生面对文本,一目了然,间或文字上有某些障碍,求助于注解或者工具书也不费事。这和数理化或者英语不同,课本上那些难点、疑点,如果教师不加阐释,学生不可能凭着自发的感性理解悟透彻。”孙教授的话启示我们,语文课重在揭开文本表达的秘密,关注文本中的每一个句式在表达上的特殊之处。因为每一个句式的选择、句子的组织都会受到文本主旨的制约,所以对文本中出现的让我们感到陌生或者是新鲜的句子,教师要有一定的敏感度,并引导学生去细细体会、欣赏。如,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的《一面》这篇文章,作者阿累在描写鲁迅先生的外貌时,两次写到“手”:一是“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二是“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课堂上,应抓住它们展开教学,让学生深刻体会它们的不同作用。下面是我的教学片断。

师:两处写到“手”,有什么异同?

生:都描写了手的瘦,但第一句用了比喻的方式,把鲁迅的手比作竹枝。

师:我们也曾在一些文学作品里看到过描写手“瘦”的比喻,有比作——

生:鹰爪。

师:作者为什么用“竹枝”来比喻而不用“鹰爪”呢?

生1:因为鹰是动物,用动物来比鲁迅的手,显得对鲁迅不够尊重。

生2:“鹰爪”给我们的印象是非常阴险的、凶残的,因为老鹰是天空的主宰,处于食物链的顶层位置,是高高在上的。这和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形象是不相吻合的。

生3:“竹”是“四君子”之一,与严寒做斗争,坚强不屈、坚韧挺拔,是高风亮节的化身。这也象征着鲁迅先生与黑暗的社会做斗争,是他永不屈服的精神写照。

这里,通过扎实、有效、生动的言语实践活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交流深刻、流畅和完整。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句式,实则暗含了作者在人物形象描述上的独具匠心。抓住这一句式展开教学,学生既明白 “为什么这样表达”,又领悟了“这样表达体现的是什么”,得意又得言。

三、领迁移之力

长期以来,总有一些教师将语文教材奉为“至尊寶典”,把它当作教学的唯一内容,把教材肢解得支离破碎,让学生死记一些课文内容,这导致学生的语文素养没法得到提高。新课程理念明确了语文教材的功能与作用,要求我们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也就是说,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正如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所说:完整的阅读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感受,止步于分析,应重点引领学生将感悟到的文本秘妙转化为一种可以运用的言语能力,实现 “让学生以教学文本的例子为凭借,超越例子,形成能力”。如,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在解读“父亲”的内容时,我引导学生对比喻句进行了迁移运用。下面是教学片断。

出示: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师:说说哪一个字眼深深地刺痛了你。

生:“扔”。

师:一个简简单单的“扔”字,是扔掉了巴迪的——

生1:扔掉了巴迪的自信。

生2:扔掉了巴迪的骄傲。

生3:扔掉了巴迪的兴奋。

……

出示写话句式:

父亲的批评就像 ,令我 。

师:读出你所写的句子,并且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要用这个比喻句,到书中找到依据读出来。

生1:父亲的批评就像一把利剑,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令我伤心不已。我是从文中“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这句话中感受到他的伤心的。

生2:父亲的批评就像寒冷的北风,深深地吹凉了我的心,令我心灰意冷。我是从文中“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中感受到他当时的难过和灰心的。

……

以上案例中,从最初的理解比喻的修辞效果到后来的迁移运用,学生超越了例子,运用了语言,使课堂呈现出浓浓的语文味。

四、感空白之语

西方文论认为,文本仅仅只是一个图式化的结构,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有着许多未定点和空白处,可以接纳和允许读者通过想象填充,使之具体化的不同解读。教材中的文本都存在一定的言语空白。这个空白,需要我们走进教材,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去慢慢欣赏、品味。空白实际上就是文本对读者的一种召唤和等待,这为言语实践提供了很好的时机,成为学生再创作的动力,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空白在文本和读者之间架设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使学生对文本产生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

