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徒深层次差异对导师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2016-12-12李小聪王惠于永芳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6年17期
关键词:利他主义师徒徒弟

● 李小聪 王惠 于永芳

师徒深层次差异对导师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 李小聪 王惠 于永芳

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探讨师徒深层次差异对导师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以及导师利他主义和徒弟主动性人格在以上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师徒深层次差异对导师知识共享行为有显著负向预测效应;师徒关系质量在师徒深层次差异和导致知识共享行为间有部分中介效应;导师利他主义显著调节师徒深层次差异和知识共享行为之间的关系,导师具有低利他主义时,其负向效应增强;徒弟主动性人格显著调节师徒深层次差异和导师知识共享之间的关系,徒弟具有低主动性人格时,其负向关系增强。

师徒制 深层次差异 知识共享行为 利他主义 主动性人格

近年来,组织中的师徒关系越来越受到管理实践和研究学者的关注。自《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出版以来,华为“全员导师制”得到不少企业学习和仿效。企业师徒关系被认为是“一个年长、经验丰富的资深者(导师)与一个年轻、经验缺乏的资浅者(徒弟)之间的指导关系”(Kram,1985)。其本质是导师将自身拥有的专业技能、经验等知识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与徒弟共享,徒弟对知识进行消化、创新、将其内化为更有价值的新知识,最终实现导师、徒弟、组织三者共同成长与发展。导师制不仅帮助员工有效缩短适应期,同时帮助企业实现知识转移、传承与创新,构建组织核心竞争优势(Russell & Adams,1997)。Lankau和Scandura(2007)研究指出,将导师制与个人学习相结合,帮助导师和徒弟共同成长和发展是实施导师制的重要目的。

尽管学术界对于导师制在知识共享、知识创造中的重要价值予以充分肯定,但真正从导师制角度去探究知识共享行为的研究却比较少。影响师徒间知识共享行为的因素非常复杂,师徒特征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师徒双方具有相似的特征还是差异性的特征更有利于知识共享行为的发生?师徒间的特征差异对导师知识共享行为是否会产生影响,以及通过什么方式产生影响等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议题。Hu等(2014)实证研究证实师徒间深层次差异会对导师指导行为产生影响,但未深入阐述其作用机制。

基于此,本研究聚焦以下3方面:首先探究正式师徒关系中师徒深层次差异对导师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其次探究师徒关系质量在深层次差异和知识共享行为间的中介作用,揭秘深层次差异对知识共享行为作用机制的“黑箱”;最后从人格特质角度分析利他主义、主动性人格对以上关系的权变影响,识别变量关系发生作用的边界和条件。

一、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师徒深层次差异与导师知识共享行为

深层次差异是指“个人感知到的与团队成员或他人的非可视化、潜在的特征差异(Harrison et al.,1998)。深层次差异不能通过表面的特征被直接察觉,它是在互动过程中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表现出来的。Lankau等(2005)研究指出,深层次差异主要包括个性、兴趣、工作价值、对组织事务的看法、解决问题的方法、个人价值观六个方面。Yu和Yi(2015)在研究中对深层次差异的界定也包含以上六个方面。

知识共享行为不是自发的,被认可、归属、尊重等是影响知识共享发生的重要因素(Hendriks,1999;Norfadzilah et al.,2014)。导师在指导徒弟的过程中,如果得到徒弟的认同、认可,知识共享行为就会更容易发生。如果导师与徒弟在认知、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相似,导师在与徒弟互动的过程中,会更容易产生分享和被认可的感觉,从而提供更多的指导支持和知识分享。Eby等(2013)通过元分析指出师徒深层次相似能够显著影响导师分享行为。相反的,如果导师与徒弟在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导师在与徒弟互动的过程中,导师提供的知识、技能,可能不容易得到徒弟认可、甚至会遭到质疑,从而减少导师知识共享行为的产生。由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师徒深层次差异与导师知识共享行为负相关。

