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分层管理、培优辅困”教学研究

2015-07-02陈中启

科技资讯 2015年7期
关键词:分层管理中等职业学校分层教学

陈中启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分层管理、培优辅困”教学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分层教学,却是分层教学的进一步升华。即在教学中借鉴分层教学的优点,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等为其设计合理的层次角色,然后抓住学生的优点给其发展平台,使其不断放大,优势得到锻炼,同时针对其薄弱问题,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给予指导,为其提供提升的机会。文章在分析了中职学校教学困境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分层管理、培优辅困”的设计原则、教学原则、评价原则。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分层管理、培优辅困” 教学 分层教学

1 中职学校教学困境分析

当前正处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上升期,国家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给予了大量利好政策,促进了中等职业学校的蓬勃发展。但是,仍需面对中职学校教学困难的现实情况。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方面主要有以下困境。

1.1 基础薄弱

该时期的现实情况是,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在语、数、外等这些需要连贯学习的基本学科当中由于底子薄,而在学习当中失去学习兴趣,进入学困状态。部分专业课也因为涉及到数学、物理、英语等知识的原由阻碍了他们的学习。

1.2 学习兴趣低

学习兴趣普遍不足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学面临的一大难题,学生在课堂上主观学习意识不足,对学习内容无兴趣,课堂上出现玩手机、睡觉、说话、发呆等诸多情况。

1.3 自信心不足

在中等职业学校里很多学生已经习惯于被老师批评的状态,由于中考成绩不好,或小学初中时期不被重视,所以无论是学习方面还是生活各方面都表现出了信心不足的情况,使得教学开展难度较大。

2 “分层管理、培优辅困”教学的理论基础

“分层管理、培优辅困”教学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分层教学,却是分层教学的进一步升华。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当然分层教学在实践应用中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目前在教育界中仍饱受争议。对于中等职业学我校,笔者提出“分层管理、培优辅困”教学,即在教学中借鉴分层教学的优点,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等为其设计合理的层次角色,然后抓住学生的优点给其发展平台,使其不断放大,优势得到锻炼,同时针对其薄弱问题,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给予指导,为其提供提升的机会。

3 “分层管理、培优辅困”的设计原则

3.1 分层原则

“分层管理、培优辅困”不同于以往的分层教学,它并不是把学生的学业成绩当成唯一的分层标准。而是综合考虑学生的情况,在分组时,也不是把学业成绩好的放在一组,将学业成绩不好的放在一组里,公开发布分组信息,这虽然在教学方面更好操作,但是对学生的自信心打击是很大的,尤其被分在最后几组的学生,很可能会因为外因的压力放弃学习。而实践中的教训告诉我们,分层可以,但是不能盲目偏激的分,不能只看成绩的分,要在分层问题上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给予充分考虑。

实践中将一班30名学生分成6组,每组5人。每组的5个人都有自己的职务,1人为总组长,负责管理组内所有事务,由最具管理能力的学生担任;1人为学习组长,负责学习上的事务管理,解决学习当中的难题,帮助教师为学生答疑解惑,由学生成绩优异的学生担任;1人为组织组长,负责收发工作,如作业、任务书等,由认真细致的学生担任;1人为督导负责督促组内成员及时上交作业、及时完成任务,把控完成任务的时间,由善于沟通、有人缘的学生担任;1人为对外发言人,负责组内项目汇报、对外发言等工作,由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提任。

此种分组原则,会让每一位学生都在组内成为一个有份量的角色,让他们在小组内有一份工作,有固定的任务,帮助他们找回自信。

3.2 教学原则

在此法设计下的学习过程教学方面就不能仅仅是以讲授法为主的,需要教师运用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对于基础课程来讲,任务驱动教学法通常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教师为学生下发任务书,规定完成任务的时间与验收标准。小组内要群策群力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而这期间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进一步指导,同时也有时间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支持。通过提高精英以及帮辅学困生的两种有效手段,使得教学能够向更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

3.3 评价原则

同时,小组是一个团队,教师只以小组为单位记录平时成绩。每一位成员都要为团队的成功而努力。这样,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小组内部为了完成一项任务通常会一起研讨,成绩优秀的学生会对成绩一般的学生给予指导。而教师对小组的评价是以每一位成员都完成相应的任务为标准的,小组任务通常是由两部分组成,主体是需要每个人都完成的,附加部分是拔高的那块,通常是给能力较强的学习组长准备的,但是教师也会让小组内的成员共同完成,这个过程中即让学习组长有所提高,又给其他同学提高的机会。小组成员的成绩则是由小组的各位组长为每一位组员打分得到,是根据小组内成员在组长负责的项目中的具体表现得到的。这样就给学生一个管理组员的砝码,也是对每一位学生管理能力的有效锻炼。

4 “分层管理、培优辅困”教学的实施效果

“分层管理、培优辅困”教学提倡学生主体地位、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通过协作式学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尤其有利于培养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使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获得成功与自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肖连奇.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10(1).

[2] 冯波.小班化英语分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四川教育,2009(11).

[3] 孙金义.新课标下对分层教学的尝试[J].科学教育,2009(4).

[4] 韩秀芹,王志新.班级内英语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J].甘肃科技,2008(13).

[5] 苏新元.分层教学促进个性发展[J].成功(教育),2008(5).

[6] 叶琳,刘文霞.国外分层教学历史发展概况[J].教学与管理,2008(3).

[7] 张菊敏,张映晖,王惠.对大学英语隐性分层教学的思考[J].考试周刊,2007(33).

[8] 熊川武.论自然分材教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

[9] 费兆彩.论初中英语分层教学[J].双语学习,2007(6).

[10] 南纪稳.对教学本质研究的理性反思[J].上海教育科研,2007(2).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3(a)-0180-01

猜你喜欢

分层管理中等职业学校分层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培育学生职业精神的研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高中班主任分层管理模式及应用实践探究
分层管理在教育实习中的实践探索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档案分层管理评价指标权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