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我国女性生存与发展的困境及路径

2017-01-25覃愿愿

知与行 2017年8期
关键词:父权制女权主义发展

覃愿愿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 430072)

·新时期我国女性问题研究专题·

新时期我国女性生存与发展的困境及路径

覃愿愿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 430072)

自清末民初女权主义在中国传播开以来,中国女性的社会、家庭地位和生活状况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变和发展。但与此同时,当前我国女性的生存发展依旧面临着许多新旧相交的问题。例如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使部分女性成为生育机器,严重损害了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女性气质的存在使女性潜意识中接受和沿袭了“被形成的特质”;传统性别分工模式造成了母职、家务劳动与女性个人发展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父权制形成了对当代女性的双重压迫。想要更好地促进女性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从四个维度进行努力。首先,要重新定义女权主义的内涵与奋斗目标,不再将女权斗争视为洪水猛兽,让大众看到女权主义对于建设和谐两性社会的重要作用;其次,需重视意识形态的重要作用,积极构建新型女性价值观,剔除传统女性气质中不利于女性发展的因素,家庭与社会教育要培育女性形成勇于展现自己的能力和信心;再次,要去除资本主义父权制对女性发展造成的双重桎梏,一方面,增强女性独立自主意识,逐步削减父权制度给女性带来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防止消费社会给女性生活带来的各种异化现象,帮助女性抵御各类不良思想的侵蚀;最后,应不断拓宽女权主义的活动范围,使其理论视野与社会活动涉及女性生活的各方面,提升男女事实平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等与女性发展相关的各类社会潮流,在探索女性不平等地位根源的同时,也以敏锐的洞察力分析了女性在生育、家庭劳动、儿童抚育、个人发展等方面遭遇的现实困境,这些理论对于认识当前中国女性的发展问题具有较大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女权主义;中国女性;女性生存与发展

仔细审视目前我国女性的发展现状,可以清楚地看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女性在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各个层面的权利、地位虽都已提升不少,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使当代女性的生存状况已经不同于往日,因性别因素而带来的新旧问题却依旧不容小觑。新时期,我国女性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探索困境出现的根源以及未来前进的方向,已成为我们必须正面回应的时代问题。

一、旧传统与新问题:当代中国女性发展面临的双重困境

近代以来,中国在女性权益的保障和提升方面确实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从表面来看,女性在各个领域都似乎取得了与男性平等的法律权利。但如果我们认真审视女性的发展水平、两性关系以及女性本身的实际情况,不难看到,当代中国女性的发展依旧面临着许多新旧交杂的问题。

(一)旧传统:封建思想和女性气质阻力依旧

不可否认,这确实是一个开明而美妙的时代。然而,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在数千年封建大厦轰然倒塌之时,这个庞然大物所扬起的尘土却依旧漂浮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上空。新中国成立不到百年,父权制在我们民族血液中留下的种子,依旧或明或暗地影响着每一个人特别是女性的发展。总体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封建思想作祟,重男轻女现象仍然显见。在传统思想中,男性才是一个家族姓氏和财产的传承者,养育男孩以传递香火的观念深深印刻在每一个人的头脑中,男人将生育男孩视为女性最大的任务,就连绝大部分女性也将此作为自身价值的体现及人生必须完成的使命。即使在“男女平等”的口号响彻大江南北、女性地位得到极大提升的现代社会,我们依旧可以看见有许多重男轻女现象的存在。为了生育男孩来“传宗接代”而导致严重超生,不顾妻子、儿媳生育健康逼迫其生二胎、三胎,遗弃甚至杀害女婴等事件层出不穷。这样的观念严重损害了一部分女性的合法权益,也损害了国家的长久发展,现阶段我们所面临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衡便是最好的证明。

第二,女性气质潜伏,“第二性”依旧普遍。正如西蒙德·波伏娃的名言所指出的那样:女人不是天生的,女人是逐渐形成的。封建制度下,女性被当作男性的附属品,是他们权力和财富的点缀,在父权制的塑造下,温驯、听话、柔弱、美丽、贤惠便是女性最好的品质,数千年以来,女性潜意识中已经完全接受和沿袭了这些“被形成的特质”。在家庭和社会文化中,要求女孩要有“女孩儿样”,使其从小养成所谓的“女性气质”,已经成了对女性形象固有的要求和期望。即便是在现代社会,这些观念也依旧被人们所广泛接受。但事实上,传统女性气质中有相当一部分有损于女性的健康发展。告诉小女孩要从小学会做一个安静、矜持、柔弱的人,那么势必导致她们相较于男性而言,会更缺乏坚强和刚毅的品性,更不敢去主动、直接地展现自己的内心和想法。在女性成长的过程中,倘若家庭和社会无视这一点,依旧按照传统教育模式教导她们首先要“成为一个女人”,而非是“成为一个人”,那么,女性离真正的发展则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可见,随着女性主义理论发展的深化,女性主义已经不能仅仅把追求表面权利上的平等作为最终目标,而必须开始对传统的男权制的社会结构和制度,以及建立在这种制度之上的意识形态进行批判。”[1]

