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过程体验”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及思考

2017-04-14江英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兴趣习惯初中数学

江英

[摘 要] 数学知识大多是“程序性知识”,我们的初中数学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创新能力,基于“过程体验”的教学符合新课程理念,是引导学生终身学习的必然诉求.

[关键词] 过程体验;初中数学;兴趣;习惯;探究

初中数学对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有着较高要求,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家长、教师乃至整个社会都将视线集中于学生的分数,这也导致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过分关注知识的传授和方法的讲解,整个教学过程沦为对学生应试能力的演练,完全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可以说,由于学生缺乏过程体验,导致学习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人才培养的现状堪忧. 作为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笔者认为,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都要积极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重视学生的“过程体验”,促进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同时也满足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需要. 教师有效关注学生的过程体验是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发展的基础所在,那么,如何基于过程体验有效开展初中数学教学呢?本文就该话题谈几点笔者的思考.

创设“独立自主”与“团结协作”相统一的学习情境

1. 独立自主才有体验之“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有充足的过程体验,就需发展创新能力. 我们首先必须给学生创造有利于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其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学习,自主搭建适合自己的学习框架,强化自身的学习兴趣,发挥身上潜藏的创新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积极转变观念,由知识的传授者积极过渡为学生认知建构的引导者和参与者.

独立自主并不意味着没有教师的参与,笔者认为宽松的学习环境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初中数学教师要通过具体的方法指导来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给学生布置相应的探究内容,借此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自主学习和自主训练. 教师还要匹配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基础,妥善给予方法引导,指导他们养成合理划分时间的习惯,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數学知识,由此为积极创新打下基础.

例如,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我们在学生学习前,可设置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

问题:数轴上的点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那如何表示平面内点的位置?

这个问题给出后,教师及时巡视,如果发现学生不能解决,应给予适当的提示:“是不是可以再画一根数轴?”

2. 团结协作方得体验之“广”

独立自主学习获得的体验是真实的,但往往会存在片面性,在此基础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交流可以将他人之体验与自我体验相糅合,提高体验之广度.

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协作活动中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这就要增强他们的协作意识,训练学生的沟通能力,提升他们对个体差异的包容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协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参与到小组沟通和互助之中,他们创新能力的发展将更加顺利. 学生的协作活动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地组织学生以相互协作的方式进行学习,见缝插针地开展创新能力的培养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过程体验.

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设置数学问题

生活即教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说我们给学生创设了独立自主的学习情境,而没有给学生提供有趣的数学问题,那么,学生只会体验到数学的枯燥与乏味. 笔者认为,我们的数学问题可以与生活相联系,即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体验“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例如,我们和学生一起学习“角平分线定理”时,可以设置如下的生活化数学问题.

例1 某街道有三条马路,且两两交叉(如图1所示),现在街道上想建一个加油站,如果想让加油站到这三条马路的距离都相等,请说说加油站应该建在何处.

“加油站”是学生的生活体验,现在编成这样一个数学题,学生解题的过程即是解决问题和进行设计的过程,兴趣度自然提升. 有些同学会不由自主地联系到,生活中还有没有相似的问题需要解决,这种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比解决数字化、公式化的数学题丰富.

借助实验帮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很多学生认为,实验是“理化生”这几门学科的事,其实不然,数学教学一样可以实验,或演示实验,或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可通过观察和信息加工,亲自感知抽象的数学概念、定理、结论形成的过程.

例如,传统教学模式下,对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的教学,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是“直接给出命题进行证明”的做法,也有教师采用的是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的逆命题出发进行知识的迁移,引出“判定定理”,这样做好不好?从学生对规律的认识来看,似乎学生都获得了知识,但浮于表面. 笔者在教学中设置了一个开放性问题对该部分内容进行了如下改进.

提供情境:给学生提供特定的线段AB和BC(如图2所示).

提出开放性任务:请大家尝试着用不同的画法来确定一个点D,要求点D与点A,B,C构成的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围绕这个任务,学生先是自主思考与尝试画图,这个是学生独立体验的过程,不同的学生在问题的切入口和解决方法的选择上会有所差异,因此体验到的过程、方法与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在此基础上再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大家一起分享自己作图、实验、证明的过程,最终发现“三个判定方法”,深刻体悟到其中的道理:“必须是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根本不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灌输与强调. 即使有部分学生在体验和尝试的过程中经受了挫折,但在他人的帮助和自我反思的过程中战胜了困难获得了成功,这种受挫会让学生对知识、方法的认识更为深刻. 不仅如此,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均获得了有效的提升.

引导学生“勤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升华情感

学而不思则罔!基于“过程体验”的初中数学教学更应该注重“反思”,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习惯,反思有助于学生优化初中数学学习方法. 当然,学生的反思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

1. 反思学习习惯

从初中数学教学的角度来看,学生培养科学的学习习惯,有助于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习得数学方法. 初中数学的学习规律要求学生不仅要认真地记好笔记,更要做好课后的复习巩固工作,不仅要求复习老师课堂上的讲课内容,也要针对自己的学习疑难进行重点突破. 如果学生能定期整理笔记和问题,并自主训练一些习题,他们将对数学认知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他们也将逐渐厘清所学知识之间的关联,这对知识创新和方法创新的形成非常重要. 此外,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劳逸结合,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合理分配自己的精力,做到科学用脑. 课堂上,我们强调学生全神贯注地进行学习,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要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积极寻求学习方法的创新,以此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知识与方法上的保障.

2. 反思数学知识内在结构

除了反思自己的学习习惯外,我们还应该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进行反思与总结,具体的可以是分析某一个具体数学问题的几种解法,也可以是分析自己解决某一类数学问题时出错的原因,还可以是总结类似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例如,学完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后,笔者要求学生进行反思,最终与学生一起以表格的形式罗列出来(如表1).

学生反思的过程是对原有知识和学习过程进行再认知的过程,学生在原有体验的基础上再一次体验,知识、能力和情感进一步强化,对知识的印象会更为深刻且持久.

在应试思维的引导下,教师将学生的学习和思考限定在标准答案的窠臼之中,不允许学生将思路向外发展,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维日趋僵化,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没有获得培养,反而因此被彻底压制,本文提出的基于“过程体验”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正是为了打破这种局面,发展学生的思维与能力.

猜你喜欢

兴趣习惯初中数学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