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议话语国外研究概述

2017-03-13

大连大学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语步异议面子

高 君

(1.大连大学 英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2.东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异议话语国外研究概述

高 君1,2

(1.大连大学 英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2.东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近年来,异议话语成为国内外语用学界的研究焦点。本文首先探讨异议话语的界定,然后从会话分析、面子、互动社会语言学和人际语用学四个角度对近年来国外异议话语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概括,最后指出异议话语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国内异议话语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异议话语;会话分析;面子;互动社会语言学;人际语用学

近年,异议(disagreement)或冲突话语(conflict talk)成为国内外语用学界的研究热点。国际权威期刊《语用学杂志》曾于2002年和2012年两次设专刊刊载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国内的冉永平等人[1-2]从语用学角度对汉语冲突话语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掀起了国内关于异议话语研究的热潮。2017年第十五届全国语用学研讨会还首次专门开设了冲突话语研究小组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尝试对国外异议话语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概括,以期为国内相关研究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一、异议话语的界定

目前学界对异议话语的定义和研究范围还存在广泛争议,许多近似术语同时被使用,如冲突话语(conflict talk)、异议(disagreement)、争论(argument)、争辩(disputes)等。不同术语的使用体现了不同研究的关注焦点,也说明了这一话语行为所具有的特殊性和复杂性。Sornig[3]较早地对异议进行了界定,他指出,异议是说话人针对先行话语(pre-text)中的语义或语用信息成分而发出的质疑(questioning)、纠正(correcting)或否定(negating)的评论性行为。后来,Pearson[4]给出了更为详尽的解释。首先,异议发生在毗邻对(adjacency pair)语步2的位置上,异议本质上是一个由前一说话人的起始语步而引发产生的反馈语步;异议发生的必要条件是前一说话人先就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引发下一语步;然后,后一说话人就前一说话人观点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或持有保留(quali fi ed)意见,即为异议。她还强调说,第一语步如果是就事实性信息(factual information)进行描述的话,则不会引发异议。然而,“事实”不一定总是能以真面目示人,有可能会被说话人曲解,不同的说话人对同一事实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述,因此,事实性描述也会引发异议。后来的很多研究也都明确地把针对事实内容的反驳(即纠正correction)纳入研究范围[5-6]。

Rees-Miller[5]对异议的界定则更为概括,她认为前一说话人陈述一个命题P,后一说话人对这一命题内容或其含义作出的语言表述如果为 Not P,即发生“异议”行为。2002年《语用学杂志》的异议研究专刊所用的标题就是“否定和异议”(negation and disagreement)。后来,Kakavá[7]也沿用 Rees-Miller的定义,把“异议”定义为“对一个明示或暗示命题的否定”。可见,异议与否定形式具有密切关系。

上文指出,异议发生在毗邻对语步2的位置上,同时语步2位置的异议也会进而引发新一轮的异议发生。这样,异议语步可能会向下延展到语步3、语步4或更多的语步。按照惯例,由至少两个异议语步构成的话语序列通常被看作是冲突话语或争论话语[7-8]。因此,下文的综述内容既包含各单个语步上的异议,也包含延展序列上的异议。

二、国外异议话语研究现状

下面从会话分析、面子、互动社会语言学和人际语用学等角度对国外异议话语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概括。

(一)会话分析视角

会话分析(conversation analysis)以互动中的言谈(talk-in-interaction)所显现的顺序结构为研究对象,具体来说,话轮(turn)和序列(sequence)构成了其研究的核心概念。因此,会话分析学者通常关注异议的偏好结构和序列结构。偏好结构(preference organization)分析始于 Pomerantz[9],研究重点是异议作为毗邻对语步2的结构特征。Pomerantz把异议看做是“非偏好应答”(dispreferred responses),因此在话轮首通常出现缓和标记语,如停顿、请求澄清、模糊限制语或形式同意(token agreement)等,以缓和语气。后来Kotthoff[10]研究发现一旦双方冲突形成,交际双方关注的焦点就变为为各自观点进行辩护,因此异议的非偏好特征就会消失,并被偏好特征所取代(出现打断、使用强势语等);Gruber[11]、Hutchby[12]也印证了这一观点,认为构成冲突的异议行为发生了偏好结构的改变,不再具有非偏好特征。