(二)新问题:现代女性遭遇的新困境

新中国成立以来,“男女平等”的口号广为人知,但这并不能代表男女两性已经实现了真正的平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女性在前进的道路上又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

首先,女权主义污名化成为普遍现象。谈女权色变,女权主义在当代的发展陷入了被误解和扭曲的困境。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女性的社会、家庭地位日益提高,随着女性生存状况的日益进步,很多人,包括女性自身,都认为女权主义在中国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因而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了。在当下,如果有谁敢于直言自己是一位“女权主义者”,那么他势必会被贴上“激进主义”和“极端分子”的标签。在很多人看来,女权主义就是要与男人抢夺权力,压制和否定男人,以期建立一个女权社会。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一方面除了近些年来极端女权主义活动泛滥,加深了大众对女权主义的反感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人们并没有正确认识女权主义本身的内涵和目标,没有摆正在促进女性发展过程中男性应有的位置,将两性视为了敌对而非合作的关系。

其次,职场和家庭的双重角色使女性遭遇双重压力。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女性接受了高等教育,拥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职业。但是从整体情况来看,男性领导者和杰出者的比例依旧远高于女性,人们对待“男强人”和“女强人”的态度也截然不同。在很多人的思想中,女性太强似乎并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事业也不该是女性最大的追求,无论何时,家庭都应该是女性生活的主旋律。正因为受传统性别分工的影响,即使在女性也广泛参与到社会化大生产的今天,要求女性承担更多家务劳动的传统分工模式还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此导致在女性解放的旗帜下,现代女性却并未享受到解放带来的福利,反而却陷入到了职场和家庭带来的双重压力之中。

再次,天然的生育职能成为女性自我发展的拦路虎。女性天然的生育功能和自身发展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生育是女性一项独有的功能,由于其特殊性,从怀孕到生产,至少要花费女性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追求利润为目标的企业和单位,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量,往往不愿意承担女性由于生育而花费的时间和金钱成本。虽然法律明文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性别歧视,却也没有办法阻止他们在招聘时更多选择男性员工。另外,在小孩出生后的3—5年里,由于哺乳及传统习惯问题,照顾孩童的责任往往更多由母亲承担,为了孩子的成长和家庭的和谐而选择中断或牺牲自己职业前途的也往往是女性。所以说,母职和女性个人职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当代社会已经成为一个显性的问题。

最后,资本主义父权制构成女性发展的双重障碍。传统父权制与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本主义体系构成了当代女性发展的双重障碍。虽然封建制度已经被摧毁,父权制对女性的影响却并未完全消除。而与此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女性又陷入了异化消费的漩涡不能自拔。例如女性在减肥、健美和化妆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金钱,其目的却并不是为了愉悦自己,更多的是为了吸引男性的目光和满足男性的审美标准。女性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的身体在什么时间和空间中,又被谁所使用。当女性选择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花费在外表的装扮上时,不仅使得自己的身体成为一种物品,还损耗了从内在提升自己能力和素质的精力。可见,在父权制和资本主义的双重影响下,异化已经渗透进了女性的日常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使女性迷失在了错误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之中。

二、促进当代中国女性生存与发展的新路径

当前我国女性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多种困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妇女峰会上所讲的那样,没有妇女的解放和进步,就没有人类的解放和进步。因此,我们有必要为新时期女性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更符合时代特征的前进之路。

(一)重新解读女权主义的内涵及其发展目标

对于女性是否是一个阶级的问题,一直是女权主义中争论颇多的话题。与激进女性主义者相反的是,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者们虽然同样运用了阶级分析理论,但是她们更关心的是怎样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用于女性服务,而不是与男性为敌。

对于女性与阶级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者们特别重视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的论断,即在历史上出现的最初的阶级对立,是同个体婚制下的夫妻间对抗的发展同时发生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者们也同意女性在某种程度上与被压迫阶级具有同质性,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女性就是一个阶级。如玛格丽特·本斯顿和希拉·罗博特姆用阶级分析法探析了女人在历史中的二等地位的经济根源,发现几乎在所有社会中,女性是作为一个群体与生产和财产发生了一种特殊关系的,但是她们也明确指出,用阶级分析法分析女性与主张女性是一个阶级是两回事。激进主义者认为女性是一个阶级的观点没有看到在女性中间存在着阶级差别。掩盖了女性现实状况的真相。性或者性别并不能使女性成为一个阶级,两性差异因阶级的变化而不同。和男性一样,女性是一种多阶级的性。女性在现实中所受到的压迫是由性压迫、阶级压迫、种族压迫等各种压迫交杂在一起形成的。如果将女性与男性作为两个阶级对立起来,将女性解放事业与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分离开来,容易使女性主义运动陷入孤立,将大量同情或者支持女性运动的男性排除在外,将男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受剥削和压迫的事实一笔勾销,这样反而不利于女性解放事业的发展。“也许我们应该考虑把男人带到运动中来,使他们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的人数,因为第二阶段不仅仅是为了女人,也是为了男人。对于这一点,我们应该有开放的观念。”[2]

