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周时期玉璧的用途·文献篇

2016-10-10赵瑾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玉璧周礼北京大学出版社

赵瑾

东周时期玉璧的用途·文献篇

赵瑾

东周;玉璧;用途

“和氏璧”与“完璧归赵”是源于东周时期的历史典故,从这两则历史故事中可以窥知玉璧在东周社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玉璧在当时究竟有什么样的用途? 本文通过对文献资料记载与实物资料的梳理,进行具体的探讨。

以先秦典籍为主的文献资料是帮助我们了解古人社会生活最好的载体。《诗经》《周礼》《左传》等先秦文献较为详细地记述了古人对玉的观念与态度及用玉制度。

1.作为祭祀用器

《左传·成公十三年》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1]已有的研究表明,我国商周时代已经形成了完备的祭祀制度。周人的祭祀对象可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2]。祭祀的目的大致有三种:其一、弭灾。弭灾即消除灾害。灾是天灾人祸造成的损害,遇有灾害发生时,周人便常常进行祭祀祈祷,以达到除害的目的。其二、祈福。祈福即求神赐福。祈福的内容很广泛,例如农业丰收、畜牧旺盛、渔猎多获、战争胜利、生儿育女、健康长寿等都在此列。其三、报谢。报谢即报答神灵给予恩赐的感谢。不论弭灾还是祈福,事过之后,人们都要再一次进行祭祀,献上祭品,以表示对神灵的报答。

1.1祭祀天神

《诗·大雅·云汉》载:“天降丧乱,饥馑荐臻。靡神不举,靡爱斯牲。圭璧既卒,宁莫我听。”[3]天下大旱之时,周宣王是用圭和璧祭神求雨的。

《周礼·春官·大宗伯》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4];《周礼·春官·典瑞》载:“圭璧以祀日月星辰。”[5]《说文解字》载:“璧,瑞玉,圜也。”段玉裁注“璧”称:“璧,圆,象天。”周人当是用像天之形的璧来礼天的。

《吕氏春秋·季冬纪》载:“乃命四监收秩薪柴,以供寝庙及百祀之薪燎。”高诱注:“燎者,积聚柴薪,置璧与牲于上而燎之,升其烟气。”[6]燎,为燎祭,就是把玉帛、牺牲放在柴堆上焚烧的一种祭天仪式。玉璧在这种祭天活动中当是必备之物。

1.2 祭祀地祇

《山海经·南山经》载:“凡南次二经之首,自柜山至于漆吴之山,凡十七山,七千二百里。其神状皆龙身而鸟首。其祠:毛,用一壁瘗,糈用稌。”[7]《山海经·北山经》载:“凡北次二山之首,自管涔之山至于敦题之山,凡十七山,五千六百九十里。其神皆蛇身人面。其祠;毛用一雄鸡彘瘗;用一璧一珪,投而不糈。”[8]可知祭祀山神,就是把畜禽和玉璧一起埋入地下。在这种祀神的仪式中,有埋一块玉璧,还有埋一块玉璧和一块玉 的。

《左传·文公十二年》载:“秦伯以璧祈战于河。”[9]杜预注:“祷求胜。”这里讲的是秦康公把玉璧沉在黄河里,向河神祈求保佑战争胜利。

埋玉以祭、沉玉以祭,皆属于祭祀地祇的仪式,在这些活动中玉璧是必不可少的祭品。

1.3祭祀人鬼

《墨子·尚同》载:“……其事鬼神也,酒醴粢盛不敢不蠲洁,牺牲不敢不腯肥,圭璧币帛不敢不中度量,春秋祭祀不敢失时几,听狱不敢不中,分财不敢不均,居处不敢怠慢。……”[10]祭祀鬼神之时,必需用玉帛,适量的圭璧乃是不可或缺的。

《尚书·金滕》载:“既克商二年,王有疾,弗豫。二公曰:‘我其为王穆卜。’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公乃自以为功,为三坛同 。为坛于南方北面,周公立焉,植璧秉 ,乃告太王、王季、文王。”[11]周公为祈祷周武王康复,不但营建祭坛,还在祭坛上放置玉璧,以礼神通天,通过祖先请命于天,达成心愿。

