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劳动关系研究的演变
——基于1978-2015年期刊文献的历史分析

2017-04-09伍美云杨河清格雷戈穆雷GregorMurray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7年11期
关键词:劳动样本阶段

● 伍美云 杨河清 格雷戈·穆雷(Gregor Murray)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经济制度、劳动体制的变革, 中国劳动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为中国劳动关系掀开新篇章的同时, 也为该领域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新的议题。不同国家的劳动关系体制促成了不同的研究主题(Hyman, 2001), 劳动关系研究主题容易随着政府、工会或者雇主的政策的转变而发生转变(Capelli, 1985)。回顾和分析劳动关系研究的演变, 既是对该领域理论层面的研究, 也是中国改革以来这段历史的侧面反映。

目前为止, 国内对劳动关系研究的分析主要在于西方发达国家研究的分学派(程延园,2003)、历史兴衰(何发平, 2008)、国家模式(赵炜, 郑桥, 2009)或是学科比较(江永众,2012)的综述。当然,也有学者对西方劳动关系理论进行了梳理、反思与批判,认为研究范式和理论分析框架的缺乏是当前中国劳动关系研究发展的阻碍,并提出了对中国劳动关系本土研究构建理论分析框架的重要性(吴清军,2015)。但对中国劳动关系研究领域本身发展进行历史研究的为数不多。对中国劳动关系研究的基本认识是:研究层面上,限于微观(龚基云, 2008; 李琪, 2010);研究方法上,偏向定性,且缺乏纵向研究(龚基云, 2008);学科上,主流经济学占主导(李琪, 2010);理论上,主要是应用其他学科的理论解说现实劳动关系现象,而不是向构建劳动关系理论发展(冯同庆, 2009)。这些学者的判断有一定依据, 但是否准确, 有待探讨。比如, 是否该领域一直受主流经济学主导? 是否中国劳动关系研究仍仅处于其他学科理论应用而非理论发展阶段? 当然,这些判断本身也是具有一定历史性的。因为,近几年对劳动关系理论的探讨也逐渐增多, 学者们不断地在尝试劳动关系理论发展的突破。比如, 孟泉(2013)提出中国劳动关系的“利益、逻辑”平衡理论, 虽然这一理论是以巴德的平衡理论为基础的, 但强调了理论的中国适用性, 体现了对理论的反思与批判, 避免了理论应用的“生搬硬套”。同时, 他与鲍晓鸣(2017))对中国已有的劳动关系制度研究进行了批判性分析, 强调劳动关系研究中的历史和社会情境以及主体和制度互构关系的重要性, 提出了中国劳动关系理论研究的历史制度主义视角。此外, 他与白海琦(2017)分析了当前劳动关系理论研究的新趋势, 认为当前包容式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不能帮助解释性理论的构建, 劳动关系理论应当对本质性概念(比如,权利、利益、行为等)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这些研究体现了中国劳动关系研究的发展, 也体现了研究的历史性, 但从历史视角系统地进行文献分析来看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本土劳动关系研究发展、归纳中国劳动关系研究特征的并不多, 有学者试图从理论发展的角度完整地呈现该领域的发展(冯同庆, 2012), 也有学者试图计量分析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转向(刘玉芳, 2013), 但结果差强人意。此外, 宋世俊等(2016)利用Citespace对本世纪以来的国内劳动关系研究进行了可视化分析,这一研究有助于方便、快捷地了解该领域一些信息,比如,发文作者、机构、期刊和当前研究热点等, 但缺乏对该领域历史脉络的分析。这些前人的尝试值得肯定, 也说明了关注这一研究领域历史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但这种研究领域本身发展背后是否体现了一定的学术研究发展逻辑?若存在一定的发展规律,这种历史文献的分析将有助于对该领域未来研究的可能发展方向进行推测。

