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西药口服治疗周围性面瘫45例
2017-01-15姜宏伟
姜宏伟
(山东省荣成市人民医院,山东 威海 264300)
针刺联合西药口服治疗周围性面瘫45例
姜宏伟
(山东省荣成市人民医院,山东 威海 264300)
周围性面瘫;针刺;中西医结合
周围性面瘫是由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以患侧眼裂增大、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等面部表情肌瘫痪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亦称贝尔麻痹。由于荣成市地处北方沿海,本病是春秋季节的常见病、多发病。自2013年4月以来,本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此病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45例患者均来自2013年4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患者。均为单侧发病,其中右侧患病22例,左侧患病23例;男19例,女26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80岁;病程最长1个月,最短2 d。
诊断标准:①突然起病,常在睡觉醒来时感觉面部肌肉板滞、麻木、瘫痪;②不能皱眉、鼓腮;③口角歪向健侧,喝水时口角流水;④患侧眼裂增大、流泪;⑤患侧鼻唇沟变浅,部分患者舌前2/3味觉减退。排除脑干病变、腮腺肿瘤、面神经核病变、神经损伤等导致的周围性面瘫。颅脑CT或者MRI无异常。
治疗方法
1.西医治疗:地塞米松5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使用5 d;甲钴胺1 000 μg,静脉滴注,每日1次,使用10 d;银杏达莫注射液25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使用10 d。如果发病前有感冒病史,给予更昔洛韦注射液5 mg/kg,静脉滴注,滴注时间1 h以上,使用7 d。
2.中医治疗:发病7 d后,给予针刺治疗。取穴:患侧太阳、阳白、攒竹、四白、地仓透颊车、承浆、翳风、双侧合谷、双侧太冲。病程大于30 d加双侧足三里。操作:患者仰卧位,穴位用75%酒精常规消毒,针刺得气后,足三里行捻转补法,其余穴位均采用泻法,留针30 min。每日1次,7 d为1个疗程,休息3 d后进行下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
治疗结果
1.疗效标准:参照《临床常见疾病诊断标准》[1]制定。痊愈:眼睑闭合正常,贝尔征(Bell征)阴性,无泪液外溢症状,额纹恢复,能够皱眉,鼻唇沟双侧一致,口角不歪,能做鼓腮及吹口哨动作,舌前味觉恢复;有效:眼睑闭合正常,无泪液外溢,额纹略浅,能够皱眉,鼻唇沟略浅,口角闭合不歪但露齿或大笑时略有歪斜,舌面味觉恢复;无效:遗留永久性面瘫,口眼歪斜,面肌痉挛或流泪。
2.结果:痊愈36例,有效9例,有效率100%。
讨论
长期以来,面瘫的诊治方法多样,西医认为本病由病毒、微生物感染引起,主要病理变化为面神经水肿,可见炎细胞浸润,髓鞘或轴突有不同程度变性,在颈乳突孔和面神经管内的部分尤为明显[2]。所以西医早期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面神经的炎症和水肿为主,主要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改善微循环药物、神经营养代谢药物、血管扩张剂进行治疗。中医认为该病是正气不足,脉络空虚,致风寒风热之邪侵袭面部阳明、少阳脉络,导致经脉失养,经气阻滞,筋肌弛缓[3-4]。针刺是治疗周围性面瘫最常用且疗效确切的一种方法,足太阳经筋为“目上纲”,足阳明经筋为“目下纲”,口颊部主要为手太阳、足阳明经所主;风池、翳风同属少阳,风池还为阳维脉交会穴,具有疏风通络作用;阳白、四白、地仓、颊车具有均匀舒调局部经气的作用;合谷为手阳明经原穴,“面口合谷收”。本病初期应注意针刺不要过强,应予浅刺。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综合疗效明显,能够快速缓解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1]陶天遵.临床常见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9.
[2]岳霞,高燕.针灸联合早期应用阿昔洛韦治疗面神经炎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4,35(3):502.
[3]王为凤,陈妙根.温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11):36-37.
[4]陈冬.针刺治疗面瘫[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8-94.
2016-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