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孩”政策的时代意涵及推进策略
2017-04-11王磊
王磊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4)
“全面二孩”政策的时代意涵及推进策略
王磊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4)
生育政策的调整必须是理性的和符合国情的。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必须要有适度规模的人口,而“全面二孩”政策的出台正契合这一目标要求。此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不但能够有效缓解人口结构性矛盾引发的诸多问题,而且能够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充沛的人口资源和拉动经济持续增长。“全面二孩”政策的贯彻落实需要完善顶层设计、营造舆论氛围、维护女性合法权益和重视计生人才队伍建设等多方策略,从而促成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
“全面二孩”政策;时代意涵;推进策略
“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原理,它指明了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也就是说,社会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围绕人来发展的。一定规模和数量的人口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源动力。因此人口政策必须与时俱进,要实现在调整人口数量的同时,优化人口结构,最终实现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党和政府一直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不断调整和完善人口政策,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均是顺应历史趋势作出的科学决策。
一、“全面二孩”政策的提出是我国人口形势发展的必然
任何公共政策都有一定的政策目标,实现人口规模与资源环境均衡发展是我国人口政策的主要目标。为了这一政策目标,我国采用内部意愿性调节和外部政策性调节相结合的手段来实现人口增长沿更替水平窄幅波动,以达成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态势。自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开始全面部署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然而,我们在品尝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丰硕果实同时,它的未预期后果也不断彰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育率不断走低,可能遭遇“低生育陷阱”。总和生育率在1.3左右被视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低生育陷阱”,而总和生育率为2.1才达到生育更替水平。中国社科院的《经济蓝皮书: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中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4,这与生育更替水平的2.1差距明显,而与“低生育陷阱”却非常接近。尽管对于中国是否真的接近“低生育率陷阱”众多专家学者莫衷一是,但不容争辩的事实是,作为国家竞争力基本要素的人口规模如果不再有红利,甚至出现危机,那在世界竞争力上就如同折了羽翼。二是老龄化不断加剧,“银色浪潮”来势汹涌。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的比例是13.3%,到了2015年,我国老年人口的比例已升至16.1%。在世界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榜单中,中国榜上有名。据预测,全球老年人口到2050年将达到20.2亿,而其中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几乎占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三是劳动力人口出现缺口,“刘易斯拐点”已经显现。随着中国城市化率的不断攀升,人口的少子化和老龄化并行,使得“刘易斯拐点”就发生在眼前,城乡二元的发展格局使我国经济发展后发优势难以尽显。四是人口结构失衡,性别比治理迫在眉睫。受传统“养儿防老”观念影响,加之计生政策对生育数量的限制,以及B超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从1980年的107.4飙升至2004年的121.1。虽然政府自2002年开始“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也有不少人生育观念在发生改变,但2014年出生性别比为115.9,这个数值仍然偏高。性别偏好文化、生育数量限制和胎儿性别鉴定易得等多重因素造成了性别比失衡的未预期后果,因此,治理性别结构失衡,全面放开二孩是一个重要手段。此外,实行三十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使得某些家庭难以跨越“失独之殇”,带来的不仅是家庭的灾难,更是社会的创伤。
面对当前我国纷繁复杂的人口形势,我们党审时度势,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即生育不再有城乡、区域和民族限制,所有夫妇均可生育两个孩子。“全面二孩”政策是以往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更是党和政府作出的关于人口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全国人大常委会随后依据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修订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相关的配套法规规定也相应修订。新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施行与“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同步进行。
二、“全面二孩”政策的施行是适应中国国情的现实选择
“全面二孩”生育政策符合促进人口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呼应广大人民群众的二孩生育意愿,是符合国情、顺应民意的人口政策选择。
(一)“全面二孩”政策提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资源
“人口就是命运”。这是法国社会学家孔德对人口重要性的经典论述,它告诉我们,人口的变化与大国的兴衰息息相关。美国的人口300年间增长了50多倍,它为美国崛起提供了劳动力资源、智力资源和消费资源,是其成为当今世界超级大国的关键因素。日本在1968年成为世界第二大自由经济体,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口的年龄结构年轻于西方国家。但日本经济自90年代开始迅速滑落,至今依然低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社会历史的发展再次证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世间最可宝贵的资源就是人口,它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兴衰。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尽管创新驱动对劳动力人口的需求相较以往有所减少,但如果有充沛的劳动力资源会使转型升级如虎添翼,为经济腾飞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也就是说,一个社会要保持蓬勃向上的发展活力,必须有合理的人口结构。