基于此些分析,本研究意在对中国劳动关系研究变化进行历史分析, 并探寻中国劳动关系研究的特征,以期对中国劳动关系研究的未来方向和可能空间进行探讨。政治经济结构变化, 带来新的社会关系和制度, 从而引起劳动关系研究的领域变化(Giles & Murray, 1988; Murray, 2005)。中国的经济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摸索式的、渐进式的,这场国家主导的改革在不同阶段有不同侧重点,从而本研究假定这种政治经济环境不同、历史阶段的变化会带来研究的变化,即强调国家、历史情境对研究发展的形塑。因此,对这段历史时期(1978-2015年)进行阶段划分是必要的。为了实现研究目标, 首先, 本研究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时期依据前人研究和劳动关系实践发展进行阶段划分, 并对研究特征进行指标化; 其次, 对1978-2015年劳动关系研究的CNKI期刊论文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以从量化结果归纳该研究领域的变化和特征; 最后, 在量化分析结果的基础上, 以样本研究献为对象,进行有重点的深入内容分析, 从而得出中国该领域研究的历史阶段特征、变化及总体特征。

二、分析方法

为了探讨中国劳动关系研究的演变, 本研究对中国劳动关系期刊论文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和内容分析。数据统计分析主要通过对所选取的788篇样本论文阅读分析, 并从学科专业、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等维度对每篇文章进行分类编码。在此基础上, 形成数据库以进行研究特征各维度总体和分阶段的分析, 从而为进一步深入内容分析提供基础。对每篇样本研究章各维度的变量分类, 保证了至少两个人几轮的阅读分析, 以减少单个研究者进行分类编码的主观误差。需要指出的是, 各维度的分类不代表类别是绝对排他的。比如, 就研究方法而言, 一篇样本研究章被划归为经验政策研究并不代表文章没有理论逻辑推理, 而另一篇被分为思辨理论性研究的也不代表它完全仅是逻辑推理的, 分类只是代表了样本研究章的主要特征。

(一) 历史阶段划分

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历史的阶段划分, 在改革开放30年的一系列著作中专家学者们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和关注点进行了具有不同侧重点的划分和命名。虽然, 不同研究领域阶段划分存在一定差别, 但是也可以发现一定规律性。其中, 1992年是一个重要分界点, 而这一年恰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意味着改革探索阶段对“计划与市场”争论的结束。2001年或2002年是另一个重要的划分点, 无论具体是哪一年, 研究者在分析时往往离不开世界贸易组织(WTO)、全球化浪潮及民生等术语。这说明了尽管研究领域不同、关注对象不同, 但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这段历史时期的划分存在一些共性。

由于本研究聚焦的是劳动关系领域, 为使阶段划分更符合这一领域的发展特征, 本研究在阶段划分方面借鉴《回顾与展望:中国劳动人事社会保障30年》中的划分。在此基础上, 本研究的历史时期被分为: 计划为主、市场为辅阶段(1978-1992年), 市场为主、计划为辅阶段(1993-2001年), 民生为本、完善市场改革阶段(2002-2010年)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阶段(2011-2015年)(为方便书写,也将这四个阶段分别对应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

(二) 样本选取

为了能够深入分析理解劳动关系研究内容的演变, 在保证样本数据的质量及分析的可行性的基础上, 以“劳动关系”为核心词在CNKI期刊论文数据库进行检索, 以获取论文样本。不可否认, 聚焦于期刊文章有其不可避免地缺陷, 但文章所体现的研究特征和书籍展现的是相似的(Mitchell,2001), 高级别期刊论文可以主要关注劳动关系领域的相对权威的学术论述, 且这种权威研究足以反映一个领域的发展趋势(Whit field & Strauss, 2000)。因此,以期刊论文为样本虽不足以展现一幅细致的研究全景, 但足以支撑本研究意图。此外, 在其他研究中, 已有学者运用过期刊论文为样本对研究领域进行分析①。

