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手术的临床护理效果
2017-03-16方翠
方翠
【摘要】 目的 研究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手术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72例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对其实施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 观察效果。结果 72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3.62±2.61)d, 其中痊愈53例, 病情好转13例, 死亡6例。在治疗中, 2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经相应医护调整, 均恢复正常。结论 在现代临床医护治疗中, 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主要表现为三少四多, 而相应的医护治疗体验对患者的治疗时间与周期等都会形成一系列的影响, 而在临床中, 只有对病症的严密侦测, 同时做好对治疗周期和时间上的严谨执行, 从而保证治疗的安全性。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肠梗阻;手术治疗;临床护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2.092
急性阑尾炎由于发病较为迅速, 如发生后不能及时的进行治疗, 就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休克, 甚至死亡, 此类疾病的主要表现症状为发热、恶心、呕吐等[1, 2], 在进行中性粒细胞的增长分析上, 通过CT等检测, 可及时观察到疾病的病变情况。但是, 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疾病, 在临床中的危机性也会增加, 本院在进行这一病情的研究分析上, 对2013年8月~
2015年8月入院治疗的患者进行了如下的回顾性分析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入院接受治疗的72例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整理其临床病例档案, 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中男48例, 女24例, 年龄24~61岁, 平均年龄(45.2±5.9)岁, 患者进行相应肠梗阻治疗中, 发现伴糖尿病者16例, 高血压患者24例。
1. 2 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血常规白细胞检测, 并对患者行B超等检查, 分析患者下腹渗液以及腹部包块情况, 完成对患者的基本病症检测后, 对患者病情进行检测观察。分析患者的肠道内部病变情况, 对其疾病特征进行记录分析。护理干预措施:①术前护理:应提前对患者的各项病症资料进行统计调整, 做好相应的全面检查, 并及时对不同并发症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手术前, 手术部位皮肤应及时进行清理, 其中对不同患者的毛发应做到及时的清除, 从而保证治疗的安全性。②术中护理:采取麦氏切口进行判断分析, 并对患者不同临床情况选择合理的护理手段, 如切口纱布保护处理方式, 需要避免造成切口的二次感染, 对于阑尾切除后残留应进行穿孔取出, 手术期间若切口未受到污染, 则无需进行冲洗, 若受到污染则应进行碘伏、生理盐水冲洗。③术后护理:主要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 并对疾病动态进行实时观察, 确保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各项数据指标, 都能够有一个较好的临床监护控制, 在这一基础的表达上, 可结合实际的治疗需求进行抗生素静脉滴注。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患者的住院时间、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评定标准参考文献[3], 分为痊愈、病情好转及死亡。
2 结果
72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3.62±2.61)d, 其中痊愈53例, 病情好转13例, 死亡6例。在治疗中, 2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经相应医护调整, 均恢复正常。
3 讨论
阑尾炎手术治疗属于急诊治疗, 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手术的安全性, 并通过对阑尾炎的并发症状以及主要的手术需求进行调整。通过合理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根据手术的基本需求进行合理的手术执行设计。本次的临床研究结果中, 72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3.62±2.61)d, 其中痊愈53例, 病情好转13例, 死亡6例。在治疗中, 2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经相应医护调整, 均恢复正常。
由于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患者在进行相应的治疗过程中, 为避免不良反应, 就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需求进行临床治疗调整, 其治疗的基本需求需要结合实际的围术期调研报告进行综合性分析, 并依照相应的结构标准点, 实现对患者在药物敏感性方面的护理监护治疗, 其中对于肠梗阻的治疗需求问题, 应结合相应的梗阻手术切口需要进行适当的感染率降低分析, 其中对患者的手术恢复情况以及调整的治疗安全模式等, 也都能够更好的满足患者的基本治疗需求。在临床中, 为满足对患者的基本治疗需求, 在患者入院后, 就需要针对基本的治疗需求进行适当的医护处理, 并结合相应的临床诊断需求, 实现对不同感染因素的控制, 保证手术治疗期间的安全性[4-9]。
阑尾炎并发肠梗阻患者在进行相应的治疗上, 通过对肠梗阻患者的基本治疗调节需求进行整理, 即可更好的满足患者对治疗需求的保障[10-13], 同时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护, 通过诊断检测, 从根本上完成对患者的疾病诊断调整, 并依照相应的治疗策略, 实现对患者的安全护理。在治疗中, 为保证医护工作的安全有效性, 对患者阑尾的切除以及梗阻的治疗处理等, 需要结合阑尾切除的执行安全性, 做到对不同疾病的腹膜保护。对于切口感染率的降低处理, 其预防和护理的相互协调, 是保证治疗安全性的重点。其中抗菌药物的使用, 也应当按照患者的药敏试验结果, 从而保证对手术治疗的安全操作执行。对患者所采取的相应治疗理念, 可结合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后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并以此来促进患者在不同治疗层次上的安全保护[14-16]。
综上所述, 在现代临床医护治疗中, 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主要表现为三少四多, 而相应的医护治疗体验对患者的治疗时间与周期等, 都会形成一系列的影响, 而在临床中, 只有对病症的严密侦测, 同时做好对治疗周期和时间上的严谨执行, 从而保证治疗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鮑红霞. 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要点研究. 医药前沿, 2016, 6(2):275-276.
[2] 蔡盈, 史德利, 刘淑娟. 小儿阑尾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3例临床护理. 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8(9):78-79.
[3] 张丽娟. 急性阑尾炎伴发肠梗阻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10):165-166.
[4] 宋琴梅, 王亚琴. 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手术的临床护理分析. 基层医学论坛, 2014(12):1612-1613.
[5] 杨莉莉. 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21):278-279.
[6] 苏贵霖. 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手术的临床护理探讨. 现代养生, 2014(22):228-229.
[7] 耿晔. 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手术的临床护理体会.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3(1):429-430.
[8] 代冠男. 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手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3(1):172.
[9] 刘银宝. 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手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医学信息, 2013(22):626-627.
[10] 薛凤敏. 肠梗阻并发急性阑尾炎护理体会及分析. 医学信息, 2014(13):105.
[11] 宣亚荣. 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25例护理体会. 基层医学论坛, 2013(15):2020-2021.
[12] 沈晓燕, 詹健, 陈熠. 急性阑尾炎伴发肠梗阻的观察与护理.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 16(29):4408-4409.
[13] 李德強, 王安林, 孙慧新, 等. 急性阑尾炎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临床诊治体会. 黑龙江医药, 2011, 24(5):827-828.
[14] 周正福. 急性阑尾炎并发肠梗阻的临床诊治分析. 医学信息, 2014(4):281.
[15] 罗扬明. 急性阑尾炎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临床诊治体会. 中国保健营养旬刊, 2013, 23(4):1696.
[16] 汤旭东. 阑尾炎术后早期肠梗阻临床诊治体会.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5, 23(13):31-32.
[收稿日期:2016-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