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器乐作品的人文性初探
——以华彦钧及其作品《大浪淘沙》为例

2017-04-12杜婕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四川成都610213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大浪淘沙乐段乐曲

杜婕(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四川 成都 610213)

器乐作品的人文性初探
——以华彦钧及其作品《大浪淘沙》为例

杜婕(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四川 成都 610213)

201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中把音乐课程性质定义为“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三者,但笔者发现,大多音乐教育对音乐课程的人文性渗透的意义和方法做了相关论述,却鲜有对民族音乐或器乐演奏与教学方向做出过具体的分析研究。本文拟以我国明清时期音乐人物华彦钧的人文影响为研究对象,对这位受封建思想和新思潮双重影响人物的社会属性及自然属性进行剖析,通过探究其生活环境和内心感受,结合乐曲对他的主观反映进行解读,从而总结归纳乐曲创作中技巧的运用把握及人物背景和主观感受相联系的作用,明确音乐人文性探索的实际意义和价值。特别是以其创作的琵琶乐曲《大浪淘沙》为例加以分析,意图见微知著,从而让我们领悟民族器乐的人文性。

人文性 华彦钧 《大浪淘沙》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影响青年人心灵的手段中,音乐占着重要地位,音乐是思维有力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由此可见音乐艺术教育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其中民族音乐教育应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民族器乐的人文性教育在培养青少年传统文化素养教育中不可或缺。

一、人文性定义及主要体现

文化现象是基于某个人类群体所集中体现出来的特有的标志、价值准则以及活动习惯,是人类在自然系统的范围内,做出的适合自身生存与灵魂协调统一的实践行为。人类的文化现象可以简单的归纳为两类:科学与艺术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支柱,科学是理性神经,探索自然存在,并引导人类活动趋利避害;艺术是感性神经,承认自然存在,并带给人类活动美的感受与体验。然而在两者之间,存在的就是人文。人文会指导人类如何科学的表达艺术,同时也会帮助人类如何艺术的利用科学。

音乐是属于人类创造并服务于人类的,而且音乐学科及其教学论属于人文性学科系统,要求在文化的整体中理解音乐、在音乐里感悟人文精神,音乐与文化要相结合,在民族音乐的学习中要将文化意识渗透进去,相互贯穿。

从生成环境方面讲,人文性受时间与空间的影响。也就是历史、地域、生产要素、种族、民俗、语言等客观环境因素都会影响人文状态。

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来看,人文性渗透在音乐之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音乐的语言,包括音符、节拍、力度等方面;音乐所构造的形象表达;音乐的意境传递。

综上,在探讨音乐人文性的问题上,要全方位综合性的去理解,设身处地,构设场景,才能恰如其分地正确表达音乐人文性的研究价值。

二、音乐人物华彦钧的人文背景

世上再没有第二个阿炳。“阿炳”这两个字在近代音乐史上承载了太多的重量,对于华彦钧音乐人文性的探讨论述就要从其生平遭遇说起。

华彦钧的父亲华清和是无锡雷尊殿(属道教“正一派”)的当家道士,擅长二胡、琵琶、笛子等多种乐器,华清和与以帮佣维生的秦姓寡妇同居,生下了华彦钧。然而,母亲背负着封建社会不忠不洁的骂名郁郁寡欢最终在他四岁那年弃他而去,父亲华清和内心背负着违背教义的罪责,悄悄的将他寄养在族人家里。八岁左右,父亲以徒弟的名义将他带在身边,安排他学习道教法事音乐,接触和学习了几种民族乐器和大量江南地区的民间音乐。有资料显示在这一时期华彦钧常常被街坊邻居说成是“天落子”,这给他在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或许就是现实的无奈让他靠近音乐,依赖音乐,在音乐中寻找快乐。与父亲相处的这些年给华彦钧的生命增加了一些亮丽的色彩,父亲的严格教育加上华彦钧本身对音乐的热爱,使他成为大家口中的“小天师”,这段时期是他学习和掌握音乐知识的重要时期。

人生往往充满戏剧性,华彦钧也不例外。从他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开始,他以堕落的方式来麻木自己,在烟瘾和宿娼中寻求刺激和快感,他觉得金钱、名利和健康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一刻的快乐,和在昏昏沉沉的虚幻里放下自己的痛苦。不久,身染梅毒加之无钱就医最终导致双目失明了。眼睛不灵验了,耳朵会愈发敏感,这是上天唤醒他的方式。他将整日游街串巷的过程中听到的新闻事件记录下来,利用他的巧嘴和音乐天赋,改编成一首首说唱歌曲,吸引了群众的目光,赢得了关注。这是在他经历了切肤之痛后,找到了获得自身存在感的方式并慢慢领悟到了人活着的价值。

