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多元治理理念与策略探究

2017-01-07肖称萍

职教论坛 2016年25期
关键词:多元共治互联网思维校企合作

摘 要:“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和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到来,产业转型升级与跨界融合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必须借鉴互联网思维驱动,创新校企合作,运用跨界思维,促进人才培养融合;运用社会化思维,重塑校企协作平台;运用用户思维,对接行业企业需求。校企合作的新态势为参与主体提供了多元共治内生动力的同时,也更进一步彰显了多元共治的价值取向。为实现校企合作多元共治的目标,应着力重塑政府角色定位,转变政府职能;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为校企合作提供平台;推动企业主导参与,使校企由“合作”走向“融合”;职业院校以理念变革为基础,提升人才培养的内适力。

关键词:校企合作;多元共治;互联网思维

作者简介:肖称萍(1973-),女,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杂志社编审,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院2014年度专项课题“多元共治:新常态下校企合作研究”(编号:ZJ1401),主持人:肖称萍。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25-0060-05

2015年5月8日,我国发布《中国制造2025》,将“智能制造”定位为中国制造的主攻方向。以“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智能制造”为主线,着力提升“中国制造”软实力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2016年5月2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28号)》提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实施‘互联网+行动的主战场,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有利于形成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倍增效应”。事实上,“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和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面对新型制造业带来的产业转型升级、面对经济和社会逐步步入智能化、网络化和协同化发展的新阶段。站在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高度,思考研究如何整合不同教育机构、行业企业和社会组织的资源优势,建立有效的战略合作关系;思考如何适应产业环境和技术环境的变化,抓住外部机遇,壮大资源禀赋基础,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加强职业院校、企业、行业、政府等相关主体与组织的对话与交流,实行政行企校互动合作,创新和推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思考如何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在“合作办学、产教融合”的利益相关者网络体系中融入开放治理、合作治理等治理理念,借鉴互联网思维重新审视现有的校企合作模式,通过多元共治真正实现校企合作互生共赢,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与高职教育变革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基于互联网思维驱动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创新思考

互联网思维是指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互联网思维的特征是平等、开放、去中心化。体现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互联网思维具体包括跨界思维、社会化思维、用户思维等。

(一)运用跨界思维,促进人才培养融合

随着互联网和新科技的发展,不同产业领域、不同组织机构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化,大规模的跨界融合和产业链的纵向和横向整合进一步加速,职业教育和产业行业之间也在逐渐融合和共生,职业教育必须通过政行校企合作平台的搭建和有效治理逐渐消除人才培养的“中间地带”。从而将政府、行业、企业、院校、学生等若干层面的参与主体全都纳入到一个大的利益相关群体。由于校企合作形式多样、业务复杂,并无标准化的流程和模式,而且在互联网发展范式的推动下,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和方法将更多元化、更富创新性,人才培养和企业生产、校园教育和社会教育、教室学习和工作场所学习、现实学习和虚拟学习以及技术研发和协同创新等越来越呈现出多样性。

同时,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产业升级和产业跨界发展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多样化要求,特别是以互联网为纽带的服务业、制造业等行业,跨界融合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政行校企应创新组织形式,整合优质资源,通过校企合作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协同构建职业孵化平台,从而拓展学生职业变迁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真正深化校企合作的内涵,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从而促进毕业生在同一行业不同岗位间的融合。

