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建秋教授运用气机理论治疗哮喘经验总结*

2017-01-15李竹英李华静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8期
关键词:肺气脏腑气机

李竹英李华静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薪火传承·

刘建秋教授运用气机理论治疗哮喘经验总结*

李竹英1△李华静2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刘建秋教授借鉴《内经》中气机升降理论,阐释了五脏之气的运转及气机与哮喘的关系,基于气机升降理论指导治疗哮喘疾病,对于以后的哮喘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刘建秋 气机理论 哮喘 经验总结

哮喘是一种以可逆性气道阻塞,呼气性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属于中医的哮证范畴[1]。刘建秋教授专注呼吸系统疾病40余载,擅长中西医结合防治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特发性肺纤维化等呼吸系统疾病。刘师尊崇《内经》气机升降理论,博采众长,理论与临床结合,运用气机理论辨证论治哮喘。刘师以为气机周流,则脏腑和,脏腑和则伏痰止,伏痰止则哮喘不复,故在遣方用药上善于调畅脏腑气机,阴平阳秘,则脏腑和,在临证中疗效昭彰。笔者有幸师从刘建秋教授,现将其经验析述如下,以飨同道。

1 气机周流

气是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无形而不断运动的极细微的物质,是宇宙万物构成的本源。气机即气的运动,主要有升降出入4种形式。《黄帝内经》言“独阳不生,孤阴不长”,只有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二气升降交感,才能产生宇宙万物。气机升降学说是中医学从动态角度出发,对脏腑特性、气化功能以及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高度概括[2]。所以人体气机升降出入失常,则脏腑功能、人体的生命活动都会受到影响。刘师认为治病之道在于调和脏腑气机升降,肝、心、脾、肺、肾升降调和,一气周流,则脏腑和。肝生于左,肺藏于右。肝气左升,则能宣畅情志,气机通而不滞。肺气右降,则能吸入清气,津液输布运行,通腑泄浊。又如肺主通调水道,肾为主水之脏,肺的通调水道功能,有赖于肾中阳气的蒸腾气化,而肾的主水功能,亦有赖于肺气的宣发肃降,肺肾的协同配合,保证了水液的正常输布与排泄[3]。而心气上升,肾水方能上济,肾气下降,心火方能温下。如《慎斋遗书》说“心肾相交,全凭升降。而心气之降,由于肾气之升;肾气之升,又因心气之降”[4]。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故曰脾胃为气机升降调和之枢纽。如《格致余论》所说“脾具坤静之德,而有乾健之运。故能使心肺之阳降,肝肾之阴升,而成天地之交泰,是为无病之人”[5]。由此可见,气机的周流是维持人体生机,脏腑生理功能的重要环节,而气机理论也为刘师诊疗哮喘提供了依据。

2 气机之于哮喘

2.1 气机不畅,则伏痰自生 哮喘发作多为“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抟结,壅塞气道,肺道狭窄,通畅不利,肺气宣降失常。刘师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入研究,认为气机变化是哮喘发作、伏痰形成的关键。《素问·经脉别论篇》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入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6]。由此可见津液的运行输布无外乎是肺气的宣散、脾气的输布、肾气的蒸化。

刘师以为从肺气宣散而言,虚人外感或重寒伤肺,即形寒饮冷之后,正气不足,不能抵抗外邪,以至风寒等邪气进入人体。初期,外感邪气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日久随经传舍于肺,久留不去,导致脏腑虚衰,气机不畅,因而肺宣降失常,津液不得输布,凝聚而成伏痰。脾气的输布而言,脾胃位居中央,通上彻下,斡旋阴阳,升清降浊,故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7]。饮食不节、肝气不舒乘脾而致脾气虚衰,则升降失常,津液因而停滞,凝聚成痰,故有脾为生痰之源。《景岳全书》亦说“五脏之病,虽俱能生痰,然无不由乎脾生。盖脾主湿,湿动则生痰,故痰之化,无不在脾”[8]。就肾气蒸化而言,久哮之人或先天不足者,命门之火虚衰,不能蒸化津液向上而凝聚成痰伏于肺。

