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研讨课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浅议
2017-05-30刘林
刘林
摘 要:近年来,新生研讨课已成为研究型大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生角色转型及學习能力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新生研讨课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文章基于西南交通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新生研讨课的实践情况,对新生研讨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新生研讨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9-0082-02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freshman seminar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urse of research-oriented university.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n freshman role transformation and study ability improvement. But some problems exis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freshman seminar. This article studies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Freshman Seminar in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Aiming at these problems, some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are given.In recent years, the new student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esearch.
Keywords: freshman seminar; problem; strategy
一、新生研讨课背景及现状
“新生研讨课”的前身是“新生教育课程”,该课程的目的是帮助新生适应全新的大学环境和学习方法,完成中学向大学的顺利过渡。1959年,哈佛首创了新生研讨课,以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和研究能力。到目前为止,美国大约有87%的学校和学院开设了新生研讨课,新生研讨课的种类繁多,可深可浅,既有入门的,也有前沿的、学术研究型的[1][2]。
除美国之外,其它国家也都开设有新生研讨课,如德国柏林大学等。我国的新生研讨课实践始于清华大学[3]。2003年11月,清华大学首次开设了新生研讨课。随后,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也纷纷开设了新生研讨课[4][5]。我校近年来也陆续开设了新生研讨课[5]。通过开设新生研讨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对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专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明确了以后的学习方向。在所收集的反馈意见中,学生普遍反映通过新生研讨课自己得到了锻炼,学会了查阅资料、撰写报告;学会了团队合作等等。但也有部分学生反映新生研讨课知识专业化太强,案例分析不够,实践结合度不够等。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新生研讨课的课程质量,围绕目前新生研讨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改进实属必要。
二、新生研讨课面临的问题
我院通信工程专业新生研讨课从最初面向茅以升班开设逐步扩展到面向通信专业所有学生开设,课程目标从提高学生的创新与研究能力扩展到解决大学新生各方面的适应性问题,包括学生因学习方法未能及时转变造成的学习不适应,以及由于进入大学后奋斗目标不明确、专业认识不清楚而产生的迷茫感、因环境变化导致的生活困惑等等。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由于赋予新生研讨课的内涵发生了变化,而相应的课程设计及管理手段等却没有及时跟上,导致课程开设过程中逐步暴露了一些问题。
(一)课程职能定位模糊
我校在茅以升班开设新生研讨课时,课程定位是“激发学生求知兴趣与主动参与意识,以问题或话题为载体,通过搜集资料、阅读文献、参与讨论、撰写报告等环节的训练,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研究、口头交流、书面表达、团队合作等方面能力,同时通过鼓励质疑培养批判性思维。”随着课程辐射面扩大,学生众多,层次参差不齐,学生初入大学所面临的问题也多种多样,如大学学习方法不适应、集体生活不适应、人际交往不顺畅、自我管理能力弱、奋斗目标缺失等;而这些问题,又都希望通过新生研讨课得到一定的解决。这就使得新生研讨课承载了一些“一年级新生教育课程”的职能,职能定位出现模糊。最终的新生研讨课的职能并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而取决于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自行决定。学生在选课时并不确切知道各门新生研讨课的职能定位的侧重点,所以,也只能估摸着选择,从而影响了新生研讨课的效果。
(二)“团队教学”模式中团队偏大