(二)运用社会化思维,重塑校企合作平台

社会化思维是指组织机构利用社会化的工具、媒体和网络,重新朔造组织机构之间的沟通关系,以及组织管理和运行模式的思维方式。社会化思维倡导一种开放、参与、分享、创造的理念,更加注重参与其中的个体组织的交流与沟通、感受与体验。职业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对经济产生影响,或促进或制约,职业教育规模和水平的发展引发职业教育与经济从单向需求供给关系发展为双向自发调整关系。伴随着科技创新的日新月异,尤其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深刻变革产业的生产与运行方式,彻底改变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模式,积极变革彼此的交流互动方式的同时,也使得组织之间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组织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少。这个背景下的校企合作必然是一个多层次的、开放的现代合作体系,院校之间、企业之间、院校与企业之间、企业与行业协会之间、企业、院校和政府之间的互动必不可少,多元化的主体互动共同构成了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容。其中职业教育与经济的直接对话、政府调控、行业企业参与等组成一个联动的社会系统。在这个彼此依赖、互动协作的社会系统中,必须改变以往单纯以职业院校和企业为主体的自我思维模式,重塑校企合作平台,充分发挥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的不同作用,形成四方联动的利益共同体,充分融合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的办学优势,走“理实一体化”的人才培养路径,依靠群体行动求解校企合作办学的复杂问题,真正实现相互合作的个体之间整体利益最大化。

(三)运用用户思维,对接行业企业需求

在互联网时代,制造业的“规模化”与“个性化”理念将得到很好的统一。在“大规模定制化”成为制造业基本方向的前提下,未来的产业工人不能仅仅活跃在制造的第一线,还有可能参与到产品的研发、销售及服务等各个环节,这就强调了人才素质的综合型,在具有专业核心技术能力的基础上还要具备全产业链的相关知识技能以及熟悉“互联网”技术的操作技能等等。校企合作培养的是学生,最终用户是企业,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企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新要求,必须进一步深化政行校企合作与开放办学机制,形成内外联动、紧贴行业企业需求打造专业群,形成双师型结构教师队伍,构建与企业的生产流通过程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以此带动专业的调整和课程的设置,使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岗位需求对接,从而满足企业转型升级的用人需求,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二、校企合作多元共治的应然性分析

治理(governance)一词最早源于拉丁文,原意是控制、引导和操纵,治理概念原本是对企业而言的,后经过延伸发展扩展到企业之外的公共事务。在现代社会及组织管理中,治理被认为是有关公共事务管理的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主要通过多方合作、相互协商等方式确立彼此的认同、共同认知和目标远景等以实施具体的管理过程。相对于传统的自上至下的管理而言,治理的主体一般是多元的,既可能是政府也可能是行业企业等社会组织或机构。治理功能的发挥有赖于一系列制度的安排和制度的创新,充分发挥各治理主体的优势,规避各自的弱点和缺陷,以形成协同效应,从而解决日益复杂的治理问题。而作为跨越了行业、企业和学校的校企合作更适合作为治理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对象。

(一)校企合作的新形态为多元共治提供了内生动力

马克斯·韦伯的“理性官僚体制”管理理论强调一切事物的管理均应采取政府集权的“一元管理”模式,政府是资源的配置者和政策的制定者,是权力的唯一中心,其他组织机构只能在政府的管理下开展工作,强调的是自上而下逐级负责。我国行政管理模式采取的以政府为单核的集权行政化管理体制,在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过程中,国家或地方政府都处于主导地位,使得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社会治理进程缺乏必要的外部监督,出现一些低效率、目标偏离、乱作为、不作为等问题[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非政府组织、公共管理机构等其他社会组织的主体地位逐步得到确立,在公共事务方面的管理模式已不再单纯依靠政府的集权管理,政府不再被看做是权力运行的中心和行为主体,转而向政府机构与非政府机构之间的合作、公共管理机构和私人部门之间的合作、被动强制与主动自愿之间的合作演化[2]。

在经济新常态下,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办学方式、运作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等将发生巨大变化。校企合作将成为一种新服务形态、新运行机制、新办学模式的教育创新服务体系,这就意味着许多行为主体要共同参与到治理过程中来,围绕着实现相互之间的合作愿景和目标价值而协同开展联合行动。形成“政府主管、院校主办、社会参与、多元协同、多方共赢”的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新格局,切实提升职业教育办学实践及治理活动的绩效水平。

