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7-03-23甘小燕
甘小燕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家推进,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教育需求。初中数学作为初中教育的重点与难点,想要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与效率,要求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合作教学作为教育改革的衍生品,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有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 合作学习模式 主观能动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131-02
引言
在当今的教育领域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愈加广泛,能够有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但是,在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对合作教学模式的理解不够深入,使得教学模式过于流于形式,无法充分发挥合作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认识在合作教学模式的实质性内容与重要性,以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结构作为出发点,保障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性。做到一切以学生出发,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一、小组分配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由于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个体,即学生的数学能力、接受能力、思维能力都存在着一定差异。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保障学生小组的均衡性、合理性、科学性,要求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要求:第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状况、性格层面进行充分分析,保障每个学习小组的数学能力能够大致相等,保障每个学习小组都有学习优异的学生、学习较差的学生。第二,小组人员不宜过多,同时为了保障课堂效率小组成员也不能过少,通常情况下,每班4~6组、每组5~8人最佳,当然,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的教学情况适当调整。第三,分配成员角色,保障每个学生都有发挥空间。通常情况下,可以设置为小组组长、引导员、提问员等。
二、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结构,保障小组教学的合理性
想要充分发挥合作学习模式的积极作用,就必须要保障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同时,教师所提出的讨论内容也必须具备可研究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与此同时,为了保障合作学习模式的合理性,教师要对合作教学模式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即合作教学模式也存在局限性,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合作教学模式,例如学生初次接触函数内容,这些内容对中学生来说极为抽象,如果采用合作教学模式势必起不到效果。因此,在合作学习模式中,教师首先要确定知识内容是否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与合作学习模式需求,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必须要重点突出知识重点与知识难点,以及探究问题的开放性与科研性,为合作学习模式奠定基础。
例如在“勾股定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该教学内容组织合作学习模式。首先,为了保障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对勾股定理有一定的认识,或一定的启发,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现一些直角三角形,以及勾股定理的性质等内容,之后针对课件上的内容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其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学习(提出问题环节):①图片中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②同学们能够找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吗?教师呈现出直角三角形的有关内容能够让学生对勾股定理有一个初步了解,能够保障合作学习能够顺利实施,保障课堂提问的可行性与合理性,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发挥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引导作用
由于初中生的心智发展还不够成熟,自控能力也不够强,教师除了要维持课堂秩序之外,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梳理问题知识,待到学生合作学习完毕之后,针对学生小组的共性问题展开针对性教学。
四、构建多元化总结与评价体系
课堂评价与总结是合作学习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课堂总结需要教师对学生小组探讨结果进行整合、分析,对小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课堂评价必须要遵循客观性,对于表现优异的小组给予奖励;对于表现不理想的小组给予鼓励。此外,必须要创新总结与评价模式,保障总结与评价的多样性,例如小组互评、个人评价、教师总评、组内评价等,进而保障评价与总结的有效性与客观性。
结束语
合作學习模式是当代教育领域中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教育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力与创造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数学教学”转化为“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1]潘良杉.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化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4(52):22-23.
[2]朴昌虎.浅谈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与应注意的问题[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5(0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