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男性斗争与女性解放斗争密切相关,他们可以并将成为女性的同盟。不对现有的社会结构进行改革,女性解放是很难实现的,这项事业由女性单独完成是很困难的。女性的解放需要将全世界被压迫阶级的成员,无论男女,都联合起来,批判产生女性压迫的社会结构,这才是真正契合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女性反对性别压迫的力量,应该和寻求阶级解放的力量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最后才能实现女性的解放。就像贝蒂·弗里丹在《第二阶段》一书的序言中指出的一样:“女权初始,主要任务是走出家门,接受教育,进入社会,但是在如今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已经相当普遍的情况下,女权的使命已经不止于此了。如今的女权,涉及的是生活本身,新女权的概念是涉及所有人的,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

正因为人们没有真正理解女权主义的内涵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没有理解女权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为了重构更好的两性关系,才会有部分声音认为“女权主义应该终结了”“女权主义是为了抢夺男性的权利”。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而女权主义最终也是要实现真正符合男女自身特征的人权,构建真正和谐的两性关系,二者的发展目标是有着内在一致性的。“鼓励妇女和男人之间的政治联合以反对性压迫会引起对女权主义的改革潜力的注意。”[3]认识到女性不是一个阶级,女权主义也不是为了压制男性而产生的,将女权主义的发展目标与人的解放相联合,才是我们正确理解女权主义内核的关键,也是女权主义接下来要前进的方向。

(二)重视意识形态的作用,尝试重构一种新女性价值观

朱丽叶·米切尔是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在其代表作《妇女——最漫长的革命》中,她不仅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倍倍尔关于女性解放的经典观点进行了评述,还指出了他们的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她认为,应该将激进女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女权思想结合起来,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们虽然看到了女性地位和生产的关系,却一直没有重视女性的依附地位一直在家庭中得以维持的原因,她认为家庭是女性顺从心理产生的发源地。因此,要消除女性压迫,必须要认识到女性所存在于其中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结构。正如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所指出的那样:“女人是逐渐形成的。”[4]传统社会中,女性在被塑造的过程中,社会和家庭文化是主要的力量,而在这其中,家庭作为女性人格培养的第一老师,对于女性心理认知的形成起到了关键而巨大的作用。父权制社会中,女性生来就是作为“他者”而存在的,被驯化成功的母亲往往无意识地成了父权制的帮凶,将女儿教育成与她一样的“附属品”,社会文化传达出来的信息则进一步巩固了家庭教育的成果,女性的从属地位在女性自身的意识中也得到了接受和确认。

这种意识形态所造成的影响并不能完全随着封建制度的解体而消逝,时至今日,虽然“男女平等”的观念已被人们普遍接受,可是在我国部分地区,重男轻女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往往在很多时候,部分女性本身也歧视女婴。除此以外,“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女性太强不受男人青睐”等思想观念也为很多人所支持与认同。即使“女人要学会为自己的生存负责”的口号已出现很多年,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当前社会,依旧存在着部分女性始终在渴望着通过依附于男性来获取生存资料,依旧将养家糊口看作是男人单方面的责任。就像杰梅茵所说的那样:“鸟笼已经打开,可金丝雀却不愿飞出去。结论是,鸟笼的门本来就不应该打开,因为金丝雀生就了一种受奴役的天性。建议它们做出选择只会令它们迷惘和悲哀。”[5]所以说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等残留的封建思想在今日还并未完全消除。最为恐怖的是,这些心理往往深深植根在女性的意识形态中,可见数千年以来,女性被奴役的程度有多么深刻。要想将女性从封建传统的思想泥沼中解救出来,就必须努力打破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努力建构一种新型女性价值观,而这,需要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双重变革。

(三)深入社会结构,去除父权制和资本主义制度对女性发展的双重桎梏

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场来看,父权制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关注焦点。从这一点出发,通过探讨父权制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可以将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分为一元制和二元制两大理论体系。但是不论资本主义制度与父权制之间的关系如何,可以肯定的是,以这二者为基础的社会结构必然会对女性形成相当大的压迫。