《管子·形势》载:“牺牲圭璧,不足以享鬼神。”[12]可知,敬事鬼神,并非只是周人所为,齐人也不例外。

此外,据《左传·昭公十三年》载:“初,共王无冢适,有宠子五人,无适立焉。乃大有事于群望,而祈曰:‘请神择于五人者,使主社稷。’乃遍以璧见于群望,曰:‘当璧而拜者,神所立也,谁敢违之?’既,乃与巴姬密埋璧于大室之庭,使五人齐而长入拜。”[13]在这里璧被奉为神灵,继承大统之人,要根据神灵的旨意来决定。结果,在兄弟五人之中,最小的一位公子几次跪拜都压在璧上,于是凭借神灵的护佑,他继承王位,成为楚平王。而“当璧”,后来也被喻为立嗣储君之兆。

不论是弭灾还是祈福,玉璧在祭祀天上诸神、地上诸神、历代祖先以及立嗣储君等重要活动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作为丧葬用器

古人一直崇信“玉能生寒”的观念,相信以玉敛葬可保尸身不腐,甚至使复活成为可能,于是逐渐形成了在丧葬之礼中使用玉器的习俗。以下按照玉璧用于殓尸、口琀和饰棺这三种具体用途进行分类梳理。

2.1殓尸

《周礼·春官·典瑞》载:“璧羡,以起度,驵圭璋、璧琮、琥璜之渠眉。疏璧琮,以敛葬。”[14]郑玄注:“以组穿联六玉沟瑑之中以丧葬。圭在左,璋在首,琥在右,璜在足,璧在背,琮在腹,盖取象方明,神之也。疏璧琮者,通于天地。”贾公彦疏:“《宗伯》璧礼天,琮礼地,今此璧在背在下,琮在腹在上,不类者,以背为阳,腹为阴,随葬腹背而置之,故上琮下璧也。云‘疏璧琮者通于天地’者,天地为阴阳之主,人之腹背象之,故云疏之通天地也。”可知,在重要人物的大殓中,玉璧是被放置在死者背部的,承担着“通于天地”的作用。

2.2口琀

《公羊传·定公五年》何休注曾称:“含,天子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璧,士以贝,春秋之制也。”[15]说明璧是可以含放在口中 。

2.3饰棺

《庄子·列御寇》载:“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日月为连璧。’”[16]庄子不打算用玉璧殓葬,他把自己的思想融入自然,达到了所谓“天人合一”的境界。但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窥知,用璧应是当时葬仪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礼记·丧大记》中有关于周代棺椁装饰情况的详细记载,“饰棺,君龙帷,三池。振容。黼荒。火三列。黻三列。素锦褚。加伪荒。纁纽六。齐。五采五贝。黼翣二。黻翣二。画翣二。皆戴圭。鱼跃拂池。君纁戴六。纁披六。大夫画帷。二池。不振容。画荒。火三列。黻三列。素锦褚。纁纽二。玄纽二。齐。三采三贝。黻翣二。画翣二。皆戴绥。鱼跃拂池。大夫戴前 后玄。披亦如之。士布帷布荒。一池。揄绞。纁纽二。缁纽二。齐。三采一贝。画翣二。皆戴绥。士戴前纁后缁。二披用纁。”[17]棺为两角依照墓主人身份等级的不同而分别戴有圭、璧、垂绥等饰物,可知璧应属于饰棺之物。

3.作为佩戴饰物

玉佩是我国古代服饰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代礼仪等级制度在服饰上的直接反映。

关于玉佩的记载,在《诗经》中最为常见,见于《卫风·竹竿》《郑风·有女同车》《郑风·女曰鸡鸣》《秦风·渭阳》《秦风·终南》等诗篇。从这些诗歌的篇目中可以看出,周代中原地区的卫国、郑国、秦国等地都在使用玉佩。

