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与“不变”
—— 新气象、新畅想、新征程
2017-04-20王震
“变”与“不变”
—— 新气象、新畅想、新征程
亲爱的读者,您此刻正在阅读的是《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7年第1期。细心的您或许会发现,杂志和以前不一样了。是的,新年新气象,杂志改版了!
在过去的几年里,承蒙学界的支持与厚爱,我们在提升期刊质量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例如,在工商管理学科“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排名”中,本刊的综合指数排名从2013年第24名,提高到2014年第13名,再到2015年第8名,进步喜人。这几年间,我们也收到了不少来自学界同仁的肯定与鼓励。然而,杂志仍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唯一的国家级核心期刊,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搭建一个更好的平台,服务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从期刊承载的使命出发,我们对杂志做了一些变革。
改版后的期刊,篇幅变薄了,文章变少了,编委变多了。从2017年开始,杂志将调整为月刊,每月一期。这也意味着,杂志的刊文量将会变少,每月只刊发不到20篇文章。在目前大多数学术期刊都在增版的背景下,我们压缩版面,着力变革的决心可见一斑。为了进一步把握学术前沿,我们新增了十余位编委,他们均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资深专家,相信他们的加入能够进一步提升我刊的学术立意和高度。我们还将试行领域编辑制,邀请一些有能力和意愿的青年学者为杂志处理特定领域的稿件。此外,我们还将调整和优化栏目设置,加大力度打造专题研究栏目,提升开发技术栏目文章的质量,举办学术年会和专题研讨会,评选和奖励年度优秀论文等。所有的这些变化,都立足于更好地践行我们的学术使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同仁、读者和作者。
新的一年,我们将重点打造“专题研究”栏目。该栏目的定位和特色是:聚焦于某一主题,集中组织4-5篇文章进行讨论和对话;在研究方法和范式上强调多元化;追踪甚至是引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前沿;鼓励多学科、多角度视角来考察一个研究主题。此前刊发的道德领导、建言行为、幸福感、谦卑领导、工作家庭平衡、师徒关系与师徒制、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招聘模式创新等专题均取得了较大的影响力。为了进一步做好做强这一栏目,我们将建立开放、持续的合作机制。一方面,“开放”是指我们敞开门办栏目。任何读者、作者都可以提交专题策划,编辑部将提供全力支持。我们还会继续实施客座编辑制,邀请在某一领域有影响力的研究者牵头组织和评阅稿件。2016年,刘军、宋继文等教授参与策划了研究专题。本期“责任型领导”的专题,牵头的是暨南大学的彭坚博士。为了这一组文章,彭博士做了大量的工作。另一方面,“持续”是指我们致力于构建持续的对话机制。即便是一组文章,也很难将某一主题讲清楚、讲透彻。如果刊发之后,有作者愿意加入对话,我们非常乐意刊发回应性文章,以推动围绕同一研究主题的建设性对话。
最后,我们想强调的是,尽管有了这样那样的变化,我们的“初心”并未改变。首先,我们坚持从多学科、多视角、多层次来研究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原则没有改变。在我们的栏目设置中,既有相对宏观的“政策研究”、“劳动关系”,相对中观的“案例研究”,也有更偏微观的“组织管理”和“开发技术”,它们都是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前沿和实践进展的重要视角。第二,我们对顶天立地式研究的鼓励没有改变。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我们期待投稿文章倾向于现实与学术问题的结合,内容既有学术的视野又能够看到实践的关注点,而非无病呻吟。第三,我们对不完美研究的宽容没有改变。我们看重文章的思想性贡献,也许在某些方面还不甚成熟,但我们希望能够借由专家和作者的反复讨论,将文章中潜在的思想贡献挖掘出来。最后的最后,也很关键的是,我们不收任何审稿费、版面费的承诺没有改变。
一本杂志的成长离不开读者、作者、审稿人、编委的支持与爱护。看着一本杂志慢慢地由弱变强,是每个学术人的小情怀。带着这样一份情怀,我们期待与您一起同行,盼望与您携手努力,憧憬与您共同成长!
(作者系本刊编辑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