Multigl & Turnbull[8]根据前人的研究对异议所形成的话语序列结构做了进一步研究,并明确提出争论性话语的基本序列是由前后两个说话人所产生的三个语步构成的序列,也就是说,首先说话人A表述一个观点(语步1),然后说话人B对A的观点进行反驳(语步2),接着说话人A要么对B的反驳意见进行反驳,要么坚持和进一步发展自己在话轮1中提出的观点(语步3)。Gruber[11]也描述了同样的异议话语序列结构,并且强调第三语步对构建冲突话语的重要作用,因为如果说话人A在第三语步的话语行为不是对说话人B的反驳或坚持语步1的观点的话(比如妥协或道歉等),就不会发展成为冲突。

除了关于基本序列的研究,争论中的结盟现象也受到了学者们的普遍关注。Kangasharju[13]就芬兰语多人会话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冲突话语序列结构中的结盟语步具有如下序列特征:A-提出观点,B-进行反驳,C-支持B的反驳,A-进行辩解、接受反驳意见或沉默等。这里,语步C(即结盟语步)是一个可选(optional)语步,它既不是对前一语步(B的反驳)的回应,也不预示后一语步(A的辩解等)的出现。换句话说,语步C的出现与否并不对整个冲突话语序列的完整性产生任何影响,它只是冲突话语基本序列中的一个插入语步。Nguyen[14]的研究也表明,冲突话语基本序列中的三个语步并不总是连续发生的,中间可能会穿插结盟语步。

(二)面子视角

异议话语研究还多从礼貌和面子视角出发。Brown & Levinson[15]认为多数言语行为属于面子威胁行为,说话人为了保全对方面子或出于礼貌往往选择回避或使用缓和标记语等间接性(off-record)策略,不使用缓和标记或使用增强语等直接(baldon-record)策略是不礼貌行为,应该避免。Brown &Levinson还特别把“寻求同意”(seek agreement)和“避免异议”(avoid disagreement)纳入到其积极礼貌策略当中,并提出了诸如使用“形式同意”、模糊语等手段来缓和异议的具体策略。因此,后来的多数研究把异议的话语策略按其对面子损伤程度不同划分为从缓和型到加强型的连续体,讨论异议的直接程度与礼貌/面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Goodwin[16]根据对儿童论辩行为的研究,把异议的话轮策略划分为缓和型和增强型两种,其中使用拖延、模糊限制语、澄清提问和if条件句等属于缓和型策略,不使用缓和策略或使用对抗(opposition)等形式的则属于增强型。她还发现,儿童的异议表达体现了增强的趋势,并不受Brown& Levinson礼貌理论的制约,而是呈现出自己特有的模式。

Muntigl & Turnbull[8]从面子保全的角度出发,对异议的会话结构和语步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异议行为按照对听话人面子的损伤程度表现为从强到弱的五类:不相干论断(irrelevancy claim)、质疑(challenge)、反驳(contradiction)、反驳—反诉(contradiction-counterclaim)、反诉(counterclaim)。他们还发现,语步2的异议对面子的损伤程度直接影响到语步3的异议的话语指向,语步2的面子损伤程度越大,语步3的话语就越有可能指向语步1,而非语步2。

Rees-Miller[5]则根据异议的语言结构特征将异议分为缓和型、中间型和加剧型三类。通过对美国大学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发生的异议分析后她发现,虽然表面上教师具有较强的相对权势,但是教师所使用的积极礼貌策略比学生使用的却多。她因此得出结论,虽然Brown & Levinson 提出的相对权势和强加程度等社会因素影响了参与者话语策略的选择,但更复杂更具体的语境因素,比如教学场景,对异议行为策略选择似乎有更重要的影响。

(三)互动社会语言学视角

互动社会语言学(interactional sociolinguistics)属于社会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由美国语言学家J.Gumpertz在D.Hymes的交际民俗学基础之上创立生成。这一学说关注交际过程中的互动和话语实践发生的具体语境。在这一学说的影响下,学者们开始从不同的语境变量出发,考察异议话语策略与文化社团、会话场景和会话交际者之间关系等因素的相互关系。

首先,Schiffrin[17]的研究在异议研究文献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她通过分析美国费城地区的犹太居民多人会话语料后发现,表达异议是犹太人社会交际(sociability)的一种方式,异议和冲突并非一定具有破坏性,而是可以用以促进人际间的亲密交往和友好关系的交际方式。换句话说,异议在犹太文化社团中是被认可和接受的。Schiffrin的这个观点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上人们对异议话语的认识。

