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原市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体操课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7-05-30李瑜

体育风尚 2017年5期
关键词:体操课

李瑜

摘要:体操课作为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近年来它的开展状况呈下滑趋势,其中很多社体专业的学生对体操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够,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太原市高校中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学生们的体操课上课状况,该学校的体操课开展状况等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总结而得结论:虽然大多数学校都有开设体操课,但是各高校对体操课不是很重视,学生们对体操方面的认识和对体操课不是很感兴趣。

关键词:体操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可行性建议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经过对山西省太原市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调查和网上的资料查阅,了解到体操课的开展情况不是很好,很多高校体育院系中体操课只上一个学期,一周最多只上两节课,而且上课内容单调,因为体操的受伤率较高,学生负伤后国家没有相应的政策应对,其责任由学校甚至是老师担责。这使得很多老师不敢教学生较危险,相比较难的,有技术含量的动作,使得学生学不到其中的精华部分。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次研究内容以山西省太原市比较具有代表性的5所高校中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与分析各高校中体操课的开展状况、学生对上体操课的主观意愿、具体行为以及体操课程的内容考核形式,之后综合考虑以及参考一些合理性的建议,发现体操课程近些年来开展情况不尽人意和制约体操课顺利开展进行的各种因素,根据这些意见与建议对学生上体操课的行为进行进一步的规划和对体操课程内容,制度等方面的革新。希望能对体操课的开展和执行推广的问题有所帮助,使学生们更加喜欢体操课。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山西省太原市(太原师范学院,山西财经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山西大学,中北大学)这5所高校中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体操课的开展现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通过山西财经大学图书馆对资料进行查阅及在中国知网的检索,查阅与体操课在高校社体专业开展状况的资料,全面的了解到体操课在高校社体专业开展状况的研究成果和文献。

2.问卷调查法

制作论文研究问卷并进行调查。问卷调查主要包含体操课开展状况,体操课教学情况等。以太原市高校(山西大學、财经大学、科技大学、太原师范大学、中北大学、)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的发放(每个学校各30份)。最终进行整理和归类,最后确认其可信度并得出结论。

3.访谈法

对山西省太原市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体操课的老师进行了访谈,结合本文的研究需要,针对性了解各个高校体操课的开展现状和课程内容、方法等。

4.数理统计法

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整理、分析和通过其他途径所获得的资料、数据,运用计算机数理统计工具和并分析,为这次论文的撰写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数据。

三、结果与分析

太原市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体操课开设情况与分析

1.体操课开设情况调查表

表3-1显示了五所高校社体专业体操课的开展状况,其中开设了体操课的占总人数的82.35%,而认为开设体操课的都是:财大、山大、太原师范、中北的学生。调查的学生中有大部分没有选修体操。所以调查结果有24人表示没有开设。占总人数的17.65%,由此可见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重视体操课,都把体操课设为必修课。

由表3-2可知体操课只上一个学期的占76.7%的比例,上两个学期的只占23.2%。而上3个、4个或更多的更是一个也没有。表明体操课的开展时间很短,只是简单地学习一下体操,没有深入的去学习,说明各高校都没有充分的重视体操课的学习时间和深入的去学习体操。

2.学生对体操的认知情况

学生实际上对是否开设体操课还是有一定的差异的,存在学习认为非常必要和不必要的两级现象。如表3-3,并不是所有的高校学生都认为需要开设体操课,虽然认为需要开设的人数多于不开设的,但是从一定的角度表明学生们对体操的认知程度和重视度不足。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山西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中体操课的开设状况。

可以看出高校的师资力量以讲师为主,器材、场地等基础设施虽然基本能满足教学需求,但是改进的空间还很大,并没有完全满足教学需求。

2.学生们对体操的认知程度

从学生整体上看,对体操的了解程度非常低,兴趣程度不高,很多学生谈到体操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和定义。当谈到学习课时大都认为一周一节课就能学好。而高校对体操的理论知识方面也不够重视,更多的是注重室外运动的练习,如:技巧、队列队形等。

3.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

统计分析可知,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有:(1)学校方面:领导的重视程度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师资力量不够雄厚。(2)学生自身方面:自身的体操基础差,对体操不感兴趣等。(3)社会方面:体操没有大众化,与社会接轨太少。

4.学生对体操课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的评价

由结论可知学生们对体操课的内容和考核还是可以的,学生大都表示基本满意。同时上课内容多为室外运动,在理论方面涉及很少。教学效果上有些差强人意。课时方面:学校每周开设课时和学生们认为开设课时有很大的出入。考核方面学校大多只重视技巧的考核。理论和其他方面则很少。

(二)建议

1.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体操的教材应以健康性、发展性和兴趣性相结合为原则,教学模式方面: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精选体操课的课程内容和紧紧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

2.高校社体专业体操必修课要改革学时的分配,增加基本体操课时,竞技体操方面应突出趣味性,简化动作,同时培养学生们的示范、自我讲解能力(如:编写教案)、创新能力(如:创编徒手操)、组织能力。

3.学校方面:校领导、院领导要充分的重视,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学校的师资力量,组织成立体操社团。

4.社会方面:跟随时代的潮流,要不断变革保持体操的活力,实现体操的大众化,社会化,走出校门,与社会接轨。

参考文献:

[1]蒋世玉.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必修课程改革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235-237.

[2]杨晓捷,薛敏,陈晓霞.关于高校体育教学中体操类项目设置问题的研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3]杨波,马海涛.论体育院校体操普修课教学改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20).

[4]童丽平.艺术体操练习对女大学生形体姿态变化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8).

[5]陈敏.中日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6:833-903.

[6]吕万刚等.大、中学校体操教学现状的调查及分析[J].武汉:武汉体育学报,2006(7):94-97.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体操课
课程思政在体操课程中的融合探析
法库县中学体操课操类内容实施的思考
体操课在体育课堂中的价值
翻转课堂在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中的应用研究
体操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体操课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治疗
初中体育体操课准备活动多媒体课件的研制
重庆市高职院校非体育专业体操课现状
浅论体操教学课的组织与实施
榆社职业中学体操课中常见的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