2.2 诱因引动伏痰,气机不畅,上逆而喘 《证治汇补·哮病》说“哮即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9]。哮喘的发生不外乎是脏腑气机失调津不从正化,而生痰伏于肺,加上气机不畅,外有非时之气的诱发而起。刘师认为,哮喘的发生,伏痰是夙根,外邪是诱因,其病机是由于人体内气机变化而产生的,而肺经气机上逆是其根本。如《内经》中言“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6]。刘师据此以为无论是脏气在内相争,还是腑气受邪扰于外,总归于脏腑阴阳气机失调,影响到肺的宣降,肺气上逆故而喘鸣。这种气机上逆影响到肺脏,才会使人产生喘鸣。因此刘师也为后续的治疗中提出了治疗的关键:宣降摄纳、气机调畅、伏痰化、脏腑实、卫外固。

3 基于气机论治哮喘

哮喘一病,历代医家皆有论述,其中以丹溪为首推,提倡“未发以扶正为主,既发以攻邪为急”。刘师认为哮喘发时不外乎风、痰、气逆,治疗上以宣散外邪、理气化痰、降气平喘为法;未发时则以补肺、纳肾、健脾为要,脏腑实,则气机调畅,津液输布而无哮喘夙根之患,卫外而无诱因引触。故刘师治疗哮喘,在结合现有治法的同时,更注重对体内气机的调整,主张宣散气、降气逆、摄纳气、调气机、化伏痰。

3.1 宣散气 刘师认为哮喘之人正虚时,或者外界邪盛时,感受风邪,风为百病之长,常兼夹热邪、寒邪致病,外邪引动体内的伏痰,痰随气升阻于喉间则有哮鸣如水鸡声、喘促憋闷、咳痰黄或白、粘稠难咯等痰鸣气喘之症,外邪郁于机表的恶寒、发热、头痛、身疼等症状。故在治疗上以疏散表邪、宣散肺气为法。邪从表走,邪去则正安;宣肺即宣通和发散肺气。《医学实在易》云“气通于肺脏,凡脏腑经络之气,皆肺气之所宣”[10]。肺气宣畅则喘咳诸症得以缓解。刘师用药时以麻黄、桂枝、紫苏、防风等辛散解表,其中麻黄更有宣肺平喘之效,临床上宣肺再配以桔梗、杏仁。

3.2 降气逆 《金匮要略》中言哮喘为咳而上气,咳逆上气等,点明哮喘在发作时其病机为肺气上逆,诱因引动伏痰,痰随气升,肺气当降不降,故有喘逆、息涌、咳呛阵作之症。故刘师将降肺中逆气为治哮喘立方之本,张仲景尝言,喘家作,要加厚朴杏子佳。刘师以此为基础,以降气逆之药如厚朴、紫苏子、葶苈子等解肺气上逆之所苦。兼有气短声低、动则为甚等虚症时配以人参、黄芪、五味子等补益敛降,收效颇丰。

3.3 摄纳气 《类证治裁》言“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人体的呼吸运动,虽为肺所主,但吸人之气,必须下归于肾,由肾气为之摄纳,呼吸才能通畅调匀,说明肾主纳气,对人体的呼吸运动具有重要意义[11]。素质不强或病后体弱者,肾气虚衰,肾不纳气,气不归元,则出现短气、息促、腰膝酸软等肾不纳气兼肾虚之象,未发以扶正,治疗上刘师以补肾纳气为法,常选用熟地黄、蛤蚧、胡桃肉等摄纳肾气,固气之本。

3.4 调气机,化伏痰 哮病的病机为伏痰之体,感受风寒之邪,痰随气升,而阻于气道,气与痰相互搏结,而出现气促、喘憋、哮鸣有声[12]。痰随气升时影响肺的宣肃、仲景曾言,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饮为阴邪,有形而易伤阳气,阻碍气机升降,遇寒则凝,遇阳则行,得温则化[13]。气机通畅则痰饮自消。而温药之所以能调畅气机则在乎于脾阳。如《四圣心源》中说“太阴主升,己土升则葵水与乙木皆升。土之所以升者,脾阳之发升也……戊土不降,则火金上逆;己土不升,则水木下陷”[14]。刘师以为以温药和之,则脾阳健运,脾阳健运,则清气能升,清气能升,则浊气能降,升降调和,则气机通畅,伏痰自消。故刘师常用干姜、人参、白术等药温脾阳,调和气机,化伏痰。