Tannen & Kakavá[18]也有类似发现。他们通过分析希腊人和美国人的一次日常会话研究异议表达中所展现的权势(power)和友好(solidarity),结果发现,异议表达与交际参与者的会话框架和会话风格息息相关。不同的交际者对话语活动目的有不同的理解和期待,也就产生了不同的异议表达策略;同时,相比美国人在表达异议时使用的隐性策略,希腊人则使用显性策略表达异议,把异议看作是提升人际和谐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Kakavá[7]对希腊语会话中的异议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研究。她对三种不同场景下的异议话语即家庭成员间会话、朋友间会话和希腊学生的英语课堂会话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三种场景下的异议话语都具有偏好性特征,多数异议表达不带有先行缓和标记,并且有向下延展(sustained)的趋势。因此Kakavá认为,异议在希腊语中并未对人际和谐构成威胁,相反,异议具有积极效应,是得到交际双方认可的一种互动模式。在Kakavá看来,这一模式与希腊人崇尚语言论辩的文化传统有关。

除了文化因素的影响,Georgakopoulou[19]发现异议表达还受到交际的局部场景的制约。她收集希腊青年朋友间的日常会话语料,发现希腊青年的异议表达具有隐性特征,具体表现在话轮首标记语、讲故事和使用疑问句等策略。通常,人们会把话语的隐性特征与Brown & Levinson[15]的消极礼貌策略相关联,朋友间的这种隐性异议表达无法用面子理论来解释,因此Georgakopoulou指出,这些隐性异议特征与三个情境变量有关,即,交际参与者角色和关系、话语活动类型和论辩规范等情境因素共同作用于异议话语策略的使用。

(四)人际语用学视角

从以上关于异议话语的互动性研究和情境化研究不难看出,Brown & Levinson面子理论的局限性已经越来越凸显,异议研究也逐渐进入了后Brown& Levinson研究时期。推动这一研究进程的首先是M.Locher。Locher[20]把异议研究置于“关系工作”(relational work)框架下进行考察,研究人们如何在日常争论中协商人际关系,因此开启了异议研究的人际语用学(interpersonal pragmatics)视角。

Locher[20]指出,“关系工作”实际上就是对Goffman面子概念的重新解读,指交际过程中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人际意义磋商。在这一模式下,判断一个交际行为是礼貌还是不礼貌是由听话人结合具体语境完成的。Locher收集三种不同体裁语料,分析语料中异议的缓和与非缓和表现形式,发现交际各方的话语策略除了受既有的相对权势和机构规范的制约外,还受到交际参与者的专业知识、对话题的参与度和熟悉程度、会话风格、在机构中的地位和角色以及交际目的等因素的影响,体现了实际交际场景中交际者之间关系和权势的动态协商。自此,异议研究开始了后现代的“话语转向”和“关系转向”,学者们纷纷从这一新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异议现象。

比如,Angouri[21]对公司会议场景下的“问题-解决型讨论”(problem solving talk)进行分析,发现“意见分歧”(deviating opinions)时常发生,并且非缓和(unmitigated)异议是当前话语活动类型的规范性(norm)特征,是被交际参与者所认可和接受的无标记行为,并未对参与者各自身份和之间的关系造成威胁,这是交际参与者就各自身份在当前语境下进行重新协商(renegotiate)和共同建构(co-construct)的结果。

Netz[6]对美国公立学校尖子班(gifted class)学生的课堂会话语料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发现,该语境下的异议表达也体现了无标记特征,异议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加剧特征均未对参与者的亲密关系造成伤害,恰恰相反,尖子班学生似乎很享受这种辩论的乐趣。Netz也因此得出结论,异议话语是通过语境协商的,它和交际者身份息息相关。

Zhu[22]还对汉语异议话语进行了研究,她收集非正式社交活动中的汉语语料,会话参与者之间均为平等关系且为非家庭成员。该研究也发现,汉语中的强烈异议表达并未对该情境下交际参与者的面子和相互关系造成伤害,而是得体的关系管理策略。这一发现也打破了传统观念中人们对汉语礼貌现象的认识,说明礼貌研究受历史、社会和局部语境的制约。

三、结 语

本文从会话分析、面子、互动社会语言学和人际语用学四个角度对近年来国外异议话语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和概括。从以上的回顾中我们可以看出,异议已不再被看作是一定需要回避和弱化的不礼貌行为,未来的异议研究需要与特定会话框架相结合。另外,如Garcés-Conejos Blitvich[23]所指出的那样,话语活动的中心其实在于身份建构,也就是说语言互动的本质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呈现(self-presentation)或身份博弈,从身份构建的角度考察异议话语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研究内容上看,随着计算机媒介交流(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的日益发展,网络交际空间中的异议话语研究也将成为未来研究的焦点。另外,国内基于真实语料的学习者异议话语的系统研究还不多见[24],这方面也亟需进一步实证研究。

[1]冉永平.冲突性话语趋异取向的语用分析[J].现代外语,2010(2):150-157.

