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实践观的“五重”意蕴
——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视角
2017-01-25龚小聪陈奕诺
龚小聪,陈奕诺
(黑龙江大学 哲学学院,哈尔滨 150080)
论马克思实践观的“五重”意蕴
——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视角
龚小聪,陈奕诺
(黑龙江大学 哲学学院,哈尔滨 150080)
马克思哲学是旨在捍卫人的现实生命的实践哲学,是为人的现实生命与现实解放服务的实践理论。实践,在马克思看来是生成世界和人的根本性活动,深入探析马克思视域内实践观的意蕴是理解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关键。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可以说是马克思的哲学宣言,在马克思实践哲学演进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提纲》虽短小精悍,不到1 500字,但“实践”作为《提纲》中最重要同时也是最核心的关键词,在全文中出现了十四次之多,意蕴极为丰富且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实践活动的感性现实性、科学性与彻底性、革命性与批判性、社会历史性、价值理想性。马克思实践概念的五重意蕴,不仅仅清晰明确地阐述了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实践内涵,更是生动地诠释了其“新”唯物主义的实践根基,同时与传统的理论哲学路径划清界限,表明马克思的“新”哲学是旨在捍卫人的现实生命及改变世界的实践哲学,至今仍然具有丰厚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蕴。
马克思;实践;活动
马克思写于1845年春的《提纲》,在其思想发展历程中有着承前启后的理论价值及里程碑式意义。尤其是《提纲》中对“实践”概念的丰富表述,体现了马克思将捍卫人的现实生命和改变世界作为其终身事业的决心与哲学斗志。然而,在传统教科书的体系中,对《提纲》的解读,尤其是对《提纲》中实践概念的阐述具有遮蔽作用。本文将从马克思的实践观出发,从实践活动的感性现实性、科学性与彻底性、革命性与批判性、社会历史性、价值理想性五个方面进行解读,从而诠释马克思实践哲学对人的现实生命的关注与尊重。
一、实践:一种感性现实性活动
在《提纲》的第1条中,马克思立足于自己的实践哲学,对包括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内的全部旧哲学做出了深刻的反思和坚决的批判。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活动本身的。”[1]499如此开宗明义而又经典地揭示了马克思对实践概念的认识较从前的哲学视域有着极大的不同,马克思深入地反省了“新”哲学的真实基础,即作为感性的人的活动的实践,并在这一“新”哲学基础上对唯心主义和两种唯物主义做出了具体的批判。
(一)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
马克思所批判的旧唯物主义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费尔巴哈之前的唯物主义,另一个是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费尔巴哈以前的唯物主义,从广义上说,包括古希腊时期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经验论和18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而马克思这里所批判的主要指后者。在《形态》中,马克思将18世纪以法国哲学为代表的近代唯物主义称之为“纯粹的唯物主义”,也就是教科书中常说的近代机械的或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这种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在于他从某种绝对存在的客观物质实体及其规律出发,并将其视为第一性的,而人的生命存在、现实的自由、价值与尊严等却被视为第一性所派生出的产物,因此,如很多学者所指认的,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见物不见人的唯物主义,忽略人的现实存在及实践活动,继而抹杀了人的感性现实性及其价值理想性。
(二)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批判
马克思在对旧唯物主义进行批判之后又进一步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虽然认可了费尔巴哈对旧哲学的超越在于他看到了感性的物质客体,并将人和自然视为哲学的普遍对象,但是,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在取得了这种巨大的进步性之后,依然表现出自身的局限性。在费尔巴哈的哲学视域下,他极为强调感性的人和感性的自然,以及人与自然相互归属的关系,由此,费尔巴哈没有把感性现实性,也就是人的对象性存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而是将其进一步追溯到一种实体化的和观念形态的“直观”之中,进而诉诸最高直观和理想的类平等化,由此一来,感性现实性就陷入“观念论”囹圄,落入唯心论的窠臼,表现出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进一步而言,由于人身陷“观念论”中,他也就成了脱离社会历史,也就理所当然地看不到现有的社会联系。因此,“人”变成了直观性和抽象性的存在,那么,费尔巴哈所凸显的“自然”也就同时变成了直观的和抽象的,他既然看不到“人”是人的感性现实性的对象,当然他也就同样看不到“自然界”是人的感性现实性的对象。
