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全面从严治党语境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

2016-11-26邹颖佳

老区建设 2016年20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入党高校学生

邹颖佳

试论全面从严治党语境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

邹颖佳

[提要]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也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在全面从严治党语境下,对当前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考量,找到关键症结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不断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

全面从严治党;高校党建工作;创新

高校学生党组织是党在高校中最基层的组织,是党联系青年大学生、服务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对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践行党的宗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一、全面从严治党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事业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共产党越来越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吸引着社会各阶层加入党组织。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党员队伍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至十八大前夕,党员发展人数连年快速递增。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2014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结果显示,截止2015年底,党员总人数为8875.8万民,其中学生党员203.4万名,在新发展党员中,学生党员所占比例最高,为36.5%。[1]

党中央历来非常重视高校党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大学生党建工作,特别是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党员是党员队伍中充满生机、活力和潜力的群体,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大学生党建工作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也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二、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入党动机功利化、多元化现象突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大学生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主要表现在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动机多元化、功利化现象严重。据学者对武汉9所高校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普通非党员同学中,他们认为周围同学为理想信念入党的仅占0.6%,认为追求政治荣誉感、谋求仕途发展、增强就业竞争力、跟上大学入党潮流而入党的分别为13.3%、12%、47.1%、26.1%。学生党员中也有6.1%入党是为了追求政治荣誉感,4.6%和3.6%的同学分别表示入党是为了谋求仕途发展和增强就业竞争力。[2]

(二)党员发展过程标准单一、程序不规范。目前,学生党员的发展选拔标准单一,很多高校都会优先考虑学习成绩,如挂科不能超过多少门,而且在大学一年级,学习成绩基本上成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唯一标准;不仅如此,在党员发展程序上也存在不规范的现象,无论是团内推优、发展还是转正都有民主测评环节,普通同学的民主权利是否得到充分地保障,是否存在拉选票的现象等等。

(三)入党后教育管理明显轻于入党前教育管理。当前,各高校对党员入党后的教育明显滞后于入党前教育管理。学生在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后,党支部还有一系列针对于入党积极分子的管理办法,如参加党校培训、班级团支部推荐、征求班主任意见、定期向培养人汇报思想动态等。在管理上,各党支部对于预备党员、正式党员的教育管理明显轻于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一些基层党组织重入党前党员教育管理、轻入党后教育管理,导致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学习不如入党前努力,成绩出现明显下滑;工作上也不如过去积极,不愿意再为同学服务,宗旨意识淡薄;甚至有个别党员出现上课迟到、无故旷课等不同程度的违纪行为,在党内外造成了不良影响,也影响了党员的良好的形象。这也是我们会看到有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前后判若两人现象的原因所在。

(四)党员教育的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近些年来,虽然各高校在学生党建工作上建章立制,制定了较多的细则,但遗憾的是“这些规章制度大多处于制度健全、执行乏力的状态中,这也是高校党建工作中比较突出的问题。”[3]如发展党员公示制度形同虚设,很多高校基本上在发展党员公示上基本流于作材料的形式,普通同学对公示材料也很少予以关注,监督意识淡薄;此外部分学生党员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出现入党后不如入党前积极努力的现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党组织缺乏行之有效地操作性强的监督考核机制,缺乏对党员的后续教育考核制度。

三、全面从严治党语境下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路径

当前,在全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要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将其贯穿于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过程的始终,实现党建工作观念、党员发展、党员教育管理和学生党建考评机制等方面的创新。

(一)从严教育,强化理想信念,实现党建工作观念上的创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世情、党情与国情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充满活力、个性各异,也面临很多的困惑,特别是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信仰的困惑。然而,在新时期,很多高校党务工作者在处理学生党建工作时已经形成了某些思维定式和陈旧观念,仍然沿用以前的老办法,凭经验办事,导致在学生党员发展、党员教育管理等工作上停滞不前,基层党组织缺乏活力。所以这就需要学生党务工作者创新思想观念,牢固树立与时俱进的理念,推陈出新,不断探索新方法来解决学生党建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在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预备党员的考察、党员的管理上要做到严字当头,从严教育,因为“对党员、干部来说,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总开关’没拧紧,各种出轨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难免了”。

(二)从严选拔,严格发展程序,实现党员发展工作的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党员,必须认真分析入党动机,严格掌握标准和程序,确保质量。”在标准上,笔者认为,一名大学生是否具备预备党员的条件,应坚持以下几条:第一,在平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均能起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具有奉献精神;第二,要有正确的入党动机,对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有一定地掌握,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第三,学习成绩优异,乐于帮助他人,群众基础良好。在程序上,党员发展工作要严把入口关,要切实按照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严格发展程序,坚持标准与严格程序并重。

(三)从严管理,严格党员管理,实现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落实到党员队伍的管理中去”。要强化党员管理,严格党内组织生活,严明党的纪律,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党员管理的形式要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创新,可以以校园文化活动载体,加强党员教育。校园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弥补了传统党员一味强调灌输教育的不足。如可以广泛开展“经典诵读”比赛,征文比赛、剧本创作大赛,“七一”重温入党誓词活动,优秀共产党员成长分享报告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坚持教育与娱乐为一体,引导学生党员营造继续教育的良好氛围,提高教育实效性。与此同时,在党内组织生活规范上,党支部一定要严明纪律,严肃党内生活,及时处置经常不参会的党员,建立能进能出机制。

(四)从严监督,推进制度建设,实现学生党建工作考评机制的创新。“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思想教育要结合落实制度规定来进行,抓住主要矛盾,不搞空对空”。制度建设有效办法就是建立健全党员考评机制。考评机制的建立就是要有一个可以量化的、操作性强的科学目标考评体系,使支部建设、党员管理有章可循,也能促使考评落到实处。理论学习应明确每名党员过好每一次组织生活,一年至少读几本党的理论著作,撰写出高质量的读书笔记,且可以利用支部组织生活进行读书讨论;实践锻炼涵盖学生党员每学期必须要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入党积极分子的联系,每学期必须参加一定工时的志愿服务活动;学业进步就要求每名党员在学习上要做表率,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每年至少要获得一次校级表彰等。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和学业进步基本上涵盖了一名学生党员成长的几个重要方面。各学生党组织可以依此制定详细的考核细则,在每年年底对支部所有党员进行考核,对于表现优异的予以一定奖励,颁发荣誉证书表彰先进,对于没有完成目标任务的予以诫勉谈话,督促其改正,谈话后仍未完成的予以通报批评。

[1]中央组织部网站2015年党内统计年报[EB/OL].http: //news.12371.cn/2016/06/30/ARTI1467253408964468.shtm l.

[2]王昭,唐永木.大学生党员质量现状调查与应对策略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5,(5):17.

[3]张丽,汪春燕.试析高校学生党员发展新模式的构建[J].党史文苑(学术版),2012,(2).

邹颖佳(1981—),女,硕士研究生,南昌工程学院人事处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党建。(江西南昌330099)

2015年江西省高校党建课题“高校服务型学生党组织工作模型的构建研究”(JXGXDJKT.QN-201518)

[责任编辑:黄贝如]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入党高校学生
运动APP助推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成效研究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憨娃入党
新形式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路径探析
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党员管理路径刍议
论高校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
论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理念及其价值研究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