如,《钓鱼的启示》一文,有这样的描写:在“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时,面对儿子辛辛苦苦钓来的漂亮的大鲈鱼,“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这个句子中,父亲的语言描写很简单,同时似乎非常平静。事实上,父亲的内心真的是静如止水吗?在对文本解读的过程中,透过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这个细微的动作,我们不难发现,父亲此时的心里是波涛翻滚的。父亲想些什么,正是学生需要探究的地方,这就形成一个语言实践点。此时的补白就水到渠成。我在此处设计练笔环节,让学生想一想此时父亲内心的想法。下面是学生的一段补白。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心里想:孩子,我也舍不得放走这条鲈鱼啊,这毕竟是一条十分漂亮而又罕见的大鲈鱼啊!但是,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我们不能做出不道德的行为,虽然附近没有一个人。这恰好是一次考验你道德实践的机会,让你从中获得实践道德的勇气和力量!孩子,相信我,放掉它,你将会在今后的人生中受益匪浅。不要埋怨爸爸的无情,我是为了你的将来着想啊!

通过这样有创造性的补白,学生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通过父亲的语言表述出来,既是对文本理解的一个反馈,又为下面理解文中的“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这一重点句扫清了障碍,更是经历自己对自己的内心进行规劝的过程,使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机结合,凸显本色语文的特点,富有语文味。

五、寻实践之点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不是由教师告诉学生许多关于语文的知识,而是要让学生掌握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就得主要依靠于学生自己的学习实践活动。”这是周一贯先生在《过度讲析:语文教学应治之“本”》一文中提到的。只有不断地进行语言实践,才能使他们具有相应的语文能力。教学中,教师要有高度的文本警觉性,在细嚼慢咽中找准学生有所触动的语言训练点。只有这样,语言实践才不会与文本脱节,才能有实效。如,萧红的《祖父的园子》一文,景物描写诗意浪漫,语言孩子气十足,犹如春天新鲜的气息,将读者带进了童话般的祖父的园子。品读这样的语言,感到“自由”弥漫在字里行间。花是自由的,不睡醒不开;鸟是自由的,丝瓜是自由的,虫子是自由的,所有的一切都是自由的。在这样的情境中,心灵自然是自由的。用自由而富有灵性的心感受一切,一切都是自由而有灵性的。而这一切深深地吸引着被“圈养”的孩子们。欣赏着这样的语句,慢慢地品着这样的意境,孩子的心也随之来到了“祖父的园子”。此时,我设计写话活动,以“自由”为题,让学生仿写第17自然段。学生纷纷写道:

“蚂蚱愿意在草地上呼呼大睡,就呼呼大睡;愿意在草叶上打秋千,就打秋千。要是都不愿意,只想找回他那条可怜的腿,也没有人怪它。”

“樱桃树愿意结果子,就结果子;愿意长片叶子,就长片叶子。若都不愿意,就光秃秃的一棵树,也没有人会去砍它。”

……

多么富有生机的语言,多么灵动的语句!没有细细的品尝,没有慢慢的感悟,怎么能收获这诗一般的语言呢?

静下心来,亲近文本,走进文本,用心去感受每一个字词、每一个句式、每一个空白处,找准每一个语言训练点,细细嚼、慢慢品、扎实练,我们的课堂就能真正散发语文味,我们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

慢慢走,欣赏啊!

[ 参 考 文 献 ]

[1] 周一贯.过度讲析:语文教学应治之本——〈教育规划纲要〉背景下的小语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11(7.8).

[2] 程少堂.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 [J].语文教学通讯,2001(17).

[3] 崔峦.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研究文集[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语文味文本解读
把握解读“维”“度”,感悟文本精髓
文本解读不能忽视语言品味过程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当现实性遇到语文味: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评析
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追寻
让高中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