同时,马克思也批判了唯心主义。他指出,唯心主义虽然是从主体方面出发,能动的去理解现实,但这种能动性被抽象的发展,不断地将能动的方面思辨化,以至于仅仅承认抽象的思维活动,并赋予了其超历史、超感性的意义,所以在唯心主义那里,人的感性现实性地活动被遮蔽,他们将感性现实性无限矮化,不承认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
因此,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与以往旧哲学的区别首先在于马克思赋予了人的实践活动的感性现实性,这也是马克思实践观的第一重意蕴之所在。
二、实践的革命性与批判性
马克思实践观的第二重意蕴,表现在实践的革命性与批判性。通过对马克思写作《提纲》的背景挖掘及其在《提纲》第1条、第3条、第4条内容中所表现出的革命性、批判性之维度,我们发现马克思实践观的革命性与批判性意蕴。
(一)实践的实际意义——革命性
随着欧洲各主要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工业的发展,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一些重要的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但工业的发展与财富的剧增并没有解决阶级之间的矛盾,反而引起冲突,引发工人起义。而此时的德国虽然处在封建贵族统治阶段,但也开始了工业革命,并且资本主义发展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由此导致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愈演愈烈。在这种特殊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群体中看到了革命的希望,捍卫工人的现实生命及其价值的理想在马克思的哲学事业中不断增长,成为其坚守一生的志业。在此,马克思实践概念的革命性就凸显出来了。同时,社会现实让马克思意识到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尤其是在社会领域,费尔巴哈倡导的“爱的宗教”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观,他改变不了无产阶级的现实状态。继而马克思在探讨实践活动理论的时候,不仅诠释了实践的革命性同时也提出了实践的批判性意蕴,正如马克思在《提纲》中所提到的“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1]499。这也是马克思对实践哲学理路——“新”唯物主义的理论定位及其所面对的双重任务的确定。
(二)实践的时代意义——批判性
纵观马克思的哲学历程,“批判”是其哲学的主旋律。在《提纲》中,马克思实践观的批判意蕴并不仅仅是指向费尔巴哈,同时也是针对青年黑格尔派的。青年马克思曾受到青年黑格尔派“自我意识”的影响,在其担任《莱茵报》主笔期间,曾大量的接触到了尖锐的社会问题,由此,他同“自由人”及青年黑格尔派的立场决裂,深入思考哲学的现实意义,并回归到活生生的现实世界之中。此时的马克思已经意识到,在面对社会现实时,不应该用当事人的意志去解释,而应该注意到各种关系的客观本性。也正是通过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学派及费尔巴哈不足的深入发掘,才有了他实践的批判性,同时也正是因为马克思赋予了实践批判的意蕴,所以他对现实的关注与剖析才会愈发深刻。
因此,在马克思的实践哲学领域,实践的革命性与批判性意蕴与现实的人的生命、感性活动自始至终都是休戚与共的。与此同时,马克思实践观所表现的革命性与批判性,不仅为他的实践哲学注入了与时俱进的鲜活血液,也展现他与传统理论哲学的分离,从而确立了其实践哲学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三、实践的彻底性与科学性
马克思实践观的第三重意蕴,表现在其彻底性与科学性。一般来讲,《提纲》的第2条内容一直作为传统教科书在处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的有力论证,也正因为如此,实践在马克思哲学中居于核心地位。然而,《提纲》的第2条如此解读是远远不够的,这里还涉及一个重大的变革,就是马克思对真理问题的重新理解,以及在此之中所赋予实践观的彻底性与科学性。
马克思说:“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1]500也就是说,真理问题不再是一个纯粹的理论哲学问题,思维的客观真理性需要回归到人的现实活动之中,回归到实践的轨道才能证明思维的力量与理论的彻底。在旧哲学里,真理问题的本质是一种“符合论”,在实践之外,去寻求“知识的可能性”问题的答案,从而远离此岸世界,迷恋在彼岸的虚幻之中。相反,在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视域内,他揭示的真理观,不再是理论视界里的认识论问题,而是一种根植于现实且抓住人本身的彻底的理论,这种理论的彻底性不仅仅衔接着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也是关乎着人的异化的扬弃及现实地解放此岸世界的证明。实践概念的科学性与彻底性体现在:作为“理论的实践”或作为“实践的理论”,他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1]11。可见,马克思对真理问题的理解不仅仅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上,更是在揭示一种彻底的,具有科学性的实践理论并以此探寻此岸世界的真理之所在。
