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区域科技人才国际化创新环境评价研究

2017-04-09陈书洁李雨明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7年11期
关键词:科技人才国际化因子

● 陈书洁 李雨明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过去我国“世界工厂”所承载的产业基础、资源压力和资本环境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国正以区域为中心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不断接轨国际化创新时代。在此背景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当前中国深度参与全球化治理的必然选择。本质而言,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从全球科技创新发展的规律来看,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产品融为一体的创新发源地,往往也是人才资源密集、创新活动集中、创新成果辐射范围广的国际化聚集地。如何深度挖掘科技创新国际化带来的资源要素和市场深度,促使人才制度改革红利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是值得深思的。以区域综合实力来带动我国科技人才国际化创新发展,已具有不同于以往的发展意义。更进一步说,科技创新环境应突出国际化视野,讨论区域内和区域间的创新合作牵引机制,考虑国际化人才本土化和本土人才国际化环境的结合,关注各区域创新人才环境的统筹协调而非过度竞争。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我国尽早实现跻身于创新型国家的行列。

国内外对如何衡量并评价科技人才创新环境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从人才竞争环境、国家人才战略发展环境、科技人才与高技能人才开发环境、社会资本和工作场所创新的组织环境、企业国际化上市和研发环境等层面都可能会对国际化创新环境产生影响。总体而言,国外研究主要分为五个方面:第一,区域创新环境对国家和城市的综合发展具有积极作用(Nick Leon,2008)。第二,区域科技创新环境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有重要影响(LiuWen et al., 2014)。第三,国际化创新政策环境包括企业IPO创新金融资本市场环境对国际化创新人才吸引和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导向作用(Peter Oeij,2011;Xiaoyu Yu& Steven Si,2012;Richard Bedford et al., 2014)。第四,城市创新竞争力对吸引和保留人才创新具有积极作用(Ron Martin et al., 2008)。第五,科技研发和组织流程创新程度直接影响科技人才创新持续性和组织创新环境的协调发展(Paloma Miravitlles,2013;Jaeho Lee,2014;Christian Le Bas,2015;UNESCO Regional Oきce for Sciences for the Arab States,2016)。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创新环境与科技人才开发相结合的层面。白春礼(2013)认为需加快我国科技创新国际化进程,深化国际化科技创新合作机制和环境建设。侯鹏等(2014)利用中国各省市的面板数据,从制度环境、要素条件、需求环境和产业环境四个方面,构建了十一项指标说明我国创新环境发展的差异程度。廖中举(2013)从创新阻力、创新需求、创新积极性、创新制度改革和人才队伍建设五方面探讨了青年科技人才创新环境。梁文群等(2014)从影响高层次科技人才发展的经济、科技、环境、生活、自然和人才市场等六大环境因素入手,运用熵权法对我国高层次科技人才发展环境进行评价与比较,各区域有明显差异。欧光军等(2016)认为创新环境对创新投入有很强的正向作用,可结合创新生态系统的内在投入因子、环境因子来建设差异化创新型高新技术区。

目前研究成果普遍认为科技创新人才开发与创新环境发展关系密切,我国各地区创新人才分布、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发展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尽管研究成果较丰富,但仍有欠缺。一是现有研究较多讨论科技人才创新活动规律,但缺乏把握各区域科技人才整体创新环境发展态势;二是伴随着科技研发创新人才、企业创新人才的国际化发展态势,还未能充分突出创新环境国际化特点,这将不利于我国基于全球化视野,从提升国家创新竞争力来招揽和聚集一流科技创新人才;三是涉足科技人才国际化创新环境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较少讨论科技人才、国际化、创新环境的三要素结合。因此,本文在借鉴欧盟年鉴、日本年鉴等相关创新环境指标部分的基础上,结合硅谷创新指数、全球创新指数、国家创新指数等,尝试构建我国区域科技人才国际化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为未来研究提供相关经验启示。

表1 典型国际化创新指标设置(2015年)

