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在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年龄分布及药敏分析

2017-04-24周世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6期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抗菌药

周世娟

【摘要】 目的 分析呼吸道感染患者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PAE)的年龄分布及药敏结果, 为临床抗感染治疗选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40例(40株)住院患者合格呼吸道样本分离出的黏液型PAE进行纸片扩散法(K-B法)48 h读取药敏试验, 另查LIS系统并进行统计。结果 40例呼吸道感染产黏液型PAE患者中≤49岁2例(5.0%), 50~59岁4例(10.0%), 60~69岁8例(20.0%), 70~79岁11例(27.5%), ≥80岁15例(37.5%)。≥60岁老年患者共有34例(85.0%)。且易复发感染;分离出黏液型PAE对多粘菌素、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头孢类(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哌拉西林抗菌藥敏感性较高, 均>80%。结论 黏液型PAE是老年人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 应加强对该菌的分离与鉴定, 及时告知临床医生, 为早期治疗控制感染提供依据, 减少感染的复发。

【关键词】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呼吸道感染;抗菌药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6.04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ge distribution and drug sensitivity outcome by mucoid 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E) in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40 cases (40 strains) mucoid PAE separated from qualified respiratory tract samples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ere collected for drug sensitivity test by Kirby-Bauer method (K-B method). They were also taken into LIS system for test and summarization. Results Among 40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patients with mucoid PAE, there were 2 cases ≤49 years old (5.0%), 4 cases in 50~59 years old (10.0%), 8 cases in 60~69 years old (20.0%), 11 cases in 70~79 years old (27.5%), 15 cases ≥80 years old (37.5%), and totally 34 cases ≥60 years old (85.0%) with easily recurrent infection. Separated mucoid PAE showed high sensitivity, as >80%, to polymyxins, carbapenems (imipenem, meropenem), piperacillin/tazobactam, aminoglycosides (gentamicin, amikacin), cephalosporin (ceftazidime, cefepime) and piperacillin. Conclusion As an important influencing factor on senil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mucoid PAE requires enhanced separ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and timely notification to clinician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early treatment and infection control, and to reduce recurrent infection.

【Key words】 Mucoid pseudomonas aeruginosa;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ntibacterial drug

PAE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也是引起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黏液型PAE是临床培养较少见的PAE菌落形态变异:培养24 h呈无色、小露滴;培养48 h呈大而融合、黏液样大菌落。

1 材料与方法

1. 1 菌株来源 收集2015年1月~2016年6月本院40例住院患者合格呼吸道样本分离的黏液型PAE, 剔除同一患者相同部位的分离菌株, 共收集黏液型 PAE 40株。40株黏液型PAE分离自呼吸科26株、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10株、肿瘤科4株。

1. 2 菌株鉴定 使用美国BD Phoenix100全自动鉴定仪检测, 并采用法国梅里埃API 20 NE进行复测确认。

1. 3 K-B法抗菌药物 用北京天坛药敏纸片检测, 包括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多粘菌素、头孢他啶、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氨曲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

1. 4 药敏方法 K-B法:挑取大量分纯菌落, 研磨成较浓菌液静置2 h, 吸上层调至0.5麦氏涂布在M-H板, 35℃培养48 h[1], 量取抑菌环直径统计分析, 参考M100-S26文件判读, 质控用PAE ATCC27853。

2 结果

2. 1 培养出黏液型PAE患者的年龄分布 40例呼吸道感染产黏液型PAE患者中≤49岁2例(5.0%), 50~59岁4例(10.0%), 60~69岁8例(20.0%), 70~79岁11例(27.5%), ≥80岁15例(37.5%)。≥60岁老年患者有34例(85.0%)。见表1。

2. 2 黏液型PAE对抗菌药敏感性分析 分离出黏液型PAE对多粘菌素、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头孢类(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哌拉西林抗菌药敏感性较高, 均>80%。见表2。

