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课堂的眼睛——“浙江省信息技术教学建议”课堂板书理论的解读、案例剖析与实施策略
2016-12-13李政淼
☆李政淼
(杭州市富阳区永兴学校初中部,浙江杭州311400)
点亮课堂的眼睛
——“浙江省信息技术教学建议”课堂板书理论的解读、案例剖析与实施策略
☆李政淼
(杭州市富阳区永兴学校初中部,浙江杭州311400)
板书好比课堂的“眼睛”,它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促进学生意义建构”的角色,其核心价值是为学生识记、保持、再现学习内容提供线索。本文认为,板书的生成是一个持续描述教学进度与不断采纳学生观点并最终形成知识逻辑框架的过程。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板书形式,动态构建一堂课的知识逻辑结构。
教学建议;要点式板书;图解式板书
一、问题提出
在常态的信息技术课上(优质课、公开课等除外),教师由于板书意识淡薄,往往要么是没有板书,要么是只有寥寥几个字而已。据笔者调查,近90%的信息技术教师没有真正实施“板书”这一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的“教学行为”。其实,“浙江省信息技术(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建议”第16条对课堂板书作了明确的要求:“板书的呈现应按照教学过程的展开和学生共同提炼逐步推进。”这一建议至少包含了三层含义:一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要有板书;二是板书是一个动态的教学行为;三是板书应容纳学生的重要观点。据此,笔者对“教学建议”的课堂板书作出理论上的解读与实践上的案例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供同行们借鉴参考。
二、理论解读
板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配合语言、媒体等运用文字、符号、图表向学生传播信息的一种教学行为策略[1],它向学生提供的是一种与听觉信息相互印证的视觉信息,主要包括学习内容的要点与结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获得外部信息时,由听觉获得的信息占11%,而由视觉获得的信息高达83%。[2]所以,板书所提供的视觉信息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其目的就是为学生识记、保持、再现学习内容提供线索。[3]有人将板书比喻成课堂的“眼睛”,它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促进学生意义建构”的角色。板书呈现的过程是帮助学生进行信息编码的过程,是帮助学生将学习内容分类整理、找出同类内容的共同特征、发现各部分之间层次关系的过程。[4]从这个意义上说,板书是一个动态生成、共同建构、逐步完善的过程。从教学流程上看,板书的呈现,引导、调控着师生的教与学思路,使他们集中注意于共同的学习活动。所以,板书的呈现应按照教学过程的展开和学生共同提炼逐步推进。
三、案例呈现与剖析
(一)案例呈现:用关键词语与线条搭建知识框架的板书
本案例为浙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走进信息技术》一课中教师如何用板书的形式呈现信息技术知识内容的教学片断。板书的载体是粉笔和黑板。首先,学生登录学习平台(网站),选择“学习环节1”——如何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欣赏一部名为《手机》的电影片段。在观看影片的时候,教师让学生思考“学习环节1”中所呈现的六个问题。在影片欣赏结束后,师生共同围绕“六个问题”探讨什么是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展开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动态板书师生交流的重要观点,并用线条把这些观点串联起来,板书效果(如图1)。
图1 信息技术知识框架
(二)案例剖析:板书的生成应是逐步形成知识逻辑框架的过程
一个好的板书应该是一篇微型教案,它概括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进程;一个好的板书应该是一个知识框架,它容纳了教师教学内容预设与学生学习意义建构的精彩部分。以上案例中,板书的生成按照“六个问题”的解决线性展开。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结合自身的预设不断采纳学生的答案并用关键词语把知识点一一呈现出来。但是,呈现知识点并不是板书的最终目的,因为好的板书应该是学生今后构建认知结构的模板。所以,教学过程中的板书要引领学生形成一种知识要点的逻辑结构。这种结构所表现的逻辑关系既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分析以上案例,教师用线条和箭头所勾勒的框架既表达了显性的逻辑关系,比如信息技术的关键词是信息和技术,信息包含文字、声音、图片和视频,技术包含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又表达了隐性的逻辑关系,比如信息技术就是对信息进行获取、处理、存储和传递的技术,“获取—处理—存储—传递—获取……”构成了信息技术处理的全过程。学生一旦形成了这样的逻辑框架,就可以巧妙地识记、轻松地保持、清晰地再现所学的知识内容。所以,逻辑框架形成对于动态板书生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板书的生成是一个持续描述教学进度与不断采纳学生观点并最终形成知识逻辑框架的过程。
四、实施策略
(一)遵守板书生成的两个原则
1.动态生成性
动态生成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板书的结果是根据教学环节的开展逐步形成的;二是板书的内容是在预设的前提下容纳了师生即时建构的知识。所以,板书的动态生成既有时间上的推移又有内容上的变化。
2.学生参与性
