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民族民间舞彝族舞蹈的传承与市场的关联

2017-01-24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1期
关键词:烟盒民间舞彝族

王 韧

(中国煤矿文工团,北京 100062)

中国民族民间舞彝族舞蹈的传承与市场的关联

王 韧

(中国煤矿文工团,北京 100062)

彝族舞蹈作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彝族舞蹈的传承受到巨大的冲击。在文中就彝族舞蹈的传承与市场的关联进行深刻的分析,以期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提供借鉴。

彝族舞蹈;传承;市场;关联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为一家,少数民族在这个历史长河的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的风俗习惯,并且每一个民族都拥有着自己浓郁的本民族特色。彝族是我们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他勤劳勇敢、历史悠久、富有创造精神,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人口最众、分布最广、支系最多、民族民间歌舞最为繁富的一个民族,分为四川凉州彝族、云南彝族,虽然都是彝族,但是由于地域不同,生活习俗不同,舞蹈作品的表现也不相同,例如“烟盒舞”又名跳弦,虽然出自云南,但是四川凉州彝族舞蹈《花之舞》《火》都把“烟盒舞”的元素表达得淋淋尽致甚至跳出了别样的情怀,让人流连忘返,云南的“烟盒舞”脚底不仅欢快,而且身姿婀娜曼妙,其舞姿刚柔交替、俏丽婀娜,让舞者情不自禁舞翩翩,但四川的《火把节》又把烟盒舞的元素表达得霸气干练、风龙活虎,这就是彝族,由于地域不同,生活习俗不同,作品也不同,一个柔,一个烈,但都是一个元素。“烟盒舞”也许就是山区和坝区两种风格的体现,但是你也会忽然间看到它把云贵高原和四川凉山紧密地拉在了一起,不得不叹服,民族的力量和艺术的力量之强大,无论是在云南地区,还是在四川凉山地区,你都会看到烟盒舞,跳弦的影子。

但是它和大众文化市场的衔接还是有着很大的一段距离,甚至脱钩,我们国家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人们对文化的消费还停留在80年代的指引消费,自我消费还需要我们这些专业的舞者,乃至文化机构、传媒去指引,在这一点上我们做得远远不够,彝族舞蹈“烟盒舞”优美好看,观众爱看,喜欢看,但也仅仅是局限于地域,和舞蹈专业领域,例如,舞蹈教学、舞台和彝族地区,这与我们的大众文化市场不但有很大的一段距离,甚至中间还有一道鸿沟,这道鸿沟就是孤芳自赏,导致我们大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特别是彝族文化相对的陌生,这其实是我们自己对民族文化的漠视。

当我们看到在当今商品经济大潮中,民族文化已经发生了某种蜕变。但是在相当程度上已经出现了商业化倾向,在这商业化利益驱使中使有些作品已经倾向于扭曲民族文化的宝贵价值来换取商业利益,让人心痛不已。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的是民族文化的社会意识形态本质及商品属性艺术辩证法,才能够正确看待这个问题。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来源于生活,取之于生活,对于现实主义文艺工作者来说,真实性可以说是它的生命。因此社会生活本身就是文化创作唯一的源泉。

我们的少数民族大多生活在偏远地区,正因为是偏远地区,它的民族文化被外来文化侵蚀得少一点,保留、传承显然是重之重,然尔当代文化市场已是一个融合的市场,舞蹈与杂技融合,音乐和影视的融合——MTV,戏剧和相声的融合——小品,但都离不开根,因为有根,才能够去融合,有根才能去创造,这个根就是我们的本民族特色、民族文化。且不可忘记,烟盒舞又名叫跳弦,跳弦是彝族民间舞蹈中最具有特色、发展水平也是较高的一种舞蹈。群众基础非常好,但也仅仅局限于彝族地区,虽然它在中国民族民间舞专业领域中闪现晶莹璀璨的光泽。但是在文化市场中因未能找好定位,使烟盒舞跳弦并没有能够广泛地流传。也没有因为烟盒舞的动力带动当地的经济,更没有给演员带来经济效益。其实也没有给更加广大的舞蹈爱好者给予普及,仅仅把这美丽的烟盒舞跳弦普及在彝族的大山里,没有让它走出它的地域,走出国门,我们仅仅只做了传承,也许今天的传承就是连接着明天的创造,走出大山,指日可待,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做为一名专业舞者,我们更应该将少数民族民间舞专业性与社会广泛性挂钩,使人人都可以参与舞蹈、表现舞蹈,并且指引大家通过自我消费、艺术消费来观看舞蹈,那什么叫艺术消费呢?艺术消费是一种商业行为,也许为了审美目的,也许为了经济目的,动机可能超过我们想象。但是当前艺术消费不仅仅是个别富人或者艺术家的事情,而是已经成为一种日常消费形态。艺术消费不仅创造了艺术产业,也反过来影响了艺术生产、艺术创作,它改变了艺术家的生存状态和创作方式。因此我们的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必将与社会的广泛性、功利性挂钩,才会使更多的烟盒舞走出大山,走出国门,并改变艺术家的生存状态和文化市场,以前以艺术家为中心现在转变为以艺术家、消费者、艺术商共同为中心;艺术本身以重内容转变为重内容和重形式;客体(消费者)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接受和主动参与。简单地说就是将舞蹈艺术作品作为商品进行交换的行为,它的票房价值也因为舞蹈艺术商品出现三种状态:真实价格、虚浮价格和不足价格,面对艺术市场上存在的现实残酷问题,我们这些舞蹈创作者不得不面对,因为商品市场已经改变了我们这些舞蹈创作者对市场的认知,只有提高我们这些民族民间舞的创作者认知,我们才能够把民族民间舞彝族文化带进文化市场。也就是说舞蹈创作者既是商品的生产者,也是商品的经营者。从生产到经营到销售这一体化必然提高舞蹈创作者的自身能力,闭门造车的年代己经一去不复返,面对艺术商品唱主角的年代,我们一边要保留、传承中国民族民间舞的传统文化,又要面对商品市场的选择做出创新,表现方式由审美转变为审美与审丑;性质由非功利转变为非功利与功利;功能由满足需求转变为制造失落、扩大失落,话说中国的民族民间舞艺术市场也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虽然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健全的制度。但是以北京为中心以及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文化都市和沿海地区,发展势头迅猛。

