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2017-03-12万峰宇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万峰宇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教学部, 安徽 芜湖 241000; 南京理工大学 公共事务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4)

论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万峰宇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教学部, 安徽 芜湖 241000; 南京理工大学 公共事务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4)

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包括在其内涵和特征两个方面之中。 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是价值认同。 价值认同具有变动性、 差异性和主体性等方面的特征。 价值认同的变动性使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可能; 差异性决定了其原则; 主体性决定了其实践路径。 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包括主观基础和客观基础。 当代大学生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心理结构和生活经历, 具有共同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追求是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观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科学性、 民族性和价值性成为大学生认同的客观基础。 关键词: 大学生; 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个国家、 民族的兴盛和社会成员的发展进步与这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关系密切, 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要发挥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必须增强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核心价值观这种作用的发挥是建立在全体社会成员对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础之上的。 阿普特认为: “使意识形态获得真正影响力和说服力的是它在建立认同和团结过程中的贡献。”[1]这也就是说, 要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作用, 必须满足认同的功能。 人们通过认同意识形态, 形成了“人们意义与经验的来源”, 从而“带来人们行动上的一致”。[2]作为民族未来和国家希望的大学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群体, 要强化他们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 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对任何问题的研究必须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 概念是科学研究的前提。 因此, 研究这个问题必须对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特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只有建立在正确理解其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 才能取得突破。

(一)内涵

关于认同的内涵问题, 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理解。 心理学科从感情和心理方面来理解认同, 认为认同是个体在感情、 态度和心理等方面趋同的过程, “一种情感、 态度乃至认识的移入过程”[3], 是“个体或群体在感情上、 心理上趋同”[4]。 同时, 还是一个实践过程, 是个体学习、 模仿、 内化他者价值、 规范, 并外化为行动的过程, 它像一条纽带一样, 将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起来了。 社会学则从社会的角度来理解认同, 认为认同是一种社会现象, “认同是一种集体现象, 而绝不仅是个别现象”[5]。 认同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共同意识”, 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感情的总和, 构成了他们自身明确的生活体系, 我们可称之为集体意识或共同意识。[6]认同可以分为个体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两个方面。 个体的自我认同就是个体对自我身份的认知, 在个体层面上, 认同是指个人对自我的社会角度或身份的理性确认, 它是个人社会行为的持久动力。 通过个体的自我认同将个人与他人区分开来。 社会认同指的是个体对社会的认同, 主要表现在社会的价值规范和信仰等方面价值观方面的认同。 在社会层面上, 认同则是指社会共同体成员对一定信仰和情感的共有和分享, 它是维系社会共同体的内在凝聚力。

一切认同都从某一个方面表现为价值认同。 “不仅是个体和社会共同体这两个层面的认同都必然具有的一个维度或方面, 而且是一切个体认同和社会共同体认同的基础。 ”[7]价值认同是个体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基础。 只有实现了价值认同, 认同才会持久和牢靠。 关于价值认同, 有学者认为, 就是人们自觉接受社会价值规范的态度。[8]也有学者从个体和社会层面对价值认同进行了区分, 并且认为个体层面形成了价值认同, 体现着个体的社会作用, 而从社会层面来看, 集体行动只有在价值认同的基础上才可能形成。 “对于个体而言, 一旦对某种价值观念形成认同, 便意味着其确定了个体生活的社会意义;对于社会共同体而言, 形成了价值认同则意味着人们之间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对于个体及社会共同体而言, 只有形成价值认同、 达成价值共识, 集体行动才成为可能。”[9]也有人强调, 价值认同就是将价值观念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 并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10]还有人在此基础上, 提出价值认同的具体活动方式及其发展阶段。[11]通过对学术界关于价值认同的各种观点的梳理, 可以认识到价值认同的内涵十分复杂, 涉及人的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方面问题, 而人的情感和态度又不是凭空而来的, 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条件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 经过一定的实践而不断形成的。 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本质上来看, 是一个价值认同问题, 是大学生根据自身的利益和需要, 在当前历史文化条件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 通过一系列的长期价值活动, 经历价值认同诸如认知、 情感和行为等阶段,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符合大学生心理结构特征、 反映大学生利益的价值观, 真正成为自己的价值观念, 并通过行为习惯不断展现, 并对不符合这种价值观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抵制的过程。

