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自媒体”
2016-12-01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营业部龚洁友
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营业部 龚洁友
漫谈“自媒体”
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营业部 龚洁友
媒体永远是连接社会关系的一根纽带,以前是这样,当下也是这样,未来更是这样。也正是有了这根纽带的牵系,才有了多样化社会的存在。而对于曾经一直引以为傲的信息化高速建设发展的新时代,媒体也越来越成为了人们不断关注的焦点。
但是这个焦点似乎变得越来越“焦”。
从古代以飞鸽传书来传递消息,到后来慢慢有了电视电话,再到如今的微博,人人网,以及微信朋友圈,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在人们的手掌心。媒体的演变也正像如今的电子商务一般,由单一的信息传递进化出了诸如O2O,O2C甚至是C2C等不断丰富的传输方式。在新媒介功能被不断开发的境遇下,人们慢慢地不再全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很多则成为了信息的创造或者是发现的源头。而丰富的媒体资源不断丰富着这群“活跃分子”,反过来,这群“活跃分子”也慢慢进化成了“探索者”,丰富着原本就丰富的媒体。这样,就诞生了我们当下很热门的一个词——“自媒体”。也就是因为“自媒体”的出现,“焦点”才得以越来越成为“焦”点。
当某样事物的温度达到承受上限,并在外力的持续催化下,该事物会逐渐改变当下的物理以及化学形态,慢慢演变成另一种样貌,这就是所谓的“焦”。但是,“香蕉拔丝”的主要原材料香蕉,在适当高温下会慢慢脆化出焦糖以增加口感,而普通纸张则会在高温灼烧下“焦”成灰烬。所以,这个“焦”的方向,越来越为人们所关心。
回想当初的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再看现在满大街的苹果和三星,我们通览这个智能手机越来越铺天盖地,人们的衣食住行越来越离不开手机的时代,“自媒体”似乎并没有做太多的广告宣传,而只是不显山不露水般默默地出现在了人们的身边。而我们不知道的是,我们在微博、人人、qq空间以及微信朋友圈上发的每一则心情历程,每一张图片故事,每一段搞笑视频,都是“自媒体”培育的养分。我们更不知道的是,“自媒体”的体系架构其实只是一张白纸,养分的营养与否将直接影响这颗大树的生长方向。
有人说,“自媒体”的出现是颠覆传统媒体的一个征兆,人们正慢慢地从对大众媒体的接受演变为了对细微媒体事件的关注。诚然,“自媒体”有着目前看来无穷无尽的生命力以及难以估量的潜力,很多大型企业在每年的广告费用开支预算上面,都在逐渐削弱对大众媒体的正面投入,转而更加倾向于通过网红的高效影响力来做自己的产品推广。对于新兴的媒体传导方式,企业似乎更愿意将投资费用进行民间导入,因为这种新广告是目前看来既经济又实惠的做法。
然而,就像Uber开拓中国市场的时候遭遇刷单一样,每一个新事物的诞生与发展总会被某些人钻了空子。“自媒体”的商机利益出现之时,便是成群结队的苍蝇叮来之日。有些人利用朋友圈的推广做起了微商,结果掺杂其中的不良商家则一起上演了诸如荧光面膜、毒奶粉以及假保健品等一系列骇人听闻的“话剧”。有些人发起了慈善,结果前段时间就报道了温州一对夫妇利用女儿得白血病需要捐款的假消息,骗得众多网民的同情捐款,还居然用骗来的钱买豪车购豪包的事件。有些人(或企业),为了打压竞争对手,刻意制造虚假消息散布于网络,造成了很多不良的公众影响,平白无故让某些无辜之民、良心企业遭受不白之冤。有些事情被查证了,有些事情还在查证中,但有些事情可能一辈子都被蒙上了阴影——这就是“自媒体”的力量。好奇心的驱使,会让人挖掘出“自媒体”的潜在功效,利益的驱动,能让人发挥出“自媒体”的无尽潜能,不正当竞争心的作祟,能让“自媒体”成为邪恶势力的利用手段,良知的鞭挞,能让人们重塑“自媒体”本身的生长环境。
养鱼的人都希望有一个无限自身循环的生态缸。鱼儿吃了食料茁壮生长,排泄的杂物则进入水草根处成为水生植物的养分,而水生植物在养分充足、生长健康的情况下,则反过来又成为了鱼儿们赖以维系的绿色食物。我们理想中的“自媒体”,应该像一个无限循环的鱼缸自循环生态系统一样,人们把真实的内容丰富“自媒体”系统,“自媒体”系统把丰富的内容通过每个人不同的筛选传导给众人知晓。个体和平台互相依靠、互相填补、互相充实、健康发展,这才是我们所乐于见到的情景,一个绿色的“媒体生态圈”,而不是通过拙劣的ps以及昧着良心的配图说辞来吸引眼球,来博得同情。
但是目前的情况,想必每个人其实心里都清楚,“自媒体”的环境其实并没有我们理想中的那么好。而大众媒体一直以来让人们所信服的“公信力”其实也在因为“自媒体”的不断蚕食而逐渐被人们所怀疑。虽然大部分的媒体尚能做到抗住压力,据实以述,但是毕竟素材是取之于民,在部分“自媒体”阴云笼罩的层区,大众媒体的消息来源又有几分可信度,似乎在人们心里又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一口井如果水质不清,何谈饮用。但如果水质尚可,而用来汲水的桶又很脏,那眼前的水同样让人不忍。大众媒体被“自媒体”感染的不单单是消息源,而更多的是媒体人,一个媒体人在对消息源的陈述上往往更容易受生活中的“自媒体”感染。因此,对于媒体人的自律,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提出并关注。
还是上学时候,老师就曾经有训,读书要由厚至薄,然后再由薄至厚。“自媒体”的发展其实也是这样,近几年来,任何新鲜事物因为人们对新科技的理解越来越深而发展得越来越快,代价便是新鲜事物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自媒体”恐怕也难逃此路。但就目前来看,“自媒体”仍有着蓬勃发展的势头,就如我之前所说的越来越成为焦点。但任何事物均难逃物极必反的道理,“自媒体”在不断深入人们生活细节的同时,人们也越来越需要谨慎地考虑“自媒体”的负面作用。而对我们寻常生活而言,这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毕竟没有人愿意在淘宝上买到假货,我们也希望在“自媒体”的渠道中获得我们所需要的真实、可靠、及时、精准的消息。净化身边的环境,净化“自媒体”的氛围,当是每个自媒体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