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以整体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盆腔炎患者心理的影响
2017-04-26胡红丽
胡红丽
(郑州人民医院妇科,河南 郑州 450000)
探讨以整体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盆腔炎患者心理的影响
胡红丽
(郑州人民医院妇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 研究分析以整体为中心的护理对盆腔炎患者心理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护理方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以整体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焦虑、抑郁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参照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40.58±3.25)分、(9.54±3.08)分,参照组分别为(48.59±3.52)分、(43.69±3.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盆腔炎患者应用以整体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改善不良心理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盆腔炎;护理干预;整体;焦虑;抑郁
妇科疾病中盆腔炎疾病较为常见,该病病因复杂、病程反复,发病率占妇科疾病中3%左右。盆腔炎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极易发展成为慢性盆腔炎,且易导致患者不孕,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严重的影响[1]。给予盆腔炎患者应用有效的护理方案不仅可帮助缓解负面情绪,还可帮助患者减轻生理痛楚。有研究指出[2]给予盆腔炎患者应用以整体为中心的会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本次研究对收治的部分患者实施以整体为中心的护理干预,详细内容如下文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35.26±3.08)岁;病程3个月~15年,平均时间(5.03±1.58)年;临床表现为性生活后疼痛加重、下腹部坠胀痛、腰骶困痛、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等,且均经过B超等妇科检查确诊为盆腔炎。本次研究中排除以下患者: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排除原发性、继发性痴呆患者;将其按治疗方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如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护理等。
观察组则在参照组基础上进行以整体为中心的护理干预,首先评估患者生活方式:患者在入院后对其生活方式进行评价,结合其生活方式对患者制定针对的健康生活教育方案,由医院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共同制定,责任护士负责与患者进行沟通讲解,针对不良的生活方式提出改善的方法方式,具体包括(1)日常运动,考虑到患者年龄、性格、文化等差异,督促患者选择有益的、健康的、喜爱的运动,如游泳、跑步、体操等等,不仅可加快患者的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患者宣泄因疾病带来的负面情绪。(2)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定期患者进行沟通,在沟通过程中了解患者心态变化,还可引导患者回顾生活中的趣事;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情绪低落,应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保证患者的不良情绪能够得到及时转移、发泄,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3)作息习惯干预:患者的不良作息与其疾病治疗效果有密切的关联,若得不到良好的作息,人体免疫力下降,因此治疗效果较差,因此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规律的生活作息对患者疾病治疗的影响效果,告知患者树立良好作息的重要性,帮助其主动配合临床治疗及护理方案[4]。
1.3 观察指标
在护理前、护理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干预后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观察组与参照组护理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分)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分)
组别n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后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后观察组42 52.36±3.5240.58±3.2549.65±4.2639.54±3.08参照组42 51.96±2.5848.59±3.5251.36±4.0543.69±3.72
3 讨 论
盆腔炎是指盆腔内生殖器官、盆腔周围结缔组织等炎症病变总称,若炎症未得到及时正规治疗,盆腔内组织充血水肿;随着病情的加重,炎症组织逐渐增厚,局部微循环障碍会导致腰骶部胀痛、腹部胀痛,在性交前后疼痛剧烈,且复发率较高,难治愈,极易引发患者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较为严重的危害[5]。相关研究资料表明,盆腔炎患者抑郁、人机关系敏感、焦虑、躯体化等均高于常人,心理健康状况差[6]。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为患者进行日常运动、心理干预、作息习惯干预,注重盆腔炎知识体系的构建,完善自我保健意识,戒烟戒酒保证良好的生活作息,积极锻炼增强身体体质,改善身体状况。本次研究表明,通过以整体为中心对患者进行护理,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护理期间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副作用。
[1] 郭建辉.以整体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盆腔炎患者心理的影响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2):112,117.
[2] 邱 艳.心理护理干预对盆腔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4):2322.
[3] 蔡瑞霞.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治疗效果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6):88-88,90.
[4] 彭锦绣,王粤湘,李美康,等.特色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21):1605-1609.
[5] 李健琼,钟 薇.护理干预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9):53-54.
[6] 刘艳丽.心理干预对盆腔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4,1(5):5-6.
本文编辑:刘欣悦
Discuss with the center of the whol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pelvic infl ammatory disease psychological impact
HU Hong-li
(Zhengzhou people's hospital of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Henan Zhengzhou 450000,China)
R473.71
B
ISSN.2095-8803.2017.01.135.02
胡红丽(1984-),女,汉族,河南杞县人,大专学历,护师,研究方向: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