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搏击对抗条件下的心理素质训练浅析

2017-04-20赵玉文

北方文学·下旬 2017年3期
关键词:心理训练

摘要:搏击是一门综合性的格斗技术,在实战对抗训练中,不仅要求具有过硬的身体素质,更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本文就搏击实战对抗训练中所需的心理素质,并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探讨心理素质训练在搏击实战训练中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实战对抗;心理优势;心理训练;注意力训练;自我调节能力

搏击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斗智、较力、较技的实战攻防格斗的运动,是参赛双方身体接触的直接供给力量和技巧看谁优胜。比赛不仅是比力量、比技术,同时也是智慧和意志的较量,因此要求运动员不仅要全面熟练地掌握技术动作,而且要根据赛场对手的情况,周密合理、灵活机动地运用各种战术手段。因此,它是一项技术结构严谨、实用、对抗变化莫测的竞技活动,同时表现出心理状况也是极其复杂的。如果搏击运动员不能有意识地根据技术的特征来调节自身的心理活动,就无法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也无法适应这项运动,因此有必要懂得武术搏击所应具备的心理素质,从中发现这种特定条件下搏击运动员的心理规律,这样可以更大限度发挥自身的潜能。搏击训练因其更注重实战对抗性而倍受训练者的青睐,然而,在实战训练中经常感到手足无措,心理恐谎,拳脚不到位,无法施展等,究其原因是训练者缺乏实战对抗中的技战术心理。三国时期,诸葛亮把实施心理征服作为战争第一要素,“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这一精辟论述至今仍不失为心理战的至理名言。本文就搏击对抗训练中的心理素质训练进行浅析与初探。

一、搏击对抗中心理素质训练的作用

搏击是在集中华武术精髓的基础上形成的的一套实用的格斗技法。它把人类生存的本能意识,用肢体有力的动作表现出来。同时,它更要求人们把顽强拼搏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具体化、实践化。

实战对抗训练中,首先要战胜的不是对手,而是自己,因为在人的性格中有大胆和怯弱之别,在性情上有勤奋与懒惰之分,而无论前者还是后者,在训练中都要克服给自身肉体带来的疼痛、疲劳,甚至伤病,训练中的全部动作,都是以自己的防卫本能为基础,然后才逐渐将其变为一种主观信念,从消极的防御动作发展到积极的进攻形态,最后,才能达到绝对自动化的行为阶段。只有具备坚韧和隐忍的精神才有可能不断表现出克服自身软弱的意志。而在与对手的竞争中,进攻与防守,力量施加的沉重与轻巧,形式变化的主动与被动等诸方面,无不包含着矛盾的对立与统一。在处理这些瞬息万变的竞争中,经验固然重要,而理智的思维和敏捷的反应更能化被动为主动。这也是搏击实战注重使自己的心态达到无暇境地的哲理,即心理需有我而忘我,忘我而无我。

日本的“空手道之父”大山倍达曾经说:“肌肉训练时代即将结束,人体器官的负担能力已经达到极点,技术也不会再给运动带来什么好成绩,只有人的大脑还空在那儿,没有充分利用。”可以说敌我相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场心理较量。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往往不仅能将自身格斗技能、格斗战术发挥到极致,甚至可以利用心理战术影响与控制敌人,从而获得胜利。《亮剑》中李云龙的独立团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在装备极度匮乏的条件下,凭着一股亮剑精神,化被动位主动,克敌制胜,令敌人闻风丧胆。

二、对抗心理训练的内容

(一)形成抗御外界干扰的高度注意力

这首先是一种临战态度的培养,同时又是实战经验的凝聚。只有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才能使操练者处在良好的竞技状态。而实战对抗中情况瞬息万变,外界的喧嚷、对手的神态、自己的心境和胜负观念都会产生一个个“干扰场”。对干扰的承受力和抗御力对操练者能否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专心致志地发挥水平至关重要。

(二)形成消除紧张和稳定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

避免失重,也是一个很实际的课题。心理的失重会对人的生理机制产生影响,破坏已形成的动力定型,直接关系到成败,这对实战中擒敌水平发挥好坏的影响是至关生重要的。因此,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是训练者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

(三)形成击败对手的心理优势

在实战训练中进行一对一的对打中,操练者沒有喘息之机,自己留下的空当不能由别人弥补,必须有强烈的个体去战胜对手,而要战胜对手,必先战胜自己,形成压倒对手的心理优势。当然这种心理优势应该建立在对自己的正确评估之上,通过训练水平的提高逐步强化。

上述三点在实战训练内容方面,因个性的差异、技术水平的高低及实战经验而呈现出丰富的特色。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训练内容,以提高训练效果。

三、心理训练的方法手段

心理训练的方法手段诸多,因训练内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有时以多种训练手段解决一个问题,有时又可用一种方法解决几个问题,有一定的随机性,但也有一定的内在规律可循。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心理训练方法:

