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现状、问题及思考*——兼谈“李康之惑”和“李克东难题”
2016-12-13刘钊颖聂竹明杨一捷
☆刘钊颖 聂竹明 杨一捷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现状、问题及思考*
——兼谈“李康之惑”和“李克东难题”
☆刘钊颖 聂竹明 杨一捷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李康之惑”和“李克东难题”一直是教育技术界备受关注的话题,直指网络教育资源应用效率低、教师网络研修深度不够等问题。文章分析了安徽省教育资源应用平台的应用现状,从“互联网+”的视角下重新审视教育资源应用、网络研修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互联网+;教育资源应用;网络研修
自我国实施“互联网+”战略以来,“互联网+”的大环境对教育发展既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教育部印发《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提出全面完善“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重点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深化普及“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1]等工作重点,全面指向了教育资源应用和网络研修等问题。笔者调研了安徽省教育资源应用平台的相关情况,重点关注了上述两个问题。
一、“李康之惑”——警惕教育资源沦为“数字废墟”
2013年,在华南师范大学某专业硕士论文答辩中,答辩委员会主席李康教授提出一个困惑:以前在教育信息化初期阶段,我们主要是建网、建平台、建数据库,感叹网上和平台里没有多少教学资源,就像高速公路上没有汽车和货物一样;后来加紧了网络资源建设,现在网络上和学校教学平台里已经有了很多资源了,却没有多少人去用,很多资源都荒废了,这到底是为什么?[2]
(一)部分教育资源应用的现状
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于2014年1月29日改版后正式上线,其中一个重要目的是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分享教师常态化教学教研的成果,方便开展各种教学、教研、学习活动,促进教师共同成长。[3]根据该平台最新公布的全省十六个地市和两个直管县(广德县、宿松县)的资源使用情况和教师空间开通情况,笔者做了初步统计,平台注册用户5998874个,上传资源总量6295468个,下载资源总量8215622个,开通教师空间439996个。平台资源应用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资源应用情况
从图1中可看出,各地区资源应用水平差异较明显,活跃的市县如宿州市教师贡献了近20万个教育资源,马鞍山市平均每个教师下载4.31个资源,资源利用率相对较高。而其他一些市县注册用户数高于资源上传和下载总量,表明相当部分教师还不活跃,没有积极参与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中来。平均每个注册用户上传资源1.05个,下载资源1.37个,也就是说平台正式开通一年多平均每个教师只上传和下载各1次,这样算起来整体的资源应用水平很低。比如:在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上的微课资源,浏览量多的仅有300多次,少的为0次,可见,资源利用率并不高。
(二)原因分析
当然,导致各地区资源应用水平差异较大的原因有很多,是否与各地教育资源配置情况有关呢?平台数据显示,宿州市的班级多媒体覆盖率为82.35%,排在第14位,师机比为1.78:1位列全省第11,排名靠后,而资源共享的数量却遥遥领先,可见,教育资源配置并不是影响资源应用的最主要因素。
既然是以教育资源应用为主题的平台,我们还是从平台提供的资源本身来找原因。平台上以教学资源居多,采用“学科—出版社—年级—课时”四级划分,也就是每个教学资源对应一个课时,并且在上传时要选择资源的类型如教学课件、电子教材、教学设计等。目前,人气最高的教学资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一去二三里》教学资源包,下载量达到2661次,评论数为106条。该教学资源最大的特点是内容翔实,提供了完整的课程教学设计、课件、习题、素材材料等,包含PPT、Word文档在内一共17个文件。在其用户评论区,几乎所有教师留言都是“好”、“内容丰富”、“获益匪浅”等简单评论,没有提及到使用情况和改进意见等具体信息。也有相当部分的资源根本无人问津,浏览量和下载量均为0。笔者在芜湖市几所小学调研时向部分教师了解过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的使用情况,有部分教师表示,在平台上难以找到想要的资源,因为并不是每个课时都有对应的资源,有的资源质量不高,没有太大参考价值,有的资源觉得很好却不会修改无法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上。当问起是否乐意上传自己最近制作的课件时,大部分教师表示如果有必要会上传,有的教师表示最近制作的课件需要参加公开课或比赛,不太方便上传。
(三)解决问题的思路
1.教育资源共建方面
“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和整合上。[4]其实,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就多次提出“建设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并要求在2015年“基本建成以网络资源为核心的教育资源与公共服务体系”以实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5]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上的资源并不少,但真正的优质教育资源不多,要靠广大教师一起共建,才可能实现资源的共享。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