具体的样本数据选取过程包括: 首先, 选取期刊论文数据库, 以排除会议通知或公告、征稿通知及报纸信息等, 从而保证样本论文的学术性; 然后, 限定论文发表于CSSCI来源期刊, 以整体保证学术论文的质量, 共获得1507个样本;最后, 为进一步确保数据的权威性和代表性, 将引用率作为另一指标, 对数据进一步进行筛选。其中, 引用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的业内认可度, 但被引次数的高低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 专业、发表时长等等。因此, 很难主观给定一个数值作为衡量引用率高低的标准。此外, 如果统一被引用次数可能导致一些阶段没有样本。基于以上考虑, 本研究被引次数是由分层抽样的最优分配法计算得出, 即各阶段所得样本数与所要抽取总样本数之比等于各阶段样本被引次数方差与各阶段方差和之比(ni/n=σi2/∑σi2,四舍五入,不保留小数), 在这一计算结果后, 可以进一步计算被引用次数的标准。这样即使得出的绝对数值不大, 但对本研究是重要的对象。最终获取样本数量: 计划为主、市场为辅阶段(1978-1992年)共55个样本, 通过引用率没有筛除样本, 即被引次数大于等于0的文章都入选;市场为主、计划为辅阶段(1993-2001年)从259个样本中获得138个样本, 即被引次数大于等于1;民生为本、完善市场改革阶段(2002-2010年)从599个样本中获得391个样本,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阶段(2011-2015)从594个样本中获得共204个样本, 总计788篇样本论文。

(三) 变量解释

1. 研究主题主要分宽泛的研究主题和具体研究主题。宽泛的研究主题主要分为劳动方式问题、劳动关系问题、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劳动力市场问题及其他。此处, 劳动方式问题主要指探索劳动方式、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及劳动的社会性质等问题。劳动关系问题主要涵盖劳动合同, 集体合同和集体协商, 劳动争议, 产业民主, 工会, 国家(劳工政策和劳动法), 国际(跨国劳工组织、全球化、跨国公、国际劳工权益、国际劳工标准等等), 劳动过程(民主管理、权力关系、管理策略), 社会问题(身份认同比如性别,职业健康和安全)及其他劳动关系问题。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主要聚焦于企业的人事政策, 比如, 雇佣、人员流动, 培训和教育, 职业生涯, 绩效, 员工参与、员工持股计划等, 以及一般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力市场问题聚焦于劳动力市场,收入分配, 就业问题等。其他主要指一些指向研究领域发展的文章。

具体的研究主题是在米切尔(Mitchell,2001)比较美国产业关系期刊的研究以及弗雷格(Frege,2005)对于比较美国、英国以及德国期刊论文的研究基础上, 同时, 依据本次研究样本进一步细化。主要包括: 劳动合同、用工制度等劳动制度; 集体合同、集体协商及三方协商制度; 劳动争议及其处理机制; 劳动立法、劳动权益及相关政策; 工会民主管理、产业民主; 政府职能; 劳务派遣; 劳动关系现状问题;劳动力市场和就业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 国际相关问题(跨国组织、全球化、跨国公司,国际劳工权益、国际劳工标准等等); 社会保障、工伤及职业健康与安全; 其他(学科领域发展等)。

2. 学科视角包括主要学科及辅助学科, 主要学科是指依据的各样本的研究主题、研究范式进行划分, 主要分为劳动科学②、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劳动法、人力资源管理及社会保障。此处, 劳动科学并不是通常所指的广义的劳动科学, 而是特指具有马克思主义色彩的关于劳动问题(比如劳动方式、分工等)的研究。辅助学科是指各样本在研究中涉及的其他基础学科, 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或方法论基础贡献的学科, 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新古典), 法学, 管理或组织行为科学, 社会学,公共管理学及其他。其他主要是指没有某一主导学科而是多学科交叉的研究, 比如, 对劳动关系市场化下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探讨, 这一研究在分析劳动关系随外部经济变化的同时, 结合法律的视角探讨权利问题, 一方面具有经济分析逻辑, 另一方面具有法学的权利义务分析。这种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多出现在本世纪的劳动关系问题的研究中。

3. 研究方法包括经验描述研究、经验政策研究、经验归纳研究、经验演绎研究及思辨性理论研究③。其中, 经验描述研究指诠释一种现状或历史现象, 或者介绍国外现象,但未将相应联系到中国的研究; 经验政策研究最典型的模式是“现状描述-问题分析-政策建议”, 此外, 介绍国际经验,并分析借鉴, 为中国提供相应政策的研究; 经验归纳研究主要是指依据现象提升、归纳出理论的研究; 经验演绎研究是指运用已有理论解释某种中国现象; 而思辨性理论研究则主要指逻辑推理等思想性文章, 包括评论、文献综述及理论构建的文章。既有指向理论, 也有落脚于政策建议。此外,本研究还区分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且对数据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主要指是否使用数据, 及数据来源, 源于一手调研数据还是二手数据资料。