(二)职业教育的“跨界属性”决定多元共治的价值取向

职业教育的跨界性、职业性、社会性和紧贴市场办学的特性和追求,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办学宗旨和特征,决定了必须充分发挥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各自的能力、资源、优势,各主体紧密结合,资源互通,共同构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利益共同体,打造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以及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四合”“四共”的立体教育体系[3]。从而提高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针对性和前瞻性,提升合作项目和合作内容供给的适应性和有效性。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整个社会的多元面向作为职业教育的治理主体,只有通过各相关主体的协同努力、共同治理,方能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并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伴随着“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越来越多元,使得校企合作参与主体彼此之间有越来越多的事务需要协商、越来越多的资源需要交换、越来越多的利益需要共享,当然也就越来越需要在治理过程中采取一致的行动[4]。

三、校企合作多元共治的策略分析

传统意义上的校企合作是边界很清晰的组织体系,职业教育机构和行业企业之间往往是线性合作,具有层级秩序特性;而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校企合作不再是一对一、点对点的合作,主体的多元化造成了合作向网络化发展,呈现出相互參透、相互依赖的趋势,校企合作实践也更具灵活性、主动性、积极性和适应性。事实上,无论从理论研究层面还是从实践推动层面看,对校企合作而言,从管理走向治理,正是推进职业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新时代提出的新命题[5]。

(一)重塑政府角色定位,转变政府职能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政府职能已经做出了具体规定,“着力营造制度环境、制定发展规划、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加强规范管理和监督指导等”。这也就意味着,掌握着大部分教育资源的政府在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虽然仍然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其职能却由“划桨”向“掌舵”转变,即其对事务的管理从以往事无巨细的“全能型政府”,转变到以服务为主、以宏观管理为辅的道路上来,不再“大包大揽”从举办到办学的一系列权力,也不单局限于市场失灵情况下临时加以干预,而是从职业学校的内部事务中实行战略性撤退,承担起统筹规划、提供愿景和监督指导等职责,用计划、法律、经济、评估、信息服务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对职业教育实行组织和领导[6]。其一,加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顶层设计。我国校企合作办学已经经过了一个比较长时期的探索,现在需要进入到多元合作共治的发展时期,合作共治需要规范化的制度体系保驾护航,这无疑要政府做好顶层设计,其中包括:明确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和办学思路,宏观调控职业教育的规模、结构、布局,为职业教育发展创设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其二,明晰政府、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责任。通过立法等方式明确各参与主体的责、权、利,并为各主体职责的落实和权能的获取制定系统的、可操作的法规、制度和政策措施。其三,完善组织机构,建立联结或统筹不同相关主体的组织。建立以职业教育部门、产业部门、财政部门、人保部门、工信部门等多部门共同参与协作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以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为平台,从全国或较大区域层面规划、决策校企合作实施战略,并通过该平台充分协商各参与主体的利益和意见,从而推动校企合作系统协调运行。其四,进一步完善和理顺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包括建立健全稳定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科学划分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投入分担和责任规约;努力营造民间资本投入职业教育的宽松环境,逐步提高非政府投入经费的比例等;通过一系列的财政政策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二)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为校企合作提供平台

