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讨论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几点思考

2016-11-19程红卫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讨论法初中数学教学内容

程红卫

[摘 要] 讨论法指的是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的方式厘清数学概念,相互探讨问题解决的方法,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 本文首先对讨论法进行概念界定,接着就讨论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优势及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 讨论法;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应用

新课程改革旨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如何通过学习活动的组织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呢?笔者认为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主要是模仿和记忆,这样显然是高耗低效的,那么,采用怎样的方法呢?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我们发现教学模式越来越多,本文重点就“讨论法”这个视角进行分析,探讨讨论法该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正确地应用.

讨论法及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应用的意义分析

1. 什么是讨论法

讨论法是基于生本教育理念提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首先由教师提出一个具体的问题,或是提供具体的学习任务,然后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或全班学生参与讨论式学习,大家都围绕着某一个具体的问题发表各自的观点和自己对该问题的思考.

在实施讨论法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思考占据主要份额,讨论是基于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的. 具体的形式有小组讨论学习、全班范围内(组间)讨论交流等几种,各个形式的学习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叉进行的.

讨论法不应该边缘化学优生或学困生,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即鼓励每一个学生都参与问题的探讨和研究中来,在讨论中互帮互助,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2. 初中数学应用讨论法组织教学的意义

讨论法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存在如下几个明显的优势.

首先,讨论法优化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课堂教学被考试所绑架,教学流程过于单一,讨论法属于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学生紧紧围绕教师提供的问题或任务,自主思考后再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激辩,促进自我认知的提升与丰富.

其次,讨论法转变了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师生角色. 与传统的教师的一言堂式的初中数学课堂相比,讨论式教学模式学生是活动和讨论的主体,决定着整个讨论活动开展的进程,教师在学生讨论和活动的进程中充当指导者、促进者的角色.

再次,讨论法适合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 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能够促进其数学素养和数学学习情感的多重提升. 以前很多时候,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情感似乎就看自己能否完成数学习题,过于重在结果性评价. 讨论法教学模式中,学生将自己的思维过程和见解与其他同学用口头表达的形式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不同的观点、思想相互碰撞,促进学生自我认知趋于完整、科学;而且在交流中很多学生会发现其实自己离正确的观点并不是太远,会看到正确的思维有时也是会有挫折的. 在讨论中学生学到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思维短板,同时也看到别人努力学习的过程. 因此,在讨论过程中不仅习得了数学知识、数学方法,也有效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正向情绪.

初中数学教学应用“讨论法”实

施教学的内容选择的依据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长短板,对于讨论法亦是如此,这就是为什么新课程倡导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根本原因所在. 既然讨论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也不是万能的,那么,我们在选择讨论法实施教学内容时的依据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应该从如下几个小的方面着手考虑.

1. 从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出发选择合适的内容

初中学生有着怎样的学习心理呢?这个很多教师都没有研究过. 在生本教育的理念下,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准备,更应该关注他们的学习心理.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初中学生,尤其高年级学生的好奇心都比较强,思维也越发敏捷,这不仅仅局限于形象思维,其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针对这些特点,笔者认为我们选择准备应用讨论法的学习内容应该有趣、生动、具有探索空间,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在兴趣的驱动下调动学生原有的认知与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2. 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有讨论的必要与价值

初中数学知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和可延展性存在着差异性,并非所有的内容都有讨论的必要. 例如,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的知识(尤其是方法唯一的内容)就不需要讨论,像“有理数和分式的运算”,不需要讨论,学生自主学习就能完成;再例如,有些概念是人为规定的,同时又是后续学习的概念基础,像“实数”这个概念,我们教师直接讲授或者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就可完成,不需要讨论.

笔者认为,借助于讨论法实施的课堂教学,其讨论的内容应该具有生成性和价值性,有利于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展,需要学生观察、推理和归纳等一系列复杂活动才能深化认知,这样的学习内容如果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则犹如盲人摸象只能得到碎片化的认识,但通过讨论法可将碎片化的知识糅合为一个整体,学生有了亲身的体验,那么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会尤为深刻.

初中数学教学应用讨论法的教

学实践例析

1. 借助于讨论法对数学规律进行总结和归类

笔者在和学生总结一些规律时,常常借助于讨论法组织教学,因为学生有认知基础,所以有话可说;因为前期的学习是零碎的,所以通过讨论可以促进知识的完整性和知识间的逻辑性共同发展.

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总结“如何判定有理数乘法结果符号”的规律时,设置问题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了该规律的推导过程之中,认识和记忆都得到了强化.

2. 借助于讨论法进行结构性复习

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是零碎的,怎么强化学生的记忆呢?每一个章节,我们都应该有一个复习课,但是当前的初中复习课效果如何呢?笔者和学生交流后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复习课后还能记得哪些知识重要,但是对于该章节有着怎样的知识结构无法认识. 为什么会这样?笔者认为这样的复习是无效的,无法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有效构建,学生的知识还是零碎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认识会逐步淡化. 笔者在教学中实践了讨论法组织章节的结构性复习,效果良好.

例如,笔者和学生一起就“全等三角形”这章节进行复习,引导学生讨论如下几个问题,帮助学生实现将碎片化的知识结构化.

问题1:本章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说一说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引导学生逐步回忆知识内容,并逐步缩小范围到3个主要内容)

问题2:通过前面的学习,回忆一下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还记得有哪些?

问题3:我们前面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探究并解决了哪几类数学问题?

问题4:我们前面涉及了哪几种用来“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定理?说一说这些定理的区别和选择条件是怎样的.

问题5:在这一章节的学习中,如果要解决“涉及角的问题”时,需要用到哪些知识和方法?

问题6:你在学习过程中是如何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的?该性质与三角形的判定有没有关系?

问题7:你学习了这一章节的知识,你觉得能够解释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或者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实践表明,本节课采用讨论法比教师讲解知识结构然后再做题的训练效果要好,学生在与他人的讨论中对结构的认识逐步深化,重、难点也逐步消化.

3. 借助于讨论法解决与实际生活联系的数学问题解决

生活即教育!我们初中数学有相当一部分内容与生活有关,这部分内容可以借助于讨论法代替就题论题的问题解决模式,实现学生思维的拓展.

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时,就选择了“手机话费”这个生活实际中的问题来开展教学,最终学生不仅解决了数学问题,还习得了生活经验.

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数学问题和生活中的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是数学学习的核心部分. 讨论法的应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回顾自己理解的碎片化的知识,还能在与他人的交流、讨论中进一步外推,提高知识理解的完整性;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找到解答问题的突破口,进而得出问题的结论,让他们体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从而认识问题的本质,锻炼问题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讨论法初中数学教学内容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课堂高效有趣的法宝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讨论法应用的实效性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运用讨论法强化写作训练效果
在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