2. 3 LIS系统检查分析 出院后患者6个月内反复(二次)入院的呼吸道感染患者中, 送检呼吸道合格标本中检出初次入院同株黏液型PAE 6株, 且均为>70岁患者。见图1。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本院呼吸道感染检出黏液型PAE患者中, 老年人占大比例:40株中老年组占34株(60~69岁8株;70~79岁11株;≥80岁15株), 说明黏液型PAE是老年人的“特殊朋友”, 并随年龄增加而越“亲密”。人的支气管和肺是直接接触外界的内脏器官, 故较易感染, 而≥60岁老人动态肺功能指标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2]。尤其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等慢性呼吸道疾病老年人, 更是高危人群。

本研究发现, 黏液型PAE体外药敏表型普遍敏感:对多粘菌素、碳青霉烯类敏感性达100.0%, 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基糖苷类、头孢类和哌拉西林敏感性>80%, 对喹诺酮类在55%~80%。可见本地区分离到的黏液型PAE除喹诺酮类外, 敏感性明显高于其他文献[3], 分析原因主要有:①菌株流行区域的差异;②临床医师用药习惯不同。

黏液型PAE通过分泌大量胞外多糖, 粘附在病变的肺部表面而形成生物膜[4]。当细菌“穿着”这层如“铠甲”般的黏液层, 就变得“刀枪不入”——此黏液层能协助生物膜细菌逃逸宿主免疫, 并形成屏障阻止抗生素的渗透和代谢、钝化其杀菌作用。临床治疗中, 常出现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与体内给药疗效不符的情况[5-9], 或因浮游菌与生物膜表面菌被杀灭, 患者临床症状得到缓解, 医生可能终止抗菌药治疗, 无抗菌药抑制的生物膜中细菌可能就成为再感染根源, 造成临床某些感染迁延不愈, 即黏液型PAE这位“特殊朋友”未被彻底清除。目前微生物观点认为, 用大环内酯类药(主要抑制黏液质的表达, 恢复敏感抗菌药的渗透)联合敏感抗菌药使用, 对治疗黏液型PAE感染效果较好[10-15]。

截至2014年底, 我国>60岁老年人口已达2.12亿, 占总人口15.5%, 老龄化日趋严重。临床上应加强对黏液型PAE这类老年人呼吸道感染的“特殊朋友”的分离与鉴定, 及时告知临床医生, 根据此菌特点, 合理选用抗菌药, 减少感染复发。

参考文献

[1] 蓝锴, 张伟铮, 罗强, 等. 不同方法检测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敏感性结果准确性探讨. 检验医学, 2012, 27(7):544-548.

[2] 吕和平, 任爱红, 郝春杰, 等. 老年人肺功能与年龄增长的关系.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5, 26(6):545-547.

[3] 朱伟斌, 胡艳立, 龙跃兵. 黏液型与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比较.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4, 13(2):96-98.

[4] 朱涛.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检验医学, 2011, 26(10):698-700.

[5] 王胜, 陈素梅, 刘东声, 等.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药敏分析及对策.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8):1941-1942.

[6] 朱荔清, 邱广斌, 翟如波. 呼吸道感染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 34(20):2771-2772.

[7] 张保荣, 臧志梅.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实验鉴定和病例回顾分析.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15(2):114-116.

[8] 冯志山, 侯天文. 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及其临床意义. 中国综合临床, 2007, 23(9):835-836.

[9] 董维维, 朱仙芝. 12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4, 26(7):834-835.

[10] 李修敏.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 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17):155-156.

[11] 毕玲玲, 孙成春, 公衍文, 等. 黏液型和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和耐药表型分析.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5, 36(2):140-143.

[12] 徐水清. 老年患者感染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结果分析.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20):2876-2878.

[13] 谭锦文, 赵子文, 赵祝香. 铜绿假单胞菌致下呼吸道感染的药敏分析. 中外医疗, 2014(21):130-131.

[14] 馬颖, 桓新. 临床标本中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及耐药性分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5):107.

[15] 高巧营, 吴尚为.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研究进展.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1, 10(2):158-160.

[收稿日期:2017-01-18]

猜你喜欢

呼吸道感染抗菌药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评价
抗菌药随意停减不可取
抗菌药的常见使用误区
专家点评抗菌药五大误区
洛阳地区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检测及分析
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用抗菌药小心腹泻
早期预防干预对早产儿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作用分析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