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性实验在本科药学专业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6-10-15梁生林李庆耀周秋贵褚洪标刘文演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18期
关键词:教学班探索性药理学

梁生林,李庆耀,周秋贵,褚洪标,刘文演

(井冈山大学,江西 吉安 343009)

探索性实验在本科药学专业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梁生林,李庆耀,周秋贵,褚洪标,刘文演

(井冈山大学,江西吉安343009)

目的 探讨探索性实验在本科药学专业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2级药学本科班作为传统实验教学班,将2013级药学本科班作为探索性实验教学班。在探索性实验教学班应用探索性实验进行药理学实验教学,在传统实验教学班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实验教学。学习结束时对两班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考试和问卷调查,并对两班学生的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探索性实验教学班实验操作考试成绩明显高于传统实验教学班(P<0.01);在增进对科学研究的认识,培养初步的科研意识,帮助掌握生命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启发创新思维以及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实验兴趣,调动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能力,提高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帮助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培养科学思维、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自学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公关能力,增进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扩大知识面,锻炼查阅、收集和整理文献资料的能力,提高对论文的了解和撰写能力方面,探索性实验教学班持赞同意见的人数比例多于传统实验教学班(P<0.01或P<0.05)。结论 探索性实验教学在本科药学专业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药学专业;药理学;探索性实验;本科

药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桥梁学科,因此,药理学实验教学是药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实验教学侧重于验证理论知识,多由教师设计准备,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和演示,按部就班地操作。这种教学模式刻板,教学形式单一,忽略了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难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1]。《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方案》中指出:“应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而改革药理学实验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开设探索性实验是目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最有效的方法[2]。探索性实验是指针对某项或某方面与某领域有关的未知或未全知的问题,采用科学思维方法,进行大胆设计、探索研究的一种开放式教学实验[3],实验实施的基本程序与科研过程基本一致。为此,我们尝试在本科药学专业药理学实验教学中采用探索性实验,现总结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我校基础医学与药学学院2012级、2013级药学本科班的学生,将2012级药学本科班作为传统实验教学班(45人),将2013级药学本科班作为探索性实验教学班(56人),两班学生来源、入学成绩、年龄和性别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班授课时数(48学时)、任课教师等均相同。

1.2教学方法

1.2.1探索性实验教学班 首先进行实验动物的基本操作训练(3学时),如常用实验动物的捉拿和固定方法、实验动物给药途径和方法等,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技能,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接着进行基础(经典)实验(6学时),如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及其解救、药物的抗惊厥作用、药物的镇痛作用等,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强化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整理实验数据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然后进行综合性实验(12学时),如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家兔离体肠管的作用、神经系统药物对家兔动脉血压的作用、离子及神经系统药物对离体蛙心活动的影响等,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实验操作、实验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在以上基础上进行探索性实验(27学时),探索性实验教学程序如下:(1)第一次课进行专题讲座,讲授实验动物的选择、实验动物的性别辨别、实验动物的编号、实验动物用药剂量的计算方法、实验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实验研究的基本程序、实验设计、常用统计指标和统计方法、生物医学文献检索、实验研究论文的撰写等方面的基本知识;(2)把班级分为几个小组,每组5~10人,让学生以组为单位,根据学校现有的实验条件和其感兴趣的内容,到图书馆或通过校园网查找资料,根据相关资料进行选题、实验设计等;(3)由指导教师及学生代表(4~6人)组成评议组,组织开题报告的答辩和评议,各小组根据答辩评议结果修改实验设计内容;(4)根据制订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5)实验结束后,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撰写论文并提交,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使学生掌握科研的基本过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1.2.2传统实验教学班 传统实验教学班主要进行验证性实验,实验内容包括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经典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不进行探索性实验。

1.3教学效果评价

为了检测探索性实验的教学效果,对探索性实验教学班和传统实验教学班的学生进行了药理学实验操作考试和问卷调查。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实验操作考试成绩以(±s)表示,并进行两样本均数t检验,问卷调查用百分数表示,并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班药理学实验操作考试成绩(见表1)

表1 探索性实验教学班和传统实验教学班药理学实验操作考试成绩比较(±s,分)

表1 探索性实验教学班和传统实验教学班药理学实验操作考试成绩比较(±s,分)

?

