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定共产党人理想信念

2017-04-11张丽萍

三晋基层治理 2017年4期
关键词:共产党人共产主义信念

张丽萍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山西 太原 030021)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教研成果推荐(专题一)

坚定共产党人理想信念

张丽萍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山西 太原 030021)

坚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是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通过对理想信念基本概念、中国传统文化渊源介绍,阐述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脚踏实地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中国共产党人当前的任务。

理想信念;共产主义理想;实践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指出:“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这是总结历史经验、把握自身建设规律得出的重要结论,是立足新的实际、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举措。

一、关于理想信念的几个基本概念

理想信念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复合概念,其含义基本上是个人的信念、志向以及对未来社会发展目标的向往的组合。理想、信念、信仰、理想信念这几个概念经常同时使用,其实它们在我们主流语境中的出场有一个顺序:理想、信念、信仰、理想信念。

1.理想。理想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追求和奋斗目标。它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思考的问题,因此也是古今中外的智者共同探讨的课题。在中国,古代是用“志”表示理想的。如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说,士贵立志,志不立则无成。托尔斯泰讲,“理想是指路的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这些都指明了理想的重要性。

2.信念。信念也专属于人类。信念是指一个人坚信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并支配自己行动的个性倾向。理想与信念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理想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信念是人们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的意志和定力。理想崇高,才能坚定信念;信念坚定,才能坚守理想。正是这种联系,我们党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过程中逐步提出了理想信念范畴。

3.信仰。当信念一旦成为人们带有总体性、普遍性的观念和态度时,信念就成为信仰。信仰是—种更具普遍性的最高或极高价值的信念。信仰就是信心瞻仰之意,是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个人极其相信和尊敬。信仰有宗教信仰,政治信仰。中国人大部分不信仰宗教。据此,有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而没有信仰的民族是可怕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这是用宗教以偏概全了信仰。政治意义上信仰,是社会发展基础上的可实现的目标,是谁承诺需要谁来兑现的。相对于宗教信仰,中国人更强调政治信仰。这与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有关。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信仰自由,但是一个人如果志愿加入党组织,或者说已经成为一名党员,就应该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否则就达不到共产党员的标准,就会失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资格。

4.理想信念。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在会见津巴布韦总理穆加贝时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就是共产主义。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党的十八大鲜明地指出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由于信仰迷失、精神迷失。面对个人利益,面对各种诱惑,面对生死考验,人们的价值选择,关键取决于自身的理想信念。

中国人强调一种道德的力量,“仁者爱人”“德治”“为政以德”“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中国人不是强调死了以后怎么办,而是现实社会要有所作为,要“三立”“三不朽”。这就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修齐治是中国人的一种抱负。以天下为已任,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人具有一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积极有为的社会参与状态。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作为其政治信仰和抱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2010年秋季开学典礼上指出的,“理想信念,是世界观和政治信仰在奋斗目标上的具体体现。”这就明确了信仰与理想信念的内在关联。信仰与理想信念,在相信程度上是异曲同工的,在实现程度上我们又是具有理性和自觉的驱动的。

二、为什么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一)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美好的理性愿景

1.人类对理想未来的愿景表达。人类对美好未来的愿景从大的方面来说有宗教表达和理性表达两条路径。一种是宗教表达。它的特点是通过彼岸、天堂,通过上帝、佛陀来寄托自己的理想,把理想社会放在彼岸,放在来世,放在人类看不见的地方。另一种是理性表达。与宗教不同,理性表达把理想安放在人间,用平常心去思考、求索人类的公平与幸福。在中国,儒家经典《礼记·礼运》提出了理想社会的两个层次、两种模式。一是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一是小康。“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虽不像大同那么美好,但“礼义以为纪”,靠礼仪关系维持社会秩序,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近代康有为的《大同书》是描绘理想社会的名著,孙中山也提出了“天下为公”的政治理念。但如何实现天下为公,古人和孙中山都没有提出途径,只是作为一种单纯的思想,存在于中国人追求理想社会的想象中。

在西方,“共产主义”概念产生于古希腊,柏拉图提出过“共产”的主张,他的《理想国》影响深远;1516年,托马斯·莫尔(1478-1535)提出“乌托邦”,成为“空想社会主义”开创性人物。实际上,在马克思之前追求人类社会的理想状态,鼓吹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家不在少数,比如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等。但是,对未来社会描述最彻底、最系统、最可信的是马克思。