(一)自我放松训练法

将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搏击训练中,可在教练员的语言诱导下,渐渐过渡到自我暗示,步骤是:1.入静——放松,想象自己此刻正躺在一叶小舟上,静静地在河中漂泊,头上是一片蓝蓝的天,几缕白云。通过想象使自己处于放松状态。2.集中——排除杂念,并能随心所欲地控制自己的意念。3.内心描述——回忆一次最成功的实战,击出的每一拳一脚,腾挪的步伐,越细越好。通过这种对成功动作的表象体验,加深对成功实战对抗全过程的动力定型,使搏击手进入到最佳竞技状态。想象过程中的动作要准确、清晰,注意细节,有自我语言提示,想象的实战时间与实战的时间接近,并随之加入环境因素。开始练习时,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脉搏加快,四肢颤抖甚至痉挛等现象,随着多次练习,便可控制住自己的心境,成功的动力定型的痕迹不断加深,使搏击手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定势,增加实战取胜的欲望。有的受训者一上场就信心十足,击出的拳、脚,组合恰当有力,畅达自如,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精神面貌,这种竞技状态可以通过表象训练来达到。

(二)借助专业设备进行生理活动反馈训练法

利用专业设备将自己的生理活动信息显示出来,使自己知道行动的效果。它是一种消除过度紧张、恐惧和焦虑心情的再训练过程。常看到有的官兵在实战中不能正常地谈话或谈话的声音也是颤抖的,我们会注意他脸上充血,过度紧张使其失去了正确调整自己动作的能力。由心理亢奋引起的生理机制的变化可用仪器侧到,我们可以告诉受试者在紧张情况下一些主要的生理机能,进而消除紧张、稳定情绪。练习过程中可按表象训练的前半节的放松训练进行,利用中枢神经系统对自己的心理进行调节和控制。

(三)模拟实战对抗训练法

一种是有语言形象的表象的模拟,另一种是对抗景象模拟。前者是利用语言,将未来对抗的情形,对手的行动和自己的行动描画出来,后者则是模拟实战,在“知己知彼”的前提背景下进行一对一抗练习,如对手是左撇手,喜欢用左腿,选择模拟的对象也应是左撇手。气氛也尽能模拟训练的主要环节,是尽量按实战的全过程模拟,如臨战时的准备活动、休息方式。模拟不应该搞突然袭击,应该提前告诉选手,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以保证模拟练习在成功的良好的自我感觉中结束。模拟中教练员要给予选手以恰当鼓励性的语言,如“对,就这样打”,“打得好”,“非常不错”等。

(四)注意力综合训练法

注意力是搏击能力中必备的重要因素,它的持续和稳定是训练和实战的关键,因此要加强注意力的培养和锻炼,主要方法有:

1.心理目标暗示

长期重复单个动作训练,易产生疲劳,以至引起注意力分散,降低训练效果,可用自我提示或提出问题的方法强化目标,如“你忘记上次失败了吗?”“你还想取胜吗?”“你实现计划了吗?”等帮助其注意力重新集中。

2.业余兴趣助力

如有些操练者易急躁,注意力不专一,可在训练之余,通过做自己喜欢的事,如练习太极拳、写毛笔字等活动,培养专注的注意力;或在喧哗的地方读书、练字,也可帮其注意力集中。

3.意志强制锻造

强制意志也是培养注意力的手段。例如,强制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或枯燥、重复性的活动。如耐力性训练、练习打沙袋时采取计数法和计时法,为自己规定的极限数额,利用坚强的意志强迫注意力集中。

4.环境适应前置

在对抗条件下,可能干扰搏击选手注意力集中的因素预先进行估计,采取对策,利用模拟训练的手段,使其在心理上有承受的准备。如突然而起的噪音常常干扰实战,或在模拟实战时可用录音机播放各种实战声音,或强或弱,或骤然而止,或持久不停,以便产生心理适应能力,不受其复杂环境的干扰。

此外,实战前后还可以利用一些活动来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心理平衡。如实战前不做准备活动而故意做一些与之无关的活动,如聊天等,有时还可以放一些志在必胜的“空气”取胜后又夸奖对手如何勇敢,甚至向对手表示“歉意”。诸如此类,都是为了取得某种心理的平衡,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调节,也是值得借鉴的。

总之,搏击心理素质训练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操作者心理负担重,要求其具有较强的复杂反应能力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具有敢于拼搏的顽强性格和饱满的情绪体验,这些特点决定了学好本项技术的良好心理素质形成,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和实战检验,才能克服心理上的障碍,摆脱临战的畏难情绪,形成压倒对手的优胜心理,并逐渐形成一种内在的信念力量,形成习惯,强化习惯以成“自然”,同时还讲究在训练中致力于一种独特的古朴的心态,正是依赖于精神上的宽宏大意的气度和个性的坚强,自信心才得以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擒敌术与警棍盾牌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统编教材.陈立,战兵等编著.

[2]《体育运动入门》何正方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3]《跆拳道》叶莱等著.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4]《解放军报》第15110,15126,15130号.

[5]《现代武警素质》群众出版社.

[6]《教育训练心理学》解放军出版社.杨洪训,杜汝波著.

作者简介:赵玉文(1983-),男,满族,中共党员,河北承德人,中国政法大学在读研究生,武警少校警衔,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大学现役军事教员。

猜你喜欢

心理训练
探析初中阶段田径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浅析小学阶段乒乓球训练
小学生抗挫折心理训练的探索与实践
跆拳道心理训练方法探讨
柔道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初探
射箭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
体校训练中撑竿跳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研究
浅析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
青少年女子举重训练负荷探讨
校园足球运动员赛前心理障碍成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