二、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

(一)典型国际化创新指标对比

对比欧盟年鉴、OECD、全球创新计分卡和硅谷指数中有关国际化创新指标后发现,欧盟年鉴集中于国际人才资本存量、国际研发投入、国际型企业创新、创新技术出口、经济产能和国际专利技术成效等关键维度;OECD和全球创新计分卡的国际化创新指标选取特点与欧盟年鉴类似。硅谷创新指数与前三个的指标选取略有不同,注重对创新企业的投融资、绿色创新技术和技术移民政策的关注(见表1),这对于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当前,我国正处于整合全球创新资源,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构建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科技人才国际化创新环境应有一套适合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评价体系。基于指标分布均衡、区域可比较和数据可获得的原则,根据创新竞争力指标选取的普适惯例,结合现有区域科技人才评价数据的可计量性,研究着重从国际人才来源基础、国际人才创新协同程度、国际科技人才投入产出水平等评价维度来综合反映科技人才国际化创新环境建设成效。在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具体设置了科技人才存量、合作创新环境、人才资源投入、科技产出效能、经济产出效能五个一级指标,在一级指标的基础上设置了十七项可获得、可计量的二级指标,最终构成一套区域科技人才国际化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

表2 区域科技人才国际化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数据主要来自《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5)》、《中国科技协会统计年鉴(2015)》、《中国火炬统计年鉴(2015)》。利用SPSS22.0软件,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港澳台地区)的数据样本进行处理。

2.特征值与累计方差贡献率。设样本容量为n,原始变量x1, x2,…, xm,且原始变量可以归结为p(p<m)个公共因子F1,F2,…,Fp,则有Xi=ai1F1+ai2F2+…+aipFp(i=1,2,…,m)。ai1,ai2,…,aip, 反映了第i个变量Xi分别对公共因子F1,F2,…,Fp的依赖程度;a1j,a2j,…, amj,反映了第j个公共因子Fj对各个变量x1,x2…,xm的重要程度,系数越高对解释相应变量的作用越重要,如表4所示,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1.33%。

3.因子载荷矩阵。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使各指标在某因子上产生相对较高的载荷,在其他因子上载荷相对较低。矩阵经过旋转8次迭代后收敛,经过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5所示。

4.主成分分析与综合排名。第一主成分F1在X1、X5、X6、X8、X9、X10、X11、X13、X17等因子上 的 载荷较大,这些指标主要反映科技人才留学生存量、国际化创新对外交流活动与人才资源R&D经费支出情况,称之为“国际科技人才资源投入”因子;第二主成分F2在X2、X14、X15、X16等因子上的载荷较大,这些指标主要反映区域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经济产出成果情况,称之为“国际化科技创新效能”因子;第三主成分F3在X3、X4、X7、X12因子上的载荷较大,这些指标主要反映高层次人才参与科技活动与科技计划的情况,称之为“高层次人才创新活力”因子。根据F=(59.792F1+12.451F2+9.087F3)/81.33的计算公式,如表6所示,得出我国各省市区域人才国际化创新环境的综合得分与总排名。

5.聚类分析。依据上述样本统计结果进行系统聚类,聚类使用组间联系Average Linkage(Within Group)聚类方法,样本测量距离方法为Squared Euclidean Distance。除了综合得分排序之外,按照省级行政区划构建的科技人才国际化创新环境被分为三大组类(见表7),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

综合看来,我国区域科技人才的国际化创新环境目前发展不均衡。东部地区、沿海地区发展快,西部地区、内陆地区发展慢。上海、北京作为科技人才国际化创新发展高地,这与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布局紧密联系。相比较而言,上海在国际人才创新资源存量投入方面更具优势,这种创新存量资源包括创新战略引导、技术政策资源支持和国际科技人才储备投入。紧随其后的是江苏、广东等地,在去产能、调结构的改革发展过程中,注重以高科技产业来引进、保留和集聚人才。对于第三类中大多数的中西部地区,一方面,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造成相对于沿海城市的创新刺激因素较弱,在人才资源投入、科技创新政策等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有差距;另一方面,国际合作机制、市场化机制和政府政策对国际化创新环境的带动作用仍不够充分。因此,我国科技人才国际化创新环境存在次级递减的差异分布。

表3 KMO与Bartlett检验

表4 特征值及其累计方差贡献率

表5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三、结论

科技人才国际化创新环境发展差异既有各地自身的地理环境因素,也有国际人才聚集程度、科技投入产出与经济发展水平、高层次人才存量及其科技创新活力等原因。通过主成分分析与因子提取、聚类分析法对数据整理后发现,目前我国区域科技人才国际化创新环境可划分为三种类别。推进区域科技人才国际化创新环境的整体优化,需要结合创新型国家科技人才发展规律,从制度和实践两方面加以完善。总体而言,通过本文的研究,主要得出以下三点启示。