(二)特征

价值认同具有变动性、 差异性和主体性等方面的特征。

第一, 价值认同的变动性。 社会的价值观念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在传统社会中, 人们的价值观念一旦形成, 就很难改变。 但是, 当今我国社会处于深刻变革之中, 社会交往频繁, 利益格局深刻变动, 使我国社会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造成了当今社会价值认同的变动性, 导致社会各个群体的价值观念处于不断变动之中。 阿尔文·托夫勒说:“东西用完就扔的文化扩展了, 临时性建筑越盖越多了, 模式化部件日见普及了;这些情况都产生同样的心理效果:人和周围事物的联系越来越短暂了。”[12]正是因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认同存在着一定的变动性, 大学生才有可能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 价值认同的差异性。 由于价值认同主体利益的不同, 必然会存在着不同的价值观念, 不同的价值观念之间必然会存在着价值冲突。 同时, 不同的价值观念之间也存在着相互认可、 理解、 接受和认同。 差异需要认同, 认同需要差异……解决对自我认同陌疑的办法在于通过构建与自我对立的他者, 由此来建构自我认同。如果没有价值观之间的差异性, 就不必实现价值认同。 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自由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 新左派、 折衷马克思主义、 传统马克思主义、 复古主义和创新马克思主义”[13]等社会思潮。 这些思潮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也在当代大学生中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价值认同的差异性要求我们强化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一元主导、 尊重差异”的原则,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主流价值观念。

第三, 价值认同的主体性。 价值认同从个体层面来看, 是一种心理过程, 是主体对与自身利益相一致的和符合自身心理结构的价值观的赞同、 接受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规范, 转化为行为。 价值认同的主体性, 首先要求主体必须有自由的意志, 能够自主地认知、 判断、 选择和行动;其次, 要发挥主体的自觉能动性。 主体的根本属性是能动性。 主体能动性的表现形式是实践创造活动, 因此要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必须使主体不断在社会实践中建功立业。 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要求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 因此, 要尊重大学生的独立性和能动性, 使大学生在认知、 判断和选择的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规范, 并通过行动, 将自身内化的价值规范转变为外在的行为规范和习惯。

二、 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主观基础和客观基础

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既包括主观基础也包括客观基础。

(一)主观基础

在价值多元的时代, 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相互冲突、 交流和融合。 人们不是随心所欲地选择或认同某种价值观, 而是会选择或认同那些与他们的心中模糊或明确的价值企盼相接近的价值观。 只有这种价值观才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 使人们认同它。 如果某种价值观能够恰当地表达人们的这种价值企盼, 并且能够得到科学的验证和论证, 那么这种价值观就容易被人们接受和认同。 人们心中的这种模糊或明确的价值企盼也不是凭空产生的, 而是在人们的生活经历、 历史文化传统、 社会物质生产条件和社会实践中产生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科学性、 民族性和价值性, 符合民族的心理结构和文化结构, 满足了全体人民的共同的利益诉求, 契合了社会成员的价值追求, 是“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14]。 当代大学生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心理结构和生活经历, 有共同的利益诉求, 所有这些, 构成了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观基础。

