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降脂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效果的影响
2017-02-17李华政
李华政
(河南煤化鹤壁煤业集团总医院 心血管内科 河南 鹤壁 458000)
强化降脂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效果的影响
李华政
(河南煤化鹤壁煤业集团总医院 心血管内科 河南 鹤壁 458000)
目的 研究强化降脂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河南煤化鹤壁煤业集团总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10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组采用40 mg辛伐他汀+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药物,对照组采用10 mg辛伐他汀+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药物,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置入支架后即刻心肌灌注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清ICAM-1、hs-CPR和P选择素水平。结果 观察组在置入支架后TIMI血流0、1级者少于对照组,TIMI血流3级者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MPG3级和无复流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CAM-1、hs-CPR和P选择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CAM-1、hs-CPR和P选择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使用强化他汀类药物,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控制心肌损伤,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强化降脂;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
急性冠脉综合症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常见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1]。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ACS)常用的方法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虽然能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患者术后无复流现象有一定的发生率,容易引发急性心肌梗死[2]。本研究旨在探讨强化降脂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效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河南煤化鹤壁煤业集团总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10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29例,年龄37~78岁,平均(63.25±8.25)岁。观察组中男28例,女27例,年龄36~79岁,平均(63.31±8.14)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PCI治疗:PCI治疗流程根据标准方法操作;由3名医生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的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情况、心肌梗死溶栓实验(TIMI)血流情况和复流情况进行分析。其中术后TIMI血流为3级,并且残余狭窄低于30.0%者为介入治疗成功;置入支架后TIMI血流低于2级者评定为无复流。若医生评定结果存在差异则取其平均值。药物治疗:①PCI手术前7 d,观察组患者使用40 mg辛伐他汀(北大医药重庆大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360),对照组患者使用10 mg辛伐他汀;②入院后两组患者均服用氯吡格雷术前负荷剂量(苏州天马精细化学品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212)和阿司匹林(江西新赣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6021440),100 mg/次,1次/d;③术后1 a内服用辛伐他汀20 mg/d、氯吡格雷75 mg/d、阿司匹林100 mg/d。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置入支架后即刻心肌灌注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研究对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24 h内的ICAM-1、hs-CPR和P选择素水平。
2 结果
2.1 置入支架后即刻心肌灌注情况 观察组在置入支架后TIMI血流0、1级者少于对照组,但TIMI血流3级者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MPG 3级和无复流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血清ICAM-1、hs-CPR和P选择素水平 PCI治疗前观察组血清ICAM-1、hs-CPR和P选择素水平分别为(229.57±53.38)μg/L、(1.39±0.35)mg/L、(32.04±8.54)ng/L,对照组分别为(231.87±79.85)μg/L、(1.25±0.37)mg/L、(31.29±8.79)ng/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CAM-1、hs-CPR和P选择素水平分别为(349.85±82.26)μg/L、(1.84±0.37)mg/L、(44.08±9.19)ng/L,对照组分别为(482.02±102.25)μg/L、(3.27±1.06)mg/L、(56.07±13.15)ng/L,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发生心肌坏死的概率可达30.6%,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但相关研究资料表明,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术后使用他汀类药物能够显著提高其治疗效果和预后质量[3]。
表1 两组患者置入支架后即刻心肌灌注情况比较[n(%)]
注:与对照组相比,aP<0.05。
强化他汀与标准他汀相比,其治疗有效率更高,对于改善患者心肌组织的灌注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能够显著降低无复流的发生率[4]。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在置入支架后TIMI血流0级和1级者显著少于对照组,TIMI血流3级者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MPG 3级者和无复流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李京芳等[5]的研究结果一致。此外,辛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不仅能够降低患者的胆固醇水平,同时还能够发挥抗炎、抗氧化以及抗血栓形成等多种功效。辛伐他汀能够对内皮黏附因子的表达能力进行控制,从而改善患者的内皮功能,缓解轻微血管痉挛。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CAM-1、hs-CPR和P选择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CAM-1、hs-CPR和P选择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通过强化辛伐他汀进行降脂能够更加有效的改善患者血清学指标。
综上所述,在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使用强化他汀类药物,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控制心肌损伤,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1] 许振坤,蔡洪滨,周馨,等.强化他汀治疗对ACS患者PCI围手术期胱抑素C和炎症反应的影响[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23(7):761-764.
[2] 李连征,胡静海,徐延光.强化降脂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4):491-493.
[3] 谷新顺,范卫泽,孟凡兰,等.强化降脂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4):2605-2608.
[4] 陈友佳,彭俊.择期PCI术前强化调脂治疗对冠脉前向血流的影响[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31(2):214-215.
[5] 李京芳,齐书英,杨秀赏.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5,10(3):326-327,330.
R 541.4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2.020
2016-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