三、分析结果

(一) 总体趋势

纵观期刊论文发表数量,劳动关系研究整体呈上升趋势,尤其在进入本世纪后。其中,在计划为主、市场为辅阶段,经济改革处于初步探索状态,中国的当代学术开始重建,劳动问题的研究处于复苏时期,这一阶段的研究发表总量并不多,且各年份差别不大。1992年,“不争论”的思想,中共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后,从数量上研究成果明显增多。第三阶段研究发表数量总体呈倒“U”状,在2008年《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年达到顶峰,将近总体的12%。随后,发表数量稍微下降。而在近五年的论文发表数量来看,总量仍然处于相对高水平,其中2013年发表量最大,后略有下降。一个可能的解释是,由于检索时间是2016年,从而近两年文章在引用率指标的控制下数量会受到影响。

(二) 研究主题

所有样本论文总体来看,研究仍以劳动关系问题为主,占87.4%;劳动力市场问题、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劳动方式问题研究分别占5.8%、3.8%、0.9%。这说明在中国的劳动关系研究会涉及少部分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但比重不大。这些研究问题具一定重叠性,但重叠度并不高。

其中,劳动方式问题主要在第一阶段,即计划为主、市场为辅阶段,这是符合当时客观环境的,这一阶段对改革目标并不明晰,处于探索阶段,对姓“资”姓“社”问题仍存在争论,因此在该领域会有研究对劳动的社会性质等问题进行论证,关于体力、脑力劳动及劳动方式等研究体现了意识形态争论的特征;劳动力市场问题研究最多的发表于市场为主、计划为辅阶段,这一阶段,国家积极培育劳动力市场,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劳动力市场对传统劳动关系的打破,面对新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研究最集中在第三阶段,这一阶段中国经济更为开放,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行现代管理理念,在企业用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的方式营造和谐劳动关系逐渐增多。此外,计划为主、市场为辅阶段是改革开放的开始,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和社会科学研究逐渐恢复时期,因此,在这一阶段,有一些关于“劳动”领域学科发展的文章。

从具体研究问题,以“劳动关系现状问题”及“劳动权益、劳动立法”为主,分别占23.5%、18.7%,其次是“劳动争议及其处理机制”,占9.6%,“劳动合同、劳动用工制度”占8.1%;“工会/产业民主”占5.8%;集体合同、集体协商/三方协商机制占5.7%;劳动力市场和就业问题占5.5%,而人力资源管理仅占4.1%。其中,计划为主、市场为辅阶段主要研究有“劳动权益、劳动立法”和“劳动合同、劳动用工制度”,分别占36.4%、27.3%;市场为主、计划为辅阶段主要研究有“劳动关系现状问题”、“劳动权益、劳动立法”和“劳动力市场和就业问题”,分别占25.4%、15.2%、15.2%;民生为主、完善市场改革阶段主要话题集中于“劳动关系现状问题”和“劳动权益、劳动立法”,分别占25.8%、17.9%;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阶段主要研究话题除了前一阶段两个话题的延续外,“劳动争议及其处理机制”成为另一个重要议题,占15.7%。可以看出,该领域研究一定程度上停留在劳动关系一般化的讨论,同时,劳动者权益保护、劳动关系法律规制问题是该领域很重要的研究主题。

另外,“工会/产业民主”、“政府职能”、 “社会保障”、“劳务派遣”等主题的研究从无到有。前三个议题在第二阶段时开始出现并呈上升趋势,“劳务派遣”研究在第三阶段出现,并大幅上升。从数据可以看出,近五年关于“劳务派遣”发表的文章超过了之前十年。虽然“劳动争议及其处理机制”和“集体合同、集体协商/三方协商机制”研究在第三阶段就已经很多,但在近五年也有激增的态势。前者的43.4%发表于第三阶段,42.1%发表于近五年;后者的35.6%发表于第三阶段,37.8%,发表于近五年。