2.马克思依靠分析、推理、论证等科学方法发现规律、诠释理想。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即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这两大发现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进而马克思通过理性、科学的方式诠释了人类理想愿景-共产主义:这个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极大丰富;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彻底消灭了阶级差别和重大社会差别;全体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国家消亡。所以,1883年3月,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这样评价:“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多读几遍《共产党宣言》。《宣言》发表至今已有160多年了,它被称作共产党人的圣经。《宣言》雄辩地论证了“两个不可避免”,即资产阶级的灭亡不可避免,无产阶级的胜利不可避免。因为资产阶级丧失了它曾经的革命性,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基本矛盾不可调和,又造就了自己的掘墓人。

与宗教不同,“两个不可避免”,这个判断来自实证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启示;与空想思想家不同,它找到了实现自身目标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力量。因而蕴含了强大的真理力量。

(二)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极其崇高的价值追求

1.共产主义的价值追求

在《共产党宣言》第二章结尾处,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作了一次精炼的概括:“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主义就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在自由人的联合体中,人人平等,自由发展,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真正实现“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

可以说,“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人类最简洁、最崇高、最能反映最大公约数的价值表达。

2.“普世价值”的自由与共产主义的价值追求

首先,西方学者宣称的所谓这个“普世价值”追求的是部分人的自由,英国本土民主发育最快的时候恰恰是它对殖民地压迫最深重的阶段,美国等西方国家到现在也没有真正把别国、别的种群的自由纳入视野,特别是美国,在价值观上往往有双重标准;而马克思要的是一切人的自由,没有国家和阶级,所有人都能无差别地享受“自由”这一基本人权。第二,“普世价值”追求的是部分自由,它的程度、范围不仅受制于生产力和道德水平,而且更受制于私有制的种种羁绊;而马克思要的是一切自由,由于物质丰富、文化灿烂、身心成熟,人既可以尽情享受,又可以自由创造,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异化,万物皆备于我。第三,“普世价值”所追求的自由是服从于“资本逻辑”的自由,而马克思的“自由”乃是一种高度发达状态下的“人性自觉”,做任何事情都是发乎内心,出于自觉,不受异己力量的引导、驱使,物物而不役于物。

这种高度发达状态下的“人性自觉”,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做了富有诗意幽默地描绘: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之后从事批判。当然,他是打比方,说明共产主义价值追求的是全面自由的状态,是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共产主义,由于真正解决了人与自然界、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它实现了三者之间的真正的和解,从而使人摆脱了对人的依赖、对物的依赖,实现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终身的奋斗目标。

小平同志上世纪讲,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就点明了社会主义根本追求,“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就是共产主义价值观反映在制度和道路上的根本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后反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他在七一讲话中再次指出,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这就表明了我们共产党人的使命,同时也告诉我们,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在不断提升,我们的奋斗目标也就在不断刷新,不断地为民谋福,为社会谋公平,不断地追求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直到实现共产主义。总书记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出发点也在此。所以,我们今天每一点创造和进步不仅对今天有意义,而且直指共产主义;我们每一点付出和努力,都是为共产主义大厦添砖加瓦。

(三)共产主义理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一种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一种能够超越别人的独特能力,也是一种具有持久的能力。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初期的50多人的小党到今天拥有8800多万党员的世界最大党,我们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什么能如此?归根到底是因为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

1.从本质上看,理想信念决定成败胜负。革命理想高于天。回顾20世纪初,面对列强压迫民族危机深重的中国,当时苦闷彷徨的中国人在各种主义理论之中来寻找着信仰。当时共产主义信仰,就像明灯一样召唤着中国的仁人志士,成为老一辈革命家共同的选择。革命先烈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主义;方志敏烈士“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信仰,就是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一直坚持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翻开95年党史,为了这个主义,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英勇奋斗,成千上万烈士为之牺牲。邓小平说得好,“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

实际上,共产主义不仅是共产党打仗的“主题”,而且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主题,是贯穿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主旋律。因此,从本质上看,理想信念决定成败胜负,有远大理想是我们共产党的核心竞争力。

现如今,全世界有130多个共产党,1亿多党员,而中国共产党拥有8800多万党员,占世界共产党员人数87%,可谓一枝独秀,独步天下。为什么能如此?原因在于我们一方面独立自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另一方面,又不忘初心,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宗旨,始终高举共产主义伟大旗帜。