4 病例举隅

杨某,女性,30岁,2015年12月10日初诊,哮喘病史2年,初起发病时于西医治疗尚有疗效,但易反复,为从本治,遂求治于刘师,患者自诉:近期咳喘半月,半个月前因冬冷衣寡后感寒,晨起出现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咳喘等症状,自服疏风解毒胶囊症状稍有缓解。现患者咳嗽、喘息、喉间痰鸣,咯痰多而稀薄,口干欲饮,大便两日未行,舌淡胖,边有齿痕、苔黄腻,脉弦紧,胸片显示双肺肺纹理增粗。刘师治以小青龙汤加石膏汤化裁,方中炙麻黄、桂枝、干姜、芍药、石膏、厚朴、款冬花各15 g,法半夏、五味子、炙甘草各10 g,细辛3 g。上方5剂水煎服,早晚分服。2015年12月16日二诊:经治疗后诸症好转,咳嗽、喘息症状改善,喉间痰鸣减轻,咯痰量少,口不干,大便每日一行,舌淡胖、胎薄白,脉弦滑。故刘师在原方的基础上去石膏、厚朴,加黄芪、炒白术各15 g。7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按:患者患哮喘病2年,近日又因外感风寒出现了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咳喘诸症,初诊时,刘师辨以表证虽不明显,但表邪仍在,外有风寒表邪未散,内有伏痰于肺,升降失调,里气雍滞化火,则迫肺气上逆而有咳喘,火热伤津液而有大便干、口干欲饮之象、舌淡胖,边有齿痕、苔黄腻,脉弦紧,辨为小青龙加石膏汤证,方用炙麻黄、桂枝、细辛,辛温散行,解表散寒,取意上焦得通,津液得下,配以石膏,厚朴清降火逆,平肺气,通大肠;干姜、半夏性温以健脾阳兼化肺中伏痰;以白芍、五味子敛肺降逆;款冬花下气止咳;炙甘草扶脾气、调和诸药。二诊,刘师认为诸症缓解,热像已去,大便已通,故减石膏、厚朴,加上黄芪、炒白术补脾肺之气,固表兼化痰以减少哮喘的发作。

5 体 会

哮喘一病临床常见且较易反复,总属邪实正虚之证,病理因素以痰为主,脏腑功能虚衰、气机失调津不归正化而生痰,痰伏于肺,发时以诱因引触。历代治疗上都遵循着“未发时以扶正为主,即发以攻邪为急”的重要治疗原则[15]。刘师治疗哮喘一病上,在结合现有治法的同时,更注重对体内气机的调整,提出气机周流,则脏腑和,脏腑和则伏痰止,伏痰止则哮喘不复的理论,主张宣散气、降气逆、摄纳气、调气机、化伏痰诸法。以气机升降理论结合临床,将哮喘的治疗化繁从简。

[1] 刘建秋,李竹英.哮喘从体质论治[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6(7):1148.

[2] 朱向东,安耀荣.气机升降理论探析[J].中医研究,2006,19(9):1.

[3] 宋气,包立振.论气机升降与脏腑生理、病理及治疗的关系[A].江苏中医,1997,18(8):36.

[4] 周之干.慎斋遗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9-12.

[5] 朱震亨.格致余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6] 王洪图.内经讲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7] 司振阳,张骠.基于气机升降理论辨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探析[J].中医儿科杂志,2016,12(3):19.

[8] 张介宾.景岳全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6:43,208,647,710,1280-1463.

[9] 李用粹.证治汇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30-133.

[10]吴社群.辨治肺系疾病应重视通大便[N].民族医药报,2009-05-29(3).

[11]王丽华.洪广祥运用宗气理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经验继承与临床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

[12]裴海寅,奚肇庆.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J].中医学报,2013,28(1):22.

[13]蔚振宇,潘馨莹.浅析历代医家痰饮论治特色[J].新中医,2014,46(10):237-238.

[14]黄元御.四圣心源[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6.

[15]黄晓帅.清热泻肺化痰散瘀法治疗儿童哮喘急性期热哮证的临床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

R249.8

A

1004-745X(2017)08-1376-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7.08.018

2017-03-07)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2013)

△通信作者(电子邮箱:494149690@qq.com)

猜你喜欢

肺气脏腑气机
处暑
——保养肺气 春捂秋冻
浅谈喉咳肺气虚证
Summary on Professor QIAO Bao-zhang's Experience i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for Pancreatic Cancer
人到中年补肺气
调畅气机在咳嗽病中的应用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研究进展
便携电子打气机
LNG加气机现场检定方法的解析
脏腑疏通术
浅析LNG加气机工作原理及现场检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