表6 公共因子得分和综合排名

表7 区域科技人才国际化创新环境聚类结果

(一)重视离岸创新合作研发引领的全球智力环流价值链

全球科技智力环流建立在人才引进的基础上,由于人才资本迅速增值而引发了有序的、循环的流动。这是激发科技人才创造力的必要条件,也是促进国家科技更新的动力来源。目前我国科技人才引进开发机制,仍停留在以专项人才计划和政策为主的,单向性智力流入或流出层面。然而,全球智力环流机制已从利用人才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变为持续激励人才智能、潜能和价值链升级。

其一,构建有利于国际智力环流的制度环境。我国部分发达省区作为智力循环流动的集聚区,不再是流入地或流出地。这需要更为便利和宽松的出入境签证、职业生涯发展和生活保障环境。以用人需求为主导,以市场手段配置人才资源,以人才国际流动法治化为保障,降低我国需要的科技人才来华工作签证和长期居留的难度。同时,减少跨地域流动的审批管理程序,完善区域税收优惠、社会保障、医疗保险、购房、教育等政策的无缝对接。

其二,扩大离岸创新技术发展优势。国外科技专家来华工作、参与国际科技计划、加入国际科技组织等合作创新活动都是跨越区域范围甚至国别范围进行,没有单一创新主体能够彻底掌控创新发展,联合创新是促进高层次人才创新研发的重要途径。在上海、北京、天津、江苏与广东等地探索离岸创新与跨界创新的新合作形式,以国际离岸合作研发带动国内研发创新体系的对接,吸纳国际化科技研发力量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开发新技术,在国内培育一批科技中坚力量,重组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在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扩散合作创新效应。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开展,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大量增加,截至目前,外商在沪累计设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总部机构共达605家,研发中心416家。技术优势扩散是在华研发中心与地方创新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影响因素包括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性质及其所有权、本土技术水平、资源竞争、东道国政策环境等,要将“技术换市场”“技术换利润”转变为“技术促产权”“技术引创新”的系统战略。

(二)探索构建世界一流科技创新数据智能评价系统

全球创新离不开领军科学家引领性作用,只有依托全球创新战略对于世界顶尖科学家的影响,才能带动整个经济社会对国际化科技创新发展前沿的投入。世界顶尖科学技术实验室的科学家对数据智能应用已经开始重视。比起包罗万象的大数据而言,数据智能过滤无效干扰信息,通过提炼、监测并分析数据并给予评价,可以进行产业动态追踪,淘汰落后产能产业,预测未来经济增长极。

第一,一流科学家需要有顶尖的全球实验室。国家应当加强区域级乃至世界级的科研实验室建设,借助现有的实验室进行转型升级,购置世界一流实验和创新研发设备,培育国际化实验室管理型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顶尖实验室的管理机制和运营维护措施。培养一批拥有一流研发操作水平的专业化科技管理人才,助力我国国际化科技创新环境建设。外籍华人科学家、战略领军人才和顶尖科学家可以不受地理限制,借用国际实验室资源,建设先进的跨境可视系统,辅助异地研发团队的交流。

第二,发掘人工智能科技研发成果构建数据智能应用系统。顶尖的全球人工智能实验室包括谷歌DeepMind实验室,微软艾伦人工智能研究院,Facebook人工智能实验室等。通过制定相关国家创新扶持优惠政策,鼓励海外或在华人工智能实验室针对某特定新兴战略领域成立“数据智能高精尖创新中心”。统计分析显示,高新技术企业留学归国人员与外籍常驻人员数量稳步增长,参加国际科技计划比例也大幅提高。数据智能已介入金融、医疗生命科学、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能源、营销客户体验等领域。应进一步加大数据智能应用与原始创新科技投入的结合,及时掌握原始创新科技领域的最新趋势,在数据分析的同时提出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国家数据技术战略、数据系统识别与标准化、数据智能服务产业、数据应用法律与伦理问题等,深入推进人工智能AI与数据智能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

(三)提升国际人才社区职住条件以适应多层次需求

科技创新人才保障和住房安置问题既是热点也是难点,明确国际人才职住社区建设的重点是高层次人才职住一体化,并非是所有外国人居住的概念,创新社区治理才能形成宜居宜业的整体环境。

