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EFR视角下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能力培养探究

2017-04-17王继玲张宇翔蒋道华

关键词:教学大纲大纲英语专业

王继玲,张宇翔,蒋道华

(合肥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CEFR视角下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能力培养探究

王继玲,张宇翔,蒋道华

(合肥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基于《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能力标准,具体分析我国现行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和专业八级考试大纲的能力要求,论述我国英语专业语言能力要求存在的片面性、不对应性和不系统性等问题,旨在提出整合现行英语等级考试的紧迫性和制定英语专业能力考试标准的必要性,为正在制定的英语专业能力标准提出建议。

欧州语言共同参考相架;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专业八级考试大纲;英语能力

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外语教育发展,在教师教育、大纲设计、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育手段和测试六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存在不足,尤其是高校外语专业发展面临三个问题:招生数量和教学质量的矛盾;教学规范问题;地区差异不断加大问题。[1]在这三者之中,英语专业能力标准规范的确立有助于外语专业学生英语能力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优秀的外语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缜密的外语思维能力;适应经济全球化以及各种社会挑战的中英文运用能力;批判的、系统的推理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敢于创新、独立开展与外语相关工作的能力;具有适应涉外工作的思想道德素质及对外竞争与合作的能力;具有对外国文化的评判能力和辨别能力;熟悉中外不同的思维方式,观察不同学科、文化、理念并且融会贯通的能力等。”[1]人才能力的培养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能力标准和对标准的界定。本文基于《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能力标准,具体分析我国现行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和专业八级考试大纲的能力要求,论述我国英语专业语言能力要求存在的片面性、不对应性和不系统性等问题,旨在提出整合现行英语等级考试的紧迫性和制定英语专业能力考试标准的必要性,为正在制定的英语专业能力标准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一、CEFR与外语能力标准

1.CEFR产生的背景及功用

CEFR是欧洲理事会(the Council of Europe)(简称欧理会)在2001年颁布的《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s for Languages:Learning,Teaching,Assessment),CEFR是其英语简称。

在协调和统筹各层次的外语教育发展方面,欧洲走在前列。上世纪70年代初期,欧洲理事会(the Council of Europe)主持制定了一个以成年人为对象的欧洲现代语言教学框架—学分体系(CreditSystemforModernLanguageLearning by Adults),相继开发了以功能—意念法(functional-notional approach)为理论基础的《成年人现代语言学习基本标准》(The Threshold/Waystage Level for Modern Language Learning by Adults),这个标准一直指导着欧洲语言课程学习。到上世纪90年代,欧洲为了改变语言证书杂乱的现状,试图进一步统一语言学习标准;2001年,欧理会正式颁布了《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s for Languages:Learning,Teaching,Assessment),该框架主要特色体现在:

(1)制定外语教学大纲:考虑学习者已有知识,体现个性化需求;不同阶段大纲的衔接性,小学、大学和成人教育一体化;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2)以考试和正面的测评标准,制定外语水平等级证书;

(3)建立自主学习体系,培养学习者准确定位自己的应知应会能力,确立有价值和务实的学习目标,善于选择学习材料,学会自我评估等。[2]6

CEFR从这三个方面科学性地设计框架内容,吸收最新的语言教学研究理论,充分考虑学习者的个体特征和语言学习的系统性、长期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同时,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强调人文性,从学习者“人”的发展来定位语言学习的本质。只有考虑“人”的发展,才会考虑个体的差异,也才会培养出创新的人才。

2.CEFR的外语教学理念与语言能力量表

CEFR背后有着科学的外语教学理念的支撑。“语言使用是个体在社会活动的行为,在行为中发展语言综合能力,特别是交际能力;依据不同的环境和条件,运用已有的各种能力去实施语言活动(输入和输出),在交际中强化和完善语言使用者和学习者的能力”[2]。在基本的外语学习理念的前提之下,CEFR突出了综合能力、语言交际能力、策略、语言活动、语境等学习过程中的核心要件,涵盖了语言和语言学习最重要的特征,立足行动导向(action-oriented)的学习观,和当前外语界所倡导的教学观念(如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任务型教学、注重语境和语言交际策略)相对应,也是外语教学大纲或英语专业学生培养方案必须考虑的重要方面。CEFR正是基于这样的科学的学习和教育观,细化了外语学习与教学、自主学习以及评估标准,为外语教与学的能力标准指明了方向。为了框架标准参照的可操作性,CEFR细化了欧洲语言学习者语言能力各个方面的三个阶段六个层次的能力评估表,按照“超级文本(hypertext)”的形式,设计成A、B、C三等下分六级维度(见图1)[2]9。