2.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对全党的警示。苏联共产党就是前车之鉴。那么,是什么导致这么一个大党垮台呢?其中有历史原因,有现实原因,但是从本质上看苏共之所以亡党亡国,就在于改旗易帜,放弃社会主义制度,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在于理想信念丧失。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工人阶级政党一旦放弃了共产主义理想,就会失去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就会降低自己的政治水准,就有可能蜕化变质,变成实际上属于资产阶级类型的政党。

今天,我们党正在领导全国13亿多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我们面临诸多前所未有的世情国情党情的挑战。我们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坚定心中的信仰,挺起信念的脊梁,不迷失政治方向,不失去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但是,与此同时,有的党员干部或因物质利益诱惑、或因思想懈怠、或因意志薄弱出现了“信仰缺失,精神迷茫”的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出了问题,精神上缺了钙。如何确保全党每位党员在理想信念上的坚定不移,这是一个刻不容缓又无法回避的重大时代课题。

三、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经过一个一个阶段,需要一代一代的共产党人长期奋斗才能实现。我们当前,就是要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现阶段的任务紧密结合起来,脚踏实地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符合中国进步的根本方向和社会发展规律,是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必经阶段。毛泽东把实现共产主义比作“大目标”,他说,“现在的努力是朝着将来的大目标的,失掉这个大目标,就不是共产党员了。然而放松了今日的努力,也就不是共产党员了。”习近平同志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而这个最高理想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斗的。”“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因此,必须把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与现阶段的任务紧密地结合起来,努力地统一起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坚持理想信念。

(一)牢固增强和树立“四个意识”

“四个意识”是什么?2016年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首次公开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加强党的领导关键是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只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使我们党更加团结统一、坚强有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四个意识”的提出,标志着中国政治、中国治理进入一个新阶段,将深远影响未来几年的中国政治格局和改革绩效。党中央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将以更大的权威与担当,带给中国民众更多获得感。

(二)要把好总开关,补足精神上的“钙”

《准则》明确要求,全党同志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不断增强政治定力。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代表着人们对世界、人生和价值追求的趋向,对于世界人生价值的总体的根本看法,因此具有总开关、总闸门的作用。理想信念教育向来是党的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但是,随着近些年来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深化,各种社会思潮暗流涌动,一些错误思想,比如西方的普世价值、宪政民主、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质疑改革开放、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等等,对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产生了冲击。面对这些错误的思想和挑战,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敢于亮剑,给予坚决的抵制。这就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总开关上下功夫,坚定理想信念。

思想理论上的清醒是政治上坚定的前提。崇高信仰、坚定信念不会自发产生,必然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上。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真“经”,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要掌握真“经”,练好看家本领,就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切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要补足共产党员的精神之钙。

(三)不断进行党性教育,提升党性修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十八届中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心学’,是党员正心修身的必修课。”中国古代哲学家的“心学”是从封建伦理道德出发进行的“修心悟道”、“安身立命”。而共产党人的“心学”则更强调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党性原则进行的党性修养和人格塑造。

早在1939年,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就指出:“不要把自己看作是不变的、完美的、神圣的,不需要改造的、不可能改造的。我们提出在社会斗争中改造自己的任务,这不是侮辱自己,而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要求。如果不这样做,我们就不能进步,就不能实现改造社会的任务。”

过去是这样,今天同样如此,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把党性修养当做自己的终身任务,把党性教育的“心学”应用到实践中,加强思想改造,这样,我们才不会在思想上出现问题。

(四)牢固树立宗旨观念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当然也应该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享有者。共产主义就是要使全世界人民都过上幸福的生活。正如《共产党宣言》鲜明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是马克思主义与生俱来的根本宗旨。对于这个根本宗旨,毛泽东同志作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求。

党的十八大党章要求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落脚点和归宿,就是为人民的利益。我们党把自己的宗旨概括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正确认识和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结果,也是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强调,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是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一切迷惘迟疑的观点,一切及时行乐的思想,一切贪图私利的行为,一切无所作为的作风,都是与此格格不入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仅是一句概念,更应该成为全体党员思想和行动的自觉,体现在生动的具体的实践中。

共产党员既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矢志不移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做好当前每一项工作,自觉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责任编辑:徐芳

D261

A

1674-1676(2017)04-0084-05

张丽萍(1968-),女,山西汾阳人,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文化建设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当代文化建设与党建。

猜你喜欢

共产党人共产主义信念
舍己救人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罗盛教
为了信念
共产党人的感情
修炼好共产党人的“心学”
发光的信念
关于共产党人“心学”的几个问题(下)
关于共产党人“心学”的几个问题(上)
信念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
“五形态论”与共产主义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