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2017-04-29朱成水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年8期
关键词:课堂练习教学现状重要性

朱成水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练习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具体授课过程中,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效果,成为相关教育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提升课堂练习效果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教学现状;重要性;教学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小学数学教育水平明显提高.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练习活动,利用练习帮助小学生巩固课堂所学,有利于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当摆正课堂练习教育观念,重视课堂练习的教育作用,并利用有效的课堂练习设计方法,让其积极的教育作用得以发挥.

一、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高

在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数学知识,从而在课堂中消化新知识,掌握新知识.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内容,不仅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还能促进师生的课堂互动,让小学数学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利用有效的课堂练习活动活跃课堂氛围,帮助小学生提出数学学习质疑,快速解决数学学习问题,能够促进小学生数学发散思维的形成,使学生建立数学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学习“长方体与正方体”时,教师可以将生活中小学生常见的物品带到课堂,利用实物的展示,使学生快速反应实物的图形,认识图形在生活中的形象.比如,教师可以利用书本的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长方体或者正方体在生活中的形象.更可以利用玩具的展示,让学生了解更为丰富的生活实例.科学合理的课堂练习内容与练习形式,能够极大地吸引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注意力,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提升.

(二)有利于小学生全面掌握数学知识

多样化的课堂练习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师生之间的互动,还能让小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在练习中解决对于重难点的疑惑.教师要在课堂练习环节提出灵活性较强的问题,帮助小学生拓展个人数学学习思维,使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思考能力以及数学逻辑表达能力得以提升.小学数学概念与定理教学过程的枯燥性是很难避免的,很多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在数学课堂练习环节上多下功夫,设计趣味性强的数学练习内容,能够让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再次燃起,认可教材中枯燥的数学概念与数学定理存在的意义,促进小学生改变数学学习观念.

(三)有利于小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

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让小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得以认可.在数学课堂中组织学生练习,让学生与本节课所学习的新知识进行全面互动,是对小学生的尊重,也是优化小学生个人数学学习成果的实践.在课堂练习过程中,小学生需要利用自己的思考能力去解决数学问题,在这一過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能够感受到个人的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小学生数学知识探究与学习体验的加强.教师要给小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完成课堂练习题目,让小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了解个人学习优势与不足.明确未来的数学学习目标,促进小学生建立主体意识.

二、小学数学课堂练习重要性发挥的影响因素

教育改革的全面实施,让每一个学科的教育工作者都面临着教学改革的重大挑战.在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落后的观念与行为.优化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模式,突出数学课堂练习的重要性,就必须要关注影响其重要性发挥的因素.

(一)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生活性不足

小学教材中的数学知识点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关系十分紧密.要促进小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小学数学教师就要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去选择课堂练习的内容与练习题的形式.然而,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师将教材的课后练习题作为主要的练习题目.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会从教材练习题中选择一部分,让学生在课堂中独立完成.学生在学习完教材中的知识点后做课后练习题,成为小学数学课堂的固定教学模式.教材中的练习题目与小学生刚刚学过的例题十分相近,很多小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会套用例题的解题思路,没有全面调动起个人数学思维.远离生活的数学课堂练习内容会影响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也会影响小学生个人思考能力的形成,并不利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趣味性不足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内容是否具有趣味性,对于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度有直接影响.趣味性越强,小学生越愿意投入到课堂练习活动中.没有趣味性的练习活动,无法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将课堂练习与布置家庭作业画等号,要求小学生在课堂内以规定的时间、规定的方法去完成练习题目.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练习教学环节有固定的流程,即教师为学生布置练习题目,学生完成练习题目,师生共同核对题目的答案,教师监督学生修改自己的答案.过于陈旧的课堂练习模式与民主性不强的课堂练习规则,影响了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性的提高,也不利于数学教学满足小学生的个人期待,直接影响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三)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差异性不足

每一名小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数学学习能力与数学学习方法方面,每一名小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化特点.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没有差异性,就没有办法满足所有小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所布置的课堂练习内容较为统一.这些教师没有针对每一名小学生的特点,设置层次化与差异性的课堂练习内容.统一的课堂练习内容虽然大大节省了教师的教学时间,却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总是以班级学生平均能力为依据去设计课堂练习题目,这会让能力强的学生认为数学学习过于简单,轻视数学的学习,不利于学生个人数学能力的长久发展,同样也会使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认为课堂练习太难,无法建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甚至产生放弃的念头.