《周礼·天官·玉府》载:“玉府掌共王之服玉,佩玉,珠玉。”[18]佩玉是天子的服饰。

《礼记·玉藻》载:“古之君子必佩玉。”[19]所谓“君子”,即士以上的各级贵族,佩玉也是贵族阶层的服饰。

《说文解字》云:“玤,石之次玉者,以为系璧。”段玉裁注:“系璧,盖为小璧,系带间左右佩物也。”可知尺寸较小的璧应当是佩戴在身上的。

宋人龙大渊在其《古玉图谱》[20]中复原了一组周代玉佩,其中被称作“瑀”的器物就是一件玉璧。显然,宋人认为在周代玉佩里应该有璧。(图1-1)。而这种观点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被考古发现所证实,河南省辉县东周墓出土的玉佩中确有系璧,可知宋人的推测不误[21]。

4.作为礼仪用器

我国是礼义之邦,礼是华夏民族的基本文化基础,也是人们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礼仪是人们约定俗成的,表示尊重的各种方式。《礼记·曲礼上》有云:“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22]东周时期人们交往时常用玉璧作为礼仪用器相互交换,在交往及国事活动中,用璧不仅表示礼貌、郑重,而且还表示自己的信用及使命。玉璧的这一方面用途,主要体现在表示等级、交往信物和馈赠礼物这三个方面。

图1-1 龙大渊复原的组玉佩图

4.1表示等级

玉璧作为身份地位的一种象征物,在周代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

《周礼·春官·大宗伯》载:“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子执谷璧,男执蒲璧,缫皆二采再就,以朝觐、宗遇、会同于王。诸侯相见,亦如之。”[23]《周礼·秋官司寇·小行人》又载:“成六瑞:王用瑱圭,公用桓圭,侯用信圭,伯用躬圭,子用谷璧,男用蒲璧。”[24]“子”这一等级与“男”这一等级所执的玉璧,在纹饰方面是不同的。

《周礼·冬官·考工记·玉人》中载:“璧羡度尺,好三寸,以为度;圭璧五寸,以祀日月星辰;璧琮九寸,诸侯以享天子……璧琮八寸,以眺聘。”[25]郑玄注:“享,献也。聘礼享君以璧,享夫人以琮。”当时对于玉璧的尺寸有着严格的规定。

《左传·桓公十年》中载:“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26]玉璧是贵族身份地位的象征,没有身份的普通百姓私藏当然是要问罪的。

4.2交往信物

玉璧可作为信用的凭证,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使用。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载:“传二十四年,春王正月,秦伯纳之,不书,不告入也。及河,子犯以壁授公子,曰:‘臣负羁绁从君巡于天下,臣之罪甚多矣。臣犹知之,而况君乎?请由此亡。’公子曰:‘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27]于是,“投其璧于河”。公子重耳投璧于河以示诚信。

《荀子·大略》载:“聘人以珪,问士以璧,召人以瑗,绝人以玦,反绝以环。”[28]以“璧”作凭证,向才志之士征求对国事的意见;用“瑗”作凭证,召见下臣;断绝君臣关系时用“玦”来表示;重新召回被贬谪的臣属用“环”来表示。

另外,《左传·僖公六年》载:“……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绖,士舆榇……”[29]杜预注:“缚手于后,唯见其面,以璧为贽。手缚,故衔之。”衔璧,就是把重要的祭祀用器“璧”作为信物进献给受降者的“贽”礼,后来将“衔璧”视为投降的礼仪。

4.3馈赠礼物

由于当时各诸侯国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外交活动相当频繁。因此价值昂贵、寓意深远的玉璧,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各诸侯国之间相互馈赠、进献的礼物。

4.3.1朝聘之物

古代诸侯亲自或派遣使臣按期朝见天子的礼仪称为朝聘。

《仪礼·聘礼》载:“……受享束帛加璧……”[30];《仪礼·觐礼》载:“四享皆束帛加璧”[31];《周礼·春官·大宗伯》载:“瑑、圭、璋、璧、琮,缫皆二采一就,以眺聘。”[32];《周礼·秋官司寇·小行人》载:“合六币:圭以马,璋以皮,璧以帛,琮以锦,琥以绣,璜以黼,此六物者,以和诸侯之好故。”[33]《史记·梁孝王世家》载:“诸侯王,正月朔旦,奉皮荐璧玉,贺正月。”[34]各诸侯王朝聘天子时,要拿着白鹿皮衬垫着玉璧,向天子祝贺。