(三) 方法论维度

从研究方法来看,中国劳动关系研究思辨理论型研究居多,占50.6%,但呈下降趋势,四个阶段占比分别为72.7%、51.4%、55.8%、34.3%,说明在方法上研究逐渐走向经验主义。同时,在经验主义研究中,以“经验政策研究”为主,占总体的33.6%,且有明显上升,第一阶段仅为10.9%,而近五年48.5%的文章运用这种方法,即在经验研究基础上,以政策或解决问题为落脚点。此外,“经验描述研究”呈下降趋势,即该领域的研究不再仅为描述、解释现象。这种解释路径的经验研究虽从未占主导地位,但一直存在,且呈下降趋势。而在“归纳主义”和“演绎主义”二者间,总体占比差别并不大,但近五年“经验演绎研究”明显多于“经验归纳”的研究,这说明这个领域的研究有走向数理验证的趋势。同时这两类文章的增多表明中国劳动关系研究受实证主义影响增强。

总体来说,中国劳动关系研究以定性为主,占89.0%,而定量分析仅占11.0%。但是定量研究在逐渐增加,由最初的0到近五年的14.2%。这说明中国该领域研究定性分析为主导,定量分析在逐渐增加。尽管很难说哪些研究主题更倾向于经验研究而不是理论分析,但一些主题比较倾向于定性而不是定量研究方法。比如,关于劳动者权益、劳动立法的论述倾向于定性,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和劳动经济研究更容易用定量方法。

在数据采用上,第一阶段数据很少,且都是二手数据。之后数据使用明显增多,但是多为二手数据。近五年的研究,已有35.3%的文章使用数据,二手数据占25%。这说明该领域研究数据分析的不多,自然多元统计分析的也不会多。

(四) 学科视角

1. 主要学科

如变量解释部分所述,对一个样本所属”主要学科“的划分主要是依据其研究问题、范式而划定的。比如,研究劳动方式、性质等具马克思主义色彩问题的文章被归类为劳动科学 ;研究集体谈判的文章,其主要学科被归类为劳动关系;研究就业问题的文章则会被归类为劳动经济学等等。前面研究主题可以看出样本文章主要是“劳动关系问题”研究,而这些研究的学科视角,从前文研究可以看出,它可能并不与“劳动关系”相重合。从样本数据分析来看,“劳动关系”、“劳动经济”和“劳动法”占主要地位,分别占70.1%、13.8%、9.1%。这与前文该领域研究主题的分析结果是基本相符的。其中,在改革初期阶段,“劳动经济”学科占比最大,占比36.4%,这说明中国劳动关系研究早期主要劳动经济学科下进行研究。之后劳动经济学在劳动关系研究中也一直处于相对重要位置;其次,劳动法学的视角占23.6%,劳动科学占18.2%。随着劳动关系学科本身的发展,劳动科学、劳动经济学、劳动法的视角都逐渐弱化,到第三阶段(2002-2010年)分别只占1%、15.3%、4.9%。而人力资源管理却略有上升,其56.5%的人力资源管理学科视角的文章发表于这一阶段。社会保障从无到有,但比率不高且相对稳定。这与社会保障本身也是改革开放后才逐渐形成的有关,同时,虽然它与劳动关系相关,但在研究领域有自己独立的发展。“劳动关系”作为主学科从第二阶段开始便占主要部分,到近五年,82.4%的样本文章属于这一学科。这种学科多样化比率的降低,是否暗示着中国劳动关系学科发展成一门独立学科,并逐渐与其相近学科分离?