“全面二孩”政策立足于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为未来中国发展进行积极的人力资源储备。并且它还有利于优化当前我国的人口结构,也有助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二)“全面二孩”政策蕴含拉动经济持续增长的无限商机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适度扩大总需求是实现“十三五”良好经济发展态势的必要手段。人口的增长能刺激投资和消费,这是凯恩斯人口需求理论的重要观点。简而言之,出生率的提高能带动需求增长,拉动消费。“全面二孩”政策的提出,将促发“二孩经济”的引擎,带来潜力巨大的人口红利,符合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向。从短期来看,“全面二孩”政策有利于促进消费服务业发展及相关领域投资。“全面二孩”政策将带来每年新生儿比例显著增加,而新生儿的增长将扩大居民消费。首先是母婴行业将分享消费红利。随着二孩数量的增加,孕妇装、奶粉、童装等孕婴产品的销量将呈逐步增长的良好态势。有专家预计,未来3年内我国将迎来一批更大的“婴儿潮”,妇婴消费市场的潜力将不断被激发,消费红利将不断显现。其次是随着新生儿成长,将拉动住房、教育、医疗、家政等方面的消费增长。此外,新生人口数量的增加也会拉动投资的增长。“二孩经济”还体现在政府和民间将加大对教育、住房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力度。总之,“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对我国扩大消费需求将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从长期来看,“全面二孩”政策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全面二孩”政策通过鼓励人口增长,能够补充我国的劳动力供给,并降低人口抚养比,提高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并且年轻人口是干事创业、勇于创新的生力军,只有一定规模的年轻人口才能使整个社会形成有利于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储备丰厚的人力资本。
三、“全面二孩”政策需要各方面积极推进的策略
(一)完善顶层设计:将“全面二孩”政策转化为相关具体实施方案
政策的关键在于实施,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全面二孩”政策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要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将其落到实处。“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后,要做好相关社会政策、法律法规的衔接、修正和完善。比如:对相应的激励机制和处罚机制进行修订,对相关部门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中的责、权、利进行配置等等。尤其是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各级卫生计生部门的担子将变得更重,要在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下继续承担计划生育管理职责。并且政府出台的其他社会政策必须与计划生育政策相配套,像具体涉及的出生、扶育、教育、流动、迁移、婚姻、就业、医疗、养老、福利、伤残、死亡等各方面的配套政策要紧紧跟上,并积极建立健全人口监测和预报预警机制,严格评估和监督政策的实施,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密切监控。
(二)营造舆论氛围:将“全面二孩”政策宣传融入到各类媒体传播
要发挥公共政策的最大效能就必须占领舆论的制高点,充分运用各级各类媒体的宣传教化功能。对于“全面二孩”政策来说,利用好各级各类媒体做好宣传工作,力争实现“全面二孩”这一计生政策的“软着陆”。一是全面准确地宣传“二孩政策”。充分发挥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功用,确保二孩政策宣传广覆盖、无死角。例如:对于“全面二孩”政策的内容和意义,要讲清楚、说明白,尤其是相关配套政策宣传要到位,力争使“全面二孩”政策入脑入心。二是加强“二孩政策”宣传的针对性。宣传教育引导是“全面二孩”政策落地的基础性工作。而增强宣传教育实效的一个基本方法,就是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对不同的社会群体,采取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引导。针对青年群体对互联网、新媒体接受快的特点,加强“二孩政策”的线上交流和宣传。而对生育欲望低迷的地域,要充分宣传“全面二孩”的重要意义,提高群众生育欲望,努力构建形式多样、针对性强、成效明显的“全面二孩”政策宣传体系。
(三)维护女性合法权益:将女性生育成本纳入“全面二孩”政策价值考量
在“全面二孩”政策下,生与不生的决定权在群众,而女性作为生育主体,其生育成本和生育价值应纳入政策考量。许多职业女性在休完产假上班后,其业余时间不得不用在照料幼儿而非充电提升自己上,这使女性和男性在同台竞争时会丧失许多晋升机会。因而,我们有必要彰显女性的生育价值,将女性的生育成本由社会保障体系来承担,不应只关注鼓励女性生育,而不关心女性发展。同时,受传统“养儿防老”思想影响,我国部分地区“重男轻女”情结依然在发生作用,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我们不能不警惕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流产等陋习的死灰复燃。“全面二孩”实施后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对女性群体的关爱和保护力度,各级政府要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和“全面二孩”政策给女性发展带来的影响,在利益导向机制建设方面,着力为女性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利益导向制度环境。
(四)重视计生人才队伍建设:为“全面二孩”政策贯彻落实提供智力保障
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之后,我国计划生育管理和执法工作亟待在转型中继续加强,计生管理人才的作用不断凸显。在人口政策调整的新形势下,我国计生人才队伍还需进一步提升专业化和精细化水平,要努力构建自上而下的垂直型计划生育职业服务队伍,为“全面二孩”政策的贯彻落实提供人才保障。各级各类卫生行政部门、包括妇幼保健院、医学院校等医疗机构以及有关公共服务机构也需要统筹推进,积极完善新形势下卫生计生人才培养机制,力争建立起稳扎稳打、富有活力的卫生计生专业人才体系。
[1]石人炳.“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几个异于“常理”的表现及其对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启示[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6(2).
[2]陈如钧.法治视角看“全面二孩政策”的社会影响[J].人民论坛,2015(3).
[3]韩雷,田龙鹏.“全面二孩”的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
[4]翟振武等.立即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人口学后果分析[J].人口研究,2014(2).
责任编辑:徐芳
C924.21
A
1674-1676(2017)04-0022-03
2016年黑龙江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全面二孩’政策的社会效应及推进路径研究”(16RKC01)。
王磊(198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社会与文化部副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人口社会学、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