此外,就费尔巴哈而言,他的宗教批判超越了以前的无神论者,他认识到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看到了宗教对人的统治、奴役,他从人的认知及心理层面探索了宗教产生的原因,即人的意志与现实的矛盾对立产生了自然神和宗教神,把宗教的世界归结到了世俗的基础,但是,费尔巴哈没有从世俗基础的层面去追究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他说“我们必须拿对人的爱当作唯一的真正的宗教,来代替对神的爱”[2]786。费尔巴哈如此的理想主义倾向,使他面对现实存在的具体问题时,变得苍白无力,无计可施。而马克思在费尔巴哈止步的地方,看到了问题的根源。由此,马克思提出具有科学洞见的实践观念“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501。从而也奠定了马克思实践概念的科学性与彻底性。
四、实践的社会历史性
马克思实践观的第四重意蕴,表现在实践的社会历史性,此重意蕴不仅仅在于揭示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在唯物主义、人的本质层面的不同,更是马克思建立唯物史观的重要支撑,在马克思的哲学历史中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而在《提纲》中,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时指出费尔巴哈割裂了人与社会历史的关联,并提出了他自己对人的本质问题的看法,即“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01。虽然马克思没有正面阐释人的社会历史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而仅仅提到人的感性活动及其本质,但这也足以诠释马克思的实践概念的第四重意蕴——社会历史性。
在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视域下,实践的概念不仅仅表现在人的感性活动,同时也表现在人的感性活动与历史的关联上。人不仅是自然的存在也是历史的存在,现实的人与历史息息相关,历史的生成与人的感性实践活动紧密相连。一方面,人通过实践活动创造历史,并且人的具体的、历史的活动不是脱离外部客观条件的,人不是从自身的观念和意志的抽象的感性活动出发的,而是将其自身融入历史之中。在此之中,人的生存实践活动过程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认识和改造自然,而是人自身的活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具体实践逐渐地创造历史的过程。当然在这个过程里,也是受历史制约的,就如同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接受着自然的变化与束缚。正如马克思所认同的那样,每一段历史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即生产力总和的基础之上。人与自然同社会历史之间,都是逐渐积累不断改变的过程中创造的,这是人的生命的丰富性之所在,同时也是实践活动之必然。因此,人的社会历史性不仅仅体现在人与自然的联系上,还在于人的感性实践活动。只有在这种具体的历史的活动之中,人的现实生命才是丰富的、具体的、活生生的。
人的现实生命从人的本质的意义上看,不是孤立的存在,他具有历史、社会属性。在马克思看来,费尔巴哈虽然看到了人的本质不过是宗教本质的异化而已,但是,他还是忽略了人的本质的现实性、社会历史性,原因就在于费尔巴哈没有将人的本质纳入社会历史之中,仅仅看到了感性的人与自然的存在。而人的活动、人与人之间社会的历史的关联从来都不在费尔巴哈的视域之内。由此单纯地从“直观”的人出发是到达不了社会历史层面的。与费尔巴哈不同,马克思不仅看到了人的感性活动,更是看到了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现实关系,并揭示了人的本质就在这种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现实社会中产生,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离开了现实活动的人,社会是无法理解的,历史更是失去存在之意义,相反,离开了社会历史的畛域,人也是无法理解的,人的存在与本质和动物毫无差距。可见,社会历史与人实践活动是不能割裂的。正如马克思告诫我们,“首先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体对立起来”[1]188。因此,本质上来说,我们的社会生活也是属于实践的,没有人的现实的实践活动,也就没有社会。当然,社会也不是脱离了人的现实生命凌驾于人之上的抽象存在,社会历史的创造与发展是人的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五、实践的价值理想性
马克思实践观的第五重意蕴,在于他的价值理想性,这也是马克思实践观中尤为重要的一重意蕴。《提纲》第1条的立场表明,马克思哲学物质客体理解的出发点为“实践”,即“主体方面”。因此,要理解实践概念的价值理想性,就要清楚地理解马克思所谓的主体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主体。无论是在《提纲》之前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还是更早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还是之后的《形态》或《资本论》中,马克思所理解的主体都不是限定在思维领域之中的抽象的认识主体,而是在感性生存实践活动中体现着人的目的性,即人的自由、尊严和解放的价值主体。
(一)价值主体的遮蔽与复归
在西方传统哲学中,人是某一绝对理念或实体的认识者。在笛卡尔开创的近代哲学中,这种知识论-理论哲学传统为自己找到了新的基点:“我思”,哲学由此实现了“认识论转向”。随后,“我思”在意识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的思辨哲学中被表述为“自我意识”,知识论-理论哲学传统由此得到了彻底的实现。然而“自我意识”所确立的人的形象依旧是旧哲学那里思辨化的“解释世界”的认识主体,并且将认识论的主体性与价值主体性等同起来,从而顺理成章地遮蔽了“价值主体性”应有的实质。所谓实践的价值维度往往也被局限于认识论的宿命之中,毫无价值可言。正是因为在传统哲学里,主体性价值维度的丧失,使立足于现实的感性活动的人的价值、自由、尊严等也变成了思维、精神的外化物而毫无意义,终究是一种“解释世界”的宿命。如此一来,主体活动的价值理想属性,不仅没有通过实践的路径加以改变,反而成了一纸荒诞的说辞,不具有现实意义。继而,没有突破性的改变。而马克思从实践哲学的视角出发,走出了“解释世界”的认识论框架,立足于“改变世界”的实践宗旨。他的实践观不仅赋予了实践概念的感性对象性、科学性与彻底性、社会历史性、革命性与批判性意蕴,更赋予了实践的价值理想性意蕴,深刻地表达了马克思实践观的丰富内涵。可见,实践概念的意义远远不止于人认识与反映自然的能动性,而是渗透着人的价值、自由、尊严和解放等丰富的价值理想性内涵。
