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考试题的编写历程及解法探讨
2016-12-08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彭小永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彭小永
一个月考试题的编写历程及解法探讨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彭小永
一、原题呈现
题目如图1,△ABC为等边三角形,M是射线AE上的任意一点(点M不与点A重合),连接CM,将CM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线段CN,连接BN,直线BN交射线AE于点D,求直线BN与射线AE相交成锐角的度数.
图1
图2
分析:如图2,本题作为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常规题目,很容易由“SAS”证明△ACM≌△BCN,则∠1=∠2,在△ACP与△BDP中,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到∠3=∠4=60°.类似地,也可以通过全等的证明,得出∠AMC=∠BNC,继而得出BM与AE相交得到的锐角为60°.
在看到这个题后,笔者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题是个好题,因为可以对它做很好的改编.
二、改编历程
1.让点M动起来
当笔者用几何画板画出图1后,笔者拖动点M至△ABC内部,得到变式1.
变式1:如图3,△ABC为等边三角形,M是射线AE上的任意一点(点M不与点A重合),连接CM,将CM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线段CN,连接BN,直线BN交射线AE于点D,求直线BN与射线AE相交成锐角的度数.
这种小的变化并不能难倒学生,学生可以用上述方法轻松得解,但将两个非常近似的小题放在一起组成一个考题,显得不太合适.虽然如此,这种小的变化却可让人耳目一新,因为它为我们题目的改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图3
2.让射线AE动起来
有了上面的变式,很容易想到让射线AE动起来这一思路,将∠EAC由锐角变为钝角,得到变式2.
变式2:如图4,△ABC为等边三角形,M是射线AE上的任意一点(点M不与点A重合),连接CM,将CM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线段CN,连接BN,直线BN交射线AE于点D,当射线AE与AC的夹角∠EAC为钝角时,其他条件不变,直线BN与射线AE相交成锐角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请加以证明;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
图4
图5
分析:如图5,此题仍然可以由“SAS”证明△ACM≌△BCN,得∠AMC=∠BNC,在△DMP与△CNP中,可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到∠EDN=∠MCN=60°.
3.让角的大小动起来
有了点的运动,也有了线的运动,能不能让角的大小也动起来呢?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不妨将等边三角形ABC中的∠ACB由60°变为90°,将正三角形ABC变成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同时将线段CM绕点C的旋转角度也改为90°,仍可继续探究直线BN与射线AE的夹角.因为这个探究与原题类似,如果将现在这个变式与原题组合在一起作为一个试题,仍显得太没有层次,于是笔者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索.
设AE与BC交于点H,BN与AE交于点D,线段CD与BH的长度之间会不会有什么比较特殊的数量关系呢?
在几何画板中完成上述作图过程后,度量了BH和CD的长度,在变换∠CAE大小的过程中,发现当∠CAE= 15°时,BH的长度刚好等于CD长度的2倍,且此时无论怎
样改变射线上点M的位置(此处,可以作出将点M拖动到不同位置时的图形,让学生做更多有益的探索),BH= 2CD这个关系始终保持不变.我们不妨把现在这个改编叫做变式3.
变式3:如图6,在等腰Rt△ABC中,∠ACB=90°,射线AE交BC于点H,∠EAC=15°,点M是射线AE上任意一点(点M不与点A重合),连接线段CM,将线段CM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线段CN,连接BN,直线BN交射线AE于点D,求证:BH=2CD.
变式3既可以继续用到△ACM≌△BCN,在探索BH与CD的长度关系时,又需要学生狠下一番功夫.将它与原题组合,既使整个题有较好的层次性,在探索BH与CD的长度关系时又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不失为一个完美的组合.
4.改编后的试题
改编题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M是射线AE上任意一点(点M不与点A重合),连接CM,将线段CM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线段CN,连接BN,直线BN交射线AE于点D.
(1)如图1,求直线BN与射线AE相交所成锐角的度数.
(2)如图4,当射线AE与AC的夹角∠EAC为钝角时,其他条件不变,(1)中的结论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请加以证明;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
(3)如图6,若将题中的正△ABC改为Rt△ABC,其中∠ACB=90°,CA=CB,射线AE交BC于点H,∠EAC=15°,点M是射线AE上任意一点(点M不与点A重合),连接CM,将线段CM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线段CN,连接BN,直线BN交射线AE于点D,连接CD.求证:BH=2CD.
三、解法探讨
图6
改编后的试题的(1)(2)问都较简单,在此不作赘述,第(3)问是难点.在一次月考中,笔者选用了这个题,学生在解答过程中遇到了极大的障碍.