一是教育资源开发的关键在系统规划。安徽师范大学许之民副教授指出,秉承“互联网+”时代的理念,打破学校物理空间限制,实现多校虚拟空间的共建共享,由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开发平台,避免每所学校重复建设,才是真正实现微课资源建设、共享和应用的基础。[6]现在的教育资源利用率不高有其内在的原因,需要重新审视已经建设完成的资源,合理归类、查缺补漏,并按照课程知识体系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并有计划地开发新教育资源,避免出现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匀的情况。
二是加快制定教育资源的评价标准和建设规范。按照目前“以赛促建”的教育资源建设模式,且比赛的要求和评审标准都不统一,教师当然难以适从。用标准和规范形成的框架,来约束教育资源无序开发的现状,使资源开发逐步走向成熟、恰当的道路。在微课等教育资源开发的初始阶段,理智、科学地建立、完善评价标准(游戏规则),对后续发展具有全局性的影响和导向作用。[7]
三是推进教育资源的教学应用。虽然当下混合学习、碎片化学习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学习方式,但是教师更应该关注于教育资源的教学应用,这也是教育资源开发的根本目的。教育部印发的《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专门强调要“丰富数字教育资源,推进信息化教学应用”,并提出“信息化教学常态化应用”。[8]不但要站在实用的角度开发教育资源,还要会用、活用、用好优质的教育资源。
四是加强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互联网+”时代,云计算、大数据、慕课、微课等众多新技术都极大地影响着教育的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从理性的角度看待问题,既不能对新技术视而不见,也不能被技术牵着鼻子走。北京师范大学赵国庆副教授提出了“教育为体、互联网为用”的思路,即互联网只是教育改革的技术手段,教育才是核心目标。[9]目前教育技术界基本认定TPACK有利于提高教师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这也是教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理论指导。随着教师TPACK水平的提高,自主开发教育资源和应用教育资源的能力也会取得进步。
2.教育资源共享方面
首先,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分享网络教育资源的时候,不少教师担忧知识产权问题,看着自己的课件、教案、反思等成果被他人随意引用心里不是滋味。现在的网络文章一般都会在文末写上“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保留所有权利”等维权信息。其实,在开发资源时标明引用的信息,原创部分留下自己的署名,那么我们在共享资源时也会多一份坦然。其次,培养交流和互动意识。教师把原创或者转载的资源拿出来分享,一方面是出于奉献精神,一方面也盼望和他人交流和互动,如探讨资源的优点与不足,讨论资源使用的心得体会,与他人的资源进行交换等。教师除了需要得到别人点赞外,更需要的是听到建设性的意见,促进自身的发展。再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提供资源开发的思路、方法和工具,这比资源本身更为重要。
二、“李克东难题”——提高教师网络研修的有效性
2008年,在以教育博客为主的教师网络研修方式盛行之际,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提出了著名的“李克东难题”:为什么教师博客有着丰富多彩的博客文字,但缺少深度互动的思想碰撞?为什么教师博客发表了近万篇博文,却不能够说出解决了哪些教学问题?[10]“李克东难题”引发了教育技术界广泛的讨论。那时的网络研修形式还相对单一,借助博客平台发起讨论这种方式比较受欢迎,许多教师以文章交流来研究教育问题。为解决“李克东难题”,李克东本人认为,要从5个方面出发:开展专题探讨的教研、开展基于设计行动的教研、开展案例评析的教研、开展网上协作的教研和开展实践反思的教研。这个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在教师网络研修的模式。
(一)部分教师网络研修的现状
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专门设置了教师社区栏目作为网络教研的平台,该栏目分为教师工作室、教研员工作室和名师工作室3部分。其中,教师工作室398863个,每个工作室均包括教学资源、课后总结、教学研讨3方面内容。最活跃的教师工作室上传了1000多个资源,拥有20000多粉丝和330000多访问量。教研员工作室1516个,每个工作室均包括教研动态、教学指导、教学研讨3方面内容。最活跃的教师工作室上传了30多个资源,拥有900多粉丝和150000多访问量。名师工作室136个,每个工作室均包括信息发布、教学资源、课题研究、教学研讨、荣誉室5方面内容。最活跃的教师工作室成员数为19个,拥有130多粉丝和4000多访问量,但教师工作室开通后毫无作为的也不在少数。
(二)原因分析
网络培训是当前教师培训方式的主流,各级教育部门花费很大精力建立起网络培训体系并组织教师轮流定期参加。笔者曾对数名一线教师进行访谈,大部分教师都肯定了网络培训的积极作用,包括接触到新的教学理念,受到专家观点的启发,提高了教育技术能力,增加了与其他教师交流的机会等等。当问及是否会将培训学习的知识用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表示除了技术方面的知识,培训的其他内容在工作中应用的机会不多。还有一些教师委婉地表达了抵触情绪,这尤为值得注意,主要有几种意见:一是培训内容与实际教学脱节;二是平时主要精力放在备课、批改作业、班级管理上,很难投入大量完整的时间学习;三是教师学习办公设备配置不到位,部分中小学教师没有配备办公电脑,而工作之外又不愿花大量时间进行网络研修。