中国有着数千年封建父权制的历史,从清王朝覆灭至今也才不过百余年历史,不得不承认,现在的社会结构依旧或多或少受着传统父权制的影响。“在不触动父权制的结构,不破坏男权文化的前提下提倡女性单方面争取‘男女都一样’,其结果就是有更多的义务却无相应的权利。”[6]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虽然多以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女性为研究对象,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扩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受到了资本主义生产生活方式的一些影响,所以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中关于女性异化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为我们所借鉴。阿礼森·贾格尔反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教条,后者认为,只有直接参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人才被认为是真正异化的。贾格尔则认为,必须用另一种方式来理解异化概念,要看到,不是仅有领取工资的工人才是异化的,妇女虽然不一定能挣工资,但妇女在现代生活的所有方面都是异化的。她的这个理论框架以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为基础,但又超越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所提供的框架,为人们认识女性压迫提供了新的视角。当代社会,女性异化最为明显的便是身体异化。在消费时代,许多女性为了迎合男性固有的审美,不惜花费大量的金钱时间,乃至以健康为代价来维护或改造自己的外貌。女性同自己身体的异化,是女性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影响下丧失自我的明证。“人类的异化只有通过消灭资本主义并且由社会主义取代它才能得到克服,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私人和个体不再拥有和掌控生产方式。取而代之,生产方式会是‘社会化’的;也就是说,它们属于社会集体所有。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社会主义的建立,像其他任何生产方式上的转变一样,将产生人性上新的发展。”[7]所以总体来说,要促进女性的发展,打破父权制的固有影响,消除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人性异化是未来的必经之路。

(四)拓宽女权主义活动范围,关注女性生活各方面,提升男女事实平等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者艾里斯·扬提出了“性别分工”的概念。“性别分工”这个术语,一般指基于性的基础上对男性和女性进行不同的社会任务分配。分配给女性的首要职责是家务劳动和养育子女等任务,而分配给男性的首要职责是从事政治、经济等社会性的工作。在两性的关系中,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区分就是女性世界和男性世界的区别,而女性只能留在私人领域之中,这就是“性别分工”体现出来的两性的不平等。“性别分工”的长期存在造成了两方面的结果:一方面,家庭与工作的双重压力使女性陷入无从抉择的两难之中;另一方面,女性在职场中又往往处在报酬低、身份卑微、权力小和非全日性工作岗位的地位。朱丽叶·米切尔也认为女性的解放需要在生产、再生产(生育)、性和儿童社会化等四种结构上进行革命。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男女分工的差异有缩小之势,但是女性的主要职责依然被认为是母亲、家庭主妇,男女地位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变。

长久以来,我国女权主义的关注点更多局限在公共生产领域,对私人领域中女性权益的关注还不够。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所指出的女性在发展方面遭遇的困境,也正是当下我国女性群体所面临的普遍问题,这些观点为我们拓宽女权主义的活动范围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促进两性平等与和谐不能只关注公共领域,家庭内部的性别分工、女性的生育职能与自身发展之间的固有矛盾等问题,现在都是纳入到我们研究视野之中的时候了。

中国女性发展至今时今日,实质上正处于一个产生质变的关键时期。我们既面对着封建制度残留的障碍,也面临着新时期涌现出的新问题、新挑战。女性问题从来都不只是女性自己的问题,更是全社会、全人类的共同问题。妥善解决好女性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不仅有助于改变女性的生活状况,也可以改变男性的生活状况,由此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的两性关系和新的社会结构。关注新时期中国女性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做好妇女工作,是促进社会主义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信女性的进步一定会为社会整体的进步贡献出巨大的力量。

[1] 张一兵.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下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582.

[2] [美]贝蒂·弗里丹.第二阶段[M].小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5.

[3] [美]贝尔·胡克斯.女权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M]晓征,平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83.

[4] [法]西蒙·德·波伏娃.第二性[M].李强选,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121.

[5] [澳]杰梅茵·格里尔.女太监[M]欧阳昱,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2.

[6] 唐灿.家庭与性别评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52.

[7] [美]阿莉森·贾格尔.女权主义政治与人的本质[M].孟鑫,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84.

〔责任编辑:徐雪野〕

2017-06-19

覃愿愿(1993-),女(土家族),湖北宜昌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B17;C913.68

A

1000-8284(2017)08-0107-05

社会热点论坛 覃愿愿.新时期我国女性生存与发展的困境及路径[J].知与行,2017,(8):107-111.

猜你喜欢

父权制女权主义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陈染小说父女情感探析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压迫、疯癫和“胜利”
浅析《梦回藻海》中的生态女性主义
AnAnalysisofFeminisminJaneEyre
试析《愤怒的葡萄》中的母亲形象
女权主义REBORN重生
浅析女权主义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