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职语文阅读教学评价的实践研究
2017-05-30高曙
高曙
摘 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利用网络资源,使用多个网络平台改变传统评价的单一模式,采取课前“闯关入文”自评、课中“弹幕”大家评、课后作业“投票”评的三环节综合评定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激励和促进作用,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力,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关键词:网络;高职语文;阅读教学评价;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9-0180-02
Abstract: In vocational schools, the network resources are employed in teaching Chinese reading. Multiple network platform changes the traditional single mode evaluation. The three evaluations that is self-evaluation before class, peer evaluation while class and "voting" evaluation after class, will arouse students' enthusiasm, initiatives and creativity. The guidance, encouragement and promotion role of teaching evaluation should be given full play to improve students'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overall language ability.
Keywords: network; high vocationa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evaluation; practice
《江蘇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课程理念,要求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改革教学模式,坚持基本要求与多样选择相结合,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随着时代的前进,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到来,网络进入多元共生的共享时代,网络资源的丰富,手机的普遍使用,QQ、微信、微信公众号、超星学习通、APP平台等的广泛应用,高职学生阅读内容增加、阅读范围扩大、阅读深度拓展都给教学改革注入了新鲜血液,使教学改革充满无限发展的机遇与可能,相应的就要求教学评价随之发生变革,能够更科学更合理的评价学生。同时新时期的高职学生自我独立性强,接受信息快速,多样性发展,个性的充分展现也日益促使改革贴近学生实际认知,最终有效地推动高职语文阅读教学评价的改革,真正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
在网络环境下把单一分数量化的评定改为多次评定、多人评定的综合评定,不但要放权于学生,还要善于借助外部优越的条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阅读渠道,从内而外,自主阅读,促使学生把“要我读”变成“我要读”,那么怎样实施呢?下面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来阐述:
一、课前“闯关入文”自评
高职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学习主动性,但大多数学生学习主动性很弱,课前预习的功课很少做,教师对于这一点往往就无法进行实际的衡量考查,这也就成为了满堂灌课堂的一个重要弊端。如果能设计一个入文的门槛,并把它作为评价的一个条目,纳入评价的总项目中,相信会有效地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闯关入文”适合放置在“微信公众号”平台中发布,这个闯关需要教师提前精心设计每篇课文,可以以闯关游戏方式进行,自评得分,自己解决问题,完成基本问题,得8分,表示闯关成功,另外加上附加题,另作加分计算,给予“学豆”奖励。闯关问题的设置应该以课文基本常识为主,附加题选择有关文章结构和初步感知的内容。整个问题的表述要简洁,便于学生操作,能够在网络资源中找到答案。
“闯关入文”自评分可以累积,“学豆”奖励分可以累积,并且可以得到学生快速的反馈。因为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猎奇心理,闯关成功可以使学生完成对课文基础知识的初步认知,锻炼了学生在网上搜集、整合信息的能力,为课堂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附加题的设置可以激发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探寻未知的欲望,在阅读文章时,学生能够初步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学生的思维力得到训练。
二、课中“弹幕”大家评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师生、生生研讨学习的场所,也是学生们开动脑筋,发散思维、集中思维的场所,在辨识中,在讨论中,文章的重点才能明确,难点才能得到突破。
