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腹腔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的临床效果

2016-10-21李素萍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气胸

李素萍

【摘要】目的:对腹腔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应用于气胸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66例气胸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然后,前者用F12号腹腔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者用F30号标准胸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腹腔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疾病,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疗效比较显著。

【关键词】气胸;腹腔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术

气胸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内科疾病,临床主要采用胸腔式引流术治疗。以往的胸腔闭式引流术多使用胸管,但因为胸管粗大会对肋间神经产生压迫刺激作用,且术后疼痛明显,影响患者的咳嗽,不利于痰液的及时排出,引发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1]。我院采用引流管行胸腔式引流术对本次收治的33例患者进行了治疗,效果较佳,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观察对象均为我院于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气胸患者。本组66例患者中,男38例,女28例;年龄24~80岁,平均年龄(49.4±2.6)岁;48例创伤性气胸,18例自发性气胸;37例左侧气胸,20例右侧气胸,9例双侧气胸。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3例。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显著,值得比较。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行CT或X片检查并被明确诊断为气胸,且符合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指征。对照组采用F30号标准胸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治疗组采用F12号腹腔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具有操作如下:在患者锁骨中线第2肋间,酌情定位。局部麻醉后,取一长度为0.5cm的切口,将皮肤切开后,取穿刺针刺入胸腔,然后插入导丝。沿着导丝将针道扩张,然后取艾贝尔F12号腹腔引流管置入胸腔,将导丝拔出。连接引流瓶,使气体溢出,取固定片固定于皮肤上,用3M透明敷贴进行固定,完成手术操作。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置管后的带管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指标进行观察与记录,并留意患者是否有切口炎症坏死、肺不张等并发症,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均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用卡方值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使用t检验,P<0.05为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的带管时间与切口愈合时间比较

两组均顺利置管,肺组织也顺利复张,引流管通畅,无引流管堵塞或者脱落现象。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带管时间分别为(5.21±2.42)d、(6.03±2.65)d,相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t=0.5157,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切口愈合时间分别为(2.88±0.62)d、(7.25±1.38)d,相比有統计学意义(t=5.3791,P<0.001)。

2.2 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治疗组共2例发生并发症,约占6.06%;对照组共8例发生并发症,约占24.24%。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

气胸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内科疾病,根据肺组织的压缩程度,采用的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包括保守治疗、胸腔粘连术、胸腔闭式引流术、穿刺抽气法即胸腔镜下治疗等,尤以胸腔闭式引流术最为常见与有效[2]。在以往的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过程中,多选择粗硅胶管作为胸腔引流管,虽引流排气效果较佳,但操作较复杂,且对患者造成的创伤、痛苦大,易引发皮下气肿、脱管及出血等并发症,故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

近年来,细引流管逐渐成为气胸治疗的一种重要引流管。目前,中心静脉导管、一次性胃管、猪尾导管等细管是胸腔闭式引流术采用最多的引流管,多具有操作简便、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3]。值得注意的是,细管在使用中存在易脱管的可能,故必须严格掌握插管深度[4]。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对治疗组采用腹腔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对照组用胸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从结果2.1中可得知,两组在置管时间方面差异不明显,但治疗组的术后切口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这表明两种腹腔引流管因为管径较小,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故术后切口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愈合。从表1中看出,治疗组的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人数共2人,发生率仅为6.06%,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人数多达8人,发生率约为24.24%,两组的检验值差异较显著。这表明,用腹腔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因为引流管细小,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有利于切口术后快速愈合,减少了因切开张开而引发的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坏死等并发症,疗效确实优于用粗管径的胸管。曾有文献[5]报道,腹腔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预后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约为7.25%,安全性较好。本文结果和文献所述的观点基本一致,且并发症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这进一步印证了腹腔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由上述可知,在气胸疾病的治疗中,采用腹腔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方案,切口小、对患者创伤小,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术后切口愈合快,且并发症少,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卞小玉,曹云涛,陈娟,等.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6,31(01):4951.

[2]高超.腹腔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效果观察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02):3031.

猜你喜欢

气胸
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缝扎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
咳嗽伴胸痛警惕自发性气胸
气胸患者的护理措施
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表现和诊治
被针扎出来的气胸
气胸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出现气胸后,患者及其家属如何处理
自发性气胸治疗方法选择的前瞻性研究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冬春季节话气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