2. 辅助学科

如变量解释部分所阐释,辅助学科是指样本论文所依托理论所属学科,比如,一篇以博弈论理论分析集体协商的文章,则其所属主要学科是劳动关系,但其辅助学科则划分为经济学。辅助学科的分析结果表明,“法学”研究在劳动关系研究排在第一,占34.9%,其次是“多学科交叉”、“经济学”,分别占29.8%、17.3%。但三个辅助学科的发展并不相同,“法学”研究在第一阶段(1978-1992年)和近五年处于主导地位,分别占30.9%、42.6%;而“经济学”在第二阶段(1993-2001年)主导该领域的研究,占36.2%;“多学科交叉”的特征在第三阶段(2002-2010年)突出,占35.8%,同时它在近五年的研究仍处于重要地位。此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第一阶段占据主导地位,占40%,这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及改革前计划经济体制相关,而后大幅下降,仅占2.0%。“管理和组织行为科学”作为辅助学科的研究主要发表在后两个阶段,这与前文主要学科分析中“人力资源管理”在该领域的出现变化是吻合的。“社会学”作为辅助学科虽占比不大,但有持续上升趋势。“公共或行政管理”主要出现在第三阶段(2002-2010年),这与前文作者单位所属分析吻合。

以上分析结果与前面两项指标的分析基本吻合,但这种辅助学科的变化是否也反映了该学科领域的发展呢?比如,劳动关系本科专业在2004年正式设立,多学科交叉是劳动关系研究公认的特征,而“多学科”恰在第三阶段后成为主导。这是否意味着劳动关系学科建设影响着该领域研究的变化?

四、讨论

通过对1978-2015年间的期刊论文量化及内容分析, 得出了这段历史时期中国劳动关系研究的变化和整体特征。总结如下表:

第一,“劳动立法、劳动者权益”一直是研究的重要主题, 但是各阶段侧重点不同。前两个阶段的立法论述更多的是为经济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 意在通过法律制度推动劳动力市场, 打破传统劳动制度的僵化。而从本世纪开始, 劳动立法和劳动权益问题的讨论, 则更多地是基于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及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这一区别同样体现在关于“劳动合同、用工制度”的研究中, 前两阶段主要在于打破僵化的用工制度、培育劳动力市场制度, 后两个阶段的研究则在于如何利用劳动合同规范关系、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权益。劳动合同制度从开始的促进灵活用工变为了稳定劳动关系的制度。而“劳动关系现状问题”的研究一直贯穿各阶段, 只是在不同所有制企业、经济环境变化下的分析, 这也体现了该领域研究一定程度的粗线条化。

第二, 研究方法始终以思辨性理论研究为主, 经验研究逐渐增多。定性分析也始终多于定量分析, 多元统计分析有上升趋势。但这种以理性思辨的研究并没有带来该领域理论的繁荣, 而更多的都是指向制度建设和问题解决。而对经验研究的三个路径——实证、诠释和政策取向(阎光才, 2016), 现有研究以政策取向的居多。数据使用逐渐增多,但二手数据占比较高。

表1 比较结果

第三, 在认识论上, 对劳动关系本身含义的理解也发生了变化。在计划为主、市场为辅阶段, 研究最大的特点是政治性。此时, 劳动关系是一种经济关系, 更是一种链接工人阶级地位的政治社会关系。在市场为主、计划为辅阶段, 意识形态色彩的论述逐渐褪去, 整体理念上在于劳动力市场构建, 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研究在理论方面贡献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劳动关系, 政策方面献策于市场经济劳动关系制度构建以及改革后续问题的对策。此时, 劳动关系已经被视作市场经济关系的一部分。进入本世纪后, 由于劳资冲突的激化, “民生”问题被关注, 劳动关系被视为是影响政治、社会稳定的市场关系。

“劳动者权益保护”一直是中国劳动关系研究强调的价值观, 但各阶段偏重点有所不同。研究无论是为改革“合理性”辩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还是为劳动者权益保护、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都体现了整个过程的国家意志, 也表明了该领域的政策导向性。

第四, 在学科视角上, 改革初期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影响比较深刻, 这与当时“主义”之争有关, 也与中国建国初期经济学基本只接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关。总体上这一领域的研究受“经济学”和“法学”影响比较大, 这与该领域研究服务于经济建设与保护劳动者的特性有关。而在新世纪而后一种多学科交叉才逐渐占主导, 这是劳动关系自身的特点, 与该学科专业的建立有关。从主要学科来看,研究问题主要是劳动关系尤其近年来交叉学科的研究范式,有理由相信, 越来越多的劳动关系学者主导这一领域。

