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组块化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2016-11-19雷柏军

新课程·中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分层管理班级管理

雷柏军

摘 要:组块化是指个体利用存储于长时记忆中的知识对进入短时记忆的新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构成自己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的信息单位的策略。组块化可以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应用,也可以在班级管理中应用。

关键词:数学组块化;班级管理;分组管理;分层管理;分块管理

一、数学组块化

案例1:你能记住以下数字吗?

185119211839193719491935

案例2:如何记忆方差公式:

二、组块化的核心

组块化是指个体利用存储于长时记忆中的知识对进入短时记忆的新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构成自己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的信息单位的策略。人类的知识就像珊瑚礁,是前人思维组块化后的历史沉积。

当我们运用知识时,就是使用组块,经由这些既有组块的中介,我们得以理解和调用前人的大量经验,然后组织成更加复杂的事物,比如一本长篇小说、一部电影、一台iPhone、一架航天飞机……但是仅仅依赖这些知识就够了吗?不够,因为知识只能反映已明确的、模式化的经验,而当我们处理一个新的问题时,在知识之外,我们还要面对这个问题中新的复杂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性地构建组块来解决问题。

三、组块化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1.分组管理(4大组,每大组3个小组)

我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把全班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分组,合理搭配,把不同性别、性格、爱好、成绩、智力的学生分到一个小组,达到能力互补、性格互补、性别互补。我班共有48位同学,分为4大组,每大组又分为3个小组,共12个小组。每一小组都是1名优生+2名中等生+1名学困生,让不同基础的学生坐在一起成为一个小组,有利于小组间同帮互助。然后小组成员选出一名成绩优秀、乐于助人的同学为小组班长,有责任心、有组织能力、做事认真的同学为小组副班长。“组荣我荣共加分,组耻我耻齐减分”,让学生形成团队精神和凝聚力,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活动参与性。

2.分层管理(A优等生、B中等生、C后进生,三个层次)

我主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思想和纪律三方面把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我严爱优等生,强化优等生,既会严格要求他们学习要好,又会鞭策他们做一个道德高尚、乐于助人的人。对于优等生的优点,我不会过多表扬,对于他们的缺点,我也不会公开批评,而是利用课间十分钟、晨读十分钟的时间多找他们谈心,消除他们的压力,激励他们勇往直前,不断沖刺。我宽爱后进生,转化后进生。对于后进生,我不会歧视他们,而会多找他们谈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增加感情投资,让他们乐于听从我,乐于帮助我,不给我添麻烦。对于中等生,我会利用“期望效应”,多表扬少批评,让他们在鼓励中不断进步。

3.分块管理(学习、纪律、活动)

我的班级干部全部为班长,班长有学习班长、纪律班长、文娱班长、体育班长、生活班长、小组班长、小组副班长。我让所有干部都戴上“班长”的帽子,让其感到光荣至上,认真做事;我还会定时间、定地点,要求所有的班长每周五下午最后一节课召开一次班委会议。班委会议由所有班长轮流主持,各位班长都要围绕自己所管辖的范围发言总结本周工作得失和说明下周工作重点,同时还要指出其他班长的优点和不足,让班长互相监督,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我作为班主任,每次都会参加会议,在会议上我都是表扬班长的优点,赏识班长的做法,让每位班长都特有荣誉感,而对于个别班长的不足,我从不会在会议上指出,而是私下里引导、帮助,同时我也要求所有的班长在其他学生面前都不能说某个班长的不是,而要大力宣传班长的优点。所以我的班长工作都很积极、负责、认真,他们团结一心,共同管理班级。

我在班级中利用组块化进行管理,以区别化对待、因材施教为原则,以严爱、博爱、宽爱为尺度,锁定各自目标,加大力度,不断鞭策、不断赏识、不断鼓励,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班级的关爱和温暖,都对自己有所“期望”,这样持之以恒,优等生便不断强化,中等生不断优化,后进生不断转化。

参考文献:

赵吉明.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分组管理[J].新课程:教师,2010(12).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分层管理班级管理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高中班主任分层管理模式及应用实践探究
分层管理在教育实习中的实践探索
中职学校“分层管理、培优辅困”教学研究
护理人员分层管理模式在介入室中的应用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