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临床疗效观察
2016-07-26张华梅
张华梅
【摘要】 目的 讨论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应用意义。
方法 230例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115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治疗, 治疗组采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联合阿莫西林治疗, 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26%高于对照组的89.5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咽喉症状消失时间为(2.75±1.36)d, 咳嗽停止时间为(2.80±1.62)d, 退热时间为(2.65±1.32)h均优于对照组患儿的(3.95±1.31)d, (3.65±1.62)d, (4.45±1.52)h,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临床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阿莫西林;呼吸道感染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7.143
小儿对冷、热敏感度高, 抵抗力差, 当抵御力不足的时候, 上呼吸道原先存在的或外界侵入的病毒迅速繁殖, 造成上呼吸道感染。小儿临床症状有发热、流涕、鼻塞、咽痛等, 症状较重、病情发展迅速。目前上呼吸道感染多采用抗生素治疗, 有较好的疗效, 但容易造成抗生素滥用, 小儿易产生抗药性, 免疫力下降。本院采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联合阿莫西林治疗115例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患儿,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23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7岁, 临床症状符合《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 临床症状均有发热, 伴有或不伴有流涕、咳嗽、扁桃体肿大、咽部充血,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数值及分类均正常。所有患儿均排除心、肺、脑等疾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115例。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治疗:口服阿莫西林, 3次/d,
1 g/次, 3 d为1个疗程。治疗组采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在口服阿莫西林的基础上给予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葵花药业集团(襄阳)隆中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Z20050716], <1岁:2.5 g(0.5袋)/次;1~3岁:5.0 g(1.0 袋)/次;4~6岁:7.5 g(1.5袋)/次;7~14岁:10.0 g(2袋)/次;4次/d, 3 d为l个疗程。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咽喉症状消失时间、咳嗽停止时间、退热时间)。
1. 4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体温正常, 临床症状消失, 体征正常;显效:体温基本恢复正常, 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体征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体温明显下降, 临床症状有所好转, 各项阳性体征有所减少;无效:体温没有下降或出现上升现象, 临床症状无变化, 体征无好转。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 χ2 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对照组中治愈35例(30.44%), 显效25例(21.74%), 有效43例(37.39%), 无效12例(10.43%), 总有效率为89.57%;治疗组中治愈75例(65.22%), 显效30例
(26.09%), 有效8例(6.95%), 无效2例(1.74%), 治疗总有效率为98.26%。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临床症状比较 对照组患儿咽喉症状消失时间为(3.95±1.31)d, 咳嗽停止时间为(3.65±1.62)d, 退热时间为(4.45±1.52)h;治疗组患儿咽喉症状消失时间为(2.75±1.36)d, 咳嗽停止时间为(2.80±1.62)d, 退热时间为(2.65±1.32)h;治疗组症状消失、改善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 尤其是对发热症状治疗组改善效果更优,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主要由于感受风邪引起, 常见症状有发热、咳嗽、咽喉肿痛等[1]。西医认为上呼吸道感染大多由病毒感染引发, 包括鼻病毒、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中医认为上呼吸道感染属“表证”、“外感热证”, 分“伤寒论”“温病论”, 病邪入体, 先犯肺卫, 风热之邪多从口鼻入、风寒之邪多从皮毛入。肺主皮毛, 上通于鼻, 外邪范肺, 则气道受阻;肺气上逆则咳嗽;鼓邪外出则喷嚏;邪逼液出则流涕。肺主皮毛, 上通于鼻, 外邪范肺, 则气道受阻;肺气上逆则咳嗽;鼓邪外出则喷嚏;邪逼液出则流涕[2-4]。小儿抵抗力差, 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目前临床用于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药物很多, 多采用抗生素治疗, 但如果长期滥用抗生素, 易产生抗药性, 影响治疗效果。因此, 临床研究和探索一种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治疗方案,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阿莫西林为广谱半合成青霉素, 主要成份是羟氨苄青霉素, 是耐酸性青霉素, 杀菌性强, 口服吸收好。阿莫西林可分布于痰液中, 对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良好的效果。阿莫西林吸收好, 在胃肠道的残留率较低, 毒副作用发生率亦较低。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的主要成份有柴胡、桂枝、葛根、浮萍、黄芩、白芍、蝉蜕。柴胡归肝、胆经, 具有清热解表、疏气解郁之效;桂枝发汗解肌, 温经通脉, 利肺气;葛根入胃、入肺、入脾, 具有解热消炎抗菌、升阳解肌、止泻的功能;浮萍入肺, 发汗透疹、清热解毒, 祛风、行水;黄岑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 对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等有较好的疗效, 抗菌性好、且无抗药性;白芍具有平肝止痛, 养血调经, 敛阴止汗的功能;蝉蜕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 利咽开音, 透疹, 明目退翳, 息风止痉[5-7]。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将以上药物合理配伍, 柴胡、葛根为君药, 桂枝、白芍为臣药, 黄芩为佐药, 蝉蜕、浮萍为使药, 能够兼顾寒热, 有效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快速缓解患儿症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26%高于对照组的89.57%;治疗组患儿咽喉症状消失时间为(2.75±1.36)d, 咳嗽停止时间为(2.80±1.62)d, 退热时间为(2.65±1.32)h均优于对照组患儿的(3.95±1.31)d、(3.65±1.62)d、(4.45±1.52)h,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采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 可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的使用大大缩短了西药药物的使用, 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 对小儿退热、咳嗽、咽喉肿痛等有较好的疗效, 有效减少了抗生素的使用, 降低耐药菌株的出现, 有利于改善目前抗生素滥用的现象。
综上所述,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赛君. 柴桂退热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2例. 河南中医. 2015, 40(5):1165-1167.
[2] 赵瑞青.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儿科药学杂志, 2015, 21(2):26-27
[3] 陈秀梅.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13(5):20-21.
[4] 郭骏.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婴幼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药效评价.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19):107-108.
[5] 任霞, 王新群. 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疗效观察.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5, 7(1):77-78.
[6] 周平. 孟鲁司特联合α-干扰素、布地奈德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中国基层医药, 2013, 20(18):2740-2742
[7] 刘宾秀.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 32(16):2416-2417.
[收稿日期:2016-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