五、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本研究的不足主要体现在量化方法上: 第一, 研究样本的选择问题, 聚焦于期刊文章有其不可避免地缺陷, 比如全面性问题。不同时期教材内容的变化, 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研究重点的变化。第二, 分类编码时, 不可避免的主观性干扰。虽然, 每篇样本研究章各维度的变量分类, 采取了措施来避免分类编码的主观误差, 但是主观性仍存在于不经意间。此外, 分类可能忽视了样本研究章作者更深的意图。第三, 需要指出的是, 研究主题、学科等的分类工作是非常困难的。文章基于他们主要主题进行分类, 但经常一篇文章涵盖了几个主题, 经常要区分哪一个主题是最重要的,这一点并不容易。

基于本研究的研究不足, 未来对劳动关系研究的分析可以从以下方面进一步探讨。第一, 除学术期刊的研究之外,基于劳动关系教材、专著来探析劳动关系研究的发展;第二,可以尝试对该领域不同阶段代表性学者的思想归纳、评价,这将是另一个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研究探讨。

六、结论

总体而言,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劳动关系研究在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学科专业等维度均有变化, 但也存在着稳定不变的特征, 这表明了劳动关系研究的国家、历史情境的重要性。其中, 对劳动关系认识、理念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劳动关系由最初作为一种关系工人阶级地位的政治社会关系, 到市场经济关系的一部分, 到如今被视为是影响政治、社会稳定的市场关系。虽然, “劳动立法、劳动者权益”、“劳动合同、用工制度”一直都是研究的重要主题, 但相同主题不同阶段的研究也持有不同的理念和价值判断。无论是对劳动关系认识、理念的变化, 还是对研究主题侧重点的变化,都体现了改革过程中国家意志, 体现了改革在“效率”和“公平”之间的权衡, 也体现了国家经济发展在“国家”干预与“市场”自由化的平衡。在学科专业中, “经济学”和“法学”影响比较大, 具体来说是劳动经济学和劳动法学, 这也体现了该领域研究在经济建设与保护劳动者之间的权衡。此外,研究方法始终以思辨性理论研究为主, 定性分析也始终多于定量分析。本研究为认识中国劳动关系研究领域提供了一个历史的视角, 有助于深化对中国劳动关系研究发展的理解。同时, 基于这种历史脉络的分析, 可以看出, 由于理论分析框架的缺乏, 中国劳动关系研究在方法上局限于思辨性分析和经验描述而缺乏具理论基础的研究, 且研究的政策导向性比较强从而对理论本身的关注还不够。因此, 在未来的研究中, 对劳动关系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仍是未来研究的重要部分。由于劳动关系被视为国家制度框架下劳资博弈的过程, 因此理论分析框架需要关注制度, 同时也需要关注关系主体。此外, 研究方法上应当注重经验-归纳,即由现实上升到理论的研究, 而这种归纳逻辑的研究需要收集实地资料, 因此,田野调查、民族志及其他质性研究的研究技术将是重要的工具;而经验-演绎的研究则需谨慎使用,主体与制度互动过程的理论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指标化是有待商榷的。本研究已表明劳动关系研究具有历史国家情景性, 而作为研究对象的劳动关系更是如此。因此, 理论在多大程度上能一般化、普适化需要进一步探讨。若理论不具一般性和普适性, 演绎逻辑的方法论则不适用。

注 释

①比如,组织心理学(Cascio & Aguinis, 2008),人力资源管理 (Cooke,2009),比较劳动关系研究 (Frege, 2005, 2007, ), 劳动关系研究(Cooke,2014)等等,详见参考文献。

②在中国,劳动科学通常是指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探讨“劳动”这一特定领域的科学,因此涵盖许多不同与劳动相关的学科。但本研究将其特指具有马克

思主义色彩的关于劳动问题(比如劳动方式、分工等,资本与劳动的剥削问题等)的研究,相当于现今英语国家的“labour science”,当英语国家学者使用这一术语时通常是指马克思主义学者对劳动的研究。

③本研究中所有关于研究方法“经验的”是指empirical, 前四种属于经验研究, 但第一种属于现象解释路径, 第二种是走向政策, 后两种属于实证路径, 这四种方法属哲学意义上的“经验主义”, 思辨性理论研究属于哲学意义的“理性主义”。

