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游泳训练教学方法优化研究

2017-05-30陈春平

体育风尚 2017年5期
关键词:游泳教学

陈春平

摘要:游泳项目作为一项在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占有较大比重的传统体育竞技项目,深受人们的喜爱。游泳可以锻炼心肺功能,训练肌肉,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当代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多的学校将游泳添加入了学生课余活动项目中。但是我国普通高校的游泳教学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教学方式不完善,教师基本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系统的教学手段。本文就普通高校对学生的游泳训练教学方法做一些研究,提出优化教学方法的方案,希望对高校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游泳训练;高校游泳;游泳教学;游泳研究

随着我国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现代教育逐渐注重学生智力成长外的身体、心理成长状态,高校课余活动内容逐渐趋向多样化发展,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但是游泳项目始终是高校学生课余活动的热门项目。但在课程改革前,高校一向不重视学生的游泳训练,不对学生游泳的训练方法进行改善,也不管理学生游泳训练的事项。如今普通高校虽然将游泳训练纳入学生课余活动选项,对游泳训练教学方法的管理仍存在不足,学生的游泳技术得不到较好的培训,无法锻炼学生身体机能。

一、普通高校游泳训练教学的问题

(一)游泳训练教学过分重视学生安全,忽视教学质量

学校领导由于游泳运动存在的安全隐患,担心学生在学习游泳的时候出现安全问题,害怕承担失察一责,损害学校名誉。因此,教师在开展游泳训练教学时,过于执着学生的安全问题,轻视实际的游泳教学内容,使游泳训练教学变得枯燥无味。

在游泳训练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学生的安全问题,是值得赞扬的。游泳运动存在安全风险,把学生的安全问题放在首位也是合乎情理的。如果学生因为游泳训练教学出现安全问题,学校不仅要面临大量的经济精神赔偿,承担事故责任,还要面对来自社会和舆论的压力。但是学校不能因为游泳可能造成的安全风险,在游泳训练教学时只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培养安全意识,对实际的游泳技能知之甚少。最后导致学生获得的只有学分,无法通过游泳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对游泳失去兴趣。

(二)游泳训练教学内容不具体

对于大多数开展游泳训练教学的普通高校来说,游泳训练教学的开展只是向社会表示学校跟随党中央的决定,积极推动新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以吸引更多的家长将孩子送到该学校学习。课堂上讲的游泳训练教学的内容,都是围绕我国体育教育的大纲进行的。普通高校在进行游泳训教学时保证教学内容符合教学大纲。但这些是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的。普通高校最好结合该校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实际操作的,能够切实训练到学生游泳的训练计划。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教授学生理论知识,很少给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例如游训练教学最常见的蛙泳,老师只是在课堂上详细的讲解蛙泳的动作姿势,如何运动肌肉,如何做准备活动,基本不会带领学生参与游泳训练,甚至不会与学生一起观看蛙泳比赛。事实上蛙泳是古老的游泳姿势之一,是一种非常实用的,适合游泳初学者学习的训练项目。但是很少有普通高校的教师在学校的游泳训练教学课堂上入水学习。

(三)游泳训练安排课时不够

由于学生在普通高校需要学习的内容较多,在校学习时间很难专心钻研学校教授的知识。普通高校大多延长在校学习时间以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为了延长学习时间,学校就会将学生学习游泳的时间用来学习其他的知识,减少了学生进行游泳训练教学的时间。同时,每节课的时间间隔太长,游泳课的课时间隔通常是一周及以上,导致学生记不住上节课教授的内容,在下一节课开始时已经将之前讲的遗忘地差不多了,降低学生学习效率。

学校为学生安排游泳训练课程的目的并不是完成学生学习游泳的目标。而在游泳训练教学课程中,为了完成国家体育教学大纲中的教学内容,配备一定数量的课时,学校通常选择在教室上游泳课,并且花费大量时间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并且教学内容来自于教材。这样一来,学生刚刚学习完游泳的理论知识,整个游泳课基本已经接近尾声。