我院通信工程专业新生研讨课开设初期,采用了“团队教学”模式,即通过杰出“教授团队”授课,就不同学科问题、不同专业学术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团队教学”模式中教师专业背景呈现多样性,这有利于学生开阔眼见,拓展知识面。但同时由于课时有限,团队教师偏多,团队中每个教师的授课时间也就相当有限,平均下来,每个教师最多只能上2~3次课,而每个教师要完成引导学生“搜集资料、阅读文献、参与讨论、撰写报告”等环节,这几乎是做不到的,所以,有时候团队教学中大部分教授的课程就退化为学术报告。这样,学生对每个专业方向的知识只能有个肤浅的了解,很难深入,也就很难激发出他们深厚的兴趣。同时,教师与学生接触时间短,对学生的了解也有限,也很难就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
(三)教学形式单一
由于本专业新生研讨课的课程定位是“以问题或话题为载体,通过搜集资料、阅读文献、参与讨论、撰写报告等环节的训练,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研究、口头交流、书面表达、团队合作等方面能力,同时通过鼓励质疑培养批判性思维。”因此,在教学形式上一般是针对某个专题进行分组讨论、演讲和提问,有固定的套路和环节。形式上显得单一,缺乏多样性。
(四)任课教师缺少培养
目前,本专业新生研讨课面向所有学生开设后,因学生人数众多,小班教学(30人/班),故需要开设多个教学班。每个班一个团队,在教师人数有限的情况下,只能根据教学任务进行教师安排。这就导致一些之前并没有接触新生研讨课的教师需要承担研讨课任务。由于这部分教师本身对新生研讨课的职能定位认识还不够,导致新生研讨课教学效果欠佳,质量有待提高。因此,有必要加强新生研讨课任课教师的培训,提高任课教师对新生研讨课的认识,丰富其教学方法和手段。
三、新生研讨课改进措施
针对目前我校通信工程专业新生研讨课存在的问题,本着教书育人的宗旨,拟采取如下改进措施[6-8]。
(一)完善新生研讨课课程体系
目前,新生研讨课已经覆盖了所有大一新生,新生的层次各不相同,拟设置不同层次的新生研讨课。根据学生知识基础和个性特点的不同,分层次分类别设置初级、中级、高级新生研讨课。确定不同层次的新生研讨课的职能定位,课程教学目标、课程选材方向等。担任不同层次的新生研讨课的任课教师根据该层次的课程定位及目标,在开课前递交新生研讨课教学方案,新生研讨课项目及其规划,并在学院网站提前公布各新生研讨课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要求等,以便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相关课程的选择与准备。
(二)积极探索灵活多变、不拘一格的教学模式
目前我院新生研讨课实施的地方还主要是课堂/教室,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通过查阅查找与整理资料,小组总结(做PPT),课堂研讨、课后提升等过程培养锻炼学生的相关能力。教学模式显得单一。因此,为了提供多样性教学模式,鼓励采用实地参观、个案分析、读书会、单独谈心、参观展览、开设实验类新生研讨课[4]等。学院从政策上对形式新颖,教学效果突出的课程进行各种方式的倾斜。通过这些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把学生从被动的知识的接收者的地位解放出来,让学生自己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
(三)控制“教学团队”教师人数
“团队教学”模式有其有利的方面,也有其局限性。因此,为了扬长避短,在团队教学模式上控制任课教师数量。一般一个教学团队设置2人,最多不超过3人。这样,每个教师都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自己设定的教学内容,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
(四)多途径提升新生研讨课任课教师教学能力
为提升新生研讨课教师教学能力,支持鼓励任课教师参加学校教务处与教师发展中心举办的新生研讨课专题教学能力提升班,通过教改项目等方式支持教师参加各种“新生研讨课”教学改革研讨会,到国内其它高校随堂听课和学习。对积极参与各种能力提升的老师在年度考核中进行一定的政策鼓励。
四、结束语
新生研讨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互动学习和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新生研討课还处于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本文通过对我校通信工程专业新生研讨课开设的实践情况的总结,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便在今后的研讨课中进一步完善课程组织方式及教学模式,提高新生研讨课的课程质量。
参考文献
[1]丁宜丽.新生研讨课:美国本科教育的特色课程[J].中国大学教学,2005(8):58-59.
[2]林冬华.美国新生研讨课全国调查20年:背景、发展与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1(11).
[3]聂晨曦.高校转型教育中的新生研讨课建设[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6,30(3):38-41.
[4]董婷,王唯.实验类新生研讨课的探索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5):194-196.
[5]杨慧,杨燕.关于计算机专业新生研讨课的思考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6(3):16-18.
[6]陈一良,陈子鹏,蒲忠勇.本科生研讨式课堂教学法现状和实施要点探析[J].高教论坛,2016(2):47-50.
[7]田宏杰,刘植萌.新生研讨课人大模式与研究性教学的践行[J].中国大学教学,2016(2):60-63.
[8]张波,高超,王国义.美国南卡莱罗纳101项目新生研讨课及其教育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5(3):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