图1 语言能力六级维度

基于科学教学理念的共同语言能力量表既适合于评估各个层次学习者的外语能力,又适合学习者对照标准框架进行自我评估;既可以对输入或输出的微技能(micro-skills)进行评估或自评,又可以监控某项微技能的发展,如话轮(turn-taking)、合作(cooperating)、做笔记(note-taking)以及文本处理(processing texts)等微技能。例如针对听力技能,CEFR除了有总体听力理解能力标准,还细分为若干个子能力标准:能听懂本族语人之间的互动交际;能听懂口头通知、指令、广播和录音等。总体来说,“CEFR是一个多层次的、立体化的、衔接性的、多维度的能力标准框架,集语言能力标准参照、语言教学与学习参照和能力评估于一体,为语言学习、教学和评测提供了详细的参照标准。”[3]对我国外语教学、学习和测评以及制定专业英语能力标准和公共英语能力标准等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CEFR、专业英语大纲和TEM8对学习者外语能力的要求及标准

为了更好地理解CEFR对我国外语教学与评估的启示,本文聚焦CEFR测评总表及关于输入和输出能力第三阶段——熟练使用者精通级(C2),对比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英语大纲)和英语专业八级考纲(以下简称TEM8)的具体能力标准要求,讨论我国专业英语能力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具体的修改建议。

1.CEFR和英语大纲对学习者外语能力总体要求标准对比

CEFR在测评总表中关于熟练使用者精通级(C2)有如下描述:[2]12

能轻松理解几乎所有读和听的内容。能连贯地概述各类口、笔语信息,不漏内容及其论据。表达自如、精确、流畅。能把握复杂主题中细微的含意差别。

这一标准描述在输入性技能上注重“轻松理解”;在输出性技能上注重“连贯”及内容和论据上的把握;在表达上注重“自如”“精确”和“流畅”,同时能区分内容上细微的含意差别。这是围绕输入和输出性技能的具体要求,也是外语教学理念层面上强调的语言使用。

我国的英语大纲在培养目标中首段对学生外语能力的总体培养目标描述如下[4]: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这个总体培养目标的内容描述比CEFR多,但总体来看,过于宽泛,对“扎实”“广博”“熟练”抽象概念表述较含糊,界定不清晰,实践操作性不强。而CEFR在制定能力标准的时候,着重强调能力标准要界定明确,书面表述要规范化,评估标准要清楚、贴切和实用,确定的能力标准要务实。但值得一提的是,在语言的使用和领域这两个因素上,英语大纲和CEFR的标准指向是相似的。

2.CEFR C2与TEM8听、读和写对比分析

C2是CEFR关于输入和输出能力最高级阶段——熟练使用者精通级,而TEM8是对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英语水平教学评估的一种外语能力考试,是目前本土化英语评估的最高级,因此两者级别应该是相对应的。TEM8考纲在总则中指出:“……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进一步扩大知识面,重点应放在培养英语综合技能,充实文化知识,提高交际能力上。”[5]TEM8没有口试的要求,因为“大规模的口试条件目前尚不具备,所以有关‘说’的技能暂缓测试”[5]。因此,TEM8突出的是听、读和写的输入和输出性机能的要求。

(1)CEFR C2与TEM8听力能力标准

A.CEFR C2听力能力要求

B.TEM8听力能力要求[5]

TEM8听力要求的三个方面看起来要求不低,但实际上和英语大纲总体培养目标相比还是有差距的,总要求与具体的细化能力要求衔接度不够,给读者的印象是两者彼此相互脱节,不利于对语言学习者整体听力能力的要求,细节描述过于啰嗦,其中三个方面还存在明显的重复。在CEFR C2和TEM8之间,虽都采用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能力描述,但相比之下,CEFR C2言简意赅,概括性更强,比TEM8听力能力要求要更高,同时也紧密对应着测评总表的能力要求描述,衔接性很强,这也是值得我国TEM8借鉴的地方。

(2)CEFR C2与TEM8阅读能力标准

A.CEFR C2阅读能力要求

B.TEM8阅读能力要求

英语大纲的总体要求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在各个领域熟练地运用英语从事各相关工作的复合型人才,而TEM8阅读能力要求却落在“能读懂一般……”这个层面,明显有降低要求之嫌,缺乏对应性,且语言表述含糊;虽然c)点的要求较高,但这一能力要求或多或少受母语阅读能力迁移的影响,缺乏对英语阅读本身文化特征的把握。CEFR的要求虽为两点,但内容却非常丰富,概括性强。宏观上,不仅要读懂而且能对任何形式的文体进行评论;微观上,能赏析而不是分析相当难度的长篇文章。

(3)CEFR C2与TEM8写作能力标准

A.CEFR C2写作能力要求

B.TEM8写作能力要求

TEM8在400词的作文要求中,除“文体恰当和具有说服力”外,其它均是基本要求,与英语大纲的培养目标“能熟练地运用英语......”相去甚远;作文类型(说明文或议论文)要求单一,不利于学习者写作综合能力的培养;前三项要求更多的是语言形式层面的要求,对篇章整体把握能力要求不够;“说服力”表述含糊,依据不明确。CEFR C2更注重对学习者篇章整体把握能力的要求,从“构思”“条理”“语言”“文体”“逻辑”和“内容”上明确学习者的写作能力要求,利于学习者写作综合能力培养指导。