人性的复苏往往与社会的急剧变化有关,在华彦钧时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几次剧烈动荡,在抗日战争和内战时期,无锡地区的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华彦钧游走在无锡城内,听着民众疾呼的惨烈场面,渐渐激发了他朴素的民主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思想,他将个人情感和价值观糅合进他创作的说唱音乐中。不同的说唱要配以不同的旋律,他对音乐的创造性得以体现。十年的光阴,他不知创作了多少首作品,这或许是他一生中最巅峰的时光。他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活着,活的不卑不亢,即使饿肚子,即使冻身子,也要站着演奏,不乞求别人的施舍,不觊觎他人的成果。夜深人静之时,对于这一形单影只的人来说,太过凄凉,内心怅然若失之际,《二泉映月》的旋律便由心底流向了指尖。每一弓的倾诉都是内心的颤动,每一指的滑动都包含热泪,他活的太苦了,他太需要上苍眷顾了,这种苦并不来自物质的匮乏。这种感觉就像是厚积薄发,用尽一生的力量和积累,轻轻吐露出了丝丝缕缕的旋律,这种旋律并非埋怨,而在表达超脱现实的情感。就像华彦钧自己说的:“我希望你赏识的,是功夫和神韵啊!”这些或许是他父亲留给他的比家产还受用的财富吧。如果他没有一波三折的人生经历,他怎么会领悟音乐带给他的意义?他又如何能坚强的活下去?他又怎么会创作出感人至深的佳作。由此可见,技术训练对于音乐只是塑形而已,真正的音乐灵魂来自于内心的诉求。

华彦钧是不幸的,但他也是幸运的。身体的病痛让他无法继续走街串巷地去说唱,尽管他渴望在那方寸天地中获得的认可。1950年的夏天,杨荫浏和曹安和一行人在华彦钧住处录制了他演奏的六首曲目,均有一种对自己压抑和无奈心境描述之外的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情绪上的亢奋之意。他像世间万千生灵一样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活下去”、“更好地活下去”诠释着自己的定义。这似乎是阿炳一生中最为荣光的时刻,他为了这次录制,拖着病重的身体走街串巷去寻找当时演奏的感觉,想将情绪与技艺完整呈现。这是他第一次被笼罩在具有学术性与科技性的庄重氛围之中,也激发了华彦钧对生活的希望,他似乎获得了重生的机会,第一次备受尊敬让人期待,第一次知道了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尽管阿炳的六首乐曲得以幸存,但能将旋律以外的那种撕扯和余韵表达出来的,再无他人,再无他时,再无他境。就像阿炳在听完自己录制的《二泉映月》时所表达的不满意一样,他没有凄清的夜晚,没有孤独的街道,心中是被人赏识的喜悦而非悲哀之极的伤感,周遭不是关门闭户的落寞,手中的琴也不是那把嘶哑破旧的琴了……尽管后世的演奏家努力还原阿炳的情境和心理,但永远无法感知其真意。

删除阿炳一生中的任何瞬间,阿炳都不可能成为阿炳。当他一生中的这些际遇深深的印在他的潜意识里,这些经历带给他的,是音乐创作上充分的情感理由,他音乐中的所有情绪几乎是喷薄而出,毋需酝酿,不矫揉不造作。所以,努力还原乐曲情境对器乐的演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建立在技巧之上的文化培养,情大于声还是声大于情,是使音乐感人至深的关键因素。

三、华彦钧器乐作品《大浪淘沙》人文性解析

(一)文学释义

据华彦钧自己说他所创作的这首琵琶曲原是道家梵音的合奏曲牌,但经杨荫浏查证,道家音乐中并无收录此曲。不过,道家音乐大多也来自民间音乐,经过收录改编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所以华彦钧所说的也不无一定道理,他长期在民间活动,早年又学习了大量道家音乐,在自己的创作里互相糅合也是情理之中的。根据“浪淘沙”的字意,以及所有以这个词作为题目或是词牌创作的诗词分析发现,虽然有的诗词平缓清静,有的诗词慷慨宏大,但都表现了一种对现实世界的感慨,非单纯描绘事实景致的诗词,而是饱含作者胸臆,寓意深刻的诗词。

“大浪淘沙”表面上是形容澎湃的浪潮席卷一粒粒沙子筛淘打磨,事实上是在表现一种“真金不怕火炼”的顽强气概,用水的柔软对比沙砾的坚硬。华彦钧在这首《大浪淘沙》中就表现了这样的感觉,比喻自身长期忍受病痛折磨,朝不保夕,度日如年,周遭的环境又是战火不断,民不聊生,要在这种环境里生存下来,需要坚强的意志力、忍耐力和承受力。华彦钧也是借由此曲激励自己要愈挫愈勇,不屈不挠。