三、小学数学课堂练习重要性发挥的方法

(一)提升课堂练习目的性与针对性,满足学生差异化需求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为教学目标实现服务的,在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课堂练习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重视新课程理念在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环节的落实,结合教学目标去设计课堂练习活动,提高课堂练习的目的性.从小学生的个人数学学习能力需求出发设计课堂练习题目,有利于提高课堂练习的针对性.将因材施教与分层施教的教学新观念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活动中,尊重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并肯定小学生的学习差异,有利于课堂练习活动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为全体学生服务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原则,在课堂练习环节,也应当关注学生的差异化特点.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将学生分成能力较强、能力中等与能力较弱的三个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课堂练习内容,以不同难度的课堂练习习题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练习中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就感,且能发现个人数学学习的不足.比如,在讲解“百分数”时,教师可以给能力较弱的学生设计一些基本的数学计算填空题,如,“()∶()=1.4=70()=()%;甲、乙两数的比是3∶4,甲数是乙数的()%;5比8少()%,8比5多()%”等.让小学生通过完成基本计算填空题,了解个人计算能力,巩固新知识.给能力中等的学生设计“把甲车间人数的12.5%调到乙车间,甲、乙两车间人数相等.原来甲车间人数比乙车间多()%;油菜籽的出油率为38%,要榨1 140千克菜籽油需要()千克油菜籽”等应用性较强的题目,提升题目难度,满足学生差异需求.给能力较强的学生设计“某厂的一种产品,原来每件成本96元,技术革新后,每件成本降低到了84元,每件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几?”这样的应用题目,重视学生数学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提升课堂练习开放性与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堂练习在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就能够在课堂活动中更加专注地学习与思考数学问题,保持个人学习心态的轻松化.在课堂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利用趣味性强与开放性强的练习内容,激发小学生的问题解决兴趣,促进小学生求知欲望的强烈化,使小学生在相对于轻松与快乐的环境下完成课堂练习任务.针对不同的数学教学内容,教师要选择不同的趣味化与开放化课堂练习形式,让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更加开放.

比如,在讲解“图形的运动”时,学生会在课堂中了解旋转知识,并学习旋转的三大要素,即旋转中心、旋转角度、旋转方向.为了巩固学生的课堂所学,教師可以利用竞赛的方式组织课堂练习活动,提高课堂练习活动的趣味性与开放性.教师可以在课前制作三个风车,每个风车叶的颜色不同,将三个风车贴在黑板上.将学生分成男女两队,首先由女队派代表,对第二、第三个风车进行旋转,同时,男队队员需要背对黑板.在女队代表完成旋转操作后,由男队派代表对比未旋转的风车说出第二、三个风车的旋转三要素.利用游戏的形式组织学生在课堂中完成练习,针对课堂重点内容做游戏,有利于学生传统课堂练习观念的改变,积极成为课堂练习活动中的主体.

(三)提高课堂练习生活性与实践性,培养学生数学能力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生活性与实践性,需要小学教育工作者关注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并将数学教材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要素联系起来,重视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生活性,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课堂练习为平台,利用生活化的课堂练习内容与活动给小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小学生在实践中应用刚刚学习的数学知识,有利于小学生数学挑战意识的建立以及数学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

比如,在讲解“折线统计图”时,教师可以从小学生的生活中选择一个问题组织学生利用折线统计图知识解决问题.像“请你调查自己及身边不同年龄段的人每分钟的脉搏跳动次数.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根据统计图说说自己发现了哪些信息?”这一生活性的实践练习任务,有利于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模式的创新.教师鼓励学生收集班级内20名同学的每分钟脉搏跳动数据,并针对20个数据绘制统计图,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更能够促进学生练习积极性的提升.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数学教材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生建立生活化的学习理念,能够从数学角度出发思考生活问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多样化的练习方法组织小学生参与到课堂练习活动中,不仅能够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还能促进小学生与数学知识互动.丰富课堂练习的模式,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小学生形成完善的数学思维,有利于数学课堂创新度的提高,更能推动小学数学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菊香.让提问成为有效教学的桥梁——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分析与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6):103-104.

[2]吴红川.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促进学生“参与式学习”的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03):58.

[3]王安平.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新课程学习(上),2014(11):121.

[4]王晓琴,王永松,王新民.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与策略[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04):92-96.

猜你喜欢

课堂练习教学现状重要性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效率策略研究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幼儿教育中阅读的重要性
数学课堂练习优化设计探究
焦作市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