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期推介

2016-11-26

老区建设 2016年20期
关键词:萍乡采茶戏中央苏区

本期推介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广阔的赣南、闽西大地,创建了“全国苏维埃运动的大本营”——中央苏区。在这段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将青年工作作为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共青团组织紧紧围绕反“围剿”军事斗争、“扩红”运动、土地革命等党的中心任务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充分发挥了先进青年群众组织与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中共江西省直属机关工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刘大胜,共青团江西省委办公室主任罗铮在《中央苏区时期青年工作的历史贡献和现实意义》一文中,通过阅读大量的史料和缜密的思考,总结了中央苏区时期青年工作六个方面的历史贡献和中央苏区时期青年工作四个方面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中央苏区时期青年工作四个方面的现实意义。

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讨我国物流企业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南昌工程学院副教授李小红在《我国物流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一文中,采用50家我国上市物流企业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关系性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物流企业履行对股东、债权人和消费者的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而履行对政府、供应商、员工和社会公众的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没有显著影响。

李善长少年时代即随朱元璋南征北战,虽未有摧城陷阵之劳,却多运筹赞画之功,是名副其实的开国功臣。然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颁布《昭示奸党录》,李善长以胡惟庸党诛,连同其全家七十余人一并被处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生戴月寒在《李善长案评价之比较》一文中认为,后世对于李案的评价,似以视其为冤狱者居多,但也不乏态度较为模糊、中立者。对李善长案的评价之差异,较为直接地反映出了评价者的立场和思想观念,并为多角度、全方位地看待该案提供了佐证和启发。因此在梳理和比较的基础上,对评价观点进行深入探讨,并阐发相应的认识。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探讨以萍乡采茶戏为代表的江西地方戏曲的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文学博士许爱珠,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周宏亮在《江西地方戏的生存现状及其发展路径——以萍乡采茶戏为个案》一文中,通过具体阐释萍乡采茶戏的发展困境、文化产业改造的可行性以及萍乡采茶戏在文化传播中的前瞻性,以促进江西地方戏曲的发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教学名师”是职业院校的宝贵财富,是教师中的精英和杰出代表。培育名师、造就名师,是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潘建华在《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名师成长个案研究——以南昌市卫生学校专业课教师A老师为例》一文中,以一名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名师为个案,回顾其成为教学名师的成长轨迹,探究其成功的原因,以期能为职业院校涌现更多的教学名师提供现实的考量。

猜你喜欢

萍乡采茶戏中央苏区
采茶戏的种类及传统唱腔述要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萍乡开放大学:为推进“五区”建设贡献开大力量
赣州市审计局组织干部职工参观《中央苏区青年运动史》图文展
我在萍乡过春节
Spring Festival in Pingxiang 我在萍乡过春节 Fawn Li
广东原中央苏区参照西部政策的来由
南昌采茶戏与萍乡采茶戏之比较研究
我爱家乡的采茶戏
主持人在“走转改”中的主体意识及作用——以《乡音乡俗·萍乡》节目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