另外,在调查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的教师社区栏目时,笔者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影响力相对较大的名师和教研员工作室活跃度反而不如普通的教师工作室?通过查阅一些教师工作室发布的文章和讨论后,笔者认为,这与不同学习者(教师)在学习共同体中行为模式不同有关:一是名师发布的大部分是原创资源和最新政策,权威性和可靠性较高,而普通教师更偏向于分享成果;二是名师倾向于答疑或表达见解,而普通教师更乐于参加讨论;三是名师的发言比较严谨,而普通教师的讨论话题更加宽泛。因此,如何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网络研修的问题,同样值得思考。
(三)解决问题的思路
“互联网+”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11]互联网将学习资源紧密联系起来,方便人们随时随地学习,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人们的学习:每天接触大量的知识和零碎的学习使我们不间断地进行着碎片化学习;网络技术的进步也让翻转课堂这种线上与线下结合学习模式成为可能;而社交媒体的发展则促成了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如果把这些互联网带来的新发展应用于教师网络研修,必将获得更佳的学习效果。
一是系统学习与碎片化学习相结合。如果说项目化是教师网络研修的系统学习,那么,平时点滴的积累就是碎片化学习,也许仅仅是一条教育信息的掌握,也许是一个课件制作问题的解决,都可能会在将来的教学活动中发挥蝴蝶效应。碎片化学习是系统学习的重要补充,应在开展系统培训项目时,适时通过社交媒体向教师推送碎片化学习资源。二是线上学习与线下研讨相结合。教师利用现有的网络培训资源进行线上自主学习,在线下同专家一道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相信许多教师已经把翻转课堂模式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了,教师网络研修的翻转课堂模式也同样值得期待。三是深入发挥学习共同体作用。参加培训的教师应当形成高效的学习型组织,发挥群体动力作用,促进知识的传递、分享不同角度的理解,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教师群体的凝聚力。当然,这些新理念的实现需要教师网络研修的组织者——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来统筹规划。
三、总结与展望
笔者仅在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上做了初步调查,与一些教师简单访谈,但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李康之惑”和“李克东难题”确实存在。其实,这些问题也与教育部制定的《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所提出的“完善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提升资源服务能力”、“持续做好教育信息化培训”、“丰富数字教育资源,推进信息化教学应用”[12]几项重点工作相对应,是下一步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当然,这些问题今后还会存在很长一段时间,需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所学校、企事业单位和广大教师共同努力,把握好“互联网+”时代带给教育界的机遇与挑战,建设科学完善的教师教育教学资源。
[1][8][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的通知[DB/OL].http://www. 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602/t20160219_229804.html.
[2]王竹立.李康之惑[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09):71.
[3]安徽省教科院.安徽资源应用平台功能栏目简介[DB/OL].http://www.ahedu.cn/EduResource/index.php?app=resource&mod=Homepage&act=view&newsid=1240&level2=1&level3=56.
[4][9][11]赵国庆.“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应对[J].中国科技奖励,2015,(08):39-41.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DB/OL].http://www.moe.gov. 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42/201203/133322.ht⁃ml.
[6]许之民.微课发展关键在系统规划[N].中国教育报,2015-7-25 (03).
[7]杨满福,桑新民.对MOOCs浪潮中微课的深度思考——基于首届高校微课大赛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3,(02):1-5.
[10]黎加厚.“李克东难题”与网络环境下教研团队的成长[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07):5-6.
G434
A
1671-7503(2016)21-0003-04
本文为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政策研究”(编号AHSK11-12D147)和2011年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基于Web2.0的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研究”(项目编号:JG11019)以及安徽师范大学2015年研究生科研创新与实践一般项目“基于数据分析的学习者个性化推荐机制研究——以教师教育慕课网为例(项目编号:2015cxsj002)”的研究成果,受到安徽省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项目的资助。
郑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