《管子·轻重》载:“桓公曰:‘寡人欲西朝天子,而贺献不足,为此有数乎?’管子对曰:‘请以令城阴里。使其墙三重而门九袭。因使玉人刻石而为璧。尺者万泉,八寸者八千,七寸者七千,珪中四千,瑗中五百。’璧之数已具,管子西见天子曰:‘弊邑之君,欲率诸侯而朝先王之朝,观于周室,请以令使天下诸侯,朝先王之庙,观于周室者,不得不以彤弓石璧;不以彤弓石璧者,不得入朝。’天子许之曰‘诺’。号令于天下,天下诸侯载黄金珠玉五谷文采布泉输齐,以收石璧。石璧流而之天下,天下财物流而之齐,故国八岁而无籍,阴里之谋也。”[35]

按照周代礼制规定,诸侯国君主要定期朝见周王。春秋时期,诸侯国君主朝见周王的事例已不多见。“阴里之谋”,又称作“石璧之谋”,就是管仲利用各地诸侯朝拜天子之际,事先制作了大量石璧,并说服天子下令,所有前来朝贺的人,一定要用石璧作为献礼。于是各地诸侯满载着黄金珠玉五谷文采布帛,日以继夜地赶往齐国,去换取齐人的石璧,作为朝贺天子的贺礼。这样一来,天下财物也就源源不断运送到了齐国。

4.3.2进献之物

古代诸侯与诸侯之间,互相呈献礼物的活动称为进献。

《越绝书·九术》[36]载:“于是作为策楯,婴以白璧,镂以黄金,类龙蛇而行者,乃使大夫种献于吴。”越王勾践用镶嵌玉璧的栏杆贿赂吴王夫差。

《左传·僖公二年》载:“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37]晋献公为了攻打虢国,不惜将宝马和贵重的璧作为礼物送给虞国,以达到借道伐虢的目的。虞国君主不听大夫宫之奇的劝谏,答应晋军过境,结果晋国灭掉虢国立即灭掉了虞。

《左传·襄公十九年》载:“贿荀偃束锦,加璧,乘马,先吴寿梦之鼎。”[38]鲁襄公用璧贿赂晋大夫荀偃以求晋国退兵。

《战国策》载:“张仪为秦破纵联横,说楚王,……楚王乃遣车百乘,献鸡骇之犀、夜光之壁于秦王。”[39]在张仪的游说下,楚王将鸡骇之犀和夜光之璧献给了秦王。《战国策》还载:“齐欲伐魏,魏使谓淳于髡曰‘敝邑有宝璧二双,文马二驷,请致之。’髡入请,说齐王曰‘魏,齐之与国也,伐之名丑而实危。’齐王乃止。客谓齐王曰‘髡受魏璧、马。’王谓髡曰‘先生有之乎?’曰‘有之。伐之事便,魏虽刺髡,于王何益?若诚不便,魏虽封臣,于王何损?百姓无被兵之患,髡有璧、马之宝,于主何伤乎?’”[40]魏国的使者用玉璧和宝马贿于齐国的大臣淳于髡,而淳于髡说服了齐王,使其打消了攻打魏国的念头。

玉璧作为礼仪用器在东周时期使用相对广泛,相关的文献记载数量也较多,说明东周时期人们的社交活动很多,玉璧是被用于传达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互惠互利的一种礼仪性象征。

5.作为财富象征

玉璧为重宝,是财富的象征,在东周社会中充当了货币交换的作用。

《左传》载:“郑伯以璧假许田(隐公元年经)”[41]显然,当时玉被作为交换媒介,具有货币的性质。

《管子·轻重》载:“尺者万泉,八寸者八千,七寸者七千,珪中四千,瑗中五百。”[42]管子经国,有著名的“石璧之谋”和“菁茅之谋”[43],其中“石璧之谋”便是一种以玉礼器为货币的典型商业行为。当时,各诸侯国普遍缺乏朝觑周先王之庙所用的玉礼器,管子瞅准机会,于阴里筑城,墙之重而门九袭,使玉人加紧赶制了一批玉礼器,并标明各类玉礼器的交易价格,“(璧)长尺者万,八寸者八千,七寸者七千,圭中四千,媛中五百”。结果,天下诸侯争以布泉输齐以购玉礼器,财富大量流入齐国,齐因之国富而成霸业。

