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细节为基础 探讨语文写作的成效性

2017-03-11陈联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35期
关键词:外貌孔乙己典型

陈联

(连山县中和初级中学,广东清远 513227)

在生活中最能打动人心的是细节,细节触动我们心灵深处最柔软的地方。人们永远不会忘记鲁迅作品中的唯一穿着长衫的、站着喝酒的孔乙己,还有他的动作:“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还有那细脚伶仃的圆规——杨二嫂,”这些人物栩栩如生地在我们脑海中经久不息,成为抹不去的烙印。细节描之功,它能力透纸背,让人过目不忘,而这些细节描写就成了不可缺少的语文味之一。经常在批阅学生习作时,其叙事时语言平淡,内容空泛;写人是千人一个样:乌黑的头发,红扑扑的苹果似的圆脸,水汪汪的黑葡萄似的眼睛,语文味、文学味荡然无存。作为老师我们要教会他们勤观察,勤积累,学会留心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中的细节。这样,脑中有物,胸中有丘壑,用细节装饰文章才能做到以小见大,平中见奇。

1 生活中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文学源自生活。在平时多些细致的观察、用心去体验,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作为老师予以指导:细节是母亲的嘘暖问寒,父亲默默的关怀,老师鼓励的眼神,气馁时朋友鼓励的话语,自己伤心时的感受,快乐时的开怀……细到对一阵微风的细腻描写,都让人回味无穷。

生活本是平淡如水,其实让温暖动心是注意到细节。比如:这是一个父亲为孩子遮雨的片段:只听见一阵脱衣声,便觉一件温暖的外套,披在我身上,随之而来的便是“别着凉了!”啊,是父亲!我转过身,看到的那一幕永远也忘不了:父亲的头上满是晶莹的水珠,两眼已显得灰暗,双唇也似断了水的干涸,岁月耕耘的痕迹写满了脸庞,诉说着无尽的沧桑……父亲的声音已不再洪亮,带着暗哑,却震断了我内心深处的那根弦。片段没有高大的人物形象,全文是真实的细节描写。在这里父亲雨中的外貌描写让我们感到艰辛的生活让父亲慢慢的老去,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父亲的爱,这些细腻的描写是那么真实,那么感人,一文一字的细节描写流露出浓醇扑鼻的语文味。

2 选取典型人物的典型动作描写

细节描写必须是典型,通俗地说,就是具有代表性,特别是记叙文中一定要有动作描写才精彩,才更能突出语文味。当然了,也不是说任何人物、任何时候都进行细节描写,要选取中心人物性格详写,其他人物也要写,是对比衬托作用。如:《水浒传》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选取最突出鲁达性格的“三拳”进行详细、细腻的描绘,这一节是文章的中心,因此要浓墨重彩的描绘。同样是这篇课文,鲁达资助金氏父女回家,并劝史进、李忠也出钱资助时,李忠“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辆银子放在桌上。”而李忠“去身边摸出二两来银子。”一个是“取”一个是“摸”不用去分辨对比就知道李忠没有史进豪爽、侠气助人,从中也衬托出鲁达的侠义,也为后文他为了行侠仗义去打镇关西坐下了铺垫。就是这样典型事件里面进行典型的动作描写,三个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惟妙惟肖,语文味、文学味不溢而出氤氲在文中,在读者的脑海中不可磨灭。

3 选取精心锤炼的个性化语言

俗话说“言为心声”,人物语言的描写,应精心选取个性化的语言,避免众口同腔,否则何谈个性化,众人一口,写作便无意义了。

鲁迅的《孔乙己》中孔乙己的口头禅“多乎哉,不多也!”“窃书不算偷书”这些语言的描写足以表现孔乙己的迂腐。姚雪垠的《差半车麦秸》里的差半车麦秸说的“这地是一脚踩出油的好地……”称呼“我”“二哥”把队长叫“老爷”这些典型的语言描写,突出了差半车麦秸像许多的普通农民一样热爱土地,仍然保留的一些陋习。每个人有不同的生活经历、生活环境、所受的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都会有所不同,那么在写文章时一定要抓住这些因素,去写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个性语言,而这些语言必定是经过精心锤炼才能表现出具有自己独树一帜的话语,并让人感觉某话语就像某人专利一样,一讲此话就想起谁谁。就如一听到这句“儿子打老子。”就知道是鲁迅的《阿Q正传》里的阿Q。这样个性化的语言才能体现人物的个性,让人们从芸芸众生中未见其人,先识其声。《红楼梦》里王熙凤的出场就是其人未见,其声已闻,在当时这样的社会谁敢这样大声说话我看也只有她了,一是她娘家的实力,二来是她泼辣、能力超群,三来有了这些前提下贾母对她的宠爱。

这些个性化的语言,把人物的个性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语文味、文学味也发挥得张弛有度。

4 选取人物的特点来描写外貌

千人千面,百人百姓,每个人都有其独特之处。写人,要抓住其与众不同的外貌、服饰、神态、表情等,突出人物个性。让读者读起来能够对这个人物过目不忘,鲁迅《故乡》里的孔乙己一出场“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里栩栩如生的把孔乙己的死要面子、迂腐、穷困潦倒、懒惰的特有的外貌跃然纸上,也为下文孔乙己偷书被人毒打作下铺垫。再如鲁迅《故乡》中闰土的前后外貌的变化:闰土由原来“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的活泼可爱的少年变成了一个眼睛“肿得通红”、脸色“灰黄”并“刻着许多皱纹”的“石像”;由原来活泼刚健、聪明热情、见多识广、讲起农村见闻来滔滔不绝的农村少年,变成了一个虽是勤劳质朴,却生活困苦、麻木迟钝、愚昧落后的“木偶人”。作者正是通过闰土之变来反映辛亥革命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广大农村日趋破产、农民生活日益艰难困苦的社会现实。

人物肖像的细节是我们透视人物性格,领会作品主题的重要途径之一。要进行人物肖像描写时,要有选择能表现中心的具有代表人物特点来写,这样以形传神,形神兼备,语文味不点而出。

5 选取典型的环境

环境的描写往往可以反应当时的社会环境,衬托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都德《最后一课》“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这里是对社会环境的描述,真实、简单地交代自己的国土已被敌人占领。在法兰西绿草如茵的土地上,敌人在这里操练和践踏,大煞了这个法国东北部小镇幽美的风景。这个细节,为下文埋下了伏笔,向读者揭示“最后一课”这场悲剧的社会根源。这个典型环境是在普鲁士被侵略的典型历史背景的典型环境。鲁迅《故乡》中“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这里环境描写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也为全文奠定了悲凉的感情基调。

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今天只是写了细节描写之冰山一角,俗话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细节描写的世界万紫千红、精彩纷呈,若要作品写出语文味、文学味,细节绝不可能缺席,语文的世界,因细节更精彩灿烂。

[1]聂凤梅.最是细处能动情——浅谈初中作文的细节描写[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101.

[2]楼新联.细节描写显神韵 精雕细琢现文采[J].新课程学习(下),2015(4):174-175.

[3]左小华.略谈观察能力在初中生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6):63.

猜你喜欢

外貌孔乙己典型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多项式求值题的典型解法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外貌描写慎“化妆”
外貌与内在
孔乙己(下)
孔乙己
请你们,把我们的外貌还给我们
典型引路 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