[2]李成团,冉永平.会话冲突中的语用管理探析[J].中国外语,2011(2):43-49.

[3]Sornig,K.Disagreement and contradiction as communicative acts [J].Journal of Pragmatics,1977,1(4):347-373.

[4]Pearson,E.Agreement/disagreement:An example of results of discourse analysis applied to the oral English classroom [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86,74(1):47-61.

[5]Rees-Miller,J.Power,severity and context in disagreement [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0,32(8):1087-1111.

[6]Netz,H.Disagreement patterns in gifted classes [J].Journal of Pragmatics,2014,61(1):142-160.

[7]Kakavá,C.Opposition in modern Greek discourse:Cultural and contextual constraints [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2,34(10-11):1537-1568.

[8]Muntigl,P.& W.Turnbull.Conversational structure and facework in arguing [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8,29(3):225-256.

[9]Pomerantz,A.Agreeing and disagreeing with assessments:Some features of preferred/dispreferred turn shapes [C]// In J.Atkinson & J.Heritage (eds.).Structures of Social Ac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

[10]Kotthoff,H.Disagreement and concession in disputes:On the context sensitivity of preference structures [J].Language in Society,1993,22(2):193-216.

[11]Gruber,H.Disagreeing:Sequential placement and internal structure of disagreements in con fl ict episodes [J].Text and Talk,1998,18(4):467-503.

[12]Hutchby,I.Confrontation talk:Aspects of “interruption”in argument sequences on talk radio [J].Text,1992,12(3):343-371.

[13]Kangasharju,H.Aligning as a team in multiparty conversation [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6,26(3):291-319.

[14]Nguyen,H.Boundary and alignment in multiparty conflict talk [J].Journal of Pragmatics,2011,43(6):1755-1771.

[15]Brown,P.& S.Levinson.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16]Goodwin,M.Aggravated corrections and disagreements in children’s conversations [J].Journal of Pragmatics,1983,7(6):657-677.

[17]Schiffrin,D.Jewish argument as sociability [J].Language in Society,1984,13(3):311-335.

[18]Tannen,D.& C.Kakavá.Power and solidarity in modern Greek conversation:Disagreeing to agree [J].Journal of Modern Greek Studies,1992,10(1):11-34.

[19]Georgakopoulou,A.Arguing about the future:On indirect disagreements in conversations [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1,33(12):1881-1990.

[20]Locher,M.Power and Politeness in Action:Disagreements in Oral Communication [M].Berlin:Mouton de Gruyter,2004.

[21]Angouri,J.2012.Managing disagreement in problem solving meeting talk [J].Journal of Pragmatics,44(12):1565-1579.

[22]Zhu,W.Managing relationship in everyday practice:The case of strong disagreement in Mandarin [J].Journal of Pragmatics,2014(64):85-101.

[23]Garcés-Conejos Blitvich,P.Introduction:face,identity and im/politeness [J].Journal of Politeness Research,2013,9(1):1-33.

[24]高君,赵永青.默认—框架礼貌视角下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异议话语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7(2):267-280.

A review of foreign research on disagreement

GAO Jun1,2
(1.School of English,Dalian University,Dalian 116622,China; 2.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In recent years,the study of disagreement has been the research focus in the fi eld of pragmatics at home and abroad.This paper firstly discusses the definition of disagreement,and then reviews the foreign research on disagreement in recent years from four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namely conversation analysis,politeness and face,interactional sociolinguistics and interpersonal pragmatics.Finally,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on disagreement are provided.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present study may give some implications for disagreement studies in China.

disagreement; conversation analysis; face; interactional sociolinguistics; interpersonal pragmatics

H059

A

1008-2395(2017)05-0096-05

2017-01-12

高君(1977-),女,讲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语用学、话语分析、学术写作研究。

猜你喜欢

语步异议面子
面子≠尊严
裁定书的语步结构分析
注销异议登记的实务探讨
异议登记只能破解善意取得
英汉石油学术论文摘要的语类结构对比研究
异议登记的效力
某贪官的面子
欧专局改革异议程序,审结时间缩短至15个月
面子
中外光学学术论文摘要非常规语步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