要在职业教育系统与外部社会的接口处,形成顺畅的沟通协调和促进合作的机制,进而密切学校教育和生产实际的结合,就必须找到能够有效克服政府和市场的不足、兼顾教育与产业利益的最佳平台。行业协会是校企合作中担当企业与职业院校关系协调的最佳平台。行业协会是同一行业中众多企业的联合体,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行业协会了解企业的主流需求,代表企业的集体利益,且能更冷静地看到企业的长远利益,了解整体经济环境与行业发展状况,对行业的发展趋势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同时,行业协会对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规律与模式有深刻的认识,能看到企业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具有沟通企业与职业院校的中介组织的特点,在校企合作办学体系中,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实质性作用,真正实现教学链与产业链的有效对接,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行业协会也是行业和政府沟通的桥梁,其主要功能有广义的代表、沟通、协调、研究及狭义的服务职能,包括信息服务、教育与培训服务、咨询服务、举办展览、组织会议等等[7]。行业协会作为独立于政府、职业院校、企业的第三方,这种中介性质使得行业协会能够比较客观公正地协调好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复杂关系,能够站在比较高的位置研判全行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从而帮助政府在引导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合理决策。在校企合作办学中,行业协会需以主体身份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全过程,积极引导校企双方找到利益的结合点,切实履行好信息功能、协调功能以及监督功能等多重功能[8]。具体职责包括:1.开展政策研究,为职业教育政策的制定及职业教育的实施和开展提出可行性建议;2.进行市场分析与研究,预测并统计职业教育的需求与供给信息;收集与传递就业信息;3.协调企业与院校双方合作育人,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促进教学与实训有效衔接、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监控与评价等。

(三)推动企业主导参与,使校企由“合作”走向“融合”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缺乏政策、法律诱因,导致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校企合作表现为“校热企冷”的单项性浅表层合作。面对着“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在理念上,企业要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树立高层次的企业价值观,体会到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对于国家经济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非凡意义。企业应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建设理念,并将参与校企合作教育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发挥重要主体作用作为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在行动上,健全企业培养培训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校企合作管理章程和工作条例,为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提供制度保障;通过深度参与市场人才需求预测、专业开发、标准制定、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全程主导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协同职业院校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共建实习、实训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校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建教师实践基地,畅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教师的通道,全方位发挥企业重要主体的作用;积极参与探索国家层面的混合所有制办学和现代学徒制试点等,促进自身参与职业教育由功能作用主体向法律作用主体转型,进而成为办学的主体,从而让校企合作活动由“合作”走向“融合”。真正参与到人才培养全过程,提供工作场景的学习,校企合作“双主体”或者“企业主导+学校主体”办学,突破办学壁垒和环境约束,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职业教育办学平台[9]。

(四)职业院校以理念变革为基础,提升人才培养的内适力

伴随着“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双创+”等国家战略的实施,职业院校应从整个国家改革的全局视角出发,树立全局观念,主动调整职业教育办学思路和发展理念,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对人才的要求。

职业院校应树立起创新发展理念,在市场引导下,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发展模式,通过内部管理机制创新,激发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首先,坚持特色办学。新常态下的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者的差异化需求日渐显现,职业院校要坚持特色办学,围绕地方特色产业、特色资源做文章,着力提升特色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的对接度,并能够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变化趋势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其次,职业院校应努力改善职业技术人才供给,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劳动者。再次,职业院校要树立起“经营”意识,要能够善于发现市场、细分市场,立足于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发展实际,提供个性化人才培养服务。一方面,要在技能类型上进行细分,做到专业性与实用性人才供给相统一;另一方面,要在人才培养规格和相应的体系上进行细分,努力达到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市场针对性、适应性。最后,在职业院校自身管理工作改革上,要变过去的被动适应为主动出击,充分运用好当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释放出的制度红利,积极寻求有利于自身办学发展的市场资源,以开放的姿态拓展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南旭光.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循数治理”解析及实现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16(8):20-26.

[2][4][5][9]张培,南旭光.校企合作网络化治理:内涵特征、动力逻辑与趋向路径[J].职教论坛,2016(7):27-30.

[3]王淑萍.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治理主体研究[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1(4):107-108.

[6]马成荣,陈向阳.改革关键:重构政府与市场关系[N].中国教育报,2014-07-14.

[7]韩国明,程贵妞.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运行机制分析[J].教育科学,2007(6):72.

[8]孙建,藏志军.论现代职教体系中行业协会的功能[J].职教论坛,2016(36):46.

责任编辑 刘扬军

猜你喜欢

多元共治互联网思维校企合作
多元共治理论下的校企合作分析
共生理论视阈下职业教育治理模式创新研究
论述互联网思维在电子商务中的作用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