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高中历史非选择题解题能力的培养

2017-03-30张正伟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解题能力高中历史培养

张正伟

[摘 要]学习的重要任务就是学会学习,而学会高中历史的主要表现就是能独立地阅读、掌握和运用历史材料。能客观全面地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进行评价,对历史背景和历史影響有较为深刻的认知和探索能力,这些能力在高中历史学习中主要反映在学生对非选择题的解题能力上。高中历史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这种解题能力。

[关键词]高中历史;解题能力;培养

高中的教学成绩和学习成绩评价很大一部分来自学生的卷面考试成绩。为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除了要对教材知识进行传授和拓展之外,还应该更多地分析学生在学习习惯和技能方面的不足,积极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问题解题思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高中历史非选择题解题存在的问题

高中历史非选择题材料可简单分为文言文史料、学术专著节选、表格数据示意图、图画类等常见史料,考查学生通过对史料的研读获取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文言文阅读功底较差,对文言文材料不能深入阅读甚至害怕阅读,过于依赖教师解读和参考答案,在考试中束手无策。(2)对于节选自专著中的史料所表达观点不能准确理解,常常按照教材的观点去分析问题。(3)对于图表类史料缺乏有效分析数据信息的能力。(4)对于图片类史料不能准确定位照片或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蕴含的深意,导致在回答题目时无从下手。以上问题是学生害怕面对非选择题的主要原因所在。

二、高中生史料阅读能力的培养思路

“学习相关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对历史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阐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的明确要求。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有效开展对史料的阅读,以提升其史料阅读能力。对高中生史料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史料的搜集和认读。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调查等方法获取相关的历史材料,然后指导学生对材料进行筛选、整理、分类。对所搜集材料的认读主要包括字词的音、义,词语的外延和内涵的解读,以及段落划分等。(2)史料的辨析与解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搜集到材料后对材料进行辨析,弄清材料的来源、性质和价值所在,然后对材料进行深入解读和运用。(3)联系教材探究史料。学生对搜集到的史料进行深入阅读之后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指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史料之间的联系(因果关系、主次关系等),从多角度(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和运用多种史观(革命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去理解并运用史料。

三、高中历史非选择题解题技巧

高中历史非选择题的题型多样,题目繁多,只有在训练中善于总结归纳才能不断提高解答能力。

1.关于“指出、概括……现象”问题的解答技巧。这类题目出现于材料题的第一问中,较为容易作答,一般从材料中提炼重要词汇和语句即可准确作答。

2.关于“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分析……”问题的解答技巧。解答这类题目要求能通过材料的阅读对材料所记载的历史事件或现象进行时间空间定位,然后联系材料的观点作答。

3.对于文言文材料的做题技巧主要有:首先对材料大意做简单了解,然后结合问题进行理解;其次要注意文言文材料的出处,并据此大概判断出材料的时间和性质,以方便结合问题回答。

4.关于图表类问题可分两类:一类是漫画照片类。要根据图中出现的人物和地点来联系相应的历史事件,判断作者对这一事件的态度。另一类是表格示意图类。这类问题作答首先要仔细对比表中的数据或示意图的走向趋势,接着要非常重视表头信息或者是示意图的坐标轴所出现的信息,然后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其中时间、数据的变化,准确把握其中有效信息后再结合问题作答。

5.对于历史事件或现象的评价类问题。这类问题作答相对容易,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因此对于这类问题要注意从多角度进行全面的评价,同时注意专业术语的正确运用。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能力提升的关键所在,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对史料的收集、整理和解读的习惯,帮助学生提升史料分析运用能力,不仅能激发学生参与历史学习和研究的兴趣,也能使学生在应试中游刃有余。

猜你喜欢

解题能力高中历史培养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浅谈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