高职的课堂应该具有开放性,而不是局限于课堂严谨的知识传授,局限于知识传授时的单一板书、PPT放映的方式。因为高职学习不受高考指挥棒的制约,也没有学业测试的束缚,因此,高职的课堂教学应该更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收获,知识能力的获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课堂上我们会发现一名教师教30、40名学生,很难做到个个都关照到,很难同一时间让每人发表言论,所以可以充分地利用手机这个网络工具为课堂教学服务,“‘弹幕大家评”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自由发表言论的机会,提供学生大胆发言的机会。例如,使用手机对课堂内容及时发布评价,可以评论视频资料,可以评论微课资料,可以评价网络在线内容。在高职课文中有一篇萧红的作品,历史上对萧红的评价众说纷纭,著名的媒体评论人梁宏达曾有“老梁评萧红”的视频,教师可以拿来介绍给学生,播放当中,每个学生可以对萧红的遭遇发表意见,也可以对老梁的评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再由教师对“弹幕”内容记录评价引导。学生“弹幕”发出来,也就发表了他们自己的看法,虽然评论的言语可能并不多,但是却可以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也能够反映出学生观察思考的深度、水平。
学生大多喜欢视听资料,非课堂的外部声音动画都能够深深吸引学生,学生乐于投入其中,积极参与得多,再加上“弹幕”评论,这样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促使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促使学生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在评论中也学会了分析辨别及思考。
三、课后作业“投票”评
课后作业设置完备、有趣、具有拓展性,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尤其是通过同学们相互评比的方式,网络“投票评”更具有促动性,在比较、鉴别、思考、再阅读的过程中相应地巩固了文章的知识,还使学生对文本的认识更加深入。
教师布置可以投票选取类的作业,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超星学习通平台”和“泛雅网络学习平台”。
布置使用“超星阅读器”评价,师生共读同一篇文章,要求同学们在一定时间内阅读完,用笔记形式记录,用分享方式分享在在组内或者全班都可以,然后提交,对于各自的评价,同学们比较分析,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选取,然后“投票”表决,得出每人得分。
还可以组织学生借助“泛雅网络学习平台”评价,围绕同一个作家,阅读多个作品,对作家或者作品进行展示,写出小论文,写出人物传记等,让同学们共享阅读的成果,然后“投票”表决,得出每人得分。
也可以使用“微信公众号”平台组织学生评价,针对同一篇课文,选择一定的角度,根据学生各自的理解,配上妥当的图片、文字,来表达各自的人生理念和追求,然后“投票”评价,这也是一种非常新颖的阅读评价方式。
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平台上进行相互评价、公开评价,可以使学生感到公正合理,学生课后的作业不再是单纯基础知识的累积作业,不是学生应付了事的枯燥的作业,而是内容和时限要求比较开放的作业,需要学生去阅读思考、琢磨研究,去认真完成的作业,也只有经过辨别、思考、分析、讨论、总结的作业,才是真正的完备有效性的作业。这样不但拓展了学生课堂所学知识,而且有利于幫助每一个学生锻炼分析思考能力,寻找到自己喜欢的作品方向,擅长的文学项目,促使学生们自我学习,合作学习,相互取长补短,用自己的智慧去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俗语说:“水激则石鸣,人激则志宏。”多次评定、多人评定的综合评定改变了单纯教师这一评价主体,把更多的评价放到学生之中,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感受到自己进步和成功,产生荣誉感、自豪感和成绩感,激发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得评价更贴近学生的认知程度,也使学生的各种思想、各种问题得到及时反馈,评价更加合理公允;多次评定、多人评定的综合评定改变了以一张试卷定终身的机制,而是公正科学地衡量了一个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他们的经历、成长和每一天的收获,打破了原先单独凭借试卷来衡量学生的评价模式,把评价的关照放到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范畴,增加了评价主体,扩展了评价内容,改变了评价方式,不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充实课堂,更是利用网络条件,让学生主动去参与学习,投入到学习的队伍中,自觉地喜欢,用心地去体会,这样才能培养学生阅读思维力、意志力,提高学生阅读品味和审美情趣,进而为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能力发挥重要的作用。只有喜欢,只有去尝试,只有投入其中,语文的学习才是一个快乐的事情,语文阅读教学评价才是一个正确科学评价的过程,才是充分发挥了它的诊断、导向、激励和促进的作用,它必将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得到广泛地运用。
参考文献
[1]王斌华.学生评价:夯实双基与培养能力[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2][美]EllenWeber.怎样评价学生才有效[M].陶志琼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
[3]万虎.新课程背景下高职语文考核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
[4]孙雪竹.高职语文多元化评价实施策略研究[J].教学管理,2013(12).
[5]朱淑华.高职语文课程教学评价模式改革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