(二)师徒关系质量的中介作用

相似-吸引理论指出:一个人的态度、信念、认知与他人越相似,则越容易被他人吸引或喜欢(Byrne,1971)。Riordan(2009)在研究中进一步指出个性、价值观方面的相似性会增加互动双方的吸引力或喜欢程度。根据相似-吸引理论,个体在互动过程中更容易接受与自己相似的个体所持有的观点、态度、行为,从而相互吸引或喜欢(Cialdini,1997)。师徒之间的深层次相似程度越高,导师对徒弟的喜欢程度越高,师徒关系质量越高(Lankau,2005)。由此,存在深层次相似性的师徒双方,在互动的过程中,更容易相互吸引或喜欢,建立较好的关系;如果徒弟与导师对待事物的态度、价值观等存在较大差异,徒弟不太能得到导师的青睐或喜欢,则可能会影响双方的关系质量。

企业正式师徒制中,导师经常会是徒弟的上级或领导,中国情境下的导师制与领导-部属关系较为相似。根据领导-部属关系理论,导师将与自己人格特质、爱好等方面相似或重叠性高的徒弟归为“圈内人”,形成高质量师徒关系;而将与自己存在深层次差异的徒弟,归为“圈外人”,形成低质量师徒关系。“圈内”人更容易信任领导,并对领导产生忠诚和追随(Ellen,1998)。Liden等(1993)研究指出“圈内人”能得到导师更多支持、帮助。导师与“圈内”徒弟互动过程中,采取需求法则,以“情感”为纽带,尽力为徒弟提供更多知识、指导和支持。导师与“圈外”徒弟相处,采取公平原则,以“制度”为准则,与圈外徒弟建立交易性交换关系,按照组织原则和规范,履行职责,不愿意与徒弟共享更多的知识和技能。Szulanski(1996)研究指出知识转移过程中,如果知识受体不受欢迎或者知识转移主体间关系不和谐,会阻碍知识转移的发生。“圈外”徒弟,与导师缺乏信任与忠诚。导师在分享和指导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被利用的感觉,进而不愿意共享更多知识。由此,我们提出假设:

假设2:师徒关系质量在师徒深层次差异与导师知识共享间起中介作用。师徒深层次差异会降低师徒关系质量,进而降低导师知识共享行为。

(三)导师利他主义、徒弟主动性人格的调节作用

利他主义主要指一个人具有的主动关心、帮助他人(陌生人)的特征(Costa & Mccrae,1992)。这个界定与大五人格中的利他人格特质具有相似的内涵。一般来说,个人行为受到个人特质和环境(情境)的交互影响(Brent & Robb,2015)。从交互视角出发,不同的个人特质会对环境、刺激产生不同的反应(Mendoza et al.,2001)。

Duval和Wicklund(1972)研究指出:个体会关注某些特定的外在信息,他的行为会受到这些外在信息的影响。高利他主义者具有强烈的为他人提供帮助、指导和支持的内部动机,其行为不会受到情境因素的影响;反之,低利他主义者不愿意主动帮助他人,其行为更多的取决于外部情境。师徒之间的深层次差异是影响师徒关系的重要情境因素。面对不同的情境,拥有不同程度利他主义的导师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具有高利他主义的导师具有强烈的与徒弟分享知识、提供指导和帮助的内部动机,其行为不会受到师徒关系情境因素(师徒深层次差异)的影响。具有这种特质的导师,如果不将知识与徒弟共享,为徒弟提供帮助,就会产生强烈的愧疚感(Batson,1987)。具有低利他主义的导师其是否愿意将自身知识与徒弟共享,受到特定情境因素影响,而不是取决于徒弟的需求(Carlo et al.,1991)。因此,师徒深层次差异和导师知识共享关系会受到导师利他主义的影响,当导师具有较低利他主义时,两者之间的负向关系得到增强。