1.白海琦、孟泉: 《延续包容型分析框架的传统——劳动关系多元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局限》,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7年第9期,第155-163页。

2.鲍晓鸣、孟泉: 《嵌入历史与社会情境的劳动关系制度——历史制度主义的价值和启示》,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7年第4期,第146-153页。

3.程延园:《当代西方劳动关系研究学派及其观点综述》,载《教学与科研》,2003年第3期,第57-62页。

4.冯同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关系理论研究的回顾》,载《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第19-24页。

5.冯同庆:《劳动关系理论研究》,中国工人出版社,2012年版。

6.龚基云:《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劳动关系研究的动态分析》,载《经济理论研究》,2008年第8期,第138-140页。

7.何发平:《西方劳动关系研究的衰落和复兴探析》,载《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第67-69页。

8.江永众、程宏伟:《劳动关系研究的多学科比较——及与劳动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学的视角》,载《学术研究》,2012年第5期,第91-98页。

9.李琪:《学科、制度与价值观——对我国劳资关系领域发展过程的简要分析》,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年第3期,第81-84页。

10.刘玉芳:《我国劳动关系研究领域的转向分析》,载《社会科学家》,2013年第7期,第38-41页。

11.孟泉:《利益平衡与逻辑平衡——劳动关系平衡理论探讨及其启示》,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年第19期,第105-110页。

12.宋世俊、顾绚、孟琳琳:《21世纪国内劳动关系研究可视化分析》,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6年第23期,第95-103页。

13.吴清军:《结构主义与经验主义的制度研究及转向——欧美劳动关系理论研究述评》,载《社会学研究》,2015年第3期,第196-221+246页。

14.阎光才:《实证研究与经验研究》,http://www.niepr.ecnu.edu.cn/15/68/c2984a71016/page.htm 查询日期: 2017-01-28。

15.杨宜勇、杨河清、张琪:《回顾与展望中国劳动人事社会保障30年》,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8年版。

16.赵炜、郑桥:《劳动关系研究英美模式比较——形成的回顾和20世纪80年代后的变化》,载《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第67-72页。

17.Cappelli, P. Theory Construction in IR and Some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Industrial Relations, 1985, 24(1): 90-112.

18.Cascio, W. F., Aguinis, H. Research in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from 1963 to 2007: Changes, Choices and Trend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8 93(5): 1062-1081.

19.Cooke, F.L. A Decade of Transformation of HRM in China: A review of Literature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2009 47(1): 6-40.

20.Cooke, F.L. Chinese Industrial Relations Research: In Search of a Broader Analytical Framework and Representation. Asia Paci fi c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2009 31: 875-898.

21.Frege, C. M. Scientific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Germany: The Case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Research. Comparative Labour Law and Policy Journal,2005, 23:865-894.

22.Frege, C.M. Varieties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Research: Take-over,Convergence or Divergence.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2005, 43(2):179–207.

23.Frege, C.M. Employment Research and State Traditions: A comparative history of Britain, Germany, and the U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24.Giles, A., Murray, G. Towards an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theory in Canada. Relations Industrielles. 1988, 43(4):780-811.

25.Hyman, R. Theorising Industrial Relations: Anglo-American Individualism versus the European Social Model. Working Paper.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2001. 转引自 Kaufman, B.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n Work and the Employment Relationship.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4.

26.Mitchell, D. IR Journal and Conference Literature from the 1960s to the 1990s——what can HR learn from it? Where is it Heade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2001(11):375-393.

27.Murray, G. Le Renouveau de L’étude du Travail et de L’emploi : renaissance à la Manière d’un Phénix? [A]. Devine, K.S., Grenier, J-N. Reformuler les Relations Industrielles Dans une Économie de Marché Libérale[C]. Québec: CIRA = ACRI.2005: 23-36.

28.Whit field, K.& Strauss, G. Methods Matter: Changes in Industrial Relations Research and Their Implications.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2000(38):141–152

猜你喜欢

劳动样本阶段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规划·样本
热爱劳动
随机微分方程的样本Lyapunov二次型估计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