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应性鼻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含量及其辅助诊断价值

2017-01-06李雪盛李厚恩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变应原变应性鼻炎

李雪盛,钱 进,李厚恩

(海军总医院 全军耳鼻咽喉科中心,北京100048)

*通讯作者

变应性鼻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含量及其辅助诊断价值

李雪盛*,钱 进,李厚恩

(海军总医院 全军耳鼻咽喉科中心,北京100048)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及与其一致的过敏源检测结果。AR的辅助诊断方法主要是变应原检测,包括皮肤点刺实验(skin prick test,SPT)、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鼻激发实验。另外,还有其他辅助诊断手段如鼻分泌物涂片、鼻盥洗液中特异性IgE检测等。这些辅助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如SPT实验虽然敏感性高,但试剂来源困难,患者依从性差;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敏感性低;鼻激发实验及鼻分泌物涂片、鼻盥洗液中特异性IgE检测操作复杂,质控不佳等等。外周血嗜酸性细胞(eosinophil EOS)增高是过敏性疾病的敏感诊断指标,临床检测方便,在绝大多数非AR患者中,外周血EOS含量正常,有可能作为AR的有效辅助检测指标。我们通过对AR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细胞含量观察,并与正常人群对比,了解其辅助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住院治疗患者中,选择具有典型临床症状(鼻痒、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鼻塞);典型临床体征(双侧鼻黏膜苍白水肿、下鼻甲水肿、鼻腔多量清水样分泌物);有效的诊断性治疗(对激素喷鼻剂、抗组胺、抗白三烯药物具有良好治疗反应)确诊为AR的成年患者,并选取同期未并发AR的其他疾病(慢性扁桃体炎、甲状腺良性肿瘤、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对照。两组均排除其他变应性疾病、免疫缺陷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及传染性疾病患者。

表1 AR与对照组一般情况比较

1.2 研究方法 调取患者病历,分别对AR及对照组患者外周血EOS含量百分比进行回顾性调查,以SPSS17.0统计软件对AR组与对照组进行显著性对比及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123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男性72例,女性51例;66例对照患者,男性33例,女性33例(表1)。AR组与对照组外周血EOS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t=7.335,P<0.001)AR组外周血EOS95%可信区间为4.99%-6.14%。

3 讨论

AR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保守估计全球AR患者超过5亿[1]。相关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中国大陆地区人口患病率为4-38%[2],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根据中华医学会《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年,天津)》的标准,AR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同时至少一种变应原SPT和/或血清特异性IgE阳性[3]。SPT是一种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变应原检测方法,AR患者中,SPT阳性率一般可以超过80%。其缺点在于变应原试剂来源困难,目前国内还没有标准化的变应原商品上市;可检测的变应原种类有限;需要做皮肤点刺,对皮肤条件有一定要求;有一定发生过敏反应的风险;结果会受到主观判断影响。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属于客观检查,但其阳性率相对较低,且价格较高,在普及上会受到一定影响。

AR属于由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粘膜局部EOS增高是典型的病理表现,研究表明,在AR患者中,外周血EOS也存在增高现象[4]。外周血EOS(正常值范围1%-5%)检测简便易行,价格低廉,如果可以作为一种辅助诊断工具,将具有普遍推广应用的价值。我们在调查中发现,123例AR患者中,95%患者外周血EOS比例在4.99%-6.14%之间,即97.5%AR患者外周血EOS占比大于4.99%(≈5%)。t检验提示AR患者与正常人群相比,外周血EOS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说明外周血EOS增高是AR的特征性检测指标。

需要与AR相鉴别的主要疾病包括血管运动性鼻炎(vasomotor rhinitis,VMR)、非变应性鼻炎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non-allergic rhinitis with eosinophilia syndrome,NARES)、感染性鼻炎、激素性鼻炎等,其中VMR是最常见的非变应性鼻炎(non-allergic rhinitis,NAR),约占鼻炎患者中的31-67%[5],占NAR约在80%以上,其症状与AR相似,但变应原检测阴性,EOS正常。NARES是另一类主要的NAR,约占成年NAR30%[6],其特点为局部及外周血EOS增高,鼻腔分泌物中EOS在粒细胞与单核细胞中占比超过20%,外周血EOS超过5%。感染性鼻炎、激素性鼻炎及其他少见NAR,占比极低,外周血EOS正常。

综合判断,通过外周血EOS辅助诊断AR,有可能影响诊断准确性的主要疾病是NARES,研究表明[7],AR与NAR比例约为2.62:1,由此可知NARES在鼻炎发病中占比小于10%,提示ANRES对总体诊断准确率影响不高。说明外周血EOS作为辅助诊断工具,其误诊率应该小于10%,即诊断准确率可以达到90%。因此,结合患者典型临床症状、体征,加上外周血EOS增高,可以高效诊断AR。作为辅助诊断手段,检测外周血EOS简便易行,准确率高,具有很好的辅助诊断价值。

[1]Bouaquet J,Khaltaev N,Cruz AA,et al.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 (ARIA) 2008 update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A2LEN and AllerGen) Allergy,2008,63(Suppl 86):8-160.

[2]Zhang Y,Zhang L.Prevalence of allergic rhinitis in China[J].Allergy Asthma Immunol Res,2014,6(2):105.

[3]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年,天津).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6,51(1):6.

[4]黄 敏,邓小梅.嗜酸性粒细胞对过敏性鼻炎的检测价值[2].临床医学,2014,11(3):29,40.

[5]程 雷,王云丽.血管运动性鼻炎[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10,25(4):179.

[6]张 罗,韩德民,王 琪.鼻炎概述[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7,14(1):19.

[7]王志颐,张 勇,陈 伟,等.变应性鼻炎和非变应性鼻炎临床特征比较[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1,17(5):340.

1007-4287(2016)12-2070-02

2016-03-11)

猜你喜欢

变应原变应性鼻炎
支气管镜下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1例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Fuzi in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变应性鼻炎患者食物变应原分布特点分析
徐丽华运用祛风止咳方治疗变应性咳嗽经验
远离『鼻炎闹』 静享黄菊之秋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中医赶走恼人鼻炎
565例过敏性疾病变应原结果分析
葱汁治鼻炎
金匮肾气丸化裁治疗变应性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