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2016-10-21周东利曲辰
周东利,曲辰
山东省莱阳卫生学校,山东莱阳 265200
心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周东利,曲辰
山东省莱阳卫生学校,山东莱阳26520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从该院于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抽取6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评估结果。结果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值得推广使用。
心理干预;妊娠期糖尿病;焦虑;抑郁
妊娠期女性患糖尿病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妊娠期间发生;另一种是在妊娠前发生,在妊娠期出现进展[1]。如果患者在妊娠前就已经确诊,则称为糖尿病合并妊娠,如果在妊娠期间才确诊,则称为妊娠期糖尿病(GDM)[2]。大部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GDM。GDM严重威胁到母婴健康,因而很多患者在确诊之后会出现担忧、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而这些负性情绪会影响到疾病的转归,导致患者在产后进展为2型糖尿病;同时,负性情绪还会对胎儿造成一定的损害,影响胎儿的健康生长。如果要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就需要在治疗之外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消除或减少负性情绪的不良影响。该研究对心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做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研究所抽取的病例均为该院于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共64例。根据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5.21±3.28)岁;孕周23~32周,平均(29.32±2.31)周。观察组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4.75±3.12)岁;孕周22~32周,平均(29.15± 2.25)周。经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管理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第一,支持性心理干预。首先,心理咨询师和临床医师合作,一起倾听患者对自身疾病的看法、得知病情之后的内心感受,并对患者的经历表示同情,让患者感受到外界的关心与温暖。其次,护理人员应经常与患者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争取得到患者的信任,再诱导患者将内心的烦恼、忧虑、痛苦说出来,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给予安慰和鼓励[3]。第二,认知心理干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之所以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情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缺乏相关方面的知识,过度担心病情会对自己以及婴儿造成不良影响。对此,护理人员应及时帮助患者认识自身疾病,并叮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具体方式如下:首先,通过与患者进行交谈来了解患者对妊娠期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并重点讲解妊娠期糖尿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合并症等。其次,指导患者在生活当中减少诱发因素。比如,保持低糖、低脂饮食,每日做适量、适度的运动锻炼,不吸烟不喝酒,等等。最后,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母婴健康的病例,从而使患者认识到妊娠期糖尿病虽然是终身性疾病,但是如果血糖控制良好,则患者能够像正常妊娠期女性一样生活、分娩,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与信心[4]。第三,行为心理干预。向患者解释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以及不遵医嘱的危害性,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同时,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降糖药物以及胰岛素,并指导患者正确应对可能发生的低血糖等紧急情况。第四,音乐疗法。音乐具有怡情、移情的作用,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护理人员应先了解患者喜欢的音乐类型,之后再挑选一些曲调悠扬、节奏欢快或舒缓的轻音乐播放给患者听。同时,在聆听音乐期间,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排除杂念,闭上眼睛回忆一些愉快的经历,并展望胎儿娩出之后的美好生活。通过音乐的力量,来缓解或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5]。第五,放松训练。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护理人员让患者在床上保持平卧,做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每周两次,30 min/次。第六,家庭、社会支持。妊娠期女性正面临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而此时又出现了糖尿病,因而患者的心理比较脆弱,不仅会焦虑抑郁,而且还常有孤立无援的感受。对此,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家属说明家庭、社会支持的重要性,督促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无微不至的照顾、理解与关心;同时,鼓励患者多与亲戚、朋友、同事进行交流,一方面获取外界信息,使自己不至于与社会隔绝,另一方面则体验外界的关心,避免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6]。
1.3评价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心理状态评分
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情况[±s),分]
表1 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情况[±s),分]
组别例数SAS干预前干预后SDS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对照组32 32 t值P值51.03±3.83 50.93±3.55 0.1083>0.05 36.94±3.52 43.52±3.19 7.8355<0.05 47.05±5.63 46.94±6.13 0.0748>0.05 31.82±6.24 39.80±4.27 5.9702<0.05
2.2血糖变化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血糖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是产科中的一种高危妊娠,临床中常见患者合并早产、产后出血、先兆子痫等并发症,病情的进展对母婴均有影响。改善疾病的转归非常重要。而在影响疾病转归的各种因素中,社会心理因素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比如焦虑、抑郁情绪就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行为方式,进而影响到治疗效果。因此,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探讨了心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常规护理加心理干预的患者其焦虑自评量表(36.94±3.52)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31.82±6.24)明显低于单纯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43.52±3.19),(39.80±4.27)],并且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的控制情况明显更优。焦虑抑郁评分与血糖水平的降低充分说明,心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心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且还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在该研究中,心理干预包含了六种干预方式,这六种干预方式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患者的不良心理及情绪进行调节,而最终目的则是减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躯体的影响,降低治疗难度,改善疾病转归。研究结果证实,心理干预达成了预期目的,患者的血糖控制良好。
表2 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比较[±s),mmHg]
表2 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比较[±s),mmHg]
组别例数空腹血糖干预前干预后餐后2 h血糖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32 32 6.02±0.73 6.07±0.66 0.2874>0.05 5.42±0.65 6.01±0.58 3.8312<0.05 7.93±1.42 8.03±1.45 0.2787>0.05 6.13±1.73 7.72±2.01 3.3916<0.05
综上,心理干预能够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1]杜献,阮淑萍,朱剑峰.小组心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36(14):2069-2070.
[2]张秀民,侯雪晶.心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4,21(1):85-86.
[3]孙红霞,张菊苏,胡世杰.双C疗法联合心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6(32):126-127.
[4]王天慈.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病人糖代谢和焦虑、抑郁情绪影响的系统分析[J].护理研究,2012,25(20):1919-1920.
[5]陶玉燕.心理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焦虑、抑郁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2,25(24):629-630.
[6]付明媚,董雅娟.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及血糖控制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20(5):438-439.
R473
A
1672-4062(2016)09(b)-0176-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8.176
2016-07-15)
周东利(1973.10-),女,吉林梨树人,本科,主管护师,国家二级心里咨询师,研究方向:心里干预与传统护理相互作用。E-mail:5954685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