在传统教科书体系中,虽然他是以相反的唯物主义立论的,但实践活动的价值理想性依旧被遮蔽在认识论的领域之中。实践的概念仅仅体现在对作为第一性的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和反映中。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实践仅作为认识的源泉、动力和标准而存在,在这个维度里,实践活动的价值理性意蕴就被遮蔽了。如此一来,主体活动的价值理想属性,不仅没有通过实践的路径加以改变,反而成了一纸荒诞的说辞,不具有现实意义。同样,在传统教科书体系中,实践活动的价值理想性依旧被遮蔽在认识论的领域之中。实践的概念仅仅体现在对作为第一性的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和反映中。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实践也仅仅作为认识的源泉、动力和标准而存在,在这个维度里,实践活动的价值理性意蕴也被遮蔽了。因此,马克思从感性的人的活动出发,也就是从“人”这个鲜活的主体出发,不仅赋予了实践概念的感性对象性、革命性与批判性、彻底性与科学性、社会历史性意蕴,更赋予了实践的价值理想性意蕴,深刻地表达了马克思实践观的丰富内涵。可见,实践概念的意义远远不止于人认识与反映自然的能动性,而是渗透着人的价值、自由、尊严和解放等丰富的价值理想性内涵。
(二)市民社会对人的价值理想性的剥离
在市民社会里,人的自由、价值、尊严等是一种虚无的存在,人应有的价值理想性一直被剥离。青年马克思早已意识到市民社会的种种弊端,早在《论犹太人问题》中就凸显出来的两种解放的价值理想性。前者为市民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政治解放”,后者为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的解放”。两种解放作为两种价值理想性预设,其根本区别就在于人在其中享有的权利的不同。在《提纲》中,马克思对“市民社会”与“人类社会”区分,包含着即后者克服、超越了前者的狭隘性、有差等性、形式上的可能性,而实现了普遍性,即实质的现实性。自经过以法国大革命为代表的新兴资产阶级革命以来,自由、平等、博爱已成为资产阶级的基本精神,然而吊诡的是,马克思发现这一基本精神仅仅成了以牺牲大多数人的现实权利为代价的资产阶级的奢侈品,而对于广大无产者而言,他们仅仅具有形式上的意义,在本应体现着人的自由、价值与尊严的实践活动中,而不是空洞的本质与自身的丧失。由此马克思指出,要克服和超越这一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的仅仅是形式上的抽象的价值理想性,就必须现实地“推翻那些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1]11。从而实现人的自由、价值、尊严与解放,实现人的本质的真正复归。
因此,马克思实践观的价值理想性不仅更好地诠释了“主体”应有的价值维度,更是超越了传统的知识论路径,他以人的价值、自由、尊严和解放为根本意志,换言之,现实的人的价值理想性维度在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意义所在,而捍卫人的价值、尊严、解放也是马克思奋斗一生的终极关怀。
六、结语
本文通过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的深入解读,以马克思的实践观为着眼点,从实践活动的感性现实性、科学性与彻底性、革命性与批判性、社会历史性、价值理想性五个方面阐述了马克思实践观所蕴含的丰富意蕴,这对理解以实践作为根基的马克思“新”唯物主义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也是理解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关键之所在,而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是旨在捍卫人的现实生命的实践哲学,为人的现实生命与现实解放服务的实践理论。但是,同样应该强调的是,对马克思实践观的诠释并不是简单的将其归结为一种实践至上论之中,将实践抽象化,而是将马克思的实践观置之于人的实践、社会历史的实践之中,综合实践内在的批判性、革命性、价值性等进行不断的探求,以期实现人的本质的真正复归。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62.
〔责任编辑:徐雪野 田丹婷〕
2017-05-21
黑龙江省社科青年项目“论塞维尔对马克思的浪漫主义解读”(15ZXC01);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清算——青年马克思思想的蜕变”(YJSC2016-011TLJU)
龚小聪(1991-),女,湖北随州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A121;B0-0
A
1000-8284(2017)08-0014-05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龚小聪,陈奕诺.论马克思实践观的“五重”意蕴——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视角[J].知与行,2017,(8):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