假设3:导师利他主义在师徒深层次差异与知识共享间起调节作用;相较于高利他主义,导师低利他主义会强化师徒深层次差异和知识共享间的负向关系。

Bateman和Crant(1993)基于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视角,最先提出主动性人格概念。主动性人格是指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采取积极主动的行为倾向。主动性人格高低程度不同的个体,面对相同的情境,会采取不同的行为(Parker,1998)。主动性人格倾向强的个体,会突破情境的制约,果断采取行动,达到个人目标;主动性人格倾向低的个体,会拘泥于情境限制,采取被动行为。高主动性人格的徒弟具有强烈的实现目标的动机,在与导师互动的过程中,他们专注于从导师处获取足够的知识与支持,而不太容易受到其他情境的影响(例如:师徒深层次差异);具有低主动性人格的徒弟,在与导师互动的过程中,会因为师徒之间深层次差异限制而采取消极行动,从而得到导师较少的知识共享与支持。

假设4: 徒弟主动性人格在师徒深层次差异与知识共享间起调节作用;相较于高主动性人格,徒弟低主动性人格会强化师徒深层次差异和知识共享间的负向关系。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与数据收集

本研究选取江苏地区的多家企业进行调查,被调查企业涵盖教育培训、电子、制造业等多个行业。发放调查问卷之前,将导师、徒弟配对问卷放置独立的信封,并分别编号(例如:导师问卷编号为001,则配对徒弟问卷编号为001’)。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对回收问卷进行初步处理,删除答案缺省、高度雷同或存在明显错误问卷47份(导师或徒弟中任何一方问卷存在问题,则其配对方问卷一并删除),最终回收153份。参与调查导师中男性为92人(60.13%),其平均年龄为42.21岁,平均任职年限为5.58年;参与调查徒弟中男性为74人(48.37%),其平均年龄为28.61岁,平均任职年限为2.09年。

(二)变量测量

本研究的测量量表均来自国外成熟量表。为保证中国情境下的量表有效性,本研究采用双盲翻译方式对量表表述进行调整。量表中各个题项均采用Likert6点法测量。

表1 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

1.深层次差异

采用Liao等(2008)开发的6题项量表,分别从个性特征、价值观、兴趣爱好等六个方面测试师徒之间的深层差异性,由导师填答。示例题项如下:徒弟和我有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徒弟和我有完全不同的兴趣爱好。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信度系数为0.83,说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

2.利他主义

采用Costa和Mccrae(1992)开发的8题项量表。各条目内容主要是询问受访者主动关心、帮助他人的程度,由导师自评。示例题项如下:我试着对遇到的每个人和善;我觉得自己是个乐善好施的人。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信度系数为0.87,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

3.师徒关系质量

采用Graen和Uhl-Bien(1995)开发的7题项量表。各条目用于测试受访者与导师之间关系亲密程度,由徒弟自评。示例题项如下:导师非常了解我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导师会利用工作以外的时间与我相处。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信度系数为0.77,说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

4.主动性人格

采用Bateman等(1993)的17题项量表,由徒弟自评。示例题项如下:我擅长识别机会;我会努力找寻做事情的好办法。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信度系数为0.85,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

5.知识共享行为

采用Bock等(2005)开发的5题项量表,各条目用于测试受访者感知到的导师知识共享行为,由徒弟填答。示例题项如下:导师经常与我分享他成功/失败的经验;导师经常将在培训中获得的技能分享给我。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信度系数为0.79,说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

6.控制变量

以往研究表明,师徒的性别、师徒工作时间、师徒关系建立时间都会对师徒关系及导师知识共享行为产生影响,本研究对以上变量进行控制。

三、数据分析和结果

1.验证性因素分析

为了检验变量“深层次差异、师徒关系质量、知识共享行为、利他主义、主动性人格”之间的区分效度,本研究采用AMOS20.0对以上关键变量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与其他模型相比,五因素模型数据拟合较好,而且五因素模型拟合要显著优于其他因子模型。说明研究模型中涉及的5个变量相互独立,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

2.变量描述性统计

表2显示了研究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和相关系数。由表2可知,深层次差异和关系质量显著正相关(r=-0.25, p<0.01);深层次差异和知识共享行为显著负相关(r=-0.38, p<0.05);导师利他主义、徒弟主动性人格与知识共享行为显著正相关(r=0.43, p<0.01; r=0.36, p<0.01)。变量相关分析结果为后续的中介、调节关系检验提供了基础。

