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干燥方法与浸润时间对太行山丹参有效成分的影响研究
2017-03-15张小博赵江红曹恒涛王小艳
张小博,赵江红,曹恒涛,王小艳
(安阳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河南 安阳 455000)
医药快讯
不同干燥方法与浸润时间对太行山丹参有效成分的影响研究
张小博,赵江红,曹恒涛,王小艳
(安阳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河南 安阳 455000)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法与浸润时间对林州太行山丹参药材的有效成分丹酚酸B、丹参酮类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丹参药材质量标准项下高效液相测定法,测定丹参中丹酚酸B、丹参酮类的含量。结果:通过研究丹参中丹酚酸B、丹参酮类的含量测定数据可知,随着浸润时间的不断延长,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的含量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水浸润24 h后,未检出丹酚酸B。丹参酮类在80℃烘干处理的样品中含量最高,阴干处理的样品中含量最低。结论:本实验数据准确反映了不同干燥方法及浸润时间对林州太行山丹参药材的有效成分丹酚酸B、丹参酮类含量的影响,为丹参药材进一步的加工利用提供一定依据。
高效液相色谱法;丹参;干燥;浸润时间;含量
丹参又名赤参,紫丹参等,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茎,主产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四川,河北等地。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癓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1]。丹参的化学成分主要有两大类:脂溶性的丹参酮类化合物和水溶性的酚酸类化合物[2]。现代药理学实验证明,丹参不但对心脑血管系统、血液系统作用十分明显,同时还具有抗菌消炎、保肝护肾、清心除烦等作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林州太行山丹参种植具有数十年的历史,技术人员曾对林州太行山丹参的有效成分进行过含量测定,与全国其他产地丹参相比较,林州太行山丹参中的丹参酮ⅡA的含量较高。然而,在近几年针对丹参的监督检验中发现,由于其干燥、浸润及炮制方法的不同,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质量参差不齐。本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1]方法为依据,通过不同干燥方法及浸润时间对林州太行山丹参有效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为丹参药材的加工利用提供一定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1.1 实验仪器
Waters e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Waters公司),MSA225-000-DU型电子天平,超声波振荡器,9870A型数显式电热鼓风干燥箱。
1.2 试剂与样品
丹酚酸B对照品(批号:111562-201514),丹参酮ⅡA对照品(批号:110766-200616),均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提供。乙腈(色谱纯,J.T.BAKER),甲醇(色谱纯,J.T.BAKER),超纯水为Molecular纯水机制备。丹参(3年生、2年生)采集于济人药业林州有限公司800亩丹参山坡种植基地(林州市原康镇柏尖沟村)。
2 方法与结果
2.1 不同干燥方法对丹参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2.1.1 样品处理取3年生丹参,分别采取①阴干;②80℃烘干;③60℃烘干;④40℃烘干。不同烘干温度干燥12 h后粉碎,测定丹酚酸B及丹参酮类的含量。
2.1.2 方法
2.1.2.1 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 ①色谱条件:色谱柱:Waters Symmetry C18柱(100 mm×4.6 mm,3.5 µ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22∶78);柱温:20℃;流速:0.5 mL/min;检测波长:286 nm;进样量:5µL;理论塔板数按丹酚酸B峰计算应不低于6 000。②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丹酚酸B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水(8︰2)混合溶液制成每1 mL含0.10 mg的溶液,即得。③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15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水(8∶2)混合溶液50 mL,密塞,称定质量,超声处理(140 W,频率42 kHz)30 min,放冷,再称定质量,用甲醇-水(8∶2)混合溶液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 mL,移至10 mL量瓶中,加甲醇-水(8∶2)混合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④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 µ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
图1 丹酚酸B高效液相色谱图
2.1.2.2 丹参酮类的含量测定 ①色谱条件:色谱柱:Waters Symmetry C18柱(100 mm×4.6 mm,3.5 µm);流动相: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0.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按表1中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柱温:20℃;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进样量:10µL;理论塔板数按丹酚酸B峰计算应不低于6 000。②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丹参酮ⅡA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置棕色量瓶中,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20 µg的溶液,即得。③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3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 mL,密塞,称定质量,超声处理(140 W,频率42 kHz)30 min,放冷,再称定质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④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 µ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以丹参酮ⅡA对照品为参照,以其相应的峰为S峰,计算隐丹参酮、丹参酮Ⅰ的相对保留时间,其相对保留时间应在规定值的±5%范围内。相对保留时间及校正因子见表2。
表1 丹参酮类的含量测定
表2 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与丹参酮ⅡA相对保留时间及校正因子
以丹参酮ⅡA的峰面积为对照,分别乘以校正因子,计算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的含量。
图2 丹参酮类高效液相色谱图
