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喜奎教授治疗眩晕的经验
2017-03-01林雅银张喜奎
林雅银 张喜奎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福州 350000)
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甚至自身或者外界景物旋转。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或伴有恶心呕吐,甚则昏倒等症状。[1]张喜奎教授是首届全国中医药高校教学名师,从事临床、科研、教学30余年,尤对《伤寒论》研究颇深,临床对眩晕诊治经验丰富,辨证准确,提倡“有是证,用是药”,每每能获桴鼓之效。笔者有幸侍诊张师左右,受益良多,现将张师治疗眩晕的经验总结如下:
1 因机分析
张师论治眩晕,通过辨病、辨证、辨症三位一体,辨别虚实,认为其主要病机为“清窍失荣、邪扰清窍”。病因上历代医家,多尊“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三大学说,张师认为其虽各近真理,但不完善,验之临床,当加入瘀阻脑络、肾浊上犯两个因素。即虚者,当责脾气亏虚、肝血不足、肾精亏虚;实者乃肝郁化火、瘀阻脑络、痰湿中阻、肾浊上犯所致。其中强调痰湿中阻上蒙清窍致眩与肾浊水饮上犯致眩的区别,前者病位在中焦脾胃,症见眩晕但不剧烈,多伴有身困乏力,食少纳呆,大便稀溏等,属本虚标实证,治以健脾运,化痰湿,升清阳;而后者病位在下焦肾,症见眩晕发作时剧烈,天旋地转,而饮食如故,大便亦调,以实证为主,治以泻肾浊,利水饮,佐以平肝潜阳。临床中眩晕病多为虚实夹杂之证,纯虚、纯实者鲜见,常见证型如下:
1.1 脾肾两虚型
临床中高血压眩晕患者多见于此证型。因脾虚运化失司,痰湿内蕴,气血生化乏源,后天之精不足,肾精失充;肾主藏精,精虚则脑海失养,如《灵枢·海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症见眩晕经久不愈,伴有头胀耳鸣,腰膝酸软,健忘,四肢乏力,纳呆等。方用六味地黄丸补肾养阴,健脾化痰,加黄芪、天麻、钩藤,以补气利水,平肝息风。
1.2 肝风上扰型
肝为刚脏,体阴用阳,性主升动。情志抑郁者,肝郁化火生风,症见头晕眼花,急躁心烦,失眠,心慌等。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木郁之发,甚者耳鸣、眩转,目不识人,善暴僵仆。”常用小柴胡汤加菊花、天麻、钩藤、牡蛎疏肝解郁、清肝泻火、平肝潜阳。素体阴虚或化火伤阴,水不涵木致肝风上扰者,症见头晕伴见头胀而痛,急躁易怒,面色潮红等。常用熟地、山药、山萸肉、枸杞、石斛滋补肝肾治本,牡蛎、鳖甲、珍珠母、石决明平肝息风治标,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1.3 气虚络瘀型
多见于颈椎退行性病变、脑部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气虚无力行血,致络脉瘀阻,如《医林改错》王清任言:“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致气血不能上荣头目。症见头晕,头痛,伴有上肢麻木,颈部不利等症状。张师常用其经验方加减,该方由黄芪、葛根、薏苡仁、牡蛎、板蓝根、鸡血藤、桃仁、天麻、钩藤组成,以益气通络,活血散瘀,平肝潜阳。
1.4 痰湿中阻型
平素脾胃虚弱,土病聚液成痰,痰湿中阻,上蒙清窍。症见头晕,头昏,头重如裹,可伴有胸闷,胃脘痞闷,便溏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石菖蒲、荷叶、茯苓、谷麦芽、青陈皮化痰湿、升清阳、健脾胃。
1.5 肾浊上犯型
《素问·逆调论》说:“肾者水脏,主津液。”肾主水主气化,肾的气化功能,对于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2]土克水,脾虚不能制肾水,肾主水主气化的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水饮内停,则形成肾浊水饮病理产物。肾浊水饮上犯清窍,发为眩晕。症见眩晕剧烈,作时天旋地转,恶心呕吐,闭目难以自止等。方用泽泻汤合苓桂术甘汤,重用泽泻、茯苓利水泄浊,桂枝、白术、甘草健脾化饮,培土制水。
2 辨治特色
眩晕系风、痰、瘀、虚、肾浊综合为患,或因虚致实,或因实致虚。如气虚者,气虚无力运血而致血脉瘀阻;肝肾不足者,阴不制阳致肝阳上亢;肝郁化火,火邪伤阴致肝阴不足;脾虚运化失司,聚液成痰致痰湿上蒙清窍等虚实夹杂。故治宜补虚泻实,标本兼顾。
张师治本,注重肝脾肾,尤重于脾。补脾者,运脾和胃也。运脾可化痰饮,和胃能止呕逆;脾运昌能御肝之乘,风木不得横恣;风木静,相火宁。脾胃和,气血生,精髓得充,脑窍得养。常用黄芪、党参、甘草补益中气,姜半夏、茯苓、谷麦芽、鸡内金、青陈皮健脾和胃,行气化湿。肝肾阴精不足者,用生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石斛滋养阴精;肾气不足者,喜用寄生、续断、杜仲平补肾气。于标实者,或平肝潜阳、或清肝泻火、或燥湿化痰、或化瘀通络、或涤饮利水。张师处方用药时分轻重缓急,若水饮为患眩晕病势迅猛,运用重剂泽泻(30~60g)伍茯苓(20~30g)、白术(9~12g),工专力猛。选药究其性味功效,肝火旺者宜用苦寒之品(黄芩、龙胆草、夏枯草、菊花等)清肝泻火;肝肾阴亏致肝风上扰者,则易清肝平肝为育阴平肝潜阳之品(如生地、山萸、枸杞、黄精等)。此外张师喜用葛根,因其性轻扬升散,善解痉舒筋通经络。经脉通,血得行,使气血上荣头目,眩晕自止。且葛根气味皆薄,最能升发脾胃清阳之气,清阳上升,则清窍得养。