3.假设检验

本研究主要采用阶层回归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Aiken & West,1991),分析结果如表3。首先根据Baron和Kenny(1986)提出的中介作用条件对师徒关系质量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模型2的结果显示,师徒深层次差异与师徒关系质量显著负相关(β=-0.21, p<0.01)。模型4的结果显示,师徒深层次差异与知识共享行为显著负相关(β=-0.23, p <0.01),假设1得到支持。模型5的结果显示,师徒关系质量与知识共享行为显著正相关(β=0.29, p <0.05)。加入中介变量师徒关系质量后,师徒深层次差异对导师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变弱(β=-0.20, p <0.05),师徒关系质量在师徒深层次差异和导师知识共享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假设2得到支持。

为进一步检验中介效应显著性,本研究采用Hayes等(2013)的Bootstrap方法进行验证。样本重复抽样2000次,在95%置信区间下,结果师徒关系质量中介作用显著(LLCI=0.051,ULCI=0.313),中介检验结果的确没有包含0,深层次差异对导师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受到师徒关系质量的中介影响。

根据Baron和Kenny(1986)调节效应检验条件,对导师利他主义、徒弟主动性人格的调节效应进行检验。模型6显示,深层次差异(β=-0.25,p < 0.01)、导师利他主义(β=0.19,p < 0.05)、徒弟主动性人格(β=0.28,p <0.01)均与知识共享行为显著相关。模型7显示,深层次差异与导师利他主义交互项(β=-0.20,p <0.05)、深层次差异与徒弟主动性人格交互项(β=-0.18,p <0.05)与知识共享行为显著相关。导师利他主义、徒弟主动性人格显著调节深层次差异和知识共享行为间的关系,假设3、4得到支持。

根据Cohen等(2003)的建议,以调节变量均值为标准,分别以高于均值一倍和低于均值一倍标准差为基准描述利他主义和主动性人格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结果如图1、2。

四、结论

1.研究结论

表2 变量均值、方差、相关系数表

本研究以企业正式师徒关系双方为研究对象,探究师徒深层次差异对导师知识共享行为的作用机制,以及导师利他主义和徒弟主动性人格对以上关系的调节效应。实证研究显示师徒深层次差异对导师知识共享行为具有显著负向作用。导师在与徒弟分享知识的过程中,可能会由于双方的深层次差异,导致徒弟对导师知识、经验等的质疑,从而影响导师知识共享行为的发生。这与Eby等(2013)研究取得相一致的研究结论。师徒关系质量在深层次差异和导师知识共享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根据相似-吸引理论,存在态度、价值观等深层次差异的双方,可能不太容易相互吸引或喜欢,从而会影响双方的关系质量。对于“圈内人”徒弟,导师会更愿意提供资源、分享知识,而对于“圈外人”徒弟,导师则不愿意分享更多知识。Bock等(2005)也在研究中指出,关系质量是影响知识共享行为的重要因素。导师利他主义、徒弟主动性人格在深层次差异与知识共享行为间起调节作用。本研究将师徒深层次差异视为师徒双方互动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情境因素,面对相同的情境刺激,拥有不同特质因素的个体会产生不同的行为,从而对深层次差异和知识共享行为关系产生影响。

表3 阶层回归分析结果

图1 深层次差异与利他主义对知识共享行为的交互作用

图2 深层次差异与主动性人格对知识共享行为的交互作用

2.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理论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从师徒关系特征角度出发,探究师徒深层次差异对导师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影响师徒间知识共享行为的因素非常复杂,师徒特征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以往文献中,并未对该前因变量进行深入探讨。该研究对现有的师徒知识共享研究进行了扩展和补充。第二,本研究引入师徒关系质量变量,探讨了其在深层次差异与知识共享行为间的中介效应,揭开了上述变量作用机制的“黑箱”。Hu(2014)在其研究中提及师徒深层次差异多作为前因变量,认为师徒深层次差异会影响徒弟感知导师支持,然而并未揭示深层次差异对结果变量的中介机制。因此本研究扩展了师徒深层次差异中介机制研究的理论视角,进一步深化对深层次差异作用机理的认识。第三,目前国内文献中关于导师制研究多是从导师或徒弟单方视角切入,本研究在运用师徒配对关系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论更具有说服力。