(二)音乐学解析

《大浪淘沙》从速度和力度变化上来看可分为两个乐段。但从音乐理论角度分析共可分三个乐段。各乐段中的音乐材料并置对比,各段落内部音乐材料又呈现出变奏形式。

1. 第一乐段

乐曲主体在第一乐段,第一二小节为引子,从华彦钧另外几首音乐作品如《二泉映月》、《寒春风曲》来看这是他惯有的创作特点,似乎在乐曲之前都有一声长长的叹息,将听众引入乐曲深处,整个乐段像是用音符在叙述着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有急有缓,从容不迫,感人至 深。所有乐句都呈现出主要由落音在sol和落音do这两种落音形式进行连接和交叉,所以这一乐段没有较明显的乐句区分结构,这是符合江南丝竹音乐的基本结构特点的。从这一乐段的节奏与旋律分配来看,比较简洁又不失苍劲感,柔中带刚呼应了题目特点,低音处伴随着松缓的节奏涌露着阵阵痛苦之感,无限悲凉使人神伤,高音处结合紧张的节奏明亮撕裂,将听众耳朵揪紧,让人落泪。

2. 第二乐段

第二段是过渡段,旋律慢起渐快,调式变化导致不稳定音增多,节奏上采用八分节奏型单一平整,短小轻快,流畅自然。音程的跳跃产生了一种空间感,这种音乐氛围创设和作者平时对锣鼓音乐的熟悉息息相关,导致音乐情绪一步步推进,一气呵成,在乐段末尾的落音上回到正宫调并为下一段的高潮做好了铺垫。

3. 第三乐段

第三乐段实际上是第二乐段的延续,运用了三个音乐材料,既发展了主题,又回归了主题,承接了第二段的速度,力度变化加强,突出内心暗涌不断,强调结束的归属感,使音乐走向深沉的思考并运用了切分音,加强了音乐的悲戚感,简洁精炼。末段看似激烈的节奏感觉是华彦钧经过胸中苦闷的宣泄,愤懑的呐喊,沉郁的思考后获得了对新生活的向往、对未来的浮想,坚定了他生存的希望。所以在这一段的演奏过程中,首先要对第二段的速度做好衔接,过渡自然,其次是根据旋律需要强度加大,在结尾扫弦处干脆果断,又要稍作延迟,表现内心迟疑和困顿。力量加大又不能使音乐感觉暴燥喧嚣,应当略带压抑,才符合华彦钧的本意。在结尾处,扫弦的强度配合轮指应当由强至弱,将拍数尽量拖长,以将愁苦思绪延绵无尽,气息不断。补充终止意在表现余音回荡,繁难无法尽书的悲伤。

《大浪淘沙》整首乐曲的内容和情绪都比较朴实简单,大方沉稳,余韵徐歇。力度和速度层次变化分明,技法也较简单,但要在体会华彦钧的种种遭遇和经历以后,设身处地的理解他的心理变化,纠缠与挣扎,并在熟练乐曲技法的基础上将这种心绪和内涵在琴弦上表达出来,实属不易。通常意义上来讲,民族音乐都不同于西方音乐的工整平均的概念,民族音乐受情感的控制作用更明显。比如推拉音运用,演奏者对乐曲的把握就会直接导致推拉音的长短、音色以及音高变化。对于华彦钧作品的演奏,就应该尊重他对技艺的设定以及对内涵的把握,音乐的人文性就体现如此,将作者的成长环境、生活背景、周遭经历以及他创作这首乐曲的情景和背景结合演奏者自己的经历与感悟化作指尖的动力和音乐呼吸完整的呈现,练习的过程就是糅合技术与情感的过程。

华彦钧的经历成就了他的音乐人生。华彦钧的凄苦人生,把他成就为一位伟大的民族器乐奇才,他的音乐是感天动地的生命绝唱,充满传统性、民族性,特别是满溢着酽酽的人文情怀。

[1]徐金阳.论中国民族音乐课程实施中的人文性渗透[J].音乐创作,2013(03).

[2]杨春林.民族音乐教学中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要性[J].科教导刊,2012(04).

[3]茅原.阿炳美学思想试探[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1984(03).

[4]梁茂春.曹安和采访录[J].中国音乐学,2014(03).

[5]梁茂春.杨荫浏采访录[J].中国音乐学,2014(02).

[6]庄永平.琵琶曲《大浪淘沙》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6(02).

[7]林石城.论《大浪淘沙》与《昭君出塞》的练演艺术[J].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86(01).

[8]李文红.《乐记》、《乐论》的音乐美学思想[J].教育文汇,2006(03).

[9]杜亚雄.阿炳传略[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1981(01).

[10]杨荫浏.阿炳其人其曲[J].人民音乐,1980(03).

[11]沈洽.阿炳事考一二及其他[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1980(03).

[12]姜姝.对人生的感叹——琵琶曲《大浪淘沙》浅析[J].艺苑,1995(03).

[13]孙焕英.华彦钧与刘天华比较[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12).

G12

A

1008-8784(2017)03-41-4

2017-2-25

杜婕(1990—),女,艺术学硕士研究生,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器乐演奏与音乐教学。

【责任编辑:颜冲】

猜你喜欢

大浪淘沙乐段乐曲
始乱
The Poetry Conference 诗歌大会
大浪淘沙,浅谈荀况
美学视角之乐段辨析
江南丝竹器乐合奏曲《三六》
大浪淘沙农资电商何时破局?
论曲式学中复乐段的辨析问题
准妈妈必听十首胎教乐曲
怕被人认出
悲伤的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