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结合作用探析

2017-03-25郁连国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专业教育创新创业

摘 要:当前社会正处于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伴随着教育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社会激烈竞争对人才的综合素质需求不断提高,以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创业的道路。在国家出台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下,高校应该响应国家号召,在教学中把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列为培养人才的目标之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者相辅相成具有意义深远。本文从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两者结合的必要性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与方法,全面优化合作和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

关键词:专业教育 创新创业 教育深度 结合措施

一、引言

在整个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越来越多大学生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时下,自主创业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种潮流,而且这种创业激情不单是在毕业生中,而且很多创业者是在校大学生。在国家积极实施创新驱动经济发展、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背景下,高校在日常的教育中已经把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纳入到高校教育培养人才目标中。随着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高度关注,高校充分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于人才培养中,完善教学改革,同专业教育相结合,全面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能力素质。本文结合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两个方面的区别与融合,阐述两者相辅相成的效果。

二、專业教育与创新教育两者的定义、区别

1.专业教育

专业教育是具有从业必备的专业学习背景执业人员,在满足所教授专业的办学条件、课程设计、教学过程、教育质量都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并定期进行专业评估和专业认证基础上,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出接受过专业教育的高层次人才的社会活动。目前,在中国实施专门教育的机构为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职业学校、技工学校以及进修班、培训班等。专业教育一般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进行。

2.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不仅仅面向学生也要面向打算创业、已经创业、成功创业的社会上创业群体,分层次分阶段教育和培养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创新创业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

3.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区别

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区别在于,专业教育专注于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素养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更专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方法的培养。专业教育的对象辐射范围要大于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教育对象是具备发散思维和开拓进取精神、在某些领域具有较高的创新知识储备的大学生等,而专业教育面向的对象是普通的大学生。当然,并不是所有接受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学生一定创业,目前真正能创业成功的人毕竟很少,因为各种原因解散的创业团队很多。创新创业教育在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发掘潜在的大学生创业者,最终把这种创新创业能力转化为直接的经济成果,服务于经济建设与发展。

三、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辅相成的必要性

就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而言,两种教育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作用,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引入创新创业教育,一定程度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大学生对专业教育更好地掌握和理解,从而更好地培养高素质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一定程度上离不开专业教育,有效的专业教育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基础,只有在高效的专业教育影响下,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使学生优化创业创新能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当今社会所需人才的外在需求。

四、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高效结合措施

1.建立高效结合机制

在宏观政策、学校日常管理以及课程安排基础上,根据创新创业教育所具有的创业定位、创业团队组建、创业资源获取等内容,建立相关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的高效机制,从而更好地体现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充分结合,更好以实践创新成果进行展示,进而服务社会。

2.具体结合措施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结合作为基本目标,并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未来教育的新方向,坚持强基础、搭平台、重引导的原则,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优化创新创业的制度和服务环境,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环境,着力构建全覆盖、分层次、有体系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不断优化二者结合程度,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

3.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机制

改革单一的专业教育教学模式,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互结合的基础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丰富教学内容,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机制,充分结合教学理论与社会实践,优化教学质量效果。

4.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队伍建设

在充分优化利用内部资源的基础上,高校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如邀请企业管理人员、成功创业人士、企业家等加入到创新创业教育队伍中,同时加强在校教师团队与校外专家、企业的交流与沟通,加深对相关创业实践活动的理解,从而提升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辅相成作用,推动两种教育的健康发展。

5.创建专业教育与创业创新教育双协同实践平台

高校在整合自身现有有利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会相关资源,与校外全方位、多层次合作创建校外大学生创业基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创业实践平台,促进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最大限度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创新实践能力。

五、结语

为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建设于创新型国家,高校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主要措施之一。为全面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创业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必须深度合作相辅相成。高校在结合创业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两者的相辅相成关系,有效整合内外资源,建立合作机制,创建培养良好专业素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良好环境。在提高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合作效果过程中,高校要根据社会发展、教育观念的变化等,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构建良好内外环境,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结合,最终实现学生创新创业与专业素质、知识及能力的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青松 浅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J] 高 教 学 刊,2016.23:17

[2]顾建民. 高等教育学[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

[3]刘艳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J] 中国大学教学,2014.11:35-37

作者简介:郁连国(1988.01-),男,江苏苏州,苏州大学助教,研究生,研究方向:战略管理。

猜你喜欢

专业教育创新创业
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研究
高职艺术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房地产专业教育与“三创”教育的耦合效应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
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园管理问题研究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