话说市场,狭义上的市场是买卖双方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 广义上的是买和卖某些商品而与其他厂商和个人相联系的一群厂商和个人。市场的规模即市场的大小,是购买者的人数,简单地说就是买卖,而艺术市场是指以商品形式进行的艺术品交易,产生于17世纪的荷兰。艺术家既是商品的生产者,也是商品的经营者。艺术家的画室也就是制造车间,创作的作品也就由艺术家进行销售。

而中国的艺术市场在中国古代的发展历程中,大致可以分为三大段:即三代至秦汉的寄生性艺术市场,以歌舞的皇家赞助为主; 魏晋南北朝至五代的雇佣性艺术市场,以佛家雇佣艺术为主;宋元至明清的自由性艺术市场,各种艺术自由买卖全面开启。简单地说艺术融入商品,产生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增值。进入20世纪以后中国的艺术市场也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虽然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健全的制度。但是随着当今商品市场的飞速发展,艺术市场也是突飞猛进,并且出现了艺术商人、艺术中介,由于他们的出现,艺术与商品的妥协性由他们将其完美结合完成,因为艺术家的创作感性多于理性,而当其作品要融入实用性设计,就需要向妥协性改变,因此很多的艺术家转身就成为设计师,理性就多于感性了。艺术商品也就是说艺术与商品互相迁就,达到一个平衡的结果,因此,艺术商人、艺术中介瞬间大量涌出,他们把舞蹈、创作者、市场联合起来打造一个平衡点,同艺术市场需求预测结合起来,通过数据可以预见未来艺术市场需求及矛盾变化趋向。只有在摸清艺术市场资源的基础上,预测出各种产品的发展前景,才能结合艺术市场需求的变化,精确地预测出艺术市场供求关系的发展趋势,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使艺术发展的道路更加目标明确。

以发展目标、实现目标的战略手段进行最佳选择,在当今艺术世界基本全球化,艺术市场的规模比任何时候都要庞大。年轻的热门艺术家可以迅速地达到一个中年艺术家的价格,甚至是超越,作品也一样,因为热门,大家纷纷仿效、翻拍,这个热门不如说是对艺术市场的肯定,我们看到有些少数民族舞在舞台上大放光彩、收入不菲的时候,为艺术商人、艺术中介喝彩。因为他们的努力将少数民族舞蹈推向舞台,推向世界,无论褒贬,世界的发展总是向前的,我们的舞蹈艺术家们也应该在商品市场面前接受洗礼,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我们进步,舞蹈艺术家们才会更加珍惜民族文化,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也更加希望更多的艺术商、艺术中介、传媒关注彝族舞蹈,关注彝族文化,通过他们与少数民族舞蹈艺术家们共同的打造会使彝族舞蹈与世界连接得更近一步,与文化大众市场乃至商业市场更近一步,因为它既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及享受,又可以带来经济利益,这就是我们跟市场的联系,我也相信彝族舞蹈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也更加希望彝族舞蹈这朵芬芳的花朵,在文化大众市场乃至商业市场面前芬芳绽放。

J722.2

A

猜你喜欢

烟盒民间舞彝族
地域特色舞蹈在高校课程中推广的思考
你坐在阳光最好的位置
彝族海菜腔
论民间舞课堂教学的继承与发展——以“东北秧歌典型人物精品课”为例
晋中民间舞在高校舞蹈教育中的传承和发展策略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用烟盒做一架小飞机
传统文化影响下民族民间舞表演新模式研究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