学生参与性表现为板书所呈示的内容应有学生的贡献。板书不是教师把预设的内容按部就班地呈现出来,板书的内容应该是经历过学生的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提炼出来的。
(二)活用板书生成的两大呈现方式
1.要点式板书
要点式板书即教师在黑(白)板上书写或在多媒体课件与平台(电子白板)上呈现教学内容的主要观点、重要结论或重点词汇等。它能清晰地反映出教学内容的逻辑思路和层次关系,便于学生把握整个知识结构。要点式板书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呈现方式:
(1)提纲式
提纲式所表现的逻辑关系是知识目录与要点之间的从属或并列关系。比如:在《信息技术始业课》一课中,我们可以用提纲式板书呈现七年级上学期学生要学的知识内容、学生应具有的学习态度方法以及学习常规等(如图2)。
图2 信息技术始业课板书提纲
(2)总分式
总分式所表现的逻辑关系是知识各部分之间的包含关系。比如:在《走进信息技术》一课中,我们可以用总分式的板书呈现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知识框架(如图3)。
图3 计算机硬件系统结构
(3)对比式
对比式主要用于表达在某些维度上有着不同特点、易形成对照的教学内容上,表现的是一种对比关系。比如,在《编辑音频素材》一课中,我们可以用对比式板书将WMA、Wave和MP3这三种音频格式的文件大小和音质好坏呈现出来(如图4)。类似的,在《获取网上信息》一课中,我们也可以用对比式板书呈现BMP、PNG和JPEG这三种图片格式的文件大小和画质优劣(如图5)。
图4 三种音频格式对比关系
图5 三种图片格式对比关系
2.图解式板书
图解式板书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发展过程或逻辑思路,选择关键性的词语,并用线条、箭头等图形将其连接起来构成一幅流程图的板书。这种板书既可以在传统的黑板或白板上书写也可以利用专业化的作图软件来“演绎”,比如Mind Manager(思维导图)、Inspiration(概念图)、Office Visio(融合了流程图、灵感触发图、组织结构图、网路图、工程与建筑设计图等)等等。它所表现的逻辑关系是隐性的,蕴含了师生意义建构的思维方式。比如在《排序和筛选》一课中,我们可以用图解式板书呈现一幅排序和筛选之间“查和找”的关系图(如图6)。又如:在《冒泡排序法》一课中,我们可以用“流程图”来呈现“冒泡排序”的基本原理和算法过程(用Of⁃fice Visio逐步演绎而成)(如图7)。
图6 《排序与筛选》的知识结构
图7 冒泡排序流程图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活用板书应充分考虑到“呈现方式的适应性”。它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板书的呈现方式应与教学内容相匹配,即所选择的板书形式能充分表达和传递教学内容所包含的信息,以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二是板书的呈现方式应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匹配。一般说来,要点式板书呈现的是一种显性的逻辑关系,适合初一、二年级的学生;图解式板书呈现的是一种隐性的逻辑关系,适合初二、三年级的学生。所以,“活用板书”要求教师在全面把握“呈现方式特点”、“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高低”的基础上,做到呈现方式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最优匹配。既可以单一使用某种呈现方式,也可以把多种呈现方式结合起来使用。
(三)谨记板书生成的四个注意事项
1.忌板书全电子化
板书全电子化的典型表现就是教师用幻灯片的呈现代替他们在黑(白)板上的书写。显然,幻灯片内容的流动性缺少了板书内容的稳定性,不利于学生整体上把握学习内容。幻灯片内容的预设性缺少了板书内容的动态生成性(包含逻辑推理过程等),不利于学生思维的锤炼和认知的再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将传统板书与电子板书有机结合,做到优势互补。
2.忌板书纸质粘贴
在信息技术优质课或示范课中,有部分教师喜欢用事先打印好“知识要点”的纸条粘贴来代替他们在黑(白)板上的书写。从表面上看,这种“纸质粘贴”节省了教师书写所花的时间,实际上是剥夺了学生“思维跟进”的机会。与板书“电子化”类似,“纸质粘贴”无法展示课堂上动态生成的知识与思维的过程。另外,“纸质粘贴”还难以呈现各知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3.忌板书无概括性
板书并不是课堂讲述的文字记录。教师把自己所讲的、学生所答的每一句话都写在黑板上或呈现在多媒体课件与平台(电子白板)上,显然不符合教学实际。板书提供的应该是概括化了的学习内容即知识要点,也就是课堂话语的“脚手架”,尽管它略去了某些具体的细节,但它却是教学的核心和实质所在。
4.忌板书无结构性
无结构性表现为板书没有呈示知识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从板书的教学功能上看,相当于它没有给学生提供识记、保持、再现学习内容的线索。显然,无结构性的板书不利于学生建构有意义的知识体系。
五、结束语
信息技术课堂充满着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繁华的背后似乎“板书”这一重要的呈示行为策略不知不觉地在被我们所“轻视”或遗忘。事实上,板书这一课堂的“眼睛”不仅从视觉上向学生提供了学习内容的要点与结构,以利于他们建构新意义,而且从思维上为学生再现了学习内容的发生线索,以利于他们形成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所以,我们应点亮课堂的“眼睛”,让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更具有“可视化”的“结构”和“可再现”的“线索”。
[1]邱耀.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板书的创新设计[J].中小学电教, 2012,(05):50-53.
G434
A
1671-7503(2016)21-0045-04
庄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