1.艰难的探索,繁杂的解题步骤
拿到第(3)问后,第一个感觉就是很难将BH与CD联系起来.但聪明的学生很会想办法,要证二倍关系BH= 2CD,学生首先想到的是中位线,他们找到了AB与AH的中点P与Q,构造了△ABH的中位线PQ,则BH=2PQ,只需证明PQ=CD就可以.虽然很多人发现了此时有直角三角形、有斜边的中点,也想到了用“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来解决问题.但在寻找和证明全等三角形的过程中,同学们遇到了重重障碍.在讲评课上,经过学生较长时间的探索和讨论后,终于有同学得到了一种方法.
证法1:如图7,因为∠ACM与∠BCN均为∠BCM的余角,所以∠ACM=∠BCN,由“SAS”可以证得△ACM≌△BCN,故∠4=∠2=15°.在△ACH与△BDH中,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BDH=∠ACH=90°.
作△ABH的中位线PQ,可得BH=2PQ,∠5=∠6=45°.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可得AQ=CQ=HQ,DP= AP=BP,从而∠1=2∠2=30°=∠3,∠DPB=2∠3=60°,∠DQP=∠3+∠5=75°,∠DPQ=180°-∠5-∠DPB=75°,即∠DQP=∠DPQ=75°,所以DQ=DP=AP.由“SAS”可证明△APQ≌△QDC,从而PQ=DC,所以BH=2PQ=2DC.
图7
图8
解后反思:证明△APQ与△QDC全等是最难的部分,但找中位线是一个大的突破.虽然步骤仍较复杂,但中规中矩,也比较好理解.在证法1的启发下,很快有同学给出了第二种方法,即证法2.
证法2:如图8,作BL∥AE交QP的延长线于点L,则四边形BLQH是平行四边形,所以BH=LQ=2PQ=2PL,BL= QH=QC,∠PBL=∠3=∠1=30°,由证法1知QD=PA,由“SAS”可得△BPL≌△QDC,所以PL=DC,从而得到BH= 2DC.
解后反思:能利用平行四边形和等腰梯形的性质解题是证法2最大的突破.证法2的思路看起来比证法1简单,但用到了证法1很多现成的结论,真正的证明步骤与证法1不相上下.
2.相似形做支撑,难点得以突破
在证法1和证法2中,同学们主要抓住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中点的性质、平行四边形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在巧妙利用中位线的情况下,利用全等艰难地解决了问题.是不是就没有简单的证法呢?学生在短暂的思考后,出现了转机.
证法3:如图7,由证法1可知,∠ADB=∠ACB=90°,且∠2=∠4,所以△ACH∽△BDH,故.又因为∠AHB=∠CHD,所以△ABH∽△CDH,从而得到∠ADC=∠6=45°=∠5.因为∠1=∠3=30°,AQ=CQ,由“AAS”可得到△APQ≌△QDC,从而轻松得解.解后反思:证法3巧妙地运用相似,避开了“QD=PA”这一繁杂部分的证明,使解题的过程得以简化.同时,同学们发现:还可以利用证法3得到∠ADC=∠5,求出∠QCD=∠AQP,使△APQ与△QDC中的三对角都对应相等,加上证法1中得出的DQ=AP这一条件,将这些条件进行不同的组合,可以衍生出多种方法,多种方法的陈述,使得此题的难点得以迅速突破.由于这些方法与证法3都大同小异,这里就不再赘述.
3.引入四点共圆,让人拍案叫绝
因为在证法3中用到了两次相似,有同学很快想到了四点共圆,得到了证法4.
证法4:如图7,因为∠ADB=∠ACB=90°,所以A、C、D、B四点共圆,故∠ADC=∠6=45°=∠5,利用“AAS”或“ASA”便可证明△APQ≌△QDC,轻松得解.
本以为这是最简单的方法,笔者也想这个题的讲评就到此为止,忽然,一句“老师,你想多了!可以不证第二次全等也可得到答案”从角落里冒了出来,这句没头没脑的话立即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在大家的掌声中,证法5诞生.
证法5:如图7,由四点共圆得到∠ADC=∠6=45°,∠ADP=∠3=30°=∠1,所以DP∥CQ,我们还可以得到∠PDC=75°=∠DPQ,所以四边形CDPQ是等腰梯形,即CD=PQ,从而得到BH=2PQ=2CD.
话音刚落,有同学又提出了既不用构造中位线,又不需要第二次繁杂的全等证明也能轻松得到答案的想法,这就是证法6.
证法6:因为∠ADB=∠ACB= 90°,所以A、C、D、B四点共圆,∠BCD=∠3=30°,作△BDH的斜边BH的中线,如图9,则DK=HK=BK=所以∠DKC=2∠4=30°=∠BCD,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