2.1.3 结果丹酚酸B、丹参酮类均按干燥品计算,含量测定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干燥方法丹参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结果 (%)
2.2 不同浸润时间对丹参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2.2.1 样品处理取2年生丹参,分别采取①阴干;②水浸润10 min;③水浸润30 min;④水浸润60 min;⑤水浸润2 h;⑥水浸润6 h;⑦水浸润24 h。不同浸润时间浸润,取出晾干,于40℃干燥900 min后粉碎,测定丹酚酸B及丹参酮类的含量。
2.2.2 方法同2.1.2。
2.2.3 结果丹酚酸B、丹参酮类均按干燥品计算,含量测定结果见表4。
表4 不同浸润时间丹参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结果 (%)
图3 不同浸润时间处理的丹参中丹酚酸B的含量变化
3 讨论
3.1 通过采取阴干、80℃烘干,60℃烘干,40℃烘干等不同干燥温度对丹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由表1可知,丹酚酸B含量比较:于40℃烘干处理的样④丹酚酸B含量检测结果最高,而在较高温度(80℃、60℃)条件下烘干后其含量较低。丹参酮类含量比较:于80℃烘干处理的样②丹参酮类含量检测结果最高,阴干处理的样①丹参酮类含量检测结果最低。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丹参酮类为丹参中的脂溶性有效成分,但其性质不稳定,在光照条件下易分解,阴干、烘干为避光条件下处理,含量损失较少。在高温烘干时,丹参药材中的水分急剧蒸发,从而造成有效成分含量相对升高。
3.2 通过采用阴干、水浸润10 min,30 min,60 min,2 h,6 h,24 h等不同浸润时间对丹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实验数据显示随着浸润时间的不断延长,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的含量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实验中观察水浸液,发现水浸液的颜色也随浸润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变深。由表2可知:样⑥(水浸润6 h)丹酚酸B含量与样①阴干品比较,下降明显;样⑦(水浸润24 h)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未检出。由此可见,丹参中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的含量受浸润时间影响较大,而脂溶性成分丹参酮类含量变化不明显。
近年来随着对丹参药材研究的深入,其化学成分的组成[3-4]、药理作用的应用等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5-9]。随着全球保健意识的增强,丹参从治病、防病到保健药茶、保健药酒,国际国内需求年年递增。种种迹象表明,丹参不管是药用量和年需求量均不断攀升。林州太行山丹参药材的优势也在不断显现,本文研究了丹参在不同干燥方法及浸润时间条件下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为丹参药材进一步的加工利用提供一定依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76-77.
[2] 王炜辰,吴学辉,郑芳,等.丹参药理学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13,25(10):24-25.
[3] 李建恒,乔亚君,侯力峰,等.丹参脂溶性有效成分丹参酮研究进展[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5(2):217-224.
[4] 罗娟敏,苏加坤,田耀伟,等.HPLC法同时测定丹参药材中丹酚酸B,丹参酮ⅡA含量[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2):25-27.
[5] 方芳,王平珍,邱芸.中药丹参的临床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9):81-82.
[6] 李玉萍,顾兵,刘建涛,等.丹参酮ⅡA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7):1770-1772.
[7] 于金玲.丹酚酸B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天津药学,2012, 24(3):64-68.
[8] 金娟,刘莉,杜丽娟.丹参酮ⅡA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内皮素及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12,29(6):62-63.
[9] 杨征,邱敏.丹参酮ⅡA的心血管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1,19(4):372-374.
本文编辑:鲁守琴
Effects of Different Drying Methods and Infiltration Time on Effective Component of Taihang Mountain Salvia Miltiorrhiza
Zhang Xiao-bo, Zhao Jiang-hong, Cao Heng-tao, Wang Xiao-yan
(Anyang city Food and Drug Inspection Testing Center, Henan Anyang 455000,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drying methods and infiltration time on the contents of salvianolic acid B and tanshinone in Taihang mountain salvia miltiorrhiza.Methods:The salvianolic acid B and tanshinone contents were determined by HPLC in the quality standard for salvia miltiorrhiza medicinal materials in Chinese pharmacopoeia (Volume Ⅰ, 2015 edition).Results:The determin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water-soluble slvianolic acid B content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time for infltration, which was not detected 24 h after infltration. However, the tanshinone content was the highest in the samples dried at 80 ℃ and the lowest in the samples dried in the shade.Conclusion:The experimental data accurately refects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drying methods and infltration time on the contents of active ingredients in Taihang mountain salvia miltiorrhiza, which provided a basis for further processing of salvia miltiorrhiza medicinal materials.
HPLC; Salvia Miltiorrhiza; Drying; Infltration Time ; Content
R282.71
A
10.3969/j.issn.2096-3327.2017.01.001
2016 - 08 - 22
张小博,女,主管中药师。研究方向:药品质量检验。
赵江红,女,主任中药师。研究方向:药品质量检验。E-mail:ayzhb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