由表1可见,探索性实验教学班的药理学实验操作考试成绩明显高于传统实验教学班(P<0.01)。

2.2问卷调查结果

笔者对探索性实验教学班和传统实验教学班的教学效果采用问卷形式进行了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填写。共发放问卷101份,回收有效问卷10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具体结果见表2。从学生反馈的信息看,在增进对科学研究的认识,培养初步的科研意识,帮助掌握生命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启发创新思维以及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实验兴趣,调动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能力,提高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帮助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培养科学思维、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自学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公关能力,增进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扩大知识面,锻炼查阅、收集和整理文献资料的能力,提高对论文的了解和撰写能力方面,探索性实验教学班持赞同意见的人数比例多于传统实验教学班(P<0.01或P<0.05)。

3 讨论

传统的药理学实验教学主要是以验证理论知识为首要目的,这种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创新意识薄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探索性实验是一种模拟科研过程的实验教学项目,能够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给予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的空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4]。

本次实验教学研究结果初步表明:探索性实验教学班的药理学实验操作考试成绩高于传统实验教学班(P<0.01),且探索性实验教学班在提高实验兴趣,调动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进对科学研究的认识,培养初步的科研意识,帮助掌握生命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启发创新思维以及提高创新能力;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能力;提高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帮助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培养科学思维、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自学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公关能力;增进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扩大知识面;锻炼查阅、收集和整理文献资料的能力;提高对论文的了解和撰写能力方面赞同意见的人数比例多于传统实验教学班(P<0.01或P<0.05)。

表2 探索性实验教学班和传统实验教学班问卷调查结果比较[n(%)]

要使探索性实验能够顺利实施,一是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探索性实验教学中,学生要围绕选题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在实验设计中提出很多大胆的设想。教师要在其中筛选出可行的实验方案,就必须具备扎实且丰富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不断进行学习,进而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在探索性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虽然不是主角,但是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的及时指导能够减少学生因缺乏经验而造成的盲目性,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实验损耗。这就要求教师具有精湛且全面的实验技能、较强的科研能力。因此,教师在工作中不但要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实验技能和科研水平。二是要增加人力、物力的投入。进行探索性实验就意味着增加实验人数、实验动物的数量和实验次数,同时也需要投入更多的实验设备。这些都需要各级教学管理部门的支持和更多教学经费的支撑。由于探索性实验教学的开展需要带教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牺牲大量的业余时间,随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因此,需要更多师资力量的投入和配合。另外,为保证带教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对他们的工作量应该用新的标准加以衡量,给予一定的鼓励。三是对学生素质的要求。探索性实验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在实验实施过程中,学生一定要打破传统实验教学中对教师的依赖性,保持较高的主观能动性,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积极与教师交流,主动想办法处理,而不是被动地等教师来解决[5]。

[1]朱林燕,林熙,肖飞,等.基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药理学探索性实验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2):51-52.

[2]张雄鹰,武廷隽,胡德华,等.医学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探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6,8(5):508-509.

[3]张文平,刘志春,王小丽,等.设计性实验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尝试[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0,5(2):152-154.

[4]黄新武,熊玉霞,李华,等.探索性药理学实验教学的体会[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4):384-386.

[5]敖英,汪晖,陈金和,等.药理学探索性实验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7(2):189-191.

G526.5

B

1671-1246(2016)18-0089-03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JXJG-14-9-14)

猜你喜欢

教学班探索性药理学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心有所“属”,一“探”究竟——立体几何探索性问题的解法梳理
雅韵·智慧·健康
立体几何中探索性问题的“创新”
开展对外交流增强文化辐射
——厦门老年大学举办海外教学班
艺术药理学
解决圆锥曲线中存在、探索性问题的途径
药理学原则在抗微生物药给药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探索数列中不定方程的解
药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