总之,补虚泻实、调整阴阳,掌握标本兼顾,是治疗眩晕的基本思路和治疗原则。
3 验案举隅
(1)患者叶某某,女性,64岁。初诊:2015年10月11日,诉头晕5月余,呈阵发性,劳累后加重,偶有心慌,时有口干。舌尖红苔白,脉弦涩。颈部放射片示颈椎间盘膨出。处方:黄芪20g,葛根20g,薏苡仁20g,牡蛎(先煎)30g,桃仁9g,鸡血藤20g,天麻12g,钩藤(后入)12g,板蓝根15g,谷麦芽12g,神曲12g,服药一周后再次就诊,诉头晕较前明显好转,时有头痛,舌质淡苔白,脉弦。于上方中加入寄生12g,石决明(先煎)20g,共14剂。一年后患者因他病就诊时告知其药后头晕止,未再复作。
按:患者由于长期伏案工作导致颈椎间盘膨出,引起脑部供血不足而发头晕。中医四诊合参,辨证为气虚络瘀。予黄芪益气通络;薏苡仁清热利湿通络;葛根解肌舒筋;桃仁、鸡血藤活血通络;经络瘀滞日久,气机不畅易导致肝阳上亢而头晕,牡蛎既能软坚散结以通络,又能合天麻、钩藤息风潜阳;谷麦芽、神曲和胃顾护中焦;经络郁久化热,故见口干,予板蓝根清热解毒。其颈椎病病程长久,湿瘀阻久,必生热毒而热毒一成,与湿瘀相结,又生痰浊,加重瘀阻。现代医学也认为,颈椎病局部存在有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表现。板蓝根功善清热解毒,更有消炎清热之功。[3]全方共奏益气通络、活血化瘀、清热化湿、息风潜阳之功。服药1周后患者头晕已见明显好转,只是偶有头痛,可见辩证准确,药已中的,效不更方,于上方加入寄生补肾壮骨,石决明镇肝潜阳以增强药力。
(2)患者周某某,男性,46岁。初诊:2016年04月06日,诉阵发性眩晕半年,加剧一周,作时天旋地转,恶心呕吐,耳鸣耳聋,时有心慌。舌体胖大苔白,脉弦。处方:茯苓30g,桂枝9g,白术9g,炙甘草10g,泽泻30g,黄芪30g,葛根20g,天麻12g,鸡血藤20g,牡蛎(先煎)30g,姜半夏12g,磁石(先煎)30g,服药7剂后再次就诊,诉时有耳鸣,余证皆失,舌尖红苔白,脉弦。于上方中加入钩藤(后入)12g,石菖蒲12g,继续服用7剂后,其家属来告知患者已痊愈,表示万分感激。此病困恼其半年之久,痛苦之情莫可言状。随访3个月眩晕未作。
按语:患者眩晕剧烈,作时天旋地转,伴有恶心欲吐及耳鸣耳聋,西医诊断为梅尼埃综合征。此属中医“眩晕病”,乃肾浊上犯所致。由于肾浊之水饮上泛所致的眩晕病情表现剧烈,以实证为主。治以化痰祛饮平眩晕,方用苓桂朮甘汤合泽泻汤,方中泽泻重用30g,其甘淡而利水,《神农本草经》谓其:“味甘寒,……消水,养五脏, 益气力, 肥健, 久服耳目聪明, 不饥, 延年轻身, 面生光。”且在众多通利药中唯泽泻利水而不伤阴。《药性赋》言其“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本草备要》赞其:“又能养五脏,益气力,起阴气,补虚损。”能入肾泻肾浊而升清气,从而达到养五脏的作用,取通利即是补益之意也。白术、茯苓、姜半夏、桂枝、甘草健脾以化痰饮且桂枝兼有平冲降逆之功;“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本病多挟肝风上扰清窍者, 故配伍天麻、钩藤、牡蛎、磁石平肝息风;血不利则为水, 水饮停蓄亦可导致血行不畅,故加葛根、鸡血藤活血通络。全方合用,共奏涤饮利水、健脾化痰、平肝潜阳、活血通络之功。患者服药7剂后,症状大有改善,眩晕即止,只留有耳鸣,病情恢复十之八九,说明辩证用药精准,效不更方,于二诊中加入钩藤增强平肝息风之力、石菖蒲辛宣透达、利窍通络。在宋·钱乙提出小儿“肾主虚,无实也”的影响下,后世医家皆沿袭此说,将之扩充到成人,认为肾无实证,治肾不可用泻法。其实在《内经》中就有对肾之虚实病症的认识,如《灵枢·本神篇》:“肾气虚则厥,实则胀”。在临床中可见肾实证,医者临证当细心观察,仔细斟酌,方可辨证准确,治疗无误。
4 小结
如上所述,眩晕一证,临床错综复杂,变化多端,而张师常能化繁为简,首执虚实两端,在治则上,尤强调治病求本,注重补虚泻实,调整阴阳,常能熔经方时方为一炉,灵活化裁。张师同时认为,在实际的临床过程中,眩晕病鲜少呈现单纯的某类证候,而是虚实并见,各种证候互相兼杂,因此,常需数法并施,辨证与辨病结合,如此,在临床上方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1]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97-304
[2] 郭霞珍.中医基础理论[M].1 版.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6.
[3] 张喜奎.陈亦人医学薪传[M].1版.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