首先,打造国际化创新的社区生态圈。进一步利用高科技产业园区或研发实验区配套设施,从个人生活圈汇集到工作中心区,其工作、生活、子女教育的位置距离要适中。在科技创新资源密集之地,将周边商业服务公寓进行改扩建或将部分楼宇、低效用地等存量空间进行升级改造,建设具有集群效应的人才职住社区,满足科技创新人才对职住平衡的硬件要求。

其次,加深科技创新人才对具有品牌效应的职住社区的认识和理解。政府从公共服务、市场机制、基层治理与人才个体需求出发,综合判断社区治理应有的国际化程度、本土化程度及其不同层次创新人才的职住结构。通过对总目标与分解目标的设定,确定不同层次人才需求,将社区打造为集聚产业人才的国际化载体。人才职住社区不单是满足纯居住需求,而是根据城市战略定位和产业布局调整把招商引智有机结合起来,把异质性、多功能、现代化的全要素整合起来。既有对原有基础社区的品牌开发,也有对社区外高层次配套的完善,还有在新的转型空间发展中构建高品质社区的要求。

最后,科技创新人才职住社区主要面对新兴产业、跨国企业、来华创新创业的高层次人才群体,可以探索形成“互联网+智慧社区”、“环保低碳+新兴产业园区”、“创业+营商区”等多种社区发展路径。这需要治理规则、社区文化、设施配套的人性化、适应性与特殊性,以及对社区服务管理的高标准。今后应尽可能地使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接近或达到国际化标准,探索多种社区融合管理机制,由政府、社会机构、国际组织和购买工作岗位等多种方式开展专业化服务,提升人才职住社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1. 白春礼:《加快科技创新国际化步伐》,载《求是》,2013年第5期,第 39–40页。

2. 侯鹏、刘思明、建兰宁:《创新环境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地区差异研究》,载《经济问题探索》,2014年第11期,第73–79页。

3. 廖中举:《青年科技人才创新环境调查分析与对策建议——基于1662份问卷的实证研究》,载《中国青年研究》,2013年第8期,第72–75页。

4. 梁文群、郝时尧、牛冲槐:《我国区域高层次科技人才发展环境评价与比较》,载《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第1期,第147–151页。

5. 欧光军、雷霖、任凤玲、王龙:《高新区集群创新生态系统投入、产出与创新环境的数量关系研究》,载《科技管理研究》,2016年第7期,第172–177页。

6. Christian Le Bas, Caroline Mothe, The diあerentiated impacts of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practices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rsistence. European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15(18):110–127.

7. Jaeho Lee, Ji-Hwan Lee, Baeho Choi.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n Innovation in the Service Industry: Evidence from Korea. Journal of East Asian Economic Integration, 2014(12): 339–366.

8. LiuWen,XuLi.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Diあer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based on Panel Data.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4(11): 687–691.

9. Nick Leon. Attract and connect: The Barcelona innovation district and the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Barcelona business. Innovation:Management. Policy & Practice,2008(10): 235–246.

10. Peter Oeij,,Steven Dhondt,Ton Korver. Workplace Innovation, Social Innovation and Social Quality.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Quality, 2011(12):31–49.

11. Paloma Miravitlles, Laura Guitart-Tarrés, Fariza Achcaoucaou,Ana Núez-Carballosa. The role of the environment in the location of R&D and innovation activities in subsidiaries of foreign multinationals.Innovation. Management, Policy &Practice, 2013(1): 170–182.

12. Ron Martin, James Simmie. The theoretical bases of urban competitiveness:does proximity matter? Revue d’Économie Régionale & Urbaine,2008(3):333–351.

13. Richard Bedford, Paul Spoonley. Competing for talent: diffusion of an innovation. New Zealand’s Immigration Policy, 2014(48): 891–911.

14. UNESCO Regional Office for Sciences for the Arab States. Increasing the pace towards an innovation economy in the Arab reg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2016(5):61–70.

15. Xiaoyu Yu, Steven Si. Innov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A new venture research perspective.Innovation. Management, Policy & Practice,2012(12): 524–539.

猜你喜欢

科技人才国际化因子
聚焦港口国际化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南阳市中小企业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研究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科技人才是发展的推动力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宁陕农业科技人才助产业脱贫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