(四)参加游泳训练教学的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由于各大院校的学生来自经济水平不同的地方,那些地方的游泳设施建设情况不同,所以学生的基础相差明显。城市的很多地方建有游泳館,市民也习惯于将游泳作为锻炼身体的一种途径,城市的学生游泳基础比较好,而农村很少有游泳设施,大部分学生是在河边游泳的,没有专人的人进行指导,城市学生里会游泳的数量远远超过农村学生。

另一方面,女生的体力不及男生,本身一直较为薄弱,日常不怎么接触游泳,加上游泳基础、理解能力、心理素质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女生没有男生喜欢游泳,有些女生甚至不敢下水。如患有恐水症的人不管如何都对游泳有着天然的抗拒感,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学会游泳的。

(五)进行游泳训练教学的教师水平良莠不齐

进行游泳训练教学的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专业素质越强,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就越高;相反,如果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存在不足,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学会有用的游泳技能,还不如不选择加入游泳训练教学。

各大高校开办游泳训练教学的时间太短,无法聘请到有丰富教育经验的游泳教师。我国的游泳教练大多在游泳馆教学,没有考取教师资格证。同时,游泳馆的教练大多是进行一对一私人教学,恐怕无法胜任普通高校教学的工作。而且,我国的游泳教练考取专业资格证的不多,无法满足学校游泳教育的需求。

二、普通高校游泳训练教学的优化研究

(一)素质教育与技术训练同步进行

在游泳训练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充足,还要允许学生进行有游泳训练的实际操作。如果学校建有游泳池,提前向学校提交使用游泳池的申请,如果没有,可以申请资金租借附近的游泳池或向其他大型游泳馆申请场地使用权。进行游泳教学的实际操作时,先带领学生做好热身运动。教学时先从最基础的游泳动作开始,根据学生掌握的程度调整教学进度。有学生学习困难时,教师最好附近注意,一旦学生向老师求助,立即过去细心辅导。

由于大学大班教育的措施,一整个班级进行游泳训练教学时可能会造成游泳池拥挤,可能发生意外事故。而且人数太多导致老师无法照顾每一个学生,学生可能出现意外情况导致受到伤害。教师可以进行分批次教学,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一节课集中精力教授,优化资源配置,使每个学生都能学到游泳技能。

(二)加强对游泳训练教学的管理

教师在进行游泳训练教学时,最好有其他教师从旁辅助。在进入游泳馆练习前,教学教师要和辅助教师一起仔细准备学习器材,预防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准备工作。在到游泳馆之后,教学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热身运动,防止练习时出现抽筋的现象,辅助教师从旁看顾学生,确保不会有学生仗着自身游泳水平高擅自进入游泳池,发生意外事故。同时,大学里的班级学生数量众多,在学生练习游泳技能时,老师们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注意学生动向,一旦出现意外事故,及时发现。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分组训练,一旦有人出现意外事故,其他小组的成员能及时发现,向教师求助,将危险发生率降至最低。

三、结束语

游泳是一项比较特殊的运动,需要人们在水里通过自身肢体动作完成运动。游泳会因为游泳者游泳技术水平低,身体素质不达标和意外的出现对游泳者产生威胁。在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死于游泳。对于普通高校的游泳训练来说,训练时要以合理量化,适度训练为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游泳需求。教学成果以学生学会游泳即可。当然,关于游泳时发生意外的急救知识要悉数教给学生。确保意外发生时,学生能够稳住心神,不慌乱,坚持等到救援。

参考文献:

[1]庞博.普通高校游泳训练教学方法优化研究[J].运动,2014(06):102-103.

[2]靳辉.高校游泳教学现状与改革浅析[J].运动,2015(05):103-104+83.

[3]尹柏翔.间歇训练法在普通高校课余游泳训练队的应用研究[J].运动,2016 (14):85-86.

[4]魏毅.公安院校游泳教学现状及解决对策分析[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20 (09):41-43.

(作者单位:广东培正学院)

猜你喜欢

游泳教学
浅谈游泳教学中合作教学法的运用
强化学员心理,优化游泳教学
“自主—合作”学习在游泳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游泳教学中学生水感培养技巧研究
试论高校游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防范高校游泳教学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对策
游泳教学中错误动作及纠正措施的研究
提高游泳教学安全保障的对策探析
游泳教学中的安全隐患及对策分析
婴儿游泳项目的研究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