3.CEFR C2与TEM8部分单项能力要求对比

A.语音

B.词汇

C.听力

D.阅读

E.写作

从A可以看出,CEFR要求的重点是“语调”和“句子重读”,“以表达细微的差异”,突出语言的交际功能;TEM8只强调语言形式层面,注重“音素”,对“语调”要求描述不具体,忽视了语言交际意义层面,不太符合语言的实际使用。从B到E,TEM8不是强调输入和输出的使用技能要求,而是关注词汇数量和使用速度,明显地受传统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语言教学和学习理论的影响,认为掌握音(phoneme)、词(morpheme)和句(syntax)的元语言知识,就等于语言本身的学习。虽然结构主义在帮助学习者发展语言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方面有作用,但忽视语境、交际价值和交际意义,语言能力的培养是很难发展的。

三、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1.宏观层面

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注重知识广度和创新能力,外语学习不仅仅是一门知识的储备,更是人的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作为我国外语教育能力要求最基本的参照——英语大纲和TEM8考纲,却出现衔接脱节的问题,一方面能力要求标准描述粗糙、模糊和缺乏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仍然强调语言知识的层面,大大落后于欧洲的CEFR能力标准要求;其次,语言学习是一个系统、连贯、可持续的发展问题,对能力标准的要求也应该是反映这种语言学习的系统性,这样才能有利于对学习者进行科学的评估和指导。当前我国英语大纲和专业能力考试还缺乏统筹规划,系统性不强,很多语言学习、教学和评估的观念比较陈旧,很难适应新时期对外语人才培养的需求。当下制定英语专业能力标准,应该借鉴和学习先进的欧洲CEFR能力框架标准,结合我国高校外语教育现状,切实制定好适合本土的外语专业能力标准框架。

在外语评估方面,整合各类英语能力考试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制定符合我国国家战略需求和外语教育现状的统一能力标准框架基础上,外专委应对现行的英语专业四、八级、大学英语四、六级以及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等进行必要整合,统一标准,对具体能力要求要做全面的修改,吸收先进的外语教学与学习理念,以“人”的发展为导向,从学习、教学和评估三个方面构建有中国外语教育特色的、又能面向国际化人才需求的英语能力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说,欧洲的CEFR能力框架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改变我国传统外语教学“知识至上”的认识观,才能逐渐改变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长期的脱节问题,也能为教师在教学和测评方面指明正确的方向,英语专业、非英语专业和社会学习者外语能力要求才能得到明确的界定,以推动中国外语教育的“生态化发展(ecological development)”。[6]7

2.微观层面

外语能力标准的落实离不开以学生为导向的外语教学。提高外语能力是一个综合发展的过程。虽然在英语专业内还有很多具体的方向,例如师范、翻译或科技英语,笔者认为,从大一到大二的两个学年四个学期内,要淡化方向的不同,因为英语基础语言能力对于不同方向的学习者来说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在于具体专业方向的知识体系;在基础能力要求上,强化语言应用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养,[7]同时注重国学和人文课程的学习,在高年级阶段,以专门性的能力标准为依托,强化专业基础知识学习,拓宽学习者学科知识视野,对接社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从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方面扎实推进应用能力的培养。

能力标准的实施也体现在现行的考试评价体系中。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当前的英语专业四、八级进行彻底的改进和完善,在具体能力项目上重新细化,使各个级别的描述更加准确,各级别之间的界定更加清晰;考试具有反拨效应(backwash effect),让考试的反拨指导能更加注重在可操作的微观能力培养上。从根本上说,考试大纲的描述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教与学,例如,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和相应的考纲上在语音、词汇以及听、说、读、写等语言输入和输出能力描述上更加强调语言的使用和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英语能力标准的描述上,教学大纲和专业考纲必须相对应,有连贯性。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重新制定英语能力标准、修改、整合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和专业四、八级考试大纲,一方面要对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和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的内容进行反思和修正,同时,结合我国英语教育实际,真正制定和设计出符合我国英语人才培养的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和专业考试。这样才能更好地符合当前全球化信息时代对外语专业人才能力的需求,才能更加符合现代化“人”的发展。

[1]戴炜栋.中国高校外语教育三十年[N].文汇报,2008-08-31.

[2]刘骏,傅荣,译.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3]韩宝成.国外语言能力量表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6):443-450.

[4]高等学校外语指导委员会英语编写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5]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大纲修订小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U.Bronfenbrenner.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Experiments by Nature and Design[M].Lond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1.

[7]文秋芳,王海妹,王建卿,赵彩然,刘艳萍.我国英语专业与其他文科类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5):350-355.

责任编校 人云

H319

A

2095-0683(2017)01-0140-05

2016-12-06

王继玲(1962-),女,安徽淮南人,合肥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张宇翔(1962-),男,安徽合肥人,合肥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蒋道华(1974-),男,安徽合肥人,合肥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生。

猜你喜欢

教学大纲大纲英语专业
50个重要的知识点 一份“学习大纲”帮您梳理党的二十大报告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以纲为要,创新课程体系建设
——上海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建设实践探索
以人为本 以纲为纲
——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实践与探索
互动式教学大纲在本科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以《工程制图与识图》为例
紧贴实战落实《大纲》要求推进航空体育训练创新发展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法国普通教育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评介
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