(二)客观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身的科学性、 民族性和价值性, 构成了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基础。 大学生作为一个心智发展比较健全、 思维和判断能力较强, 有一定知识储备的群体, 认同一种价值观总是在理性的思考、 判断和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形成的, 能够经历这一系列检验的价值观, 科学性是前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体现在理论基础、 主要内容和实践等方面。 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是科学的, 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 马克思的学说具有无限力量, 就是因为它正确。[15]正是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所以它是科学的和正确的, 决定了其科学性。 二是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国家层面表达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从社会层面体现了全社会的价值取向, 反映社会各阶层关于社会治理目标的共识; 从个人层面体现了个人行为规范和道德原则, 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对个人行为规范的要求, 也是当代中国公民道德自觉, 反映了当代中国公民的基本的道德水平。 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提出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提出来, 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的。 国家层面的价值理想是中国人民在改变我国面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形成的。 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是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党领导人民不断追求平等、 公正, 更加注重法治, 进一步实现人的自由而形成的。 个人层面的价值规范是在社会不断进步中形成的。 “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是个人层面的价值规范的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科学的理论基础、 坚实的实践基础和严密的逻辑性使其具备科学性。 强化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前提是其科学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性是心理基础。 卡尔·荣格提出了“原型”的概念, “原型”是一种通过与人的心理结构相结合而起作用的感知模式。 正是“原型”的作用才使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按照历史传统的方式进行的。 事实上, “原型”是存在于心理结构的深层, 与民族心理结构紧紧结合在一起, 它以思维方式和生活结构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价值愿望和目标。 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全民族的认同必须使其与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结构相一致。 这就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具有民族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 植根于中国人内心, 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相承接的, 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文化之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与民族心理相符合, 与民族特征相一致, 体现民族品格的精神追求。 国家层面的“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根源于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强调“民本”思想, 如“民惟邦本”“民贵君轻”, 强调老百姓是国家的根基, 只有老百姓富足, 国家才能强盛。 “富强”“民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在当代的升华。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和而不同”, 是“和谐”的来源。 社会层面的“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等贵贱、 均贫富”“不患寡而患不均”“天公平而无私, 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 故小大莫不载”是“自由”“平等”“公正”的思想来源。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法之不行, 自上犯之”是“法治”的文化来源。 个人层面的“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是中华民族历史传承下来的价值规范,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言必信, 行必果”“仁者爱人, 有礼者敬人”“取诸人以为善, 是与人为善者也。 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等, 都是中华民族历来修身养性的基本遵循。

价值是在人的需要和事物的属性能够满足人的需要过程中产生的。 价值性是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 “价值观是指人们在对周围事物能否满足个人或社会某种需要进行评判时所持的观点。 ”[16]人们认同某种价值观的逻辑起点是主体的需要。 需要是主体因为缺乏而产生要求得到满足的心理倾向, 常以欲望、 兴趣和意愿等表现出来, 需要的物质形式是利益。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们所有的行为都与他们的利益密切相关, 这种利益可能是物质的、 精神的, 或者是未来发展的。 只有人们的根本利益得到了满足, 人们才有可能够认同某种价值观。 人的利益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 最终达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不同层面满足了人们的利益需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从国家层面、 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满足了人们追求经济发展、 政治昌明、 精神饱满、 社会公正和谐、 个人情操高尚的需求。

[1] 阿普特.现代化的政治[M].陈尧,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244.

[2] 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5.

[3] 费穗宇.社会心理学词典[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45.

[4] 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辑[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375.

[5] 麦克盖根.文化民粹主义[M].桂万先,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228.

[6] 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42.

[7] 汪信砚.全球化中的价值认同与价值观冲突[J].哲学研究,2002(11):22-26.

[8] 周宏.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机制建设[J].理论导刊,2014(4):62-65.

[9] 赵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策略:基于价值认同的视角[J].燕山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79-82.

[10] 贺善侃.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价值认同与冲突[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5):102-107.

[11] 李斌雄,张小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6-9.

[12] 托夫勒.未来的冲击[M].孟广均,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51.

[13] 程恩富,侯为民.当前中国七大社会思潮评析:重点阐明创新马克思主义观点[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5-10.

[14]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01).

[15] 列宁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309.

[16] 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97.

[责任编辑 尹 番 杨 倩]

Analysis of the Basis of College students’ Identity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WAN Feng-yu
(1.Department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TheoryCourse,AnhuiTechnicalCollegeofMechanicalandElectricalEngineering,Wuhu241000,China; 2.SchoolofPublicAffairs,Nanj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Nanjing210094,China)

The essence of college student identify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s identification of values. Identification of values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variability, difference and subjectivity. Volatility makes it possible for college student identify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Difference determines its principles. Subjectivity determines its practical path. The practical basi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identify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cludes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basis. The subjective basi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identify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cludes the same or similar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life experience, the common interests and value pursuit. The objective basi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identify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cludes the scientificness, nationality and valu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college students; identify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basis

2016-11-2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15JDSZ2068); 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2014jyxm612)

万峰宇(1977—), 男, 安徽繁昌人, 讲师, 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G641

A

1009-4970(2017)04-0084-04

猜你喜欢

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认同的崩溃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