《史记·廉颇蔺相如传》中载:“赵惠文王时,得和氏璧。秦昭王问之,使人遣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又曰:‘赵王遣相如奉璧西入秦。相如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44]秦昭王想攻打赵国夺取和氏璧,但苦于无借口,便假意用十五座城来换取和氏璧,如果赵国不答应,就攻打赵国。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和氏璧,说明和氏璧确实是珍宝,价值连城,拥有了它就拥有了极大财富。

通过以上对古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玉璧在文献记载中以《左传》提及次数最多,用途记载也最为详细(详见附录表一)。东周玉璧主要是作为祭祀用器、佩戴饰物、丧葬用器、礼仪用器以及财富象征。东周时期玉璧的使用,涉及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用途可以说是相当广泛的。

注释:

[1][周]左丘明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755

[2]陈晓明.《周礼》祭祀用玉考[D]:[硕士毕业论文].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9

[3][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毛诗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79.561

[4][清] 孙诒让.周礼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1389

[5]同[4],1591

[6]高诱注.吕氏春秋[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348-356

[7]方韬译注.山海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9.11-13

[8]同[7],71-72

[9][晋]杜预(集解),[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1851

[10][周]墨翟.墨子[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7.848

[11][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尚书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2.196

[12]谢浩范,朱迎平译注.管子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11

[13][周]左丘明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317-1318

[14]杨天宇撰.周礼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309-311

[15][汉]公羊寿传,[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84

[16]曹础基.庄子浅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484

[17][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284

[18][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56

[19]同[18],913

[20][宋]龙大渊.古玉图谱[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3.1144

[21]郭宝钧.古玉新诠[M].香港:神州图书公司,1976.17

[22][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公羊传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7

[23][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75

[24]同[23],1013

[25]同[23],1124

[26][周]左丘明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92

[27]同[26],414

[28]章诗同注.荀子简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294

[29]同[26],348

[30]杨天宇撰.仪礼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221

[31]同[30],291

[32][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535

[33]同[32]1013

[34]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史记[M].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856

[35]谢浩范,朱迎平译注.管子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999-1000

[36]张仲清.越绝书译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36-237

[37][周]左丘明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23

[38]同[37],956

[39][西汉]刘向集录.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510

[40]同[39],865

[41]同[37],1999.411

[42]谢浩范,朱迎平译注.管子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999-1000

[43]同[42],1001-1002

[44]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史记[M].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1057

赵瑾故宫博物院

我校参加发起成立齐鲁大学科技园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2016年4月15日,由济南市高新区创新谷管理中心、山东省齐鲁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及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济南大学、山东交通学院、齐鲁工业大学四所高校发起成立齐鲁大学科技园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创新谷管理中心会议室举行。李新副院长代表我校签约。

签约前创新谷管理中心与各高校参会人员进行了座谈,创新谷领导介绍了创新谷发展规划与发展情况以及齐鲁大学科技园的筹备情况及前景规划。各校参加人员对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与意见,李新副院长介绍了我校在社会服务、创意成果转化、产学研融合等方面取得的成果,特别介绍了金种子孵化器建设与大学科技园园区建设的内在联系,并表示学校将积极参与大学科技园建设,希望大学科技园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背景下,实现快速优质发展。与会人员也对齐鲁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充满期待,寄于厚望。

座谈后,济南市高新区创新谷管理中心、山东省齐鲁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一起与四所科技园建设发起高校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发起成立齐鲁大学科技园。

玉璧在东周时期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文献资料的记载与实物资料的整理,深入探讨得出玉璧在该时期的五大主要用途,即:作为祭祀用器、作为丧葬用器、作为佩戴饰物、作为礼仪用器、作为财富象征。

猜你喜欢

玉璧周礼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满菊 周礼平作品选
Integration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and Speech Acts
格物天圆
——中国历代玉璧纹饰的演变
周礼与儒学的机理
A Cognitive Study of English Body Idioms in Textboo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略论战国出廓玉璧
玉璧金龙
中华文明的第一块基石
A Pragmatic Study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周礼》大宰九式研究