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与策略

2017-03-30何汉勇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开展策略小组合作高中历史

何汉勇

[摘 要]小组合作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理念、学习模式,对学生的高中历史课程学习有着相当积极的促进作用。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主要有能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合理划分小组、设计学习任务、落实教师指导、及时评价学习成果等。

[关键词]高中历史;小组合作;价值;开展策略

历史课程作为高中教育尤其是高中文科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在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人生智慧丰富乃至综合素养提升等多个方面都有重要作用。但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低、教学方法单一等,严重制约了历史课程的教学效果。小组合作学习法有着很好的矫正作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还能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主动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法。笔者就如何在高中历史课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做了以下研究。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

1.能活跃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却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在传统的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课堂氛围较为沉闷,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学生经常在小组内或小组间为了一个历史问题而展开争论,或者为了完成同一个历史学习任务而开展通力合作,这对于课堂学习氛围的活跃有着相当积极的作用。

2.能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目前已经取代教师教学成为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主流。高中历史教学的任务也从教学生学转变为引导学生自己学,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形式。它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有着相当积极的作用。学生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高中历史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天赋各不相同,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促进不同学习理念、学习方法在学生群体间的交流,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大有裨益。

3.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历史课程在高中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目标也从教授历史知识转变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综合素质除了包括智育内容以外,更包括德育内容,比如社会交往能力、思想品德素质等。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学习单位,以合作为学习手段,充分凸显学习团队以及合作意识的重要性,这对于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以及合作意识的增强都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开展策略

1.制定科学标准,合理划分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小组间的合作与交流是推动课程教学开展的主要手段,合理划分学习小组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首要工作。以往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在划分学习小组时通常会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对此,教師需要予以纠正。首先,教师需要制定科学的划分标准。为了确保小组教学能够达到互帮互助的目的,并保证不同小组间存在竞争学习的可能性,教师可以采用“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划分标准,将历史学习能力、学习现状互有差异的学生安排到同一小组。其次,教师要合理控制小组人数。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既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成员过多则容易存在滥竽充数、吵吵闹闹的现象,降低学习效率,成员过少则难以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教学实践表明6~8人的小组规模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选择。最后,为了确保小组合作的高效性,教师可以给每个小组设立一名小组长,代行监督管理职责。

2.紧扣教学内容,设计学习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以学生间的合作为核心,而合作又必然离不开一定的学习任务。换言之,恰当的学习任务是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开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在高中历史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做好学习任务的设计工作。首先,学习任务要紧扣教学内容。学习任务要服务于教学活动,必须与教材以及教学大纲密切相关,才能确保教学活动的针对性。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为例,笔者给小组设计的学习任务为:内阁制是明朝迥异于前代宰辅制的重要制度,与宰辅制相比,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试列表说明。这就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效率自然大为提升。其次,学习任务要细化。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活动,虽然有助于“集众智以为己智”,但也非常容易发生滥竽充数的现象。为了避免部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偷懒,教师还要将学习任务进一步细化,确保小组内的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学习任务。

3.强化师生互动,落实教师指导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活动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自主学习是最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现代教学方式之一,本质上也是自主学习,只不过是学习者的数量由一个人变为多个人。尽管如此,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教学职能的弱化,相反,教师需要从课堂组织者以及教学引导者的身份出发强化自身的教学职能。首先,教师需要为学生的合作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如,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不平等、不和谐一直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对此,教师需要从平等、包容、和谐的角度出发,重塑师生关系,使之更契合合作学习的需要。其次,教师要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学生受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因素的影响,在合作学习中难免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小组学生在归纳《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共同点时不清楚这两份主张完全相反的纲领性文件有何相同之处,此时笔者从反封建、脱离实际的角度出发予以引导,提升了学生的合作学习效果。

4.突出成果展示,及时予以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既然以完成学习任务作为学习的核心目标,那么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必然会产生相应的成果,这些成果是小组学生通力合作的结果,凝聚着小组的智慧与汗水,教师需要做好相应的组织引导工作。比如安排小组学生到讲台上进行汇报展示,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还能让不同小组的学习成果在班级范围内得到交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就以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为例,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与西方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笔者让某个小组梳理出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几个主要节点以及相关的不平等条约,并总结归纳这些不平等条约的共同点,进而在课堂中展示出来。这个成果对其他学生而言,就是很好的学习辅助资料。此外,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还要做好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工作,对学生在合作中的实际表现以及最终的合作结果给予客观的评价。当然,为了提升评价的效能,教师在评价中要注意侧重于过程性评价。

历史课程作为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对促进学生的知识学习乃至终身发展都有着相当积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高中历史课程的育人价值,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创新,而小组合作学习则是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需要在从小组划分到成果展示等多个环节中有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 参 考 文 献 ]

[1]刘慧.析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开展[J].神州,2013(25).

[2]张红波.论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开展[J].考试周刊,2015(74).

[3]罗丹丹.简析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开展[J].高考(综合版),2016(1).

猜你喜欢

开展策略小组合作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如何开展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策略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开展策略研究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