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一方面,企业内部建立正式师徒关系时,领导者应运用科学测量工具和考核方式对双方进行测评,将在价值观、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相似性的双方进行配对,以有效发挥导师指导作用。以往企业实践中,领导者经常凭借主观判断,将工作年限长、工作经验丰富的员工指派为导师,鲜有关注师徒双方的深层特征差异,导致导师制效用不佳。另一方面,针对企业不同类型师徒配对关系,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和培训机制增强导师指导效果。例如,如果导师不具备利他主义特质,企业领导者可以通过构建薪酬激励机制来增强导师知识共享行为;对于企业存在师徒深层差异配对关系的,领导者应该通过培训、沟通等方式使双方建立良性关系,从而发挥导师指导功能。

3.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展望

本研究的局限性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变量以感知测量为主,研究变量采取自我报告方式。尽管事前采取一定措施减少一致性填写动机,事后采用多种方法检验显示其并不构成威胁,但是共同方法偏差仍有可能存在。后续研究可通过多来源获得研究变量的数据,如由徒弟对导师利他主义特质进行评价、由导师对徒弟主动性人格特质进行评价。第二,采用横截面的研究设计,可能在推导变量间因果关系时存在偏差。例如,师徒关系质量与导师知识共享行为可能存在导因为果、导果为因关系。因此,未来研究可考虑采用纵向设计,以进一步探讨师徒差异、师徒关系质量、导师知识共享变量间的关系。第三,本研究的调节变量主要关注师徒双方人格特质因素,并未考虑其他方面因素。例如,组织共享氛围是否会对师徒深层次差异与导师知识共享行为关系产生影响?因此,未来研究可以关注组织情境因素对以上关系的影响。

1. Aiken L S, West S G. Multiple regression: Testing and interpreting interactions. Newbury Park,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1991.

2. Andrew F H. Introduction to Mediation, Moderation, and Conditional Process Analysis. Sage, 2013 .

3. Baron R M, Kenny D A. 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ceptual, 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6,51(6):1173-1182.

4. Bateman T S, Crant J M. The proactive component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measure and correlates.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993,14(2):103-118.

5. Batson C D. Prosocial motivation: Is it ever truly altruistic.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987:65-122.

6. Bock G W, Zmud R W, Kim Y G, et al. Behavioral intention formation in knowledge sharing: examining the roles of extrinsic motivators, social-psychological forces, and organizational climate. MIS Quarterly, 2005,29(1):87-111.

7. Brent S, Robb W. Beyond Altruism: Soc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Cooperation and Prosocial Behavior.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015,41(8):43-63.

8. Byrne D E. The Attraction Paradigm.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1.

9. Carlo G, Eisenberg N, Troyer D, Switzer G, Speer A L. The altruistic personality: In what contexts is it appar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1,61(3):450-458.

10. Hu C Y, Lisa E, Baranik, Tsung Y W. Antidotes to dissimilar mentor-protégé dyad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14,85(2):219-227.

11. Cialdini R B, Brown S L, Lewis B P, Neuber S L. Reinterpret the empathyaltruism relationship: When one into one equals onen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7,73(3):481-494.

12. Cohen J, Cohen P, Aiken L S, West S G. Applied Multiple regression / Correlation Analysi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Sage, 2002.

13. Costa P T, McCrae R R. Revised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 (NEO-PI-R) and NEO Five-Factor Inventory(NEO-FFI): Professional manual.Sage, 1992.

14. Duval S, Wicklund R A. A theory of objective self awarenes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2.

15. Eby L T, Allen T D, Hoffman B J, Baranik L E. An interdisciplinary metaanalysis of the potential antecedents, correlates, and consequences of protégé perceptions of mentor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13,139(2):411-476.

16. Ellen M W, Susan E, Brodt M, Audrey K, Jon M W. Managers as Initiators of Trust: An Exchange Relationship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Managerial Trustworthy Behavior.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23(3):513-530.

17. Gabriel S. Exploring internal stickiness: Impediments to the transfer of best practice within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17(2):27-43.

18. Graen G B, Uhl-Bien M. Relationship-based approach to leadership: development of leader-member exchange(LMX) theory of leadership over 25 years: Applying a multi-domain perspective. The Leadership Quarterly, 1995,6(2):219-247.

19. Harrison D A, Price K H, Bell M P. Beyond relational demography: Time and the effects of surface- and deep-level diversity on workgroup cohes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8,41(1): 96-107.

20. Hendriks P. Why Sharing Knowledge? The Influence of ICT on the Motivation for Knowledge Sharing. 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 1999,6(6):91-100.

21. Kram K E.Improving the Mentoring Process.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1985,39(4) :40-43.

22. Lankau M J, Scandura T A. Mentoring as a forum for personal learning in organizations. The handbook of mentoring at work: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07:95-122.

23. Lankau M J, Riordan C M, Thomas C H. The effects of similarity and liking in form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mentors and protégé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5,67(2):252-265.

24. Liao H, Chuang A, Joshi A. Perceived deep-level dissimilarity: Personality antecedent and impact on overall job attitude, helping, work withdrawal, and turnove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 2008,106(2):106-124.

25. Liden R C, Wayne, S J. A longitudinal study on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leader-member exchange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93,78(4): 662-674.

26. Mendoza D R, Ayduk O, Mischel W, Shoda Y, Testa A. Person × situation interactionism in self-encoding (I am…when…): Implications for affect regulation and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1,80(2):533-544.

27. Norfadzilah A R, Faizuniah P, Mdlazim M Z. Theories of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 in Business Strategy. Procedia Economics and Finance, 2014,37(9):545-553.

28. Parker S K. Enhancing role breadth self-efficacy: The roles of job enrichment and other organizational intervention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98,83(6):835-852.

29. Riordan C. Relational demography within groups: past developments, contradictions, and new directions. Research in Personnel and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2009,19(10):131-174.

30. Russell E A, Adams D M. The Changing Nature of Mentoring in Organization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on Mentoring in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997,51(1):1-14

31. Yu C T, Yi P L. Cross-Level Effects of Deep-Level Diversity on Person-Group Fit. Journal of Business Studies Quarterly, 2015,7(2):110-126.

■责编/罗文豪 E-mail:chrd_luo@163.com Tel:010-88383907

Influence of Deep-level Dissimilarity on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

Li Xiao-cong, Wang Hui and Yu Yongfang
( School of Business, Hohai University)

It studies the effect of deep-level dissimilarity on mentor’s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 and the regulating role of altruism and proactive personality in the process of the impact.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s that:deep-level dissimilarity have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 on mentor’s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 mentoring relationship quality partial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of deeplevel dissimilarity and mentor’s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 altruism and proactive personality significantly mode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ep-level dissimilarity and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 the relationship is stronger is for mentors with low altruism and for protégé with low proactive personality.

Mentoring; Deep-level Dissimilarity;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 Altruism; Proactive Personality

李小聪,淮阴师范学院法政学院、河海大学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电子邮箱:li2004xc@hytc.edu.cn。

王惠,河海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

于永芳,河海大学商学院、淮安市淮阴区政府,博士研究生。

本文受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内部知识转移运行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13CGL06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互作用关系研究”(2016B31914)资助。

猜你喜欢

利他主义师徒徒弟
唐僧师徒再就业
Mark Twain
可爱的师徒
儿时与空姐合影 15年后两人成师徒
徒弟和保险柜
神探大脑门(1)探长出题考徒弟
利他主义救助的法律干预
两个徒弟